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全息闻诊

全息闻诊包括听声音信息和嗅气味信息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医者通过听觉系统和嗅觉系统了解由病体发出的各种异常声音和气味的信息,声音和信息是反映五脏六腑的外在表现,以此可以诊察五脏疾病的病情。全息闻诊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全息诊察方法,是医者获得客观体征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闻声全息诊法

闻声全息诊法,主要是听患者言语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及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等声响的异常,以分辨病情的寒热虚实。

(一)正常声音信息

健康的声音,虽有个体差异,但发声自然、音调和畅,刚柔相济,此为正常声音的共同特点。由于人们性别、年龄、身体等形质禀赋之不同,正常人的声音亦各不相同,男性多声低而浊,女性多声高而清,儿童则声音尖利清脆,老人则声音浑厚低沉。

声音与情志的变化也有关系。如怒时发声忿厉而急;悲哀则发声悲惨而断续等。这些因一时感情触动而发的声音,也属于正常范围,与疾病无关。

(二)病变声音信息

病变声音,指疾病反映于声音上的变化。声音高亢,说话较多,多数是实热症,病在心、肝;声音低窃,喜沉默,反应较慢或迟钝,多数是虚寒症,病在肺、脾、肾;说话声音重浊,多是气结痰阻,病在肝、胆。一般来说,在正常生理变化范围之外以及个体差异以外的声音,均属病变声音。

1.发声异常 在患病时,若语声声音高亢,多言而躁动,是正气未虚,属于热证、实证。若声音重浊,乃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肺津不布,气郁津凝,湿阻肺系会厌,声带变厚,以致声音重浊。若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多属虚证、寒证或邪去正伤之证。

(1)音哑与失音:语声低而清楚称音哑,发音不出称失音。临床发病往往先见音哑,病情继续发展则见失音,故两者病因病机基本相同,当先辨虚实。新病多属实证,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袭肺,肺系会厌受其侵袭,经隧收引,津凝会厌,以致不能发音所致。久病多属虚证,因精气内伤,肺肾阴虚,虚火灼金,前人称为“金破不鸣”。若久病、重病突然声哑,是脏气将绝危证。

(2)鼻鼾:鼻鼾是指气道不利时发出的异常呼吸声。正常人在熟睡时亦可见鼾声。若鼾声不绝,昏睡不醒,多见于高热神昏或中风入脏之危证。

(3)呻吟、惊呼:呻吟是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呻吟不止是身痛不适。由于出乎意料的刺激而突然发出喊叫声,称惊呼。骤发剧痛或惊恐常令人发出惊呼。小儿阵发惊呼,声尖惊恐,多是肝风内动,扰乱心神之惊风证。

(4)听啼哭:多用于小儿诊断。小儿夜晚突然哭喊,多属于惊恐,心神不守;哭喊声音嘶哑,属于肝气郁结,或者肺肾阴虚。

2.语言异常

“言为心声”,故语言异常多属心的病变。一般来说,沉默寡言者多属虚证、寒证;烦躁多言者,多属实证、热证。语声低微,时断时续者,多属虚证;语声高亢有力者多属实证。

(1)狂言与癫语:狂言、癫语都是患者神志错乱、意识思维障碍所出现的语无伦次。

狂言表现为骂詈歌笑无常,胡言乱语,喧扰妄动,烦躁不安等,主要见于狂证,俗称“武痴”、“发疯”。病人情绪处于极度兴奋状态,属阳证、热证。多因痰火扰心、肝胆郁火所致。

癫语表现为语无伦次,自言自语或默默不语,哭笑无常,精神恍惚,不欲见人。主要见于癫证,俗称“文痴”,病人精神抑郁不振,属阴证。多因痰浊郁闭或心脾两虚所致。

(2)独语与错语:独语和错语是患者在神志清醒,意识思维迟钝时出现的语言异常,以老年人或久病之人多见,为心之气血亏虚,心神失养,思维迟钝所致,多见于虚证患者。

独语表现为独自说话,喃喃不休,首尾不续,见人便止。多因心之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或因痰浊内盛,上蒙心窍,神明被扰所致。

错语表现为语言颠倒错乱,或言后自知说错,不能自主,又称为“语言颠倒”, “语言错乱”。多因肝郁气滞,痰浊内阻,心脾两虚所致。

(3)谵语与郑声:谵语与郑声均是病人在神志昏迷或朦胧时,出现的语言异常,为病情垂危,失神状态的表现。谵语多因邪气太盛,扰动心神所致,而郑声多是正气大伤,心神失养所致。

谵语表现为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声高有力,往往伴有身热烦躁等,多属实证、热证。尤以急性外感热病多见。

郑声表现为神志昏沉,语言重复,低微无力,时断时续。多因心气大伤、神无所依而致,属虚证。

3.呼吸异常与咳嗽 呼吸异常与咳嗽是肺病常见的症状。肺主呼吸,肺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不出现咳嗽、咯痰等症状。当外邪侵袭或其他脏腑病变影响于肺,就会使肺气不利而出现呼吸异常和咳嗽。

(1)呼吸异常:主要表现为气微、短气、上气、气粗、喘、哮等现象。

①少气是以呼吸微弱,语声低微无力为特点。患者多伴有倦怠懒言,面色不华,于谈话时自觉气不足以言,常深吸一口气后再继续说话,为全身阳气不足之象。

②短气是以呼吸短促,不相接续为特点,其症似虚喘而不抬肩,似呻吟而无痛楚。多因肺气不足所致。此外,若胸中停饮也可见短气,为水饮阻滞胸中气机,肺气不利而致。

③上气是以呼吸气急,呼多吸少为特点,可兼有气息短促,面目浮肿,为肺气不利,气逆于喉间所致。有虚证和实证之分。实证以痰饮阻肺或外邪袭肺多见。虚证以阴虚火旺多见。

④气粗、气微是指病人呼吸时鼻中气息粗糙或微弱,气息粗糙多属实证,为外感六淫之邪或痰浊内盛,气机不利所致;气息微弱多属虚证,为肺肾气虚所致。

⑤喘,又称“气喘”,是指呼吸急促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端坐呼吸,不能平卧的现象。可见于多种急慢性肺脏疾病。

喘在临床辨证时,要首先区分虚实。实喘的特点是发病急骤,呼吸困难,声高息涌气粗,唯以呼出为快,甚则仰首目突,脉数有力,多因外邪袭肺或痰浊阻肺所致。虚喘的特点是发病缓慢,呼吸短促,似不相接续,但得引一长息为快,活动后喘促更甚,气怯声低,形体虚弱,倦怠乏力,脉微弱,多因肺之气阴两虚,或肾不纳气所致。

⑥哮是以呼吸急促,喉中痰鸣如哨为特征。多反复发作,不易痊愈。往往在季节转换、气候变动突然时复发,哮证要注意区别寒热。

寒哮,又称“冷哮”,多在冬春季节,遇冷而作。因阳虚痰饮内停,或寒饮阻肺所致。

热哮,则常在夏秋季节,气候燥热时发作。因阴虚火旺或热痰阻肺所致。

(2)咳嗽:是肺病中最常见的症状,是肺失肃降,肺气上逆的表现。“咳”是指有声无痰;“嗽”是指有痰无声;“咳嗽”为有声有痰。咳声高低缓急,可辨寒热虚实,咳嗽一症,首当鉴别外感内伤。一般说来,外感咳嗽,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必兼表证,多属实证;咳声急迫,连声不止,是寒邪束表,气道挛急所致。内伤咳嗽,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以虚证居多,咳嗽之辨证,要注意咳声的特点,如咳声清高、无痰、舌红、乏津,是燥热犯肺,或水不涵木,木火刑金。咳声重浊,痰多清稀,是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或少阴阳虚,水饮内停。吐出痰液其咳即止,是痰阻气道之征。夜甚昼轻者,多为肺肾阴亏。若无力作咳,咳声低微者,多属肺气虚。

此外,对咳嗽的诊断,还须参考痰的色、量等不同表现和兼见症状以鉴别寒热虚实。

临床上还常见顿咳和犬吠样咳嗽。

顿咳又称为“百日咳”,其特点是咳嗽阵作,咳声连续,是痉挛性发作,咳剧气逆则涕泪俱出,甚至呕吐,阵咳后伴有怪叫,其声如“鹭鸶鸣”。顿咳以5岁以下的小儿多见,多发于冬春季节,其病程较长,不易速愈。多因风邪与伏痰搏结,郁而化热,阻遏气道所致。一般地说,初病多属实,久病多属虚,痰多为实,痰少为虚,咳剧有力为实,咳缓声怯为虚。实证顿咳多因风寒犯肺或痰热阻肺所致。虚证顿咳多见肺脾气虚。

白喉病则咳声如犬吠,干咳阵作,为疫毒内传,里热炽盛而成。

4.呕吐、嗳气与呃逆 呕吐、嗳气与呃逆均属胃气上逆所致,因病邪影响的部位不同,而见呕吐、嗳气与呃逆等不同表现。

(1)呕吐:又可分呕、吐、干呕。有声有物称为呕;有物无声称为吐,如吐酸水、吐苦水等;干呕是指欲吐而无物有声,或仅呕出少量涎沫。临床统称为呕吐。

由于导致胃气上逆的原因不同,故呕吐的声响形态亦有区别,从而可辨病证的寒、热、虚、实。如吐势徐缓,声音微弱者,多属虚寒呕吐;而吐势较急,声音响亮者,多为实热呕吐。虚证呕吐多因脾胃阳虚和胃阴不足所致。实证呕吐多是邪气犯胃、浊气上逆所致。多见于食滞胃脘、外邪犯胃、痰饮内阻、肝气犯胃等证。

(2)嗳气:俗称“打饱嗝”。是气从胃中上逆出咽喉时发出的声音。嗳气亦当分虚实。若是饱食之后,因食滞肠胃不化而致的,可有酸腐味,声音较响;若是胃气不和或胃气虚弱引起的,则无酸腐味,声音低沉;若是情志变化而致的,则声音响亮,频频发作,嗳气后脘腹舒适,属肝气犯胃,常随情志变化而嗳气减轻或加重。

(3)呃逆:俗称“打噎”。是膈肌痉挛病变。其声高亢,连声不止者,为肺气不宣,脾气不运,肝气不舒,导致膈膜痉挛,病性属实。若呃声低微,时呃一声,病性属虚,脾肾阳虚,膜失其温而呃者有之;肝肾阴虚,膜失其濡而呃者,间亦有之。

5.叹息 叹息又称“太息”,是指病人自觉胸中憋闷而长嘘气,嘘后胸中略舒的一种表现,是因气机不畅所致,以肝郁和气虚多见。

6.闻腹声 主要是用听觉来察知腹部的声响,如肠鸣、矢气、胎声等等。如《妇人良方大全》说:“妊娠四五月后,每常胸膈间满痛或肠鸣,以致呕逆减食,此由忿怒忧思过度,饮食失节所致。”《大全》, 《产宝》尚有“妊娠腹中钟鸣,妊娠腹内儿哭”的记载。张山雷认为“妊娠腹中啼声,确是时或遇之”,是胎动不安的一种表现。另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所说:“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也属于闻腹的范畴。

二、嗅气味全息诊法

嗅气味,主要是嗅患者病体、排出物、病室等的异常气味,以了解病情,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

(一)嗅病体气味信息

1.嗅口气味 口嗅是指患者张口时,口中发出臭秽之气。多见于口腔本身的病变或胃肠有热之人。口腔疾病致口臭的,可见于牙疳、龋齿或口腔不洁等。胃肠有热致口臭的,多见胃火上炎,宿食内停或脾胃湿热之证。

2.嗅汗气味 因引起出汗的原因不同,汗液的气味也不同。外感六淫邪气,如风邪袭表,或卫阳不足,肌表不固,汗出多无气味。气分实热壅盛,或久病阴虚火旺之人,汗出量多而有酸腐之气。痹证若风湿之邪久羁肌表化热,也可汗出色黄而带有特殊的臭气。阴水患者若出汗伴有“尿臊气”则是病情转危的险候。

3.嗅鼻气及分泌物气味 是指鼻腔呼气时有臭秽气味。其因有三:一是鼻涕,如鼻流黄浊黏稠腥臭之涕、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是鼻渊。二是鼻部溃烂,如梅毒、疠风或癌肿可致鼻部溃烂,而产生臭秽之气。三是内脏病变,如鼻呼出之气带有“烂苹果味”,是消渴病之重症。若呼气带有“尿臊气”,则多见于阴水患者,病情垂危的险症。

4.嗅身体气味 身体有疮疡溃烂流脓水或有狐臭,漏液等均可致身臭。

(二)嗅排出物气味信息

排出物的气味,患者也能自觉。因此,对于排出物如痰涎、大小便。妇人经带等的异常气味,通过问诊,可以得知。一般而言,湿热或热邪致病,其排出物多混浊而有臭秽,难闻的气味;寒邪或寒湿邪气致病,其排出物多清稀而无特殊气味。有恶臭者多属实热证,略带腥味者属虚寒证。

1.嗅呕吐物 呕吐物,气味臭秽,多因胃热炽盛。若呕吐物气味酸腐,呈完谷不化之状,则为宿食内停。气味腥臭,挟有脓血,可见于胃痈。若呕吐物为清稀痰涎,无臭气或腥气为脾胃有寒。

2.嗅嗳气 嗳气酸腐,多因胃脘热盛或宿食停滞于胃而化热。嗳气无臭多因肝气犯胃或寒邪客胃所致。

3.嗅小便 小便臊臭,其色黄混浊,属实热证。若小便清长,微有腥臊或无特殊气味,属虚证、寒证。

4.嗅大便 大便恶臭,黄色稀便或赤白脓血,为大肠湿热内盛。小儿大便酸臭,伴有不消化食物,为食积内停。大便溏泻,其气腥者为脾胃虚寒。

5.嗅矢气 臭如败卵味,多因暴饮暴食,食滞中焦或肠中有宿屎内停所致。矢气连连,声响不臭,多属肝郁气滞,腑气不畅。

6.嗅经带气味 月经或产后恶露臭秽,因热邪侵袭胞宫。带下气臭秽,色黄,为湿热下注。带下气腥,色白,为寒湿下注。

(三)病室气味信息

病室的气味由病体本身及其排出物等发出。瘟疫病开始即有臭气触人,轻则盈于床帐,重的充满一室。室内有血腥味,多是失血证。室内有腐臭气味,多有浊腐疮疡。室内有尸臭气味,是脏腑败坏。室内有尿臊气,多见于水肿病晚期。室内有烂苹果气味,多见于消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