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论文与论文分类

一、关于论文

对未知的事情进行探索,既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用正确的手段和装备,为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实验、总结、升华等一系列活动,就是科学研究。

无论是社会科学领域,还是自然科学领域,科学研究都有继承性,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或发展,或补充,或推翻,从而使理论更完善,技术更合理,方法更有效,服务更到位。可以说,没有继承就没有研究成果的发展和进步。

继承的前提是研究成果的传播。没有前人的传播,就没有后人的继承,人类的文明也许就会中断。科学研究的意义就在于让更多人了解和应用。没有传播的成果,只能是个人自娱自乐,就会失掉其社会意义。

成果传播的形态靠语言,或口口相传,或用符号记录。前者是口语,后者是文字。显然,只有文字形态的成果才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成果“藏之名山、传之于人”。

对某领域中的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进行正确总结和客观表达的文字形态,就是论文。其他对该成果感兴趣的人,都可以通过这样的论文,随时随地地了解作者的研究思想、方法、进展和结论。如果同样是研究人员,可以分析这些成果,总结其中的优势和缺陷,加深或纠正自己的认识,帮助确定新的研究方向,形成自己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以及开展相关应用的知识储备。如果是企业或其他用户,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论文全面了解相关信息,帮助选择和比较相关技术和产品,开展技术改造和产品竞争。

从这里可以看出,论文的基本属性有二:其一,是内容的规定性,论文必须是记录科学研究成果的;其二是功能上的应用性,论文是用作他人了解自己研究成果的媒介。正是由于论文的这两个基本属性,所以论文在写作时,必须用便于传递特定内容和方便他人理解的通用的表达形式进行组织,这就是论文写作的真正意义。

二、论文的分类

由于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各异,因此,论文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为了对应于期刊分类,有人将论文按内容分类。在这个分类体系中,论文可以笼统地分为自然科学论文、社会科学论文。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论文之下,又可以继续按学科细分,如经济学论文、教育学论文、电子学论文、医学论文等。再接下去,教育学论文还可以细分为比较教育学论文、基础教育论文、教学方法论文等等。

这种分类体系下,每种论文都有明确的学科界定,容易归类和查询;也与专业性的期刊相对应,便于初步圈定准备投稿的期刊。但是,过于粗糙,不便于确定读者对象。例如,一篇冶金学论文,有可能是针对理论研究人员的,也可能是针对企业技术人员的,还可能是针对冶金院校在校学生的。仅依据“冶金论文”这个属性,还无法立即确定这篇论文是否是你关心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检索。

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有人从论文的性质和研究方法出发,将其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这在自然科学领域,大大深化了对论文属性的认识。顾名思义,理论性论文强调的是理论方面的创新,以理论推导和逻辑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性论文则一定是以实验研究为主的,通过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的描述,得出相应的结论;描述性论文多是对某种客观现象的客观叙述,一般不会作深入的分析;设计性论文主要叙述设计过程、技术要点等,一般不作逻辑推理。

仍以“冶金论文”为例,如果是理论性论文,应可供冶金学科高级研究人员参考;如果是实验性论文,可以提供该领域的高、中级技术人员参考。在冶金期刊中,论文的这种性质通常通过不同期刊的定位,或同一期刊中的不同栏目加以区分。如果是一个专门为冶金高级研究人员服务的期刊,不大可能有描述性的论文;对于一个以冶金中级技术人员为服务对象的期刊,则可能根据读者的多方需要,设置设计性、实验性论文的栏目。

对于社会科学论文,这种分类方法则不太适合,因为社会科学论文很少有实验、设计等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原始资料的逻辑推理和论证。因此,有人从论文的论证方式出发,也对论文进行了粗略的划分,如专题型论文、论辩型论文、综述型论文和综合型论文等。其中,专题型论文是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相关学科某一学术问题;论辩型论文针对他人研究的缺陷和错误展开,凭借充分的论据,通过严密的论证过程来反驳他人的学术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综述型论文是在归纳和总结某一专业或研究领域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关于学科发展方向、方法改进措施等方面的见解;综合型论文则兼顾了综述型论文和论辩型论文的特点,总结、归纳现有成果,提出自己的见解。

在实际的论文写作中,往往多种论证方式并用,要准确区分是论辩型论文、综述型论文还是其他,其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另外,这些论证方法在一些自然科学研究中也经常用到,如综述、论辩等。所以,这种分类方法还需与其他分类方法结合,来对某一篇论文作出准确的归类。

三、一种实用的论文分类

在实际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分类方法,是按论文的用途划分。例如,根据不同的目的,可以把论文分为小论文、学位论文、学术论文等。

(一)小论文

小论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发表,或者申请学位,而是为了总结学过的知识,培养论文写作的能力。例如,很多大学都要求大学生完成的学年论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后提交的社会调查报告、上完实验课程后要求提交的实验报告、高年级一些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一定阶段后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的论文型作业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写作小论文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对一学年所学的专业知识,或者最近所学的课程,或者刚刚完成的科学实验,或者最近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归纳和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为将来写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这是一种初级形态的学术论文,一般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

(二)学位论文

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论文,称为学位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被授予相应级别的学位的重要条件。

按照所申请学位等级的不同,学位论文分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在大学阶段,主要完成的是学士学位论文,简称学位论文。

过去讲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在可以授予学士学位的大学,就是学士学位论文;在没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教育机构,毕业论文则是综合考察是否达到课程学习目标、能否毕业的依据。从论文写作的要求看,毕业论文和学士学位论文并无区别,可以将毕业论文和学位论文视为同一个概念。

大学生学完规定课程并合格,应该准予毕业,但能否授予学士学位,则还要综合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大学培养目标和《学位条例》所规定的。学位论文就是衡量能否达到这个目标的唯一方式。

按照《学位条例》的规定,学士学位论文是大学应届毕业生独立完成的一篇总结性的学术论文。这个定义包含三个意思:一是应届毕业生;二是独立完成,当然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三是总结性的。

所谓总结性,是指在学位论文选题时,只能针对你大学期间所学专业中感兴趣的内容选择,而不能超出这个范围。比如中文系,你可以选语言学方向,或者古汉语方向,但不可以选法学方向。

学位论文的总结性还表现为对过去所学知识的充分运用上。要写出一篇优秀的学士学位论文,需要调动所学过的各种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整合、思考。对于理工科大学生,往往还同时进行毕业设计或毕业实验,一方面系统训练未来就业所需的相关技能,另一方面观察实际实验结果,总结实际操作经验,发现其中的问题,找出合理解决办法。透过这篇学位论文,基本可以检查出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都处在一个什么水平,以及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因此,不能小看了学位论文。动手写作之后,就会感觉自己通过这篇论文将过去所学知识切切实实地梳理了一遍,对自己过去所学及掌握的程度有了真正的了解。这是一个难得的体验机会。此外,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是开放的,能不能发掘出有价值的选题,以及选题能否深刻、新颖,不仅反映了你的学术洞察力和社会敏锐性,也锻炼了科学研究的能力。

因为学位论文的性质,决定了其通常不会公开发表。但对于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因为内容要求不再仅仅是总结,还要有创新,因此这部分内容可以析出、整理后发表。

(三)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提供给学术期刊发表或提交学术会议交流的论文。

学术论文以报道学术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反映该学科最新的观点和动向。这类论文应有新观点、新方法、新实验数据或新结论,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因为是出于发表和交流的目的,所以,选题是自由的,只要具有新颖性,是读者和同行感兴趣的学术话题,都可以研究和写成论文。还是因为学术交流的目的,读者和交流对象都是本学科有一定研究基础和研究水平的专业人士,所以撰写的学术论文一般不涉及学科基础知识。这是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最大的不同点。

对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尤其是工程学科,因为存在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两种学术形态,所以相关期刊也有特定的定位,分别对应学术性论文和技术性论文。学术性论文侧重于理论研究,技术性论文侧重技术推广和应用,两者只是针对的读者对象不同,在论文形式和写作方式上并无差别。因此,本书所讨论的学术论文撰写方法,也包含了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研究性的论文。

从上述分类可以看出,各种类型的论文区别仅仅在于内容或者用途不同:小论文是一种初级形态的论文,内容单一;学士学位论文是既有知识的总结,有新见解但不是论文主体;学术论文是新观点、新方法、新数据、新结论的载体,是论文的高级形态。除此之外,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表达方式,都没有本质区别。

因此,本书后面章节阐述论文的思维形式、表达方式时,将不作区分,统称为学术论文。因为内容不同,这些类型的论文在形式上也有少许差别。这将在后面章节述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