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全息切诊

全息切诊包括脉全息诊法和触按全息诊法两部分内容,脉全息诊法是按脉搏;触按全息诊法是医生运用指端的触觉在患者身躯上一定的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疾病的内在变化或体表反应,从而获得辨证资料的一种诊断方法。

一、寸口脉全息诊法

寸口脉全息诊法,寸口全息区是人体脏腑在腕部的投影,它是中医学一种独特的诊断疾病的方法。是医者以指腹按一定部位的脉搏诊察脉象。通过诊脉,体察患者不同的脉象,以了解病情,诊断疾病。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脉象即在腕后桡动脉搏动,脉动应指的形象。肺朝百脉,即是循行全身的血脉,均汇聚于肺,且肺主气,通过肺气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心主血脉,包括血和脉两个方面,脉为血之府,心与脉相连,心脏有规律的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脉管也随之产生有节律的搏动和血液在管内运行均由宗气所推动。血液循行脉管之中,流布全身,环周不息。同时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肝藏血,主疏泄,调节循环血量;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因此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

(二)全息脉诊的临床意义

脉象的形成,既然和脏腑气血关系十分密切,气血脏腑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故通过诊察脉象的变化,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邪正盛衰与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

1.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 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从病位的浅深来说,不在表便在里,而脉象的浮沉,常足以反映病位的浅深。疾病的性质可分寒证与热证,脉象的迟数,可反映疾病的性质。脉象的有力无力,能反映疾病的虚实证候。

2.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 脉诊对于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如久病脉见缓和,是胃气渐复,病退向愈之兆;久病气虚、虚劳、失血,久泄久痢而见洪脉,则多属邪盛正衰危候。外感热病,热势渐退,脉象出现缓和,是将愈之候;若脉急疾,烦躁为病进危候。

(三)全息脉诊的部位

脉诊的部位,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遍诊法、三部诊法,后世已少采用,自晋以来,普遍选用的切脉部位是寸口。寸口诊法始见于《内经》,主张独取寸口是《难经》,但当时这一主张未能普遍推行,直至晋代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才推广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寸口又称脉口、气口,其位置在腕后桡动脉搏动处,诊脉独取寸口的理论依据是:寸口为手太阴肺经之动脉,为气血会聚之处,而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气血的运行皆起于肺而止于肺,故脏腑气血之病变可反映于寸口。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与脾经同属太阴,与脾胃之气相通,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脏腑气血之盛衰都可反映于寸口,所以独取寸口可以诊察全身的病变。

寸口分寸、关、尺三部,以高骨(桡骨茎突)为标志,其稍内方的部位为关,关前(腕端)为寸,关后(肘端)为尺。两手各分寸、关、尺三部,共六部脉。寸、关、尺三部取脉程度可分举(浮取)、按(中取)、寻(沉取)三候,是寸口诊法的三部九候。

寸关尺分候脏腑,历代医家说法不一,目前多以下列为准:

左寸可候:心与膻中、小肠 右寸可候:肺与胸中、大肠

左关可候:脾与胃(脾胃居左) 右关可候:肝胆与膈(肝胆居右)

左尺可候:肾与小腹、膀胱 右尺可候:肾与小腹、膀胱

(四)全息诊脉方法和注意事项

1.诊脉时间 诊脉的时间最好是清晨,因为清晨患者不受饮食、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体内外环境都比较安静,气血经脉处于少受干扰的状态,故容易鉴别病脉。但也不是说其他时间不能诊脉。诊脉时内外环境要安静。诊脉之前,医患都要心情平和,然后开始诊脉。

2.诊脉体位 要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平放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直腕仰掌,并在腕关节背垫一脉枕,这样可使气血运行无阻,以反应机体的真正脉象。

3.诊脉指法 医者和患者侧向坐,用左手按诊患者的右手,用右手按诊患者的左手。诊脉下指时,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位置,接着用示指按在关前的寸脉位置,环指按在关后尺脉位置。位置放准之后,三指应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腹接触脉体。布指的疏密要和患者的身长相适应。三指平布同时用力按脉,称为总按;为了重点地体会某一部脉象,也可用一指单按其中一部脉象,如要重点体会寸脉时,微微提起中指和环指,诊关脉则微提示指和环指,诊尺脉则微提示指和中指。单按分候寸口三部,以察病在何经何脏,总按以审五脏六腑的病变。

诊小儿脉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而不细分三部,因小儿寸口部短,不容三指定寸关尺。

4.举按寻 这是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和挪移,以探索脉象的一种手法。持脉之要有三,就是举、按、寻。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叫举,又叫浮取或轻取;用重指力按在筋骨间,叫按,又称沉取或重取;指力不轻不重,内外推寻,推筋着骨寻找始得,叫寻。因此诊脉必须注意举、按、寻之间的脉象变化。

5.平息 要求医者在诊脉时,思想集中,全神贯注。一呼一吸称一息,诊脉时,医者的呼吸要自然均匀,用一呼一吸的时间去计算患者脉搏的至数,如正常脉象及病理性脉象之迟、数、缓、疾等脉,均以息计,现在有了手表,对诊脉有一定的帮助。

6.五十动 每次诊脉,必满五十动。即每次按脉时间,每侧脉搏跳动不应少于五十次。其意义有二:一为了解五十动中有无促、结、代脉,防止漏诊。二为说明诊脉不能草率从事,必须以辨清脉象为目的。如果第一个五十动仍辨不清楚,可延至第二个或第三个五十动。总之,每次诊脉时间,以2~3min为宜。

7.脉之节律 切脉应体察脉动应指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显现的部位、通畅的程度和波动的幅度等。

(五)影响常脉的信息

1.平脉 正常脉象叫平脉,是健康无病之人的脉象。正常脉象的形态是三部有脉,一息四至(闰以太息五至,相当72~80次/min),不浮不沉,不洪不细,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的正常变化。正常脉象有胃、神、根三个特点。

2.有神 脉来柔和即为有神之脉象,如见弦实之脉,弦实之中仍带有柔和之象;微弱之脉,微弱之中不至于完全无力者都叫有神。神之盛衰,对判断疾病的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3.有胃 有胃气的脉象,其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一致便是有胃气。即使是病脉,无论浮沉迟数,但有徐和之象者,便是有胃气。

脉有胃气,则为平脉,脉少胃气,则为病变,脉无胃气,则属真脏脉,或为难治或不治之征象,故脉有无胃气对判断疾病凶吉、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4.有根 三部脉沉取有力,或尺脉沉取有力,就是有根的脉象形态。或病中肾气犹存,先天之本未绝,尺脉沉取尚可见,便是有生机。若脉浮大散乱,按之则无,则为无根之脉,为元气离散,标志病情危笃。

正常脉象随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有相应的生理性变化。

5.四时气候 气候会影响脉象的变化,平脉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变化。因人体受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生理功能也相应地变化,故正常人四时平脉也有所不同。

6.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也能影响脉象,如南方地处低下,气候偏温,空气湿润,人体肌腠缓疏,故脉多细软或略数;北方地势高,空气干燥,气候偏寒,人体肌腠紧缩,故脉多表现沉实。

7.性别 妇女脉象较男子濡弱而略快,妇女婚后妊娠,脉常见滑数而冲和。

8.年龄 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婴儿每分钟脉搏120~140次;五六岁的幼儿,每分钟脉搏90~110次;年龄渐长则脉象渐和缓。青年体壮脉搏有力;老人气血虚弱,精力渐衰,脉搏较弱。

9.体格 身躯高大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长;矮小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短,瘦人肌肉薄,脉常浮;肥胖的人,皮下脂肪厚,脉常沉。凡常见六脉沉细等同,而无病象的叫做六阴脉;六脉常见洪大等同,而无病象的,叫做六阳脉。

10.情志 一时性的精神刺激,脉象也发生变化,如喜则伤心而脉缓,怒则伤肝而脉急,惊则气乱而脉动等。情志变化能引起脉象的变化,但当情志恢复平静之后,脉象也就恢复正常。

11.劳逸 剧烈运动或远行,脉多急疾;人入睡之后,脉多迟缓;脑力劳动之人,脉多弱于体力劳动者。

12.饮食 饭后、酒后脉多数而有力;饥饿时稍缓而无力。

13.异常平脉 有一些人,脉不见于寸口,而从尺部斜向手背,称斜飞脉;若脉出现于寸口的背侧,则称反关脉,还有出现于腕部其他位置者,都是生理特异脉位,是桡动脉解剖位置的变异,不属病脉。

(六)寸口脉全息切诊法

疾病反映于脉象的变化即为病脉。病脉共有28种,主要是通过脉位、次数、形态、节律、脉的气势和通畅程度等方面来辨识。

1.浮脉类 浮脉类的脉象,有浮、洪、濡、散、芤、革六脉。因其脉位浅,浮取即得,故归于一类。

(1)浮脉

脉象: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如水上漂木。

主病:表证、虚证。故浮而有力为实证,浮大而无力为虚证。

(2)洪脉

脉象:洪脉极大,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里热证。有力为实证,若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而出现洪脉,是正虚邪盛的危险证候或为阴液枯竭,孤阳独亢或虚阳亡脱。浮取洪盛,沉取无力无神。

(3)濡脉

脉象:浮而细软,如帛在水中。

主病:虚证、湿证。精血两伤,脉浮软;精血不充,则脉细;若为气虚阳衰,脉浮而细软,则为濡脉。若湿邪阻压脉道,亦见濡脉。

(4)散脉

脉象:浮散无根,至数不齐。如杨花散漫之象。

主病:元气离散。主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的危重证候。因心力衰竭,阴阳不敛,阳气离散,故脉来浮散而不紧,稍用重力则按不着,漫无根蒂;阴衰阳消,心气不能维系血液运行,故脉来时快时慢,至数不齐。

(5)芤脉

脉象: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主病:失血、伤阴。芤脉的出现与阴血亡失,脉管失充有关,因突然失血过多,血量骤然减少,或津液大伤,血不得充,血失阴伤则阳气无所附而浮越于外,因而形成浮大中空之芤脉。

(6)革脉

脉象: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主病:亡血、失精、半产、漏下。精血内虚,气无所附而浮越于外,如阴寒之气收束,因而成外强中空之象。

2.沉脉类 沉脉类的脉象,有沉、伏、弱、牢四脉。脉位较深,重按乃得,故同归于一类。

(1)沉脉

脉象:轻取不应,重按乃得,如石沉水底。

主病:里证。亦可见于无病之正常人。脉沉有力为实证;脉沉无力,为里虚证。

(2)伏脉

脉象: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

主病:邪闭、厥证、痛极。邪气内伏,脉气不能宣通,脉道潜伏而出现伏脉。阳气衰微欲绝,不能鼓动血脉可见伏脉。

(3)弱脉

脉象:极软而沉细。

主病:气血阴阳俱虚证。

(4)牢脉

脉象:沉按实大弦长,坚牢不移。

主病:肿瘤、淤血、痞块、寒凝、食积。阴寒内积,阳气沉潜于下,故脉来沉而实大弦长,坚牢不移。若失血见牢脉,是阴血暴亡之危候。

3.迟脉类 迟脉类的脉象,有迟、缓、涩、结四脉。脉动较慢,一息不足四至,故同归于一类。

(1)迟脉

脉象: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

主病:寒证。迟而有力为寒痛冷积,迟而无力为虚寒。久经锻炼的运动员,脉迟而有力,则不属病脉。

(2)缓脉

脉象:一息四至,来去怠缓。

主病:湿证、脾胃虚弱。湿邪黏滞,气机为湿邪所困;脾胃虚弱,气血乏源,气血不足以充盈鼓动,故缓脉见怠缓;平缓之脉,是为气血充足,百脉通畅。若病中脉转缓和,是正气恢复之征。

(3)涩脉

脉象:迟细而短,往来艰涩,极不流利,如轻刀刮竹。

主病:精血亏少、气滞、血淤、肝气郁结、血行不畅、挟痰、挟食。脉涩而有力为实证,涩而无力为虚证。

(4)结脉

脉象:脉来缓,时而一止,止无定数。

主病:阴盛气结,寒痰血淤,癥瘕积聚,心律不齐。阴盛气机郁结,血行淤滞,脉气不相顺接,时一止,止后复来,止无定数,常见心脉淤阻证。虚证见涩脉,多为久病虚劳,气血衰,断而时一止,气血续则脉复来,止无定数。

4.数脉类 数脉类的脉象,有数、疾、促、动四脉。脉动较快,一息超过五至,故同归一类。

(1)数脉

脉象:一息脉来五至以上。

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2)疾脉

脉象: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

主病:阳极阴竭,元阳将脱。阳亢无制,真阴垂危,故脉来急疾而按之益坚。若阴液枯竭,阳气外越欲脱,则脉疾而无力。

(3)促脉

脉象:脉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

主病:阳热亢盛,气血淤结,痰结,食滞,肝气郁结,心律不齐。有力为实证,无力为虚证。

(4)动脉

脉象: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

主病:痛证、惊证、悸证。有力为实证,无力为虚证。妇女妊娠反应期可出现动脉,这对临床诊断早孕有一定价值。

5.虚脉类 虚脉类脉象,有虚、细、微、代、短五脉,脉动应指无力,故归于一类。

(1)虚脉

脉象:三部脉会之无力,按之空虚。

主病:虚证。气虚不足以运其血,故脉来无力;血虚不足充盈脉道,故按之空虚。

(2)细脉

脉象: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主病:气血两虚,诸虚劳损,湿证。细为气血两虚所致,多为营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气鼓动血液乏力。湿邪阻压脉道,伤人阳气也见细脉。

(3)微脉

脉象:极细极软,按之欲绝,似有若无。

主病:阴阳气血诸虚,阳气衰微。阴阳气血虚弱,阳气衰微,无力鼓动,血微则无以充脉道。

(4)代脉

脉象:脉来时见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主病:脏气衰微,风证,痛证,心律不齐。脏气衰微,气血亏损,以致脉气不能衔接而歇止,不能自还,良久复动。风证、痛证见代脉,因邪气所犯,阻于经脉,致脉气阻滞,不相衔接为实证。

代脉亦可见于妊娠初期的孕妇,因五脏精气聚于胞宫,以养胎元,脉气一时不相接续。

(5)短脉

脉象:首尾俱短,不能满部。

主病:气病。有力为气滞、气郁,无力为气虚。气虚不足以满三部。

6.实脉类 实脉类脉象,有实、滑、弦、紧、长等五脉,脉动应指有力,故归于一类。

(1)实脉

脉象: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不虚,邪正相搏,气血壅盛,脉道紧满,故脉来应指坚实有力。

(2)滑脉

脉象: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

主病:痰饮、食积、实热。邪气壅盛于内,正气不衰,气实血涌,故脉往来甚为流利,应指圆滑。若滑脉见于平人,必滑而和缓,总由气血充盛,气充则脉流畅,血盛则脉道充盈,故脉来滑而和缓。妇女妊娠见滑脉,是气血充盛而调和的表现。

(3)弦脉

脉象: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主病:肝胆病、痰饮、痛证、疟疾。弦是脉气紧张的表现。若邪气滞肝,疏泄失常,气郁不利则见弦脉。诸痛、痰饮,气机阻滞,阴阳不和,脉气因而紧张,故脉弦。疟邪为病,伏于半表半里,少阳枢机不利而见弦脉。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病乘脾,亦觉见弦脉。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胃气全无,病多难治。

(4)紧脉

脉象:脉来绷急,状若牵绳转索。

主病:寒证、痛证。寒邪侵袭人体,与正气相搏,以致脉道紧张而拘急,故见紧脉。诸痛而见紧脉,也是寒邪积滞与正气激搏之缘故。

(5)长脉

脉象:首尾端长,超过本位。

主病:肝阳有余,火热邪毒等有余之症。健康人正气充足,百脉畅通无损,气机升降调畅,脉来长而和缓;若肝气有余,阳盛内热,充斥脉道,脉来长而硬直。

总之,在同一病人有几种脉象出现,即是相兼脉。徐灵胎称为合脉,有二合脉、三合脉、四合脉之分。相兼脉象的主病,往往等于各个脉所主病的总和,如浮为表,数为热,浮数主表热,以此类推。

同时要注意辨证论治,脉证顺逆,脉证从舍,舍脉从证,舍证从脉来判断疾病的变化、发展以及预后。

二、经络全息按触诊法

经络全息按触诊法,就是医者用手直接触摸、按压患者体表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的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病情的轻重等情况的一种诊病方法。经络全息按触诊法是指每条经络都是某一脏腑所属的组织器官的信息缩影,每条经络都是独立的整体。人体相应脏腑、组织的病理变化会在相应经络循行的部位、皮部、经筋上反映出来,从经络循行的部位就可诊断人体相应脏腑、组织器官的疾病。

按触经络分为:

(1)按触经络分布处肌肤的情况:如肌肤发烫者,为热证;肌肤发凉者,为寒证;肌肤濡软喜按者,为虚证;肌肤硬肿、拒按者,为实证。

(2)循经按触寻找压痛点:若在经络分布处出现压痛,多属气滞血淤、经气不通所致。若轻按触而痛者,为痛在浅表脉络;重按而痛者,为病在深部经脉或经筋;按之痛减者,为虚证;按之痛不减,或痛剧者,为实证。循经按压过程中,根据压痛点所在部位,诊断为相应局部组织,或内脏有病理变化。

(3)按触经络病变形态:若经络某一部位肿胀隆起,多属实证。若在经络分布处出现棱形状或粗条索状的结节者,多为实证。若出现扁圆形或细条索的结节者,多属虚证。

三、腧穴全息按触诊法

腧穴是经络气血在身体表面聚集、输注、流通的重点部位,也是五脏六腑之气所转注的地方。通过经络的联系,对机体内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产生一定的反应。因此,按触腧穴有助于了解穴位的变化与反应,为诊察疾病提供重要依据。尤其是按触俞穴、募穴、郄穴、原穴、络穴、八会穴、五输穴等都有特殊的诊断价值和意义。

(1)俞募穴:在生理上为脏腑元气所注,在病理上是其所对应脏腑的反射对应区。俞穴适应五脏病变的诊断,募穴则适应六腑病变的诊断。

(2)郄穴:是指人体气血深聚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筋骨之间空隙部位的16个穴位。即十二经、奇经八脉中的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各有1个郄穴。郄穴是急性病反应最明显的地方,也最敏感。脏腑器官的病变容易在郄穴上触及阳性反应物。

(3)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穴道,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1个所属的原穴,在病理上,可以反映脏腑及十二经脉病变。

(4)络穴:是联络相表里两经脉的穴位,多位于正经所别出的络脉上。在病理上,络穴不但可以反映本脏腑病变,也可反映相表里脏腑的病变。

穴位切诊时,多采用手指腹或按摩棒点压穴位。由轻到重,由上向下,由左到右,先外后里,先背后腹的顺序进行。切诊时穴位的异常感觉一般包括痛、酸、麻、胀、沉、灼热、针刺样、触电样、传导等。一般胀痛、灼热、针刺样、触电样感觉为急性期或炎性病变;酸麻感多为慢性疾病,或疾病的慢性期;麻木感则多为顽固性疾病、神经系统传导方面的疾病。

穴位切诊时异常反应物:①圆形结节,圆滑如珠,软硬不一,一般如黄豆大小,大者似蚕豆,移动性较小,多见于疼痛性疾病。②扁平结节,扁平如饼,质软不硬,摸之不移,因位于浅表部位,检查时用力要轻,方可触及,多见于慢性病。③条状索状结节,形如条索,粗细不一,质硬而有弹性,可滚动。

穴位切诊时根据穴位的敏感度来确定病情之轻重缓急。如轻压即疼痛难忍,则为高度敏感,病情较急较重;重按才疼痛难忍,说明为慢性,或潜伏期。

四、尺肤全息诊法

尺肤全息诊法是医生直接触摸、按压或望尺肤皮肤(指从肘关节内侧至掌后横纹处的皮肤),以了解局部的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病情的轻重等情况的一种诊病方法。尺肤诊法虽为全身皮肤诊法的一个部分,但尺肤具有全身信息的缩影。诊察尺肤的缓急、滑涩、寒热等情况,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灵枢·论疾诊尺》曰:“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泆饮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善调尺者,不待于脉。”即言善于诊尺肤者,可以不必诊脉。说明前人的经验认为尺肤诊法有其独立性和特异性。

根据尺肤的寒热、粗涩、滑润、肉脱、肉枯、斑痣、色泽的浮沉、散搏、泽夭、清浊等,可以判断五脏六腑的病位、病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能明了全身具有明确部位疾病的相互影响和相关性。

从尺肤部位包括内外二侧肌肤这一观点及角度来看,由于尺肤是手三阳经、手三阴经循行经过的部位,故其辨病定位为:尺肤阳面(即手背侧)主要诊察大肠、小肠、三焦的病变;尺肤阴面(即手掌面侧)主要诊察心、肺、心包的病变。从尺肤肌肤的张力与弹性程度,以及润泽与寒热状况,如缓、急、滑、涩、冷、热、浮、沉等,可以推测出疾病的阴阳、虚实、寒热、表里之病理变化。

1.尺肤缓 即尺肤部位的肌肤缓纵不急。其证主热、主气虚,多见于温热病及久病虚损。热性开泄,故热邪可使肌肤弛缓不收;气虚不能充养肌肤,则尺肤缓纵不急。

2.尺肤急 尺肤部位拘急绷紧而不弛缓。其证主寒、主痛,属实,多见于外感风寒及寒痹、诸痛。寒性收引、凝涩,寒束于肌肤与经脉,则尺肤拘紧;寒凝血脉,不通则痛。

3.尺肤滑 尺肤部位光滑而润泽,有流利光彩之容。其证属阳,主阳气绰泽,多见于风病,亦多为正常之象。阳气充盛则外泽温煦肌肤,以使尺肤润泽而滑;风为阳邪,外风袭于肌表,卫气为之激荡,而可使尺肤扬溢光泽,亦显滑利。

4.尺肤枯 尺肤部肌肤枯涩、粗糙或肌肤甲错。其证属阴,主阴血亏虚或气血淤阻,多见于血痹、虚痨之病。阴血不足,肌肤失于濡养滋润,则尺肤之部见枯萎蹇涩之貌;气血凝滞,经脉失畅,肌肤供养失调,以致尺肤部之肌肤失荣而枯涩、粗糙,严重者则出现肌肤甲错。

5.尺肤浮 即表现为尺肤部位之肌肤愤然沸起,肌肤丰满,呈升腾浮发之状。其证主表,属实,多见于诸病初起,外感风湿、湿温病等。邪气入侵肌腠,正气奋起抗御,正邪斗争,故为实证、表证。

6.尺肤沉 见尺肤形损而减,肌肉瘦削,显萎缩沉伏之态。其证主气血亏虚,津液耗损,多见于久病、虚劳,以及大吐大泻,气血大虚或吐泻津液大损,肌肤失于充养及濡润,以致尺肤形损而减,肌肤不丰。

7.尺肤冷 尺肤部肌肤自觉冷感,触之不温,甚或有如触及冰块之感。其证主寒,主阳虚,多见于外感、虚劳。风寒袭于肌表,或寒邪直中太阴,或阳气亏虚,以致肌肤为寒邪所束,阳气不能达外,或阳气不足,失于温养,则出现尺肤冷感或触之有不温发凉之感。

8.尺肤热 自觉尺肤部灼热,触之觉有烫手之感,或见尺肤红肿而热。其证主热,主阳盛阴虚,多见于外感热病、中暑、肺热咳嗽等病。阳明实热内盛,或暑热外袭,或热邪蕴肺等,均可使肌肤炎灼,而出现尺肤部灼热烫手,或自觉温热难受。

五、肌肤全息按触诊法

按肌肤诊法主要审察肌肤的寒热、荣枯、润燥以及肿胀等情况。

1.触摸肌肤寒热 按肌肤不仅能从冷暖以知寒热,更可从热的甚微而分表里虚实。按其皮肤,初按热甚,久按热反转轻者,是热在表;或久按其热更甚,热自内向外蒸发的,是热在里;肌肤热微而无蒸腾感者,多属虚劳发热。

2.触摸肌肤润燥 轻按肌肤,若肌肤润泽者,多属津液未伤;皮肤干燥者,尚未出汗或津液不足;干瘪者,津液不足;湿润者,身已汗出或津液未伤。皮肤甲错者,伤阴,内有干血,或内有淤血。

3.触摸肌肤肿胀 按压肿胀,可以辨别水肿和气肿。按之凹陷,放手即留手印,不能即起的,为水肿;按之凹陷,举手即起的,为气肿。

4.触摸肌肤辨虚实 肌肤濡软而喜按者,为虚证;患处硬痛拒按者,为实证。轻按即痛者,病在表浅;重按方痛者,病在深部。

5.触摸肌肤辨疮疡 外科疮疡方面,肿而硬,不热者,属寒证;肿处烙手,压痛者,为热证。疮疡按之肿硬而不热,根盘塌陷漫肿者,多属阴证;按之高肿灼手,根盘紧束者,多属阳证。按之固定,坚硬而热不甚,是未成脓;按之边硬顶软而甚者,是已成脓。轻按即痛者为脓在浅表;重按方痛者,脓在深部。按之陷而不起为脓未成,按之有波动感的为脓已成。根据波动范围的大小,即可测知脓液的多少。

六、头部全息触诊法

头颅的触诊法,是医生用手触摸病人的头部,以检查囟门闭合情况,以及百会穴部位的变化,用以判断相应的脏腑疾病。

(一)囟门触诊法

囟门属肾,肾主骨髓而藏精,乃人生之根本,故囟门主要候肾。小儿囟门及骨缝闭合的迟早及其异常情况,对肾气的盛衰,胎儿禀赋的厚薄,大脑发育状况,皆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1.囟门高突 触摸小儿头顶部,其囟门隆起高突,称为“囟填”。多属实热证,多因外感时邪,火毒上攻所致。如急慢惊风、暑温、邪毒蕴盛。

2.囟门迟闭 触摸小儿头顶部,其囟门应合而未闭合,称“解颅”。多为肾气不足,先天发育不良。

3.囟门早闭 触摸小儿头顶部,其囟门早闭,头顶又尖又小,前额窄,智力迟钝,为先天不足。

4.囟门下陷 触摸小儿头顶部,其囟门下陷,伴见眼眶凹陷,皮肤干燥缺乏弹性,常见幼儿泄泻伤阴失液。

此外,囟门冷为阳虚预兆,囟门虚软为体虚及癫痫先兆;囟门青筋为寒;囟门肿起有惊风可能。

(二)百会穴触诊法

百会穴为督脉上的要穴,位于两耳尖的头顶正中线,为诸阳之会。此穴常用于针刺治疗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用手探摸此穴软硬程度可判断风、气、痰,如阳虚阴盛、阴毒证、痰饮证等。百会穴一般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紧束型 手指推移,按压不动,主气、血、水之症,属实。如肝阳上亢、高血压、眩晕(美尼尔氏症)等。

2.圆墩型 穴位下如圆墩状充盈,主气分或水分郁滞,如神经性头痛、咳喘等。

3.筋豆型 穴位可摸到条索状或小豆状物。主血淤、痰浊,如妇科病、肿瘤等。

4.软胖型 穴位皮肤下虚软、膨胀、松弛感。主气血虚弱、水湿诸疾。

5.弛缓型 穴位部皮肤松弛,无弹性,主虚。如小儿发育不良,慢性疾病。

七、手足全息按触诊法

(一)手足全息触诊法

手足全息触诊法可分为辩寒热虚实、有痛诊断和无痛诊断。手足全息触诊只有在病人的手足上反复实践,才会体现出不同的全息元穴区有不同的手下感觉,有些感觉是正常的,而并不是所有的疼痛都是病理性的,所有的手下感觉都是疾病的反映。只有进行长期全息触诊临床,才能感觉全息元穴区的情况,并可根据手感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变的程度、时间的长短。

1.辩寒热虚实 按手足主要在探明寒热,以判断病证性质属虚属实,在内在外及预后。凡疾病初起,手足惧冷的,是阳虚寒盛,属寒证。手足俱热的,多为阳盛热炽,属热证。

诊手足寒热,还可以辨别外感病或内伤病。手足的背部较热的,为外感发热,手足心较热的,为内伤发热。一般额上热甚于手心热的,为表热;手心热甚于额上热的,为里热。这一诊法有参考意义。

在儿科方面,小儿指尖冷主惊厥。中指独热主外感风寒。中指末独冷,为麻疹将发之象。诊手足的寒温可测知阳气的存亡,这对于决定某些阳衰证预后良恶,相当重要。阳虚之证,四肢犹温,是阳气尚存,尚可治疗;若四肢厥冷,其病多凶,预后不良。

2.有痛诊断 手足部末梢神经较为丰富,也比较敏感,对刺激反映也特有效,如果对双手足某个组织器官全息元穴区进行刺激,或多或少的患者会感到疼痛,患者对疼痛的反映即为压痛反映,并不是所有的疼痛都是病理性反应,而应根据其对疼痛敏感度来确定,如手一点按即感到较疼痛,或以前某一全息元穴区按之不痛,现在按之有痛感或较痛,或进行双手足疼痛刺激对比,较痛者即是,在临床上一定要区别病理性反射和正常性的疼痛。

在进行手足部有痛诊断时,应在手足部实施相同的力度,根据按压全息元穴区产生的压痛反应程度的高低,来判定其相对应的组织器官病变程度的轻重。随着人体各组织器官病变程度的不同,在双手足相对应的全息元上给予刺激产生的痛觉敏感程度亦不一样,如组织器官病变愈严重,相对应敏感程度愈高。组织器官病变愈轻,相对应全息元疼痛敏感程度愈低。没有病变的组织器官在其双手足相对应全息元上基本没有压痛反应,或疼痛刺激不敏感。

在对手足部全息元进行刺激时,患者某一全息元穴区是一种钝痛说明脏器,或组织可能有慢性炎症,或慢性损伤,或虚证。

若患者某一全息元穴区是一种刺痛说明脏器,或组织可能有急性炎症,或急性损伤,或血淤,或经络不通,或神经紧张,或病情较严重所致,是新病,是实证。

若患者某一全息元穴区是一种胀痛说明脏器,或组织可能有气滞血阻、经络不畅、肝气郁结,水湿内停,或劳损,或慢性损伤。

3.无痛诊断 在手足部全息元进行检查诊断时,要特别注重手足全息元上出现的异常现象。除全息元按压后的压痛反应之外,要着重触摸全息元组织异常情况。如:全息元出现的颗粒感、块状感、丝状物、条索状感、凸起,以及局部组织变硬、肿胀是否有抵触感,组织是否空虚感或是凹陷,局部组织温度有无过低等等。

不同性质的脏腑、组织、器官在全息元穴区的病理变化是不同的,触到的感觉也不同。根据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反映来诊断其所反应的疾病。一般来说,六腑所对应的穴区手下的感觉是颗粒感、沙粒状、条索状,比较容易感觉诊断。比如:患慢性肠炎、胃炎、结肠炎等。

人体五脏在手足部全息元穴区上的反应是局部组织失去了正常组织的柔软、弹性,而表现为僵硬,或有条索状物、丝状物,或有块状物,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平衡器官、肝脏、心脏等穴区,手下的感觉即是这种感觉。

软组织损伤方面的病变在手足部全息元上的表现是僵硬、条索状物、丝状物,或有颗粒状感觉。如腰肌劳损在手足腰椎全息元就有僵硬,或条索状物,或丝状物,或有颗粒状感觉。

骨骼方面的病变在手足部全息元上的表现是僵硬、凸起、沙粒样感觉。如脊柱骨质增生在相应的穴区可以触及到凸起,或僵硬,或沙粒样感觉。

无痛诊断方法是临床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晶,它是在有痛诊断的基础上,结合各病变组织器官相对应的全息元产生的病理性组织滞留物的多少、大小、深浅。通过手感而总结出来的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

4.由病理表现推断病性、病程 根据不同的感觉来推断病性、病程长短,手感的不同又依据于病人患病的部位、患病的性质(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患病时间的长短,以及区别脏腑、组织不同。比如:对糖尿病人的诊断,病人血糖浓度高低不一样,患病时间长短不一样,有全息元上的组织变异也不一样。患糖尿病病程较长的人,其相对应的胰脏穴区可触摸到明显的丝状物,或条索状物。有时在胰脏穴区触摸时并无丝状物,或条索状物的感觉,可病人的血糖浓度却超过正常值,这在中老年人隐性糖尿病人中多见。这时,要检查关联穴区(胸椎、十二指肠、脾等全息元穴区)有无病理性反应物来进行辅助诊断,同时还要结合其他诊断,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二)第二掌骨侧全息触诊法

第二掌骨侧速诊法为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所创。1973年他发现在人的手部第二掌骨侧,存在着一个新的有序穴位群,尔后在此基础上创造了这一速诊法。其对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在97%以上,而且方法简便,易于掌握。

1.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穴位群分布 第二掌骨侧的新穴分布形式,恰与这些穴位所对应的部位或器官在整体上的分布形式相同。第二掌骨侧的近心端是足穴,远心端是头穴。第二掌骨侧的新穴分恰像是整个人体在这里的缩小。头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为胃穴,胃穴与头穴连线的中点为肺心穴。肺心穴与头穴连线分为三等份,从头穴端算起的中间两个分点依次是颈穴和上肢穴。肺心穴与胃穴连线的中点为肝穴。胃穴与足穴分为六等份,从胃穴端算起的五个分点依次是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第二掌骨节系统包含着整个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病理的信息,故这群穴位被称为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穴位群。

这些穴位所对应的不仅是穴名所指的部位或器官,而且还包括与这些部位或器官处于同一横截面及其邻近的其他部位或器官(附图26-3)。

(1)头穴:包括头、眼、耳、鼻、口、牙。

(2)颈穴:包括颈、甲状腺、咽、气管上段、食管上段。

(3)上肢穴:包括肩、上肢、肘、手、腕、气管中段、食管中段。

(4)肺心穴:包括肺、心、胸、乳腺、气管下段、支气管、食管下段、背。

(5)肝穴:包括肝、胆、胁。

(6)胃穴:包括胃、脾、胰、上腹。

(7)十二指肠穴:包括十二指肠、小肠、心窝。

(8)肾穴:包括腰、大肠、小肠。

(9)腰穴:包括腰、脐周、大肠、小肠。

(10)下腹穴:包括下腹、子宫、膀胱、直肠、阑尾、卵巢、前列腺、睾丸、阴道、尿道、肛门、骶。

(11)腿穴:包括髋关节、坐骨神经、梨状肌、腿、膝。

(12)足穴:包括足、踝。

2.第二掌骨侧触诊法 以测患者右手第二掌骨侧为例,测试者与患者相对而坐或相对而立,测试者用右手托着患者右手。患者右手如松握鸡蛋状,肌肉自然放松,虎口朝上,示指尖与拇指尖相距约3cm。测试者用左手拇指尖在患者右手第二掌骨的拇指侧与第二掌骨平行处,紧靠第二掌骨且顺着第二掌骨长轴的方向轻轻来回按压,即可觉有一浅凹长槽,第二掌骨侧的新穴即分布在此浅凹长槽内。逐穴按压时测试者左手拇指尖须按图所示姿势垂直纸平面即垂直于浅凹长槽的方向施力按压,并略带以第二掌骨骨长为轴的顺时针方向旋转30°角揉的动作。从而使指尖的着力点抵达以第二掌骨为脊柱位置的小人的内脏位置。按照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群的分布图,在第二掌骨侧从头穴到足穴,用拇指尖以大小适中且相等的压力,顺序揉压一次(如果一次测试结果不明显,可再重复揉压1~2次)。在揉压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并询问患者在所揉穴位上的感觉。如果在揉压某穴时,患者有明显的麻、胀、重、酸、痛的感觉,以及触摸到条索物、沙粒样、凸起、凹陷、气泡样等改变,并在此穴稍用力揉压或按压,患者就会因不能忍受而发生躲闪、抽手等反应,面部出现皱眉、咧嘴等表情,有此反应便是穴位的压痛点,这种反应称为压痛反应。如测试患者左手,则以左手托患者左手,用右手拇指尖以第二掌骨骨长为轴作逆时针揉动。手法步骤与测右手相同。

3.测试结果与疾病判断 诊测者可依据压痛点的有无及位置作出结论。

(1)如果某一穴位是压痛点,则提示此穴所对应的人体上的同名部位或器官,或这一部位所处的横截面上邻近的其他部位或脏器有病,这称为部位对应原则。

(2)左手第二掌骨侧穴位压痛反应较右手的同名穴强,表示人体左侧病重或病在左侧;右手第二掌骨侧相应穴位压痛反应较左手的同名穴强,表明人体右侧病重或病在右侧,这称为同侧对应原则。

(3)与压痛点所在穴位的对应脏腑密切相关的部位有病。如肺穴压痛除说明肺有病外,还可推断相关的皮、牙有病;肝穴压痛除说明肝、胆有病外,还说明眼有病。总之,其病变部位,遵循中医所揭示的脏腑所主的部位或器官的规律,这称为脏腑所主原则。

(4)如果哪里一穴不是压痛点,则此穴对应的人体上的相应部位无病。第二掌骨侧无一压痛点,则表明全身无病。

对医生来说,第二掌骨侧速诊法是一种可以采用的新方法,可防止误诊和漏诊。如果遇到在多个部位有疾病症状的患者,医者可根据第二掌骨侧最敏感的压痛点来确定疾病的最主要部位,从而分清主次,对主要疾病部位给予优先和重点治疗。即使不是医生,一般人也可随时使用此法了解自己身体各部位和器官的健康状况。

凡疾病部位在身体上的定位比较明确的病,此法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在全身疾病定位不明确的病,则压痛穴位亦不确定,准确率就低。此方法只能确定有无疾病以及病之部位,但不能指示为何种疾病。

八、耳部全息触诊法

当机体某部位或某脏腑发生病理变化时,其信息可以通过经络达于体表相应部位耳穴出现压痛。利用耳穴压痛信息了解机体状况,是耳穴诊断的基本方法。探查压痛点的方法一般采用触压法,即用耳穴探棒或火柴棒均匀点压耳穴,找出压痛明显的穴位,然后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进行分析、辨证,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依据。若在相应的区域出现压痛反应,则说明相应的体内脏器有疾病发生(附图24)。

触诊法又分点压全息诊法和划压全息诊法。

(一)点压全息诊法

点压法是以探棒顺序点压耳穴,找出最痛点,这时要注意病人的表情,如皱眉、眨眼、躲闪、呼痛难忍或拒检等。如压痛点不突出时,可多检查几个点,相互比较让患者指出最痛的点。另外也可根据患者主诉,重点点压有关耳穴,以节约时间。点压时各穴用力要均匀,也不可用力过重,以免造成人为痛点。另外检查前不要擦洗,揉搓耳郭,以免出现假阳性。

(二)划压全息诊法

划压法是利用探棒压耳郭各区,依次进行划动,重点耳穴稍加压力以划出反应点的方法。划压全息区触到条索物、沙粒样、凸起、凹陷、气泡样等改变,并在此穴稍用力划动,患者就会因不能忍受而发生躲闪、抽手等反应,面部出现皱眉、咧嘴等表情,有此反应便是穴位的划压点,这种反应称为划压反应。

凡是耳郭上穴区进行点按、划压反应敏感者,说明相对应的脏腑、组织、器官有疾病,或功能差,或内分泌失调。穴区疼痛敏感点也是治疗部位。

九、胸胁全息触诊法

胸胁全息触诊法就是根据病情的需要,有目的地对胸前区、胁肋部进行触摸、按压,必要时进行叩击,以了解其局部的病变情况。

(一)胸腹胁划分

胸腹胁各部位的划分如下:膈上为胸、膈下为腹。侧胸部从腋下至十一、十二肋骨的区域为胁。腹部剑突下方位置称为心下。胃脘相当于上腹部。大腹为脐上部位,小腹在脐下,少腹即小腹之两侧。

(二)胸胁全息触诊法

胸胁全息触诊法的内容,又可分为按虚里、按胸胁二部分。

1.虚里触诊法 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为诸脉所宗。探索虚里搏动的情况,可以了解宗气的强弱,病之虚实,预后之吉凶。古人对此至为重视。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为健康之征。其动微弱无力,为不及,是宗气内虚。若动而应衣,为太过,是宗气外泄之象。若按之弹手,洪大而博,属于危重的证候。

若见于孕妇胎前产后或痨瘵病者尤忌,应当提高警惕。至于惊恐、大怒或剧烈运动后,虚里脉动虽高,但静息片刻即平复如常者,是生理现象。如果其动已绝,它处脉搏也停止的,便是死候。虚里按诊对于指下无脉,欲决死生的证候,诊断意义颇大。

2.胸胁触诊法 前胸高起,按之气喘者,为肺脏证。胸胁按之胀痛者,可能是痰热气结或水饮内停。肝脏位于右胁内,上界在锁骨中线处平第五肋,下界与右肋弓下缘一致,故在肋下一般不能扪及。若扪及肿大之肝脏,或软或硬,多属气滞血淤,若表面凹凸不平,则要警惕肝癌。右肋胀痛,摸之热感,手不可按者,为肝痈。疟疾日久,胁下出现肿块,称为疟母。

3.天突触诊法 天突穴位于胸骨切迹正中凹陷处,与会阴部位相对应。妇女怀孕时,会阴部的颜色变深,阴道壁变软,子宫颈颜色变蓝;天突穴处也有改变,未妊娠妇女,天突穴处触摸不到脉搏跳动,而在妊娠后用示指触诊之就可摸到明显的搏动,据此可作出妊娠判断。在天突穴处触诊,可以判断妊娠与否,其准确率在90%以上。这一方法比常用的妇科检查及实验检查,要简单而方便得多,而且没有副作用,尤其是对有习惯性流产者,不会因此而致流产。

4.乳房触诊法 乳房胀痛,按捏有抵抗感,多为肝气郁滞,其证属实,常见有月经不调、痛经或不孕等证;乳房柔软无胀痛感者,多属气血俱虚,常伴见月经量少,色淡等证。触摸乳房内有条索状物,多为小叶增生;乳房柔软但里面有硬结,按之胀痛,多为乳腺增生;乳房柔软,但触摸里面有小的或大的硬结,触捏不胀痛,或轻微胀痛,可能是乳腺癌;触摸乳房时,感到整个乳房有一片硬块,按之稍胀痛,多是乳痞。乳房局部红肿,甚至溃破流脓的,是乳痈,多因肝失疏泄,乳汁不畅,乳络壅滞而成。妇女停经,乳房膨胀,乳头色褐的,为怀孕的征象。在腋窝处摸到乳腺小叶,称为附乳。

十、腹部全息触诊法

腹部全息触诊法是医者以手掌或手指密切接触腹壁,以检查腹壁的坚软温凉,有无压痛和癥瘕等,通过腹部全息元脏腑投影区,触摸腹部的变化,来诊察人体内脏的疾病。腹为人体内脏的重要外象,腹内藏诸多脏腑,是全身经脉循行最多,穴位分布最密的部位。因此当内脏发生病变时,在腹部相应穴位和部位就有所反应。所以腹诊为重要的诊法之一。

(一)腹部全息穴区分布

腹位于身体前部,上连胸,下接股,侧临肋,后有背,其性属阴,内藏脾、胃、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器,为内在脏器的屏障和宫城,有保护脏腑的作用。腹部大体分为心下、胃脘、大腹、小腹、少腹五部分。剑突下方称心下,上腹部相当于胃脘。脐周为大腹,下腹部是小腹,小腹两侧为少腹(图3-33)。心下、胃脘、大腹部又名中焦,内居脾、胃、大小肠;小腹、少腹部位又名下焦,内居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腑。虽各自的位置不同,但其气皆汇聚于腹,有濡腹润腹之功。并且,通过经络的联系,沟通了内在脏腑与外腹的联系,使腹部不同的区域,又分属不同脏腑(图3-34)。因此脏腑靠腹护卫,腹赖脏腑生化气血充养,内外一体,相互依存,维护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因为脏腑在腹内的分布各有一定位置,且与体表相对应,加之经络的内外循行联系,所以脏腑经络发生病变,必在腹的一定部位有所反应。

图3-33 腹部全息分区图

图3-34 腹部内脏投影图

(二)腹全息触诊方法

腹全息触诊时,需先解开患者衣衫,使其仰卧于检查床上,两下肢伸展开,上肢放在两胁或轻轻放在胸前,此时应使患者胸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全身肌肉放松。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使头部略高于躯体,枕头过高或过低往往会改变腹壁的紧张程度。医者站于患者左侧(或右侧)进行。随着腹诊进行,如因腹肌紧张听不到胃部的振水声时,为使腹肌放松,可让患者屈膝后进行诊察。有时为了检查心下部及胁肋部的腹证而采取坐位。

腹诊时,医者的手不应凉,也不要突然用力按压,特别对腹痛及神经过敏患者,以免引起腹肌紧张。一般常用的腹诊手法有以下两种:

1.伏手压按法 医者以右手掌伏于患者胸腹,五指微浮起,先徐徐抚摸胸上二三次,然后转向腹部。诊时手掌轻轻随患者呼吸进行,无阻其气,再渐重压,左旋右还,候胸腹内之静躁,诊肌肤滑涩润燥。诊者用右手还是左手腹诊,对腹诊本身无大影响,主要随诊者本人的习惯而定。

2.三指深按法 医者以右手示指、中指、环指之腹侧,微微按腹皮,审候凝滞、结聚。若深按有结聚,宜辨大小以及疼痛与否,如按有微小之征,再以中指探按之;或以三指直立深探,以察腹底之候。

(三)腹部经穴全息诊法

脏腑在腹部的募穴,常被选作为相应脏腑在腹外定位之用。如中脘与胃,其左为胃体,右为胃窦、幽门(在中脘与右梁门之间),右日月与胆,右期门与肝,左章门与脾。其他如巨阙与胆管,天枢与小肠,大横、腹结与结肠,归来与子宫、附件等等,均能反应有关腹内脏腑的症状。若按压患者的腹部这些穴位,如出现压痛则表示与其相应的脏器可能有病。

1.梁门穴 为足阳明胃经之穴,位于上腹部,脐上四寸,中脘旁二寸(附图4)。

在按压梁门穴时,如左侧梁门部胀痛多见于胃体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若右侧梁门胀痛为胃窦炎、球部溃疡、胃黏膜脱垂。

胃黏膜脱垂症,当其胃黏膜脱垂后嵌入球部时,望诊可发现右梁门穴处略饱满,切腹时可触及一软性团块。

2.中脘穴 为任脉之穴,胃的“募穴”,位于脐上四寸(附图15)。若中脘穴压痛,多见胃小弯溃疡。

3.鸠尾穴 为任脉之“络穴”,位于剑突下,脐上七寸(附图15)。临床腹诊若见鸠尾穴至中脘间空虚陷瘪多见于胃下垂。

4.日月穴与巨阙穴 日月穴为足少阳胆经的“募穴”,位于期门穴直下1肋;巨阙穴为任脉之穴,心的“募穴”,位于脐上六寸(附图12)。

胆道蛔虫症上腹痛剧烈,钻如顶撞,呼号汗出。腹诊时,右日月穴至巨阙穴上均有压痛,在巨阙穴处压痛尤为明显,但无肌卫现象。经治后自觉症状消失,巨阙穴无压痛者为蛔虫已退至肠腔,如症状未消失则应继续治疗。如个别伴有上腹痛向左放射,并伴肌卫现象,应注意并发胰腺病变;如巨阙穴压痛消失而右日月穴有压痛,应考虑胆囊有继发病变。此外,右侧日月穴压痛还可诊为胆囊炎或胆石症。

5.归来穴 为足阳明胃经穴,位于脐下4寸,旁开2寸(附图4)。按压归来穴处若有压痛,伴有带下者多为附件炎。

腹部经穴的诊病,除上述外,京门穴主肾脏病变,中极主膀胱病变;气海、丹田亦可诊断肾脏病变。在按压穴位时,除有疼痛反应,还可触及结节或条索状物,均为疾病反应,根据穴位所在就可作出相应的诊断。

(四)腹部全息穴区按触诊法

腹部全息诊法,是将全部人体的内脏投射到腹部上,而形成若干个与内脏相对应的区域,腹的各个分区与内脏息息相关,当人体内脏发生病变后就会反映在腹部相应部位;在诊察腹部时,按压其中的某个区域,如出现疼痛及不适感,则表示其相应的脏腑可能有病,按之疼痛顿减者为虚,加剧者为实。本节所论述的腹部全息诊法,是以《伤寒论》为理论依据,介绍临床所常见的腹部全息诊法。这些腹部全息诊法对指导临床有重要的作用。

腹部按触诊法主要了解凉热、软硬度、胀满、肿块、压痛、腹壁的紧张度、弹力性、肌肉、脂肪、筋膜、皮肤等情况,以了解相应脏腑、组织的状态,协助疾病的诊断与辨证。

1.辨凉热 通过探测腹部的凉热,可以辨别病的寒热虚实。腹壁冷,喜暖手按抚者,属虚寒证;腹壁灼热、喜冷物按放者,属实热证。

2.辨疼痛 凡腹痛,按之隐隐胀痛,属气滞胀闷,喜按者属虚,拒按者属实;按之局部灼热,痛不可忍者,为内痈。

腹直肌挛急,即腹肌触诊时在脐两侧抚摸到犹如按琴弦一样的感觉,患者会感到疼痛。腹肌挛急疼痛多为实证,特别指腹直肌的挛急,这是腹壁深层拘挛而被触到的一种状态,故统称为里急。挛急是人体内部的变化在腹直肌或腹肌上的反应。

3.辨苦满 胸胁苦满的患者在按触胸胁肋弓下缘,向乳头方向推进,可感到抵抗,并或引起病人胀闷,甚则压痛。同时患者感到气短、痛苦加重。胸胁苦满可于两侧同时出现,也可在一侧单独出现,但多见于右侧。该项腹证被认为是肝胆经的病变,或胸胁部位,气机不畅,但亦可由其他脏腑病变,如脾胃、肺等的病证影响肝胆或胸胁部位而产生胸胁苦满。

4.辨腹胀 腹部胀满。按之有充实感觉,有压痛,叩之声音重浊的,为实满;腹部膨满,但按之不实,无压痛,叩之作空声的,为气胀,多属虚满。腹部高度胀大,如鼓之状者,称为膨胀。它是一种严重的病证,可分水臌与气臌。以手分置腹之两侧,一手轻拍,另一手可触到波动感。同时,按之如囊裹水,且腹壁有凹痕者,为水臌;以手叩之如鼓,无波动感,按之亦无凹痕者,为气臌。另外,有些高度肥胖的人,亦见腹大如臌,但按之柔软,且无脐突及其他重病证象,当与臌胀鉴别。

5.辨痞满 痞满是自觉心下或胃脘部痞塞不适和胀满的一种症状。按之柔软,无压痛者,属虚证;按之较硬,有抵抗感,有压痛者,为实证。脘部按之有形而胀痛,推之漉漉有声者,为胃中有水饮。

心下痞及心下痞满:于心下部位,如以剑突下端为顶点,连接两侧乳线与季肋弓交叉两点之线为一等边三角形,该部位的腹证特点为心下痞。心下痞为自觉症状,即心下部位有痞塞不适,但触摸时触不到心下部的抵抗感或压痛感觉。

心下痞硬:心下痞硬的部位同心下痞,只是心下痞硬有心下部的腹直肌紧张。腹诊时,拇指除外,四指并拢,在心下部位探索,一般有弹性抵抗感时,但无压痛者便是。心下痞硬可单独出现,也可能与胸胁苦满同时出现,亦多出现于邪在半表半里时,有虚实之分。病变脏腑主要是脾胃。从仲景所述病证和用药看,病变性质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病邪有寒有热或寒热交错,亦可夹有湿邪、痰饮、食积或气机逆乱等。

6.辨肿块 肿块的按诊要注意其大小、形态、硬度、压痛等情况。

积聚是指腹内的结块,或胀或痛的一种病证。但积和聚不同。痛有定处,按之有形而不移的为积,病属血分;痛无定处,按之无形聚散不定的为聚,病属气分。

左小腹作痛,按之累累有硬块者,肠中有宿粪。右小腹作痛,按之疼痛,有包块应手者,为肠痈。

腹中虫块,按诊有三大特征:一是形如筋结,久按会转移;二是细心诊察,觉指下如蚯蚓蠢动;三是腹壁凹凸不平,按之起伏聚散,往来不定。

7.辨悸动 悸动系腹动脉搏动而显现出来的一种跳动,体瘦者在腹诊时易从腹部表面望到,并可通过指掌感到一种腹部他觉症状。如果诊者感觉不到,仅患者自我感觉到的则叫悸,即自觉心跳不安的感觉。悸动的部位因病情而异,如有心下悸、脐下悸、肾悸动等。

心下悸:提示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二:一是心阳受损,失于宣通,二是水饮内停,或水停于胃,或水停下焦,上凌于心。水停于胃者,除可见自觉症状外,叩诊可觉波动感。

脐下悸:脐下悸提示的病机主要有二:一是气机逆乱,多见于奔豚病中冲气上逆,病人除有脐下悸外,还可伴有精神不安,心神不宁等症状。二是水饮内停,尤其是水停下焦。

8.辨感觉 按触小腹并有无力空虚感。小腹不仁也如小腹拘急,亦为肾虚的一种体征,即肾虚元气不足之腹证。不仁又为感觉不灵及功能障碍的意思,所以,截瘫、昏迷病人或腹部手术后大小便功能未恢复等,亦属于小腹不仁的性质。

小腹拘急和小腹弦急:小腹拘急和小腹弦急均属下腹部拘挛症状,可见到腹直肌从脐下至耻骨联合附近痉挛。这种症状可见于下焦虚证。

小腹拘急和小腹弦急虽属同类,但后者在发病程度上较前者为重。

少腹急结:少腹急结可见于少腹左侧,触之如条索状,对于擦过性之压力有急迫性疼痛,该腹证多见于女性。腹诊时让患者伸直两腿,用手指尖轻轻地触及皮肤,然后迅速从脐旁擦过移向髂窝。如有少腹急结证,患者就会突然感到疼痛而曲膝,即使是意识不清的患者也会皱眉,并努力避开医生的手。仅用力按压时产生的疼痛并不是少腹急结,例如菌痢所致的乙状结肠痉挛疼痛就不能认为是少腹急结症,少腹急结是淤血的体征。

少腹满及少腹硬满:下腹部的膨满叫少腹满,同时有抵抗感者叫少腹硬满。少腹满有自觉与他觉之分或自觉与他觉都出现的。自觉与他觉均出现者,多为虚证。少腹硬满还有水证和血证之分,水证者小便不利,血证者小便自利。少腹部的腹候提示病变涉及的脏腑主要有大肠、膀胱、子宫及附件,病机以淤血最多。

十一、脐部全息按触诊法

脐为任脉之要穴,名曰“神阙”,脐居大腹中央,内通五脏,外达四旁,且前贯任脉,后应督经,脐又位处中州,根系于肾、命门,故为人身之重要枢纽。脐,任脉贯行于中,督脉气应于后,任、督又各为阴经之海及阳经之海,总统诸经,故神阙(脐)能通应阴阳、内连人体诸经百脉。脐又为冲脉循行之域,冲乃经脉之海,且任、督、冲一源而三歧,三脉经气相通,皆达于脐,可见脐与冲、任、督的关系甚为密切,是一个重要的全息元。

(一)脐部八卦分区

脐八卦居于腹之正中,可以遍观胸腹全身疾病,其八卦图有两种,一为先天八卦图,一为后天八卦图。其脐的划分,首先以脐为中心划一条垂直线和一条横线,再从其两线交点处划两条斜线,以呈米字型。根据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不同分属,配以相应卦位和脏腑。

1.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主要配属人体外在的各部。如垂直线的上点为乾属头,下点为坤属足;其横线左点为离属耳,右点为坎属目;其左耳之上点为兑属口,下点为震属腹;其右目之上点为巽,属额,下点为艮,属手(图3-35)。

2.后天八卦 后天八卦主要配属五脏六腑。如:垂直线的上点为离,属心,下点为坎,属肾;其横线的左点为震,属肝,右点为兑,属肺;其横线左点肝之上点为巽,属胆,下点为艮,属胃;其横线右点肺之上点为坤,属脾,下点为乾,属大肠(图3-36)。

图3-35 脐部先天八卦全息图

图3-36 脐部后天八卦全息图

(二)脐八卦按触诊法

因为脐八卦分属不同,所以在诊断疾病上也有所区别。先天八卦多用于诊测各种疼痛、肿瘤病证,后天八卦多用于诊测各种脏腑杂病。

临床诊病中,脐八卦诊主要用于触诊,根据各区域出现的疼痛来诊测相应部位及脏腑的疾病。其触诊步骤为,依顺时针方向按压,由轻渐重下压,按有疼痛不适者为疾病。脐诊范围不宜过大,不得超过直径为五寸的范围。

对于小儿进行脐诊时,可采用视诊法,视其颜色、凸凹、形态、血络、斑点等,对照上列定位即可诊测疾病。

十二、背腧全息按触诊法

按触背部经络腧穴时,主要以膀胱经五脏六腑腧穴为主。背腧穴是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分布的俞穴,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俞穴,并与人体内脏相互对应联系。张景岳为:“五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背之足太阳经,是为五脏之俞”。因此,俞穴是联系内外的枢纽,是反映人体内脏生理、病理变化的窗户。有些疾病,可通过俞穴的压痛、过敏、隆起、穴下软结、肿胀、硬结、痒、热、凉及经络循行部位皮肤的色泽、淤点、丘疹、脱屑、肌肉隆起、凹陷等反映出来,故诊察背腧穴可助诊断。

(一)背部俞穴的分布与主治(附图8)

1.大杼 位于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头部、颈部、上肢疾病等。

2.风门 位于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头部、颈部、上肢疾病、感冒等。

3.肺俞 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感冒、咳嗽、哮喘、咽炎、喉炎等。

4.厥阴俞 位于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心脏病、精神病、神志病等。

5.心俞 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心脏病、精神病、神志病、血管病等。

6.督俞 位于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心脏病、精神病、神志病、阳虚等。

7.膈俞 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气滞、气逆、气郁、呃逆、呕吐等。

8.肝俞 位于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气滞、肝郁、高血压、脂肪肝、肝硬化、心理障碍等。

9.胆俞 位于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肝郁、黄疸、胆结石、脂肪肝、肝硬化、心理障碍等。

10.脾俞 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脾虚、贫血、低血压、低血糖、糖尿病等。

11.胃俞 位于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胃脾虚弱、胃痛、贫血、低血压、低血糖、消化不良、糖尿病等。

12.三焦俞 位于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肾虚、水肿、哮喘等。

13.肾俞 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肾虚、水肿、结石、肾炎、阳痿等。

14.气海俞 位于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元气亏虚、肾虚、水肿、肾炎、阳痿等。

15.大肠俞 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便秘、急慢性肠炎、阑尾炎、盲肠炎、直肠炎等。

16.关元俞 位于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元气亏虚、肾虚、肾炎、阳痿等。

17.小肠俞 位于第1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18.膀胱俞 位于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妇科病等。

19.中膂俞 位于第3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月经不调、白带过多、不孕、盆腔炎等。

20.白环俞 位于第4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月经不调、白带过多、不孕、盆腔炎等。

(二)背俞穴触诊方法

1.经穴诊查 以循经取穴为原则,检查背部俞穴时,以膀胱经五脏六腑俞穴为主,可取坐位,头稍向前倾。

2.循经诊察法 用手指循经按压,探索阳性体征和反应。如压痛、皮下结节或皮下组织的隆起、凹陷、松弛和皮肤的变异等,借以分析推断脏腑病变与疾病的虚实状态。

3.扪穴诊察 就是按压体表的有关俞穴,以诊断其相关的内脏疾病。说明内脏有病时可在体表俞穴有所应,察此便可知何脏何腑发生病变。

4.触压手法

(1)滑动:医者以拇指腹或示指腹,轻轻地放在病员的皮肤上,然后上下按抚,缓缓滑动以检查敏感区或压痛点。

(2)旋转:用力比滑动时要大一些,但活动范围则较小,一般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这一手法一般用来检查结节的形态、硬变和压痛程度。

(3)推寻:医者以拇指的内侧为重点,自内而外,进行推寻,目的在于查皮下的条状结节。

5.判断阳性穴位的标准

(1)异样结节:因经络滞塞不通,故往往在有关经络上出现条索状、扁圆状等异常反应物。

(2)敏感反应:大致可分胀、酸、痛、麻四种反应。局部因触按而产生的压迫感是正常的反应;酸楚感的自发出现,是经络发生变异的象征,但病情尚属轻浅;疼痛感是经气阻滞不通的现象,表示病情深重,并且还在继续发展;麻木感是经络失调、气血虚衰的表现,病情较诸痛感又深一层。几种敏感反应可以单独出现,亦可混合出现,但以混合发生的情况更为多见。

(3)外形的变化:观察外形变化,有三个步骤。①触诊前细看局部肌肤的隆起与下陷,隆起的为实,下陷的为虚。②触诊时留心指下的肌肤松软和坚实,松软为虚,坚实为实。③触诊后注意皮肤是否隆起,隆起者为经脉受邪。

综上所述,在膀胱经上或其他经上任何俞穴,只要抓住其出现的异样物、敏感反应、外形改变中的一种,便可诊断为阳性穴位。此外,如色泽的变异和温觉的差异,也应结合起来观察。

十三、脊椎全息诊法

脊椎全息诊法是医生通过脊柱上的阳性反应点,来判断脊柱和脏腑的病变部位与性质,通过整脊来调整阴阳平衡,纠正小关节紊乱,消除病灶反应点,调整经络系统,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临床实践证明,宋氏(宋振之)脊诊法可以比较准确地对各型脊柱相关疾病进行定位、定性诊断,为开展整脊治疗提供依据。

中医脊椎全息诊法是在宋氏脊诊法的基础上,结合脊椎触诊特点,不断完善的诊断方法。脊椎全息诊法主要内容有脊椎触诊、脊椎筋膜触诊、脊椎肌肉触诊。即医生用右手拇指或指掌,依序触压患者脊柱相关病变处的点(痛点)、线(经筋)、面(筋膜、肌腱、肌肉),通过手感的异常变化发现病区所在,配合神经牵拉、按压、扣击反射试验等方法,区别损伤脊椎关节、韧带、肌肉的位置、方向、性质、轻重程度等。

(一)脊椎全息触诊方法

1.检查方法 一般取坐位,病人骑椅而坐,双手平扶椅背,胸背挺直,两眼平视,颈肌松弛,以便检查颈椎。检查胸椎、腰椎、骶椎要俯卧位,身体摆正,全身放松。

2.指按部位 医者通过右手拇指的指腹,先舒松颈部,然后沿颈部椎体旁开0.5~1寸处,施以均匀的压力上下滑动,或以双手拇指反复仔细的核实对比,查知脊柱两侧皮下深浅阳性体征及形态的异常。胸椎、腰椎、骶椎依次检查如上。

3.指按标准 分轻、中、重三度。

(1)轻度:单纯压痛,肌张力存在,浅表有硬度,压痛较轻,症状不够典型。X光摄影显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以及相应关节轻度病理改变,有的无病理改变,一般阳性率偏低。

(2)中度:可触及结节性状物,大小如珠,浅深不定,诊时拒按,触痛明显,症状典型,部分功能障碍。X光摄影显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以及相应关节的病理改变明显,阳性率比较高。

(3)重度:可触及条索状物,形状粗细不一,如似棒弦,多在深部,肌张力增高,指按有吱吱声,甚至触电感,或头颈转动可闻及关节摩擦音。神经压迫症状重,颈椎骨、胸椎骨、腰椎骨、骶椎骨,以及相应关节的病理改变尤为明显,阳性率最高。

(二)脊椎触诊法

脊椎指位于人体脊柱后关节棘突连线,为督脉气血循行通路,又称“阳经之海”。医生用单手拇指,由枕后齿突关节向下至尾骶部用均力触压,检查沿线棘突和棘上韧带是否存在位置偏移、凸凹、中断、挛缩、剥离、增厚、间隙变化、浅深压痛、台阶样改变等,为脊柱病变的定位、定性、区别错位方向、类型提供重要诊断依据。如脊椎肿胀粗大、痛甚者,多为急性黄韧带损伤或关节囊滑膜嵌顿;棘突位移多为后关节紊乱、小关节错位;肿胀疼痛多为新伤,棘上韧带增厚、剥离多为陈伤;棘突连线中断或呈台阶状凹陷,多为脊椎滑脱,在腰骶部多为腰骶关节滑脱;触压后出现放射性麻痛,或伴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多为神经根或脊髓受压;脊椎呈“S”形多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竹节”样改变为晚期强直性脊柱炎。

(三)脊椎筋膜触诊法

脊椎筋膜指位于人体脊柱棘突的两侧的棘旁韧带和横突关节连线,为“华佗夹脊穴”的循行路线,31对脊神经皆由此发出。医生示指、中指分置于两侧,用均力从颈椎后关节触至骶尾部,以寻求脊柱端直、偏移、弯曲度以及挛缩、剥离的程度区别,亦为脊椎诊法的主要方法。如棘旁“筋柱”压痛,多见于棘旁韧带损伤或椎间盘退变;单侧脊椎筋膜粗大为腰三横突综合征;双侧粗大且伴压痛者为脊椎肥大症;伴有放射性疼痛多为椎管病变(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或坐骨神经痛,中老年人也可由骨质增生引起;如腰骶部横突与棘突分离,则多为先天性脊椎骨不连续,或隐性脊柱裂;骶尾部脊椎筋膜触压痛,常伴骶髂关节旋移(错位),或尾椎关节外伤性脱位等。

(四)脊椎旁肌肉触诊法

脊椎旁肌肉指位于脊柱两侧隆起的肌腱、肌肉,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路,亦为各段脊神经分布路线。肌肉组织一般分为三层,即浅层肌、中层肌和深层肌。浅压有酸痛者为浅层病变;中等用力压有酸痛者为中层病变;深压有酸痛者为深层病变。医生用双手指掌由颅后的枕肌开始向下,途经项夹肌、斜方肌、胸棘肌、竖脊肌、臀小肌、梨状肌、臀大肌、半腱肌、半膜肌、腓肠肌,直至拇长屈肌跟腱部,比较性触压,以检查其中各脊神经节段肌腱的肌张力、形状、压痛点、痉挛度等变化状况。脊椎旁肌肉压痛多为劳损性综合征,位于颈部者为项肌劳损,位于背部者为斜方肌劳损,位于腰部者为腰肌劳损;臀部急性痛多为臀上皮神经移位,伴肌肉痉挛者为梨状肌损伤;臀部按压痛多为骶髂关节错位;慢性痛多为梨状肌综合征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此外,脊椎痛点是病变所在部位的关节、组织、器官受到病理刺激而产生的反应,其性质、程度、位置、深度、范围往往也有鉴别诊断意义。触压刺痛,多为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急性损伤或小关节错位;酸胀痛多为慢性损伤,或陈旧性损伤复感风寒。痛轻症轻,痛剧症重,多成正比。刺痛并伴有凸凹不平、台阶样凹陷改变,多为脊椎或小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脊椎滑脱;触摸到椭圆形筋结或条索状物,且有较敏感的压痛,多为软组织损伤后组织机化或粘连的表现。

脊诊结论的正确与否,与检查、认真操作、“脉症合参”有关,准确地定位、定向、定性、定质后,严格掌握禁忌证,选准适应证,施以适当的整脊手法,必定会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

十四、全息元按触疼痛诊法

全息元按触疼痛诊法指用手指或探棒对局部全息元进行切、按、触来诊断反射区阳性点所对应的脏腑、组织的病变。如面、鼻、耳、手、足、第二掌骨侧、背部等全息元进行疼痛触诊法测试,对诊断疾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一)按触疼痛诊法

医生用手指腹、探棒、按摩棒、毫针柄、废圆珠笔芯等力量均匀地触压全息元上的反射穴区,根据病人的表情找出最敏感的压痛点。疼痛程度由轻到重依次为:轻者呼痛,但无表情;较重者呼痛且皱眉闭眼;重者疼痛难忍。根据疼痛的程度测知患者赖受疼痛的程度,比较轻的力度就感到比较痛,即为疼痛敏感者,同时对其他部位进行对比,疼痛敏感的点就是压痛点阳性。找到压痛点后,根据压痛点所对应的解剖脏腑、组织生理功能部位,进行分析诊断。

(二)触摸法

医生用手指在全息元上的反射穴区进行触摸,体察手的感觉,有无增生、水肿、条索状结节、包块,或骨骼上粗糙、增生隆起、凹陷、沙粒样感觉。根据触摸到的感觉来诊断反射穴区所对应脏腑,及与脏腑相关的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从而可以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