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特·兰堡:摄影图形和土豆文化

冈特·兰堡

冈特·兰堡(Gunter Rambow)是德国的平面设计大师,出生于1938年,毕业于卡塞尔美术学院。22岁时在法兰克福成立了自己的图形摄影工作室,是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设计界、设计理论界的人们称德国为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而冈特·兰堡凭借其独特的作品风格、富有魅力的视觉语言、独具创造力的表现形式,则被称为“德国视觉诗人”。

在冈特·兰堡3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设计了几千幅招贴,成就显著,作品曾多次在国际艺术大展和双年展上获奖,并被多国博物馆、大学以及文化机构所收藏。36岁时他被聘任为卡塞尔综合学院图形设计教授,如今还担任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大学一级教授、副校长,以及江南大学名誉教授,国际广告设计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等职,可见他不仅是个成功的设计师,还涉足设计教育领域。他的教育思想根植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包豪斯设计教育思想体系,贯彻包豪斯所提倡的功能主义至上的理论体系。这种思想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用视觉语言说话,强调视觉功能,符号性地传达最深刻的视觉内涵。

设计师往往跟随时代的发展而成长,兰堡的风格也随着平面领域里表达手法的变化呈现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手绘风格的绘画图形为主,第二阶段是以摄影手法表现的创意图形为主,第三阶段则是以符号性的图形表达为主。最能代表兰堡风格的是第二个阶段,这个时期里的作品,除了能表现出他非凡的想象力之外,他的摄影蒙太奇手法也令人咂舌,在当时还没有计算机技术的条件下他是纯手工在暗房里调试完成的,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这个阶段也是兰堡的顶峰时期,不仅因为他善于用摄影手段表现梦幻般的现实世界,也因为摄影图形在当时的德国被看作是一种新的广告风格,广告艺术正在悄然进入一个新时代,并因此引导了国际潮流。这个时期的摄影招贴作品不仅感染了观众,也让摄影艺术家们感觉到了摄影艺术的价值所在。他的创作手法十分典型,基本有图形语言、形式转换、张力、蒙太奇等,也有人将他的表现手法归纳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表现手法:深度分离

深度分离指的是视觉元素在空间和层次上的分离,通常表现在整体和部分的分离。平面上的深度分离依赖于点、线、面,以及色彩元素在背景中表现的亮度和色相上的差异,最终能拓展出更多的视觉空间,这种整体与部分的空间对立能产生超乎寻常的视觉冲击力。

他的土豆系列海报就表现出了明显的深度分离特征。土豆是冈特·兰堡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设计元素,这与他的民族情怀有关,因为兰堡出生于德国,二战战败后的德国民不聊生,土豆是极易种植的食物,土豆伴随他度过了苦难的青少年时期,也因此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小小的土豆不仅仅救了德国,在他看来还逐渐演变成德国的民族文化,对土豆的钟爱之情也因此被屡屡表现在他的作品中,这一土豆系列的海报还曾在威斯巴登博物馆的个人展上展出过。于是人们认为兰堡的艺术植根于他的民族文化,包豪斯思想是他的艺术根基,土豆文化更是他的灵魂。他常以平民百姓的情怀,把日常生活中普通的土豆、菜花、萝卜、白菜、苹果等,艺术加工为不平凡的新形象,土豆海报令人称道的不仅仅是土豆的反复应用,还是对土豆所表现出的奇特创意以及视觉上的巨大魅力。

土豆系列海报,每个画面都是以土豆作为元素来表现主题,不同的是对土豆的处理方式。他将土豆削皮、切块、分割、上色等,使得在构图时强调土豆的轮廓线和块面的色彩。艺术家们时常用描绘对象的轮廓线和色彩来表现视觉上的空间区域,兰堡首次将艺术的表现手法应用在了设计领域里。图2.2.2中的土豆因为表皮的质地相同形成视觉上的整体,又因为分割形成轮廓线,加之高纯度的色彩渲染从而构成若干个部分,形成“部分”与“整体”在视觉上的分离。通过轮廓线和色彩的叠加,土豆的个体与整体相互映衬,让观众不仅仅停留在土豆这个二维表面,而是探寻多层次的三维空间。

土豆海报

第二种表现手法:样式转换

样式转换是指由一种构成形式转换为另一种构成形式,书籍是兰堡创作中经常使用的另一个设计主题。他认为书籍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希望,他每年都要为费舍尔出版社设计一幅海报,具有强烈的广告性质。这组系列海报展现出书籍带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他把设计元素由二维形式转换成三维,制造出空间上的矛盾,从而引发观众思考。下图第一幅海报书籍中的书被手握住,而这只手由平面形式转向立体,书似乎悬浮在空中并投下阴影,营造出一种失重的空间感,它传达出“掌握了知识就等于拥有了力量”的观念。

书籍海报

而第二幅海报中封面上的手紧握一支笔,这只手的延伸表现出平面到立体空间的转换。笔的视觉趋势还引导了观众的视觉流程,沿着笔尖我们能看到出版社的名字,这种视觉引导式的宣传方法在当时是一种及其新颖的表现手法。第三和第四幅海报则是将光线巧妙地运用在书籍的投影上,似乎混淆了空间维度,书上的窗户和灯泡都是将书从平面转换到立体空间的一个过渡,这些过渡让人们更想探寻亮光后面的另一个空间。第五幅海报中两本书直接交叉,纯粹地制造出一种强烈的立体空间感。第六幅海报中的书犹如一扇门微微打开,喻示读书能重启你的人生。兰堡经常借助,如手、窗户、灯泡的元素轻易地将平面上本来仅存的一个样式转变成了两个或者三个样式。如以上作品中,背景是第一个式样,书本是第二个式样,手、笔、窗户和灯泡构成了第三个样式,如此几个样式重叠出现,简单的平面空间就转变成了复杂的立体空间,使观众多了一个追根究底的理由,也达到了为出版社宣传的效果。

第三种表现手法:凸显张力

通过使用密集的元素来表达视觉张力是兰堡尝试的另一种手法。下图第一幅社会文化海报就是这种手法的典型代表。海报上的图案是静止的,但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具有倾向性的运动张力。密密麻麻的人头由远而近地向观众涌来,让人感到压抑,用阿恩海姆的张力原理可以解释这种不动之动的视觉魅力。一幅静止的平面作品的运动感往往和倾向性的张力,倾斜角度造成的动感有关,第二幅海报中基本元素的环形聚集,构成了以圆心为中心的具有运动特征向外呈发射状的运动态势。第三幅海报中锥形聚集的运动特征则是从顶点向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方向呈放射状运动。因为具备了这种运动的倾向性,平面中的画面不再单调,反而凸显出一种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因此,人们的视觉锁定在元素的聚集点,疏密得当的安排使得画面的聚集发散效果更加强烈。他正是运用视知觉的原理,通过元素的密集和发散构成新的式样凸显张力,从而达到平面效果上的突破。

张力海报

冈特·兰堡善于捕捉事物的本质特征,并结合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让我们感受到隐含在作品中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他的海报作品中,我们既能看到遵循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原则,又能感受到哲理性和革命性的视觉创意,让大众感受到他的内心思想。

Tips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欧洲和美国的平面设计形成了新流派——观念形象设计(Concept Image Design)。这个强调视觉传达的准确性、形象性和理性的新流派是战后平面设计的重要发展之一,在平面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与现代艺术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受到了立体主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等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各种风格流派的影响,涌现出毕加索等众所皆知的现代主义大师。20世纪60年代前后,在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和波普艺术(Pop Art)的共同影响下,出现了观念形象设计流派,在欧洲常常表现在宣传海报上,而在美国多趋向于单纯的艺术表现,在欧洲其代表便是“视觉诗人”派。

东西方的观念形象设计作品中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现代艺术设计风格的影响,比如概念艺术(Conceptual Art)、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al Style)、纽约派(New York School)、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等。设计师们用更加抽象的图形取代写实的插画风格,运用拼贴(Collage)、蒙太奇(Montage)等表现手法达到设计的视觉观念传达,做到艺术与设计的融合,从而促进平面设计的发展。

那么什么是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是在二战后,瑞士的平面设计师们基于战前的德国现代主义、荷兰风格派以及俄国构成主义的基础上,强调平面设计的功能主义发展而来的一种新颖的、冷峻的、理性的设计风格,也被称作“瑞士风格”(Swiss Style)。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尝试使用一种有序、统一的方法来传达复杂的信息。早期特色是新的版面编排系统,具体表现在使用无衬线字体,特别是使用新的“Universe”和“Helvetica”通用字体,以摄像表现代替手绘插画。1959年的瑞士杂志《新平面设计》为其提供了理论平台。20世纪70年代晚期,该风格逐渐被看作是一种整体风格(Corporate Style),遭到一些设计师的不满,但是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直到今天仍然存在。

19世纪90年代中期“新艺术”(Art Nouveau)风格传遍德国,这是一场涉及建筑、家具、消费品、平面设计等领域的装饰艺术运动,在德国被称为“青年风格”(Jugendstil),在意大利被称为“自由风格”(Stile Liberty)。

20世纪初,德国的设计师们开始探索如何将艺术和工业紧密联系起来。1907年成立了“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旨在探索如何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依据物质的深层本质取得恰当的产品形式,通过设计实用品打开市场,并努力推进标准化生产。1902年前后一部分设计师从“青年风格”运动中分离出来,形成了新的现代设计运动中心,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与此同时,库尔特·施威特斯(Kurt Schwitters)和柏林达达派艺术家约翰·哈特菲尔德(John Heartfield)、乔治·格罗兹(George Grosz)综合运用摄影蒙太奇和抽象拼贴画的手法创造出惊人的视觉效果。20世纪20年代,柏林这个充满着浓郁的艺术气息的地方吸引了大批艺术家前往,紧接着,德国著名建筑师沃尔特·格罗皮斯于1919年在德国魏玛首创建筑设计学校——公立包豪斯,重新提出德意志制造联盟的主张,并大力倡导功能主义设计理念,提出形式追随功能,尊重结构自身的逻辑,废弃传统的装饰形态,推崇单纯明快的几何造型,简单的形状,强调机械技术的应用,促成设计与生产的标准化。包豪斯的理念主导了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设计,这一时期,无衬线字体开始流行。1933年,包豪斯被纳粹政府关闭,不少著名的设计师被迫流亡。二战后,为了重新追寻包豪斯的理想,一些设计师在德国乌尔姆建立了乌尔姆造型学院(Ulm),重申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从而使德国的传统书籍、字体设计和木刻插图得到复兴。20世纪70年代初,“兰堡——利内米耶尔——凡德森”设计小组取得了成功,再次显示出德国设计的创新精神,并一直贯彻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