敌之敌,谓之友

古人非常重视“借人之力”的作用。借,首先是借助人的力量,但往往不拘囿于人。趋势潮流,万事万物,只要能为我所用,都可以借来一用。敌之敌,谓之友。敌人的敌人往往与我们自己有共同的利益基础,他们的力量尤其值得一借。能不能借,会不会借,关系到你的人生目标和事业的宏图。借得对,就会大大有益于自己的理想和事业,相反,则功亏一篑,竹篮打水,自己的宏图伟业也作烟云散,不可不谨慎对待。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魏、蜀、吴三家彼此间征伐不断,战乱频仍。魏国在曹氏集团的领导下,坚持稳定的屯田政策,国力渐渐强大,远远超过了江南的吴国和据有四川的蜀国。吴国凭借长江之险,鱼米之利,倒也国富民丰,国家日盛。唯有蜀国,虽广有天府之国的肥田沃土,但无所凭依,北面遭受曹魏的军事威胁,东面遭受孙吴的武装骚扰,南面又有蛮族的滋扰和侵夺,国运堪忧,这使得刘备和诸葛亮倍感焦急。

诸葛亮分析了所有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对刘备说,曹魏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莫敢不从,是以占据了天时之利;孙吴凭借长江天堑,鱼米之富,划江而治,易守而难攻,占据了地利;我方即失天时又无地利,能够用来凭借与魏、吴两国争锋的只有人和了。我们多施仁政,东面交好于孙权,联合孙权一起抵抗曹魏的进攻,必可保南方无虞,吴、蜀两国平安无事。

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并派诸葛亮亲自到东吴去和孙权商量联合抗曹的事宜。孙权认为以自己的力量难以抵抗曹魏的攻势,也很乐意与刘备交好,共同抗曹。最后,孙刘结盟,与北方的曹魏集团分庭抗礼,彼此达到了力量的平衡。

赤壁之战爆发后,孙刘联军大败曹魏军团的进犯,一举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最终格局。

刘备如果不是借助东吴的力量来抵抗曹魏集团的进攻,很难有取胜的把握,毕竟蜀国是三个国家中最弱小的国家。而诸葛亮敏锐地看到吴国同样也是曹魏消灭的对象,就可以与自己联合起来,共同捍卫己方的利益。正是诸葛亮认识到了这一点,建议刘备借吴之力自保,联吴抗魏,真是高瞻远瞩的战略举措。然而,后来刘备因关羽被害而打破了吴、蜀两国的联盟,曹魏集团趁势两相离间,最终吴、蜀两国相继灭亡。

一位学者指出,整个一部《三国演义》都在讲一个“借”字的艺术。三个国家互相借力借势,彼此相互凭借又相互抗衡,最终达到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状态。当然,最后的胜利属于最能“借”的一方。“借”的艺术关键就在于打破均势的状态。彼此均势,彼此都不是胜利者,最后的胜利者就是凭借力量打破均势的那个人。

在成功的道路上,会有无数个来自各个方面的竞争者、敌对者,甚至骚扰者,为了战胜他们,为了让他们无法发挥效力,就要充分发挥“借”的艺术,借用敌人的敌人的力量往往能准确地达到抗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