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彩图馆
- (春秋)老子著 王羽编
- 993字
- 2024-12-23 16:08:59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①,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②!故能成其私③。
【注释】
①以:因为。②邪:同“耶”,疑问语气词。③私:在这里指个人利益。
【译文】
天地永远都存在。天地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才永远都存在。因此,有道的人凡事都让别人占先,反而能赢得爱戴;凡事把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生命反而能得以保全。这不正是因为他不自私,反而能够成就自身吗?
【解析】
在本章里,老子认为,天地是永恒存在的。而天地之所以能永恒存在,是因为它们的一切运作、变化都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作为,正因为“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生养万物而独不生自己,反而得到了长生。因此,老子希望圣人能从中悟出这个道理。如果圣人也效法天地的这种德行,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公,也会像天地一样“长生”。
所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意即有道之人凡事都让别人占先,反而能赢得爱戴;凡事都把自身置之度外,生命反而能得以保全。结合老子其他章节来看,老子对人之生命的见解是很透彻的,并不仅限于肉体的生命,而是把生命推广到灵魂的范畴。如果一个圣人,能谦居人后,以天下为先,那么他就会得到百姓的爱戴,也会永远留在百姓心中,从而得到与道一样不灭的长生。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认为,圣人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没有私心,而是为了成就他最大的私心,那就是得以长生。故此老子说“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人最大的私心莫过于实现长生,所谓长生,就是能让自己的灵魂永远活在百姓的心中,百姓感觉到圣人的好,就希望他能够永远存在,他的生命与灵魂在百姓心中就永远都不会消失。
老子根据宇宙法则揭示了人生法则,而人生法则里又贯穿着社会法则。他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思想,正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原形。治理国家,只要时时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自然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从而体现人生价值,获得人生幸福;为了肉体而活着的人,生命不会长久;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活着的人,只要社会存在,他的英灵就会存在,因为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这一章里老子以天人合一的境界,把宇宙、人生和社会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要求人与人之间爱而忘私,和谐相处。无私是合乎道的美德,只有坚持这一美德,人类才能实现“长生”。
从政之道
◎无为修身——孙叔敖廉洁爱民◎
老子的思想,均由对自然的认识而推及人事。本章所论,最为典型。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在于它不自生。圣人以自然为师,无我乃能有我,无私乃能成其私。在老子看来,圣人应当作到谦恭、无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历史验证了老子的处事原则的合理性,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先人后己,舍己忘私,最终赢得了人民的尊敬与爱戴。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的事迹,就充分体现了老子的这一处事原则。
孙叔敖(约前630—前593),蒍氏,名敖,字孙叔,春秋时期楚国名臣。孙叔敖少年时因义杀两头蛇为民除害而享誉乡里。楚国令尹(楚相)虞丘喜欢有才能的贤士,他年老的时候,看到孙叔敖品德高尚、学问渊博,因此请求楚王让孙叔敖替代自己的令尹之职。楚庄王采纳了虞丘的建议,并用国王乘坐的专车去迎接孙叔敖。后来,孙叔敖出任楚国令尹,他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做出了很大的政绩。另外,孙叔敖还主持兴修了芍陂(今安丰塘),不但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也增强了楚国的国力。
据史书记载,孙叔敖刚当上令尹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向他道贺。这时,来了一位名叫狐丘丈人的老者,他不但不向孙叔敖祝贺,还做出慰问的样子。孙叔敖觉得很奇怪,便把他引入内屋,并向他询问为什么这么做,狐丘丈人说道:“身处尊贵而对人骄傲,百姓就不再与你亲近;位高责重而滥用职权,君主就会讨厌你;俸禄优厚而不知足,祸患就会降临到你的头上了。”临别时,狐丘丈人反复告诫,孙叔敖连连称是。
孙叔敖立公废私,廉洁爱民。
孙叔敖出身贫苦,对民众的疾苦和愿望有着切身体会。他依照狐丘丈人的叮嘱,制定了“施教导民”的治国策略,即不依靠政令强行施政,而是根据农时,顺应民意,由官府带头倡导,让百姓仿效。
孙叔敖在任令尹期间,曾做过很多施教导民的好事,并传为佳话。孙叔敖根据秋冬农闲的规律,积极引导百姓进山砍伐竹木,猎取禽兽;根据春夏河水上涨的规律,引导百姓用河水运出山里的竹木和捕捞鱼虾。还有一次,楚庄王曾下诏将钱币造大,楚国的百姓感到携带大的钱币行走不便,而铸造钱币的手工业者也嫌成本高而纷纷转行,这就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孙叔敖了解到这一情况,便建议楚庄王恢复原有的币制,以顺应民意。楚国当时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喜欢坐矮车,这种矮车马高车矮,车子行驶的时候速度很慢,楚庄王想下诏改造这种车子。孙叔敖表示赞同,但是他不赞成以政令的形式通告全国,而建议将乡间的门槛提高,让矮车不能通行,并将官府的车辆变成高大的车子,自由通行。不到半年,楚国原先的矮小的马车不见了,都变成了高大的车子。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楚国的经济获得了迅猛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孙叔敖的施教导民的策略,是富国强邦之举,被司马迁赞为“不教而民从其化”。后来,孙叔敖的这个方略也在其他六国推广开来。
孙叔敖根据春夏河水上涨的规律,引导百姓运送竹木和捕捞鱼虾。
孙叔敖在楚国任令尹的时候,还在淮河流域修建了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芍陂。芍陂又称安丰塘,实际是一座大型水库。楚国处在江淮流域,常年多水患。孙叔敖修建这座水库之后,不但有效地治理了淮河水患,而且灌溉了大片良田,促进了楚国经济的发展,也为楚国后来称霸奠定了经济基础。
孙叔敖辅佐楚庄王治国安邦,做出了很大的政绩,楚庄王几次要赐其封地。但是孙叔敖时时记着“俸优禄厚而不知足,祸患就会降临”这句话,因此坚持不受。孙叔敖临死的时侯,告诫儿子说:“我活着时,没有接受楚王的封地,死后楚王必定封你城邑,到时,你一定不要接受别人都争着要的城邑,在楚越边界有个叫寝丘的地方,那里低洼脊薄,城名也不吉利,历来没有人争夺,你可以请求楚王把那个地方赏赐给你,这样,你的衣食饱暖就无忧了。
孙叔敖为相清正廉洁,没有留下一点积蓄。死后几年,孙叔敖的儿子穷愁潦倒,只好跑到山里,以砍柴为生。孙叔敖的好友优孟听说后,上朝时打扮成孙叔敖的模样,以便引起楚王的注意。楚王一看,吃了一惊,还以为是孙叔敖显灵了,细看之下,才知道是优孟,便想任命优孟担任令尹。优孟说:“孙叔敖为楚国立下了很大功劳,死后儿子以砍柴为生,我的才能远远比不上孙叔敖。要我去当令尹,将来儿子恐怕连衣食都不能保障了。”优孟的一席话点醒了楚王,楚王立即下令给孙叔敖儿子重赏和封地。孙叔敖的儿子根据父亲的遗嘱,没有申请大的城邑,只向楚王要了寝丘。庄王没有强求,于是封寝丘四百户给孙叔敖之子,还夸奖贤者之后有贤风。依照楚国法令规定,功臣的封地经过两代之后,要封别人的时侯就得收回。由于寝丘是个人人嫌弃的地方,所以孙叔敖的封地一直传了十几代。孙叔敖不争肥缺而得长利,后人称之为“短智佐君王,长智利子孙”。
历朝历代的很多官吏,他们的两只眼睛总是盯着名和利。如果是为官正派、清正廉洁的,他就会位堪重任,严于律己,一切以国家和百姓为先,后来被称为贤臣、清官、廉吏,从而留名青史;如果是为了追求私利,他必然利用职权为非作歹,一切以自己为先,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祸害,后来被称为奸臣、贪官、污吏,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正派之人不求私利,所以人民得福,个人也得福;奸恶小人追求利益,人民得祸,个人也得祸。
为人之道
◎公而忘私——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相传在四千余年前,正是尧当政的时候。那时,生产力低下,生活条件艰苦,有些大河每隔一年半载就要发一次水灾。有一次,黄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水灾,洪水横流,到处是一片汪洋泽国,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五谷不收,人民淹死、饿死者不可胜数。活着的人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
为了解除水患,帝尧召开了部落联盟会议,请各部落首领共商治水大事。尧对大家说:“水灾无情,请大家商议一下,派谁去治水?”大家公推鲧去办理。尧不赞成,说:“鲧很任性,可能办不成大事。”但是,首领们坚持让鲧去试一试。按照当时部落议事的习惯,当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与大家意见不一致时,首领要听从大家的意见。尧只好采纳大家的建议,勉强同意让鲧去治水。
鲧到治水的地方以后,沿用了过去传统的水来土挡的办法治水,也就是用土筑堤,堵塞漏洞的办法。他用了个像围墙似的小土城把人们活动的地区围了起来,洪水来时,就不断加高加厚土层。但是由于洪水凶猛,不断冲击土墙,结果弄得堤毁墙塌,洪水反而更加肆虐了。鲧治水九年,劳民伤财,却一事无成,并没有把洪水制服。
尧死后,大家推举舜当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舜巡视治水情况,看到鲧对洪水束手无策,耽误了大事,就将鲧治罪,处死在羽山。部落联盟又推举鲧的儿子禹去完成其父未竟的事业,还派商族的始祖契、周族的始祖弃、东克族的首领伯益和皋陶等人前去协助。
禹是个精明能干、大公无私的人。他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但大禹看到群众受到水害的情景,想到自己肩负的重大任务,便毅然告别妻子,来到治水前线。
大禹请来长者,一起商量根治洪水的方法。
大禹首先请来了过去治水的长者和曾同他父亲鲧一道治过水害的人,大家一起总结过去失败的原因,寻找根治洪水的办法。有人认为:“洪水泛滥是因为来势凶猛,流不出去。”有人建议:“看样子,水是往低处流的。只要我们弄清楚地势的高低,顺着水流的方向,开挖河道,把水引出去,就好办了。”这些使大禹受到很大启发。于是带领契、弃等人和徒众助手一起跋山涉水,把水流的源头、上游、下游大略考察了一遍,并在重要的地方堆积一些石头或砍伐树木作为记号,便于治水时作参考。这次考察是很辛苦的。据说有一次他们走到山东的一条河边,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顷刻间山洪暴发了,一下子卷走了不少人。有些人在咆哮的洪水中被淹没了,有些人在翻滚的水流中失踪了。大禹的徒众受了惊吓,因此后来有人就把这条河叫徒骇河(在今山东禹城和聊城一带)。
经过实地考察,大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要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面,改变了其父治水的方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即用“疏导”的办法来根治水患。
为了便于治水,大禹还把天下划分为九个大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州。从此,一场规模浩大的治水工程便展开了。
大禹带领群众一起疏导河流。
大禹亲自率领二十多万治水群众,带着简陋的石斧、石刀、石铲、木耒等工具,开始治水。大禹除了指挥外,还亲自参加劳动,以身作则,为民垂范。他手握木锸(形状近似于今天的铁锨),栉风沐雨,废寝忘餐,夜以继日,不辞劳苦。一次,他们来到了河南洛阳南郊。这里有座高山,峰峦奇特,巍峨雄姿。高山中段有一个天然的缺口,涓涓细流就由隙缝轻轻流过。但是,特大洪水暴发时,河水被大山挡住了去路,在缺口处形成了旋涡,奔腾的河水危害着周围百姓的安全。大禹决定集中人力,在群山中开道。艰苦的劳动,损坏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人的损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伤了,有的上山时摔死了,有的被洪水卷走了。可是,他们仍然毫不动摇,坚持劈山不止。在这些艰辛的日日夜夜里,大禹手上长满了老茧,小腿上的汗毛被磨光了,脸晒黑了,人也累瘦了。由于长期泡在水中,他的脚指甲也脱落了。但他还在劳作着、指挥着。在他的带动下,治水进展神速,大山终于豁然屏开,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从此畅通。
由于任务艰巨,时间紧张,在治水过程中,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路过家门时,他的妻子刚刚生下儿子没几天,恰好从家里传来婴儿“哇哇”的啼哭声,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路过家门时,躺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会叫“爸爸”了,但工程正在紧张的时候,他还是没有进去;第三次过家门时,儿子已经十多岁了,孩子看见了父亲,非常高兴,要大禹到家里看一看,他还是没有进去。大禹把整个身心都用在开山挖河的事业中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成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在大禹领导下,广大群众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沿着新开的河道,“服服贴贴”地流入大海。同时,他们把原来的高处培修使其更高,把原来的低地疏浚使其更深,便自然形成了陆地和湖泽。然后再把这些大小湖泽与大小支流连结起来,洪水就畅通无阻地流向大海了。这样,大禹制服了水患,完成了造福后世的伟大业绩。
老子说:“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其大。”大禹不负众望,率领百姓奋斗十余年,终成“补天沐日”之功,拯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可谓其功至伟。而其率身垂范,亲力亲为,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高尚风范,尤为后人所称道钦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