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独异于人◎

【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注释】

①唯:诚恳的应诺声。阿:逢迎的应对声音。②几何:多少。③荒兮:无边无际,形容其大。④央:完结的意思。⑤熙熙:快乐的样子。⑥太牢:古代帝王祭祀时丰盛的筵席(有牛、羊、猪)。⑦泊兮:浑朴、淡泊的意思。⑧兆:征兆,迹象的意思。⑨沌沌(dùn):不清楚。⑩孩:婴儿的笑声。⑪儽儽:疲倦的样子。儽,通“累”。⑫察察:苛刻之意。⑬闷闷:昏浊,不清楚的意思。⑭澹(dàn):辽阔、辽远的意思。⑮飂(liáo):狂暴的风。⑯以:在这里作“用”字解。也有“能耐”意。

【译文】

应诺和呵斥,相差有多远?美好和丑恶,相差有多远?别人所畏惧的,自己也不可不畏惧。精神领域开阔啊,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欣喜若狂,就像参加盛大的宴会享受丰盛的筵席,又像春和日丽之时登上高台观赏仲春的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有如初生的婴儿连笑也不会笑。疲倦闲散啊,或像长途跋涉的游子还没有归宿。众人的东西多得用不完,我却什么也没有。我真是愚人心肠啊,混沌无知。当别人都光耀自炫的时候,只有我昏昏昧昧;当别人都精明灵巧的时候,只有我无所识别。茫茫无边啊,像辽阔的大海没有止境;汹涌澎湃啊,如肆虐的狂风横扫万里。众人好像都很有作为,只有我显得愚昧笨拙。我和众人如此与众不同,因为我以守“道”为贵。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解析】

本章是老子的思想独白,也是老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堪称本书的灵魂。同时,本章在文字风格上也与其他章节有所不同,老子以诗一般的语言对甘守无为的道理进行了深刻剖析。

老子在开篇就提出疑问:“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唯”是唯诺顺从的意思;“阿”是呵斥,引申为反对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顺从和反对有多大的距离呢?“善之与恶,相去若何?”意思是:善良和邪恶能有多大的距离呢?仅在一念之间罢了。

在常人看来,美和丑是对立的概念,人们普遍偏爱美好的事物,而讨厌丑恶的事物。受这种想法的驱使,人们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美好的事物,当追求得到满足时就欣喜若狂,而一旦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就沮丧郁闷。得道之人则不同,他们心目中无美和丑的区别,一切顺应自然,决不刻意追求什么,也就无所谓得和失,也就不会有痛苦和烦恼了。如果一个人整日闷闷不乐,这不但是一种最残酷的自我折磨,而且会影响别人的心情。带着忧愁和烦恼生活的人,其人生的幸福感也必将大打折扣。试想一下,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在老子看来,贵与贱、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之间的种种差别都是人们按照世俗的眼光来制定的,其实并不符合“大道”。而人们以自己的主观态度为标准来看待世间的万物,必然会导致整个社会价值的混乱。老子不但揭露了社会上层追逐物欲的贪婪之态,还以相反的形象描绘出了自己的形象。文中的“我”显然是指老子本人,但又不仅仅局限于他个人,而是推及到有抱负、有理想的人。“众人”、“俗人”是指社会上层。这些人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并无严格标准。他说“我”是“愚人之心”,这当然是正话反说。世俗之人纵情于声色,“我”却淡泊无为,以求精神的升华,而不愿随波逐流。老子将“众人”、“俗人”和自己作了鲜明对比,当众人都沉浸在春天般的美景、享用着丰盛的美餐时,他却独自甘守寂寞,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就如同刚出生的婴孩一般无欲无求。众人借助外在的事物而享乐,一旦外在的事物消失了,他们的快乐也就不存在了。而得道之人明白外在境界转瞬即逝,所以他们要保持淡泊恬静的心境,这也正是他与“众人”的最大不同。

“众人”都有强烈的占有欲望,所以他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你争我夺,在混乱的世道里大有收获。而“我”却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一般。“我”在“众人”的眼里是多么愚笨的人啊!“众人”在收获到财富、地位、名利后必然会不甘寂寞,大肆炫耀。而“我”却抱着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的态度去享受生活。正因为“我”愚笨,所以心灵空虚,了无牵挂,无为而自在,烦恼和忧愁自然会远离“我”而去。聪明人凡事都要争出个所以然来,以不知强为知,不聪明强装聪明。他们凡事都要斤斤计较;而“我”却哑口无言,闷闷不语。“众人”都要有所作为,而“我”却清净寡为,这在“众人”看来,“我”是多么冥顽不化、卑鄙下贱啊!老子对众人的思想没有作出任何批判,他只是通过众人的贪婪来反衬自己的淡泊名利。老子追求“沌沌”、“昏昏”、“闷闷”的思想境界,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和众人思想不同,就是因为自己注重以洞察万物的根源来充实自己。万物之根源就是“大道”。老子整日处于大道之中,无言无为、无欲无求,自然也就无忧无虑、无伤无痛、逍遥自在,这就是真正的至乐境界。

从政之道

◎淳厚质朴——“糊涂”宰相吕端◎

老子说:“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段话,实际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处事哲学。北宋名相吕端“糊涂”的人生态度,就很好地体现了老子这一思想。

吕端是北宋名相,却被认为非常“糊涂”,这是怎么回事呢?

吕端尽职尽责,对于政事一丝不苟。

公元995年,吕端被宋太宗提升为宰相。对于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吕端并不觉得如何了不起,他考虑的是如何调动全体臣僚的积极性,为此自己不惜放权和让位。当时和他有同样声望的还有名臣寇准。寇准办事干练,很有才能,但是性子有些刚烈。吕端担心自己当了宰相后寇准心中会不平衡,如果寇准耍起脾气来,朝政会受到影响,于是请太宗另下了一道命令,让担任参知政事(副宰相)的寇准和他轮流掌宰相印,领班奏事,并一同到政事堂中议事,得到了太宗的批准,也平息了寇准的不满情绪。后来,太宗又下诏说:朝中大事要先交给吕端处理,然后再上报给皇帝。但吕端遇事总是与寇准一起商量,从不专断。过了一段时间,吕端又主动把相位让给了寇准,自己去当参知政事。这种主动让权的行为,在世人眼中自然是“糊涂”的举动。

吕端的“糊涂”,还体现在他不置产业上。吕端为官清廉,贪污受贿之事从来没有做过,即便是自己应得的那份俸禄,他也常常分出一些来周济别人。以至于后来吕端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竟因生活困难,没钱结婚,只好把房产抵押给别人。真宗皇帝知道这个事情后,很受感动,从宫廷开支中支出了五百万钱把房产赎了回来,另外又赏了不少金银和丝绸,替吕家还清了旧账。

在处理国家大事上,吕端明于决断,敢于负责。

吕端经历了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他具有很好的政治才能,在内政、外交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北宋的开国宰相赵普曾这样评价他:“得到褒奖不曾高兴,遇到挫折不曾害怕,具有宰相的气度。”但真正使他名传千古的,还是他的“大事不糊涂”。

吕端遇大事不糊涂,指的是他在关乎国家安危、社稷稳定的大事上,明于决断,敢于负责。当宋太宗已经和寇准商量,要斩党项族羌人首领李继迁之母时,吕端认为,这并非边疆之常事,而是军国之大事,自己作为宰相,不能不过问。于是,他亲见太宗,力陈利弊,予以制止,并建议将李继迁之母安置在延州,好好供养起来,以此来牵制并感动李继迁。太宗采用了吕端的建议。后来继迁之母病死在延州,此时李继迁已死,这件事感动了李继迁的后代,其子归顺宋朝,北宋的西北边患渐渐好转起来。

宋太宗身体不适,立三子为皇太子。在他病危时,宫廷里酝酿着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宠宦王继恩担心太子继位对自己不利,就先串通好了皇后,再暗中勾结了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等人,图谋拥立楚王赵元佐(太宗的长子)继位。太宗去世后,皇后马上就派王继恩召见吕端,计划逼着吕端同意立楚王为君。其实在他们刚开始谋划的时候,吕端已经有所耳闻了,现在听到皇后召他人宫,知道局势可能有变,就果断地把王继恩锁在了自己家的书房中,派人严加看守,然后人宫晋见。果然,皇后对他提出了立楚王的问题,吕端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说:“先帝在的时候已经明确了太子人选,我们怎能不听他的话呢?”由于谋变的关键人物王继恩已经被控制了起来,皇后一时也没了主意。吕端趁热打铁,率领大臣共同保太子继位。真宗登基后,坐在大殿上垂帘接受群臣的朝拜,吕端站在下面不肯下跪,要求卷起帘子来,然后登上台阶察看坐在上面的是不是真宗本人,等确认之后,才走下台阶,率领群臣磕头跪拜。接着,又把那几个犯上作乱者发配到外地,彻底平息了这场争端,确保了北宋朝廷的稳固。这是吕端“大事不糊涂”的一个证明。

吕端一生经历了三代帝王,在四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冲击,成为政坛的“不倒翁”,这种经历在历史上实在是不多见的。这与他在大局、大节问题上毫不糊涂,但在事关个人利益的问题上却“难得糊涂”的品质是有很大关系的。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不管是当官还是为人处事,都应该学学这种“糊涂”的精神。

为人之道

◎淡泊名利——不贪慕富贵的庄子◎

在本章里,老子将世俗之人的心态与自己的心态,作了对比的描述,老子说自己是“愚人”,有“昏昏”、“闷闷”等特点,这实际上是说自己不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淡泊名利、不合于世俗的高士,庄子便是典型的一个。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战乱迁至宋国的蒙地,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为《庄子》,其主要观点是“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作为老子学说的继承人,庄子很彻底地实践了老子的处世思想和政治理念,不慕名利,甘愿过淡泊清贫的生活。

庄子一生保持着旷达的心境,而且一直视富贵荣华如敝屣。在庄子眼里,整个天下都是沉浊的,没有人能与自己交谈。既然如此,也只好自己独与天地进行精神往来了。尽管庄子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但是要想找到一两个知己,那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平常能够与他谈得来的,除了惠子之外,只怕也找不到第二个人了。庄子与惠子很相似,他们都喜欢辩论,而且辩论时都犀利无比;他们也都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

惠子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倚在树底下高谈阔论,等辩论得疲倦的时候,便据琴而卧(“倚树而吟,据槁梧而暝”)。对于这种态度,庄子很看不惯,但他也常被惠子拉到树下一起谈论学问,或是往田野上散步。历史上那个有名的“鱼乐之辩”,便是在庄子和惠子散步时引起的。

对于外界,庄子常常抱着观赏的态度。惠子则不同,他只站在分析的立场,来分析事理意义。两人之所以有不同的认知态度,是由于他们性格上的不同,进而导致有两种对立的思路:庄子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惠子则走向独我论,也就是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

庄子不慕名利,甘愿过淡泊清贫的生活。

据《庄子·秋水》篇记载:惠子曾经在梁国做过相国。有一次,庄子去看他,但是,惠子听到一个谣言,说是庄子这次来是为了代替他的相位。惠子心里很担心,于是派人在梁国境内寻找庄子三天三夜。后来,庄子去见惠子,对他讲了一个寓言,把他对相位的贪恋比作猫头鹰得到了臭老鼠而自以为美。从这个故事可以知道,惠子处于统治阶层,免不了会染上官僚的习气,这对于“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的庄子来说,当然是很鄙视的。还有一次,惠子路过孟诸的时候,身后跟随着一百辆车子,排场十足,庄子见了,对惠子十分鄙视,就连自己所钓到的鱼,他也因为嫌多而抛回水里去了。

关于庄子的淡泊名利,还流传着一个故事,即“庄子钓于濮水”。

有一次,庄子在河南濮水边十分悠闲地垂钓。这时,他的身后来了两位楚威王的使者,他们奉了楚王之命,特意到濮水之畔邀请庄子出任楚国宰相。

庄子心境旷达,对探讨知识十分执着。

庄子知道他们的来意后,慢悠悠地说道:“楚国水田里的乌龟,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起来,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呢?”

楚使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自然是宁愿拖着尾巴在水中活着。”

庄子狡黠地笑了笑,说道:“那就是了,我也只想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玩呢。”

庄子宁愿在乡野间自由自在地活着,也不愿到楚国做大官,这种淡泊名利的品质,值得后人敬佩。

庄子超然物外,常常以观赏的态度对待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