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因为民族的交融与发展,印度的文化形态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模式。印度发展到现代社会,全国语言有800种以上,这使得印度的文化呈现出繁荣又包容的态势。印度的文化发源较早,经过历史漫长的洗礼,又加入很多宗教因素,造就了文明古国特有的一些艺术形式。
1.印度文化有什么特点?
印度民族众多,各民族间的文化互相交错融合,形成了印度独特的文化气质。因为囊括了各种特色的文化,所以印度的文化从来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吸收、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状态中。
印度文化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从古代印度开始,宗教便开始主宰人们的精神生活,左右人们的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准则。在印度历史上,流行过很多宗教,其中主要的有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而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世界性宗教,也在印度拥有自己的信徒。
对于印度的大多数民众来说,他们信仰的是印度最古老也是最正统的印度教,这个教派对印度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也是最广泛、最深远的。
由于多种宗教在印度长期存在,加上印度人对宗教的崇拜和信仰,印度文化带上了浓郁的宗教色彩,宗教生活和宗教文化成为大多数印度人生活的重心。在印度文化史上,佛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都曾创造出辉煌的文化成就。印度教的代表文化是丰硕的典籍和精彩的神话传说,印度教瑰丽的神庙建筑和精美的雕刻,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独具特色的景观。佛教的经书典籍繁多,佛教的雕刻、建筑和绘画也蔚为壮观。伊斯兰教在莫卧儿帝国时代影响广泛,举世闻名的泰姬陵就建于这个时期。
印度文化的另一个特色是它的多样性。印度河流域曾是古代外族人民向往的地方,在漫长的历史中,先后有亚洲、非洲、欧洲等多个种族的人来到这里,他们有自己的文化,又与印度河流域当地的文化融合,便形成了印度文化的多样性。印度民族众多,他们又都有各自的语言,因此印度的语言也形成了多样性的特点。加之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们用各自的语言记录下自己的宗教文化,因此印度的文化呈现出世界罕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由于印度民族众多,互相促进融合,于是印度的文化又变得具有包容性。古代印度有被外族入侵的历史,这些入侵民族带来自己丰富的文化,与印度本土的文化相融合,又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这些新文化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它们又有着共同的特质——对精神生活无比重视,这也是印度文化的特色之一。
2.印度的语言文字有什么特点?
印度的文字出现得非常早,早在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文化时期,当地居民就创造出了几百个文字符号,他们一般都把文字符号刻在石器、陶器、象牙制的印章上。因此,也有人称这一时期的文字为印章文字。一些考古学家曾试图解读这些文字,但是没有成功。
在印度河流域文明衰落之后,随着雅利安人的入侵,印度文明重新又焕发出生机。雅利安人给印度带来了文字的变革,这些文字已经不再是印度河流域的土著人用的象形文字,而是由西亚传来的字母。西亚地区最早使用的是腓尼基字母,后来逐渐融合转变为阿拉米字母,而雅利安人用的字母就是从阿拉米字母转化来的。之后,这个体系的文字又分成了两种体系:一种是婆罗米字母,一种是佉卢字母。因为两河流域商旅来往的关系,婆罗米字母被最早带入印度。在后来的发展中,这种文字也在印度占据主导地位。
不过在印度古代的发展中,这两种文字使用的频率都比较高。在阿育王时期的石柱铭文中,这两种字体都有使用。孔雀王朝时期,官方使用的语言是摩揭陀方言。
在印度古代,通用的语言是梵语。梵语包括早期的吠陀语和后来规范化了的梵语。印度人用梵语发展了吠陀文学,写出了《摩呵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这样伟大的史诗。到了公元前4世纪,人们对梵语进行了整理,并做了解释和分析,制定出了一套梵语的语法规范。除了梵语中的雅语和俗语外,古印度还流行一种叫巴利语的语言。巴利语是在公元前五六世纪起经加工成为规范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它经常被用于书面语,很多佛教经典都是用这种语言记叙的。后来,随着佛教的发展,这种语言又被传播到缅甸、斯里兰卡和泰国等国家。
公元6~12世纪,在北印度流行一种叫阿婆布朗希语的语言,它被人们广泛用于交际和文学中,在公元10世纪的时候,这种语言变成了整个北印度的语言,后来的印地语就是由它发展而来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印度的宗教和民族越来越复杂。据统计,印度一共有1600多种语言及方言,有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汉藏语系和南亚语系。不过,大部分印度人使用的还是印欧语系的语言。
3.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是什么?
印度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根据印度河流域的考古研究发现,在雅利安人来到印度后,便开始有了较为清楚的文字记载,人们称那个时代为“吠陀时代”。吠陀时代被发现的最早的文字记录是《吠陀》,后来它不仅成为婆罗门教最古的经典,也成为学者们了解印度历史的资料。《吠陀》有四部本集,分别是《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这些本集之后还有《梵书》《奥义书》和一些经书,这些书都是后来各个派别为了传授《吠陀本集》编订的。
《吠陀》的主要内容是歌颂神,并教导人们通过祭祀、善行和牺牲来取悦神。当时,人们崇拜的神有很多,比如太阳神(苏里耶)、雷雨之神(帝释天)、火神(阿音尼)、风神(瓦尤)、黎明女神(乌莎)等。这些神后来被人们统称为吠陀神。
《吠陀》的四部本集中,最重要的一部是《梨俱吠陀》。这部本集又叫《赞颂明论本集》,共收录了1028首诗。其主要内容也是歌颂神,其中300多首是歌颂雷雨之神帝释天的。据诗中描写,帝释天力大无穷,劈开大山像劈开一个瓦罐那么容易,他为人们带来了牛群。在每次战斗中,帝释天总是站在雅利安人一边。后来有研究表明,那时雅利安人经常和达罗毗荼人进行战斗,为了鼓舞士气,他们便塑造了这样一位所向披靡的战斗英雄。
除了歌颂神明外,《梨俱吠陀》也歌颂大自然。它的内容中还有一些富含哲理的诗歌,反映出那个时候的人对客观世界的一些臆想。除此之外,祭祀时的一些咒语,也被记录在了《梨俱吠陀》中。
《吠陀》的另一个本集《娑摩吠陀》,记录了1000多首诗歌,这些诗歌都是祭祀时可以配乐演唱的。事实上,这些诗歌大部分是从《梨俱吠陀》中摘抄下来的,所以两部本集的内容大致相同。
《耶柔吠陀》包含《黑论》《白论》两种,其中《白论》记叙了1975节经文,都是用诗歌或散文写成的,它们都属于祭祀用文。《黑论》和《白论》的内容也没有多大差别,只是《黑论》的经文比《白论》少一些。
《阿闼婆吠陀》也是一部诗集,传说是神仙阿闼婆所作,因此而得名。这部本集共有诗歌731首,大多是和生活、生产有关的咒语,表现了古代人和自然界斗争的决心。
从字面意思来说,吠陀是知识的意思,为了传授这些知识,婆罗门派还编订了《梵书》,主要解说婆罗门教的神秘祭祀仪式及其起源。它除了对本集进行解释和说明外,还记叙了一些烦琐的讨论。虽然这些讨论看起来有些枯燥,但是其中也不乏优美的神话传说,为印度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森林书》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典籍,据说它是在森林中写成的或是修行者在森林中诵读而作的,印度的神秘主义就是由此发展起来的。
当时,印度有很多人喜欢在森林中修行,进行冥想活动,因为他们想要尽力理解《吠陀》中的一些神秘训示,后来这些领悟就变成了《奥义书》。它是《吠陀》的最后一部,较古的书中保存了当时的一些哲学理论,突出的是提出“梵”和“我”的问题。
虽然《吠陀》是古代印度人口口相传的,在传诵时难免有疏漏、夸大,但是它还是反映了古印度公元前的社会以及文化特征,对人们了解古印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它为后来印度的语言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文学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资料,从这些意义上来说,它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文献资料。
4.印度最著名的史诗是哪两部?
《摩呵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印度最著名的两部史诗,它们产生的时间大约是公元前514年。这两部史诗不仅在印度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也是两颗璀璨的明珠。
《摩呵婆罗多》相传为毗耶娑所著,“摩呵婆罗多”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王后裔”。这部史诗有18篇,附录1篇,内容是叙述俱卢族与班度族之间的大战。这两个民族都属于婆罗多王后裔,他们大战的地点在今天的德里附近。
著作中描写的婆罗多王朝属于世袭制,王位传到一对堂兄弟手中时,灾难开始降临了。这对堂兄弟分别是堂兄持国和堂弟班度。因为持国眼睛瞎了,所以由兄弟班度做了国王。不过,班度继承王位后不久就死了,他留下五个儿子坚战、怖军、阿周那(有修)、无种和谐天。班度去世时,这五个孩子年纪尚幼,因此由持国代为抚养。持国对待五个孩子视如己出,这引起了他的长子难敌的不满。又加上这五个孩子个个身怀绝技,更让难敌忌妒得发疯,他害怕这五个孩子妨碍自己继承王位,于是想了种种办法想要杀死他们。然而,难敌的阴谋很快被五兄弟识破,他们带着母亲逃出皇宫,流落民间。
后来,五兄弟带着母亲来到般遮罗国,展示了自己的本领,并赢得了般遮罗国黑公主的爱慕,国王也喜爱这五个青年才俊,允许他们带着黑公主离开皇宫。就这样,五兄弟在般遮罗国王的支持下,回到了国内,持国知道五个侄子受了委屈,便把一半国土分给了他们。五兄弟就此发愤图强,建立了因陀罗城,并让它逐渐强盛起来,最终大哥坚战做了国王。
难敌依然害怕五兄弟,将他们视作最强大的敌人。他设计了一个赌局,诱惑坚战来参加。在当时的社会中,国王拒绝赌局是不体面的事,于是坚战只能出席,结果却输得一败涂地,甚至连黑公主都输掉了。因为神灵克里希的救助,黑公主才免遭凌辱。
持国知道赌局的事情后,命令难敌将一半国土还给五兄弟。难敌不肯,又设了赌局邀坚战参加,这次赌局的规定是:输的人不但要归还一半国土,还要被流放13年。结果,坚战又一次赌输了,五兄弟和黑公主一起被流放。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终于度过了13年。当他们回到国内时,难敌却拒绝归还一半国土,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大战。最终五兄弟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坚战当上了国王。
《罗摩衍那》描写的是英雄罗摩的故事,“罗摩衍那”的意思就是“罗摩游记”或者“罗摩传”。这本书传说由蚁垤所著。全书共七卷,描写的是在恒河上游的阿瑜陀城,十车王的长子,天资超群、勇敢多智的罗摩,因为遭到老王妃的陷害,被迫带着妻子流放森林长达14年的故事。
罗摩在森林中,因为帮助隐士们驱赶恶魔而受到隐士们的尊敬,但是却为此得罪了魔王罗波那。经过一场恶斗,在森林大猴王的帮助下,罗摩战胜了魔王罗波那。恰好这时他的流放期限也到了,他回到自己的国家,弟弟婆罗多将王位还给了他。罗摩继位后,广施仁政,受到百姓的爱戴。
根据研究,这两部史诗最早是以口授的形式传播的。在口头传播的过程中,难免有增删和夸张的成分。但是,在它们成书之后,却对印度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史诗中宣扬的人生观、道德观、宗教观,影响了印度一代又一代人,甚至连东南亚国家的一些文艺创作也借鉴了这两部史诗中的一些东西。
5.梵语戏剧在印度是如何发源的?
在印度的传说中,“黄金时代”是没有娱乐的,因此那个时期没有戏剧产生。但是到了“白银时代”,创造之神梵天因为诸神的请求,在《吠陀》四部本集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些古老的传说,创造了第五部本集《戏剧吠陀》,并命令仙人演出,戏剧就这样传播到了人间。
梵天创造戏剧、传播戏剧的故事,有人仅仅把它看作是神话传说,因为印度是文明古国,且受到宗教的影响较深,所以大部分事情都和宗教传说有关。但是,也有人对这一传说进行了研究,并由此发现了梵语戏剧的不同起源。
有学者认为梵语戏剧起源于印度的滑稽剧。在印度古代的祭祀中,有一种类似丑角的角色,他们在跳舞的同时,用脸部和肢体做一些滑稽的表情和动作,目的是取悦神灵,因此有人将其视为最早的戏剧起源。事实上,这些表情和动作的出现只能说为戏剧的发展提供了助推因素,并不能真正被归结为起源。
也有学者认为梵语戏剧起源于木偶或皮影戏,因为梵语戏剧中有个专业词汇是“提线者”,有学者便据此做了上述推论。但是这个词也有“工匠”和“熟读经典的人”等意思,因此这个起源说也遭到了很多质疑。
印度有两部伟大的史诗巨作《摩呵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这两部诗歌描绘的内容非常精彩,人物经历也比较曲折,符合戏剧的一些要素,因此有学者指出,梵语戏剧起源于这两部史诗。很多学者经过研究认为,叙事诗和戏剧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戏剧的基本形式就是取自叙事诗,而且经过一些学者的研究,证明最早的叙事诗吟诵者的确存在角色分担的事实,这和戏剧中的演员角色分担有着相似的关联,而在一些印度雕塑中,有一手拿着乐器、一边做出表演的人物形象,经过考证后,确定这些是古代的职业吟诵者,后来《罗摩衍那》的吟诵者转化成了演员,由此可以推测出戏剧开端的情形。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早在《梨俱吠陀》时期,戏剧的雏形就已经出现。在这本古老的文献中,有十多篇对话形式的赞美诗。而祭司在吟诵这些赞歌时,就出现了最初的表演形态。不过也有人认为,吟诵、歌唱和舞蹈只是祭祀的项目,如果没有故事表演,那么就不能称为戏剧。
在众说纷纭中,有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在亚历山大大帝远征时期,虽然没有对印度文化造成直接影响,但是西北部的印度却被希腊各个国王支配,直到贵霜王国时期,希腊带来的文化影响依然在持续。而一些研究表明,在印度的雕刻、美术和文艺中,的确有希腊影响的痕迹。而且古希腊的戏剧发源早于印度,因此有研究者推测,梵语戏剧受到了希腊戏剧的影响。
现存的最古老的梵语戏剧剧本,是于亚细亚吐鲁番出土的三部残卷,作者是佛教诗人和佛教理论家马鸣,他是和贵霜王国国王迦腻色迦同一时期的人。因此可以说,在贵霜王国时期,梵语戏剧已经出现了剧本,这表明戏剧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梵语戏剧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如《沙恭达罗》《罗刹和指环印》等,它们虽然描写的内容不同,但是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征服了观众,因此得以广泛流传。
6.印度古代文学是如何发展的?
印度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之后,经过长期的战争和融合,人们渐渐进入了农耕时代。在开发大自然的过程中,雅利安人通过劳动的节奏,发明了舞蹈和音乐,诗歌也由此产生了韵律和节拍。因此,印度最早产生的文学形式便是诗歌。在文化发展过程中,雅利安人也吸收了一些达罗毗荼人的文化。
研究表明,印度的梵语古典文学大概在公元10世纪之后便出现了衰落的迹象,之后文学的发展以描绘普通人的生活为主,而且多用各地方言书写。所以,梵语文学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各地方言文学的兴起。其中,印地语文学在方言文学中的位置最为突出,此外还有孟加拉语文学、乌尔都语文学、奥里亚语文学、古吉拉特语文学、旁遮普语文学等。在印度南部,泰米尔语文学的历史比较悠久,它在公元初期就已经产生了。除了泰米尔语文学外,还有泰卢固语文学、马拉雅拉姆语文学、卡纳尔语文学。
上述这些方言文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共同的背景,并且都继承了梵语史诗和古典文学的传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梵语文学都是以史诗、神话传说和其他一些优秀作品的形式出现的,而各地方言文学,则是对这些内容进行翻译、改写和再创造。因此可以说,梵语文学作品是各地方言文学的创作来源。
印地语文学是印度方言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它包括印度北部、中部广大地区很多方言的文学创作。在公元10世纪左右到公元14世纪期间,一些英雄史诗开始出现在印地语文学中,其中主要以歌颂封建王公抵御信仰伊斯兰教民族入侵的叙事诗为主,比如金德·伯勒达伊的《地王颂》、德勒伯蒂·维杰耶的《库杧王颂》、纳勒伯蒂·那尔赫的《比斯勒德沃王颂》、夏尔格特尔的《赫米尔王颂》等。这些史诗在被创造出来后,流传度并不广,后来才被陆续发现。由于流传过程中的删改或补充,史诗的原来面貌已经消失得差不多了。在这些史诗中,最有名的是《地王颂》。这是一部《摩呵婆罗多》式的作品,迄今为止已经有十几个传本,最大的传本是公元16世纪末被记载下来的,有69章。
15世纪到17世纪中期,诗人格比尔达斯把宗教改革引入文学领域,他是虔诚运动中的激进派,他创作的诗歌大多是反对种姓制度和迷信的,与他相似的还有诗人勒维达斯、特尔默达斯、达杜德雅尔等。虔诚运动的温和派代表是诗人杜尔西达斯,他努力让虔诚运动和传统的印度教以及种姓制度相结合,他的代表作品《罗摩功行录》被称为“北印度的圣书”。
7.印度的古典音乐是如何起源的?
和西方的古典音乐相比,印度的古典音乐具有鲜明的印度特色。在印度人看来,音乐是生活不能缺少的东西,离开音乐,印度人会觉得生活枯燥乏味。因此,他们在生活中努力创造音乐。
印度音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音乐之一,它没有遭到太多的破坏,而它的古典音乐,可以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印度古典音乐之所以与西方音乐不同,是因为它的基准一直遵照古老音乐的传统,随着时间的发展,才发生了一些演化,但是其基准是一直没有变的。
印度最古老的音乐大约诞生于3000年前,它诞生后,受到民族发展和融合的影响,不断地改变和发展,最终演变成现代人听到的印度古典音乐。对于印度音乐的起源,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宗教观点,这种观点认为音乐是由神创造的;另一种观点认为音乐的起源与印度文明的发展有关,这也是人们普遍认可的观点。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音乐是印度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神话传说,音乐的产生源自宇宙第一个声音“OM”,它被认为是最纯洁的声音,吟唱“OM”可以治愈身体上的疾病,因此它在印度的宗教和哲学界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在印度的宗教传说中,神界里居住着很多天堂歌手和乐师,他们都精通音乐。而帝释天和其他神明都认为,音乐不仅是神需要的,也是人类需要的。于是,他们恳求梵天,让人类拥有振奋精神的音乐,就这样,梵天把音乐赐给了人类。梵天命令一个懂音乐的天神带着音乐来到人间,从此人类便有了音乐。
在印度很多有关神话的绘画中,都有音乐练习的图像。印度最伟大的史诗《罗摩衍那》中也提到,魔王罗波那就比较擅长弹印度的维纳琴。在今天的印度,音乐和乐器依然被人们看作神圣的东西,所有古典音乐作曲家都被称作圣人,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事实上,印度的音乐种类很多,古典音乐虽然影响比较广泛,但也只是印度音乐中很小的一部分。几百年来,印度的民间音乐也在不断发展,现在也成了印度社会的一部分,而且它的发展势头迅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古典音乐。到了20世纪,印度的电影音乐又成了流行音乐,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和喜爱。
8.印度舞蹈有哪些特点?
印度是一个充满神话传说的国家,舞蹈在印度也被人们认为是神创造的。在舞蹈早期的发展中,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取悦神明。最初的舞蹈,是在古代举行祭祀典礼时,人们手舞足蹈地对神明祈求时形成的。在逐渐发展之后,人们开始用舞蹈来表现欢乐的情绪。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舞蹈在印度的功能变成了娱乐和劝人向善。这种变化源自一个神话传说:在古印度时期,人们染上了各种恶习,于是他们祈求创造之神梵天赐给他们一种玩具,这种玩具不但可以看,而且可以听,这样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之后,就可以把人们的兴趣从恶习中引开。梵天答应了人们的请求,在一番思索之后,赐予了人们第五部吠陀,也就是《戏剧吠陀》,这部本集里包含人间所有的道德精华。随后,另一个大神湿婆将这些精华用舞蹈演绎了出来,被人们尊称为“舞蹈之神”。
在印度,每逢有舞蹈表演时,舞台上都会放置一尊湿婆神像,神像有四只手臂,右上手放着一面达莫和鼓,象征着创造(也有人说象征各种声音);右下手做出的动作,则象征神明的保护和祝福;左上手托着燃烧的火焰,象征可以毁灭一切(也有人说象征谬论的毁灭和真理的传播);左下手垂向抬起的脚,象征着一切的自由;右脚踩着一个名叫莫亚卡拉的魔鬼,象征恶魔被征服;左脚向上抬起,象征超凡脱俗,升腾不息。湿婆的神像形象地说明了印度舞蹈的宗旨。
按照内容和性质划分,印度的舞蹈可分为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其中古典舞蹈又分为婆罗多舞、卡塔卡利舞、奥迪西舞和卡塔克舞。这四种舞蹈起源相同,只是由于各具特色,才有了这样的划分。
印度舞蹈的特点是要用手说话。印度舞者一般可以用单手做出28个姿势,双手做出24个姿势,这些姿势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从而把丰富的故事内容和感情传达给观众。比如舞蹈中单手做出的第一个姿势叫“帕塔卡”,这个动作可以代表舞蹈开始,也可以代表一朵白云。如果这个动作摇晃起来,则可以代表拒绝。把这个动作与身体的其他动作配合起来,可以表示黑夜、荣耀、天堂等不同的意思,也可以表示一条河、一条路、一个祝福、一声感叹等。一个姿势就可以表达这样丰富的内容,那么把52个姿势结合在一起,表达的感情和内容真是无所不包了。
印度舞蹈的第二个特点,是要求演员跳出精髓来。这个精髓既是表演的形式,又是表演的效果,相当于演员表演中演技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所以这种精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靠舞者自己慢慢体会和参悟。一个好的舞者,在表演时不仅要让观者看懂,更要能引起观者的感情,让他们随着舞蹈的变化,跟着故事的起伏,身心都得到抚慰。
另外,印度舞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宗教色彩浓厚,一般舞蹈的主要部分都是为了歌颂神明的,而这些神明一般都来自印度的史诗传说。因此,如果你不了解印度神话的话,那么在看印度舞蹈的时候,就会有些不知所云了。
9.印度电影是在什么时候诞生的?
电影的诞生地是欧洲,但是没经过多长时间,法国人便把电影带到了印度的孟买。1912年,印度的第一部故事片诞生。接着,有印度“电影之父”称号的顿迪拉吉·高文德·巴尔吉拍摄了故事片《哈里什昌德拉国王》,这部电影在印度的电影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31年,在印度帝国电影公司工作的导演阿德希尔·伊兰尼拍摄了印度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阿拉姆·阿拉》。1936年,他又拍摄了印度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吉珊·卡尼亚》。自此之后,印度电影进入了繁荣时期。
20世纪50年代,是印度电影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一阶段,出现了像《流浪者》这样的优秀电影,这是一部揭露现实、艺术性较强的影片,由印度著名电影人拉兹·卡普尔自导自演,电影在各个方面都显示了高超的技术水准,成为印度电影摆脱殖民主义影响,走向现实主义创作的里程碑式作品。这一时期,在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的倡导下,印度举办了第一届国际电影节,接受了世界电影的各种信息后,印度电影行业的从业者们大大开阔了眼界。
20世纪70年代,印度电影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电影”运动,它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印度著名电影导演萨耶吉特·雷伊表示,要反对印度电影的商业化。这位导演的作品多关注现实,他在电影的表现手法和表述技巧上都有创新,因此在电影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一生拍摄了30多部电影作品,大部分都在国际上获得了大奖,为印度电影赢得了国际荣誉。
20世纪80年代,印度电影业开始进入衰落期。这一时期,印度的电影虽然生产规模很大,但是观众人数却在大量减少。票房收入低,获利的影片少,成为当时电影行业的普遍现象。尽管如此,印度电影的产量依然不低,被誉为当今世界的电影王国。
印度电影之所以在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产量不减,是因为电影在印度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印度人看来,电影是精神产品,印度社会恰好又十分崇尚精神生活,因此陶醉于电影虚幻缥缈的浪漫,成了印度人释放精神压力的一种手段,这也造成了印度电影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严重脱离社会的畸形状况。
印度的电影歌舞片较多,文艺类或作家类电影较少,后两者在印度占有的市场份额很小,但是在西方却常常获奖。印度最大的电影城是孟买的宝莱坞,印度一些著名的电影演员都居住在孟买。除了孟买,金奈和班加鲁鲁如今也成为印度重要的电影产业基地。
每年,印度电影的出口量都很大,但是因为文化的局限性,在国际上的影响并不算大。为了振兴印度的电影产业,印度政府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包括提供很多优惠政策帮助电影业发展。同时,自21世纪开始,印度每年都会在不同国家举办颁奖仪式,届时印度的宝莱坞明星们会出来亮相,这也是为了扩大印度电影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关注目光。
10.印度电影有哪些特点?
印度每年的电影产量很高,但是绝大部分属于商业电影,这些电影在印度拥有众多的观众群,因此一直在印度影坛上占据统治地位。说起印度商业电影的产量之高,恐怕连美国的好莱坞都自叹不如,早在20世纪80年代,印度的电影就达到了每年900多部的产量。
这些电影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生产,和印度电影独特的制作方式有很大关系。印度电影在开拍之前,大多是没有剧本的,只有一个故事发展的梗概。电影开拍之前,制片人负责筹措电影经费,导演负责聘请演员,而演员在电影表演中,则可以自由发挥。整部电影中会有一些精彩的对话,它们由专门为电影设计对白的创作者负责。在电影拍摄过程中,一旦电影的剧情发展到通过演员的对话表演,无法清楚地传达出效果时,一段歌舞便会穿插进来。在大多数印度人看来,歌舞是一部电影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听懂了歌,看懂了舞蹈,才能真正地看懂印度的电影。
事实上,很多印度电影都是借鉴外来的产品。印度的电影制作者往往会把好莱坞的电影拿来,然后经过国产化处理,让这些电影充满印度味,这样便会获得大众的欢迎。而且,一部电影可以用很多方言拍摄,这样就拥有了各种方言的版本。据统计,目前印度电影使用过的方言有20多种。所以在印度电影中,一个故事就可以拍出20多个版本。
20世纪80年代,印度电影使用最多的语言是泰卢固语,后来慢慢才发展成印地语较多。因为印度的语言较多,所以一个故事拍摄成不同语言的版本后,原来的电影故事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所以,这些电影又都作为新电影被放到印度的电影市场上。这也是印度电影产量比较高的原因之一。
印度人非常喜欢看电影,无论什么阶层的人,对电影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印度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里,有一些电影院会专门放映一些英语电影,这些电影是中上阶层和知识分子们喜欢的。这部分人群往往把看电影当作是社交活动的一部分,他们去看电影之前,都会刻意地做一番打扮。
但是,印度电影最大的受众还是普通大众。很多人工作了一天后,都喜欢通过看电影来调剂放松一下。为了满足这部分观众的要求,印度的商业电影成立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即把问题简单化,然后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办法一般都是对神祈祷、孝敬父母或为朋友两肋插刀等,遵循这些道德规范,故事的结局总是特别美满。
印度电影这种套路化的模式,让电影的内容严重脱离了现实,因此也受到很多有识之士的批评。在这些人看来,电影的发展应该真实地反映印度社会的一些问题,比如贫困、种姓制度、对穷人的剥削、富人的虚伪以及社会改革的必要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质疑和努力,印度的新电影才应运而生。
11.为什么古代寓言在印度深受欢迎?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的文化宝库里拥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提到印度的文化宝库,就不能不提印度的古代寓言,这些寓言短小精悍,构思奇特,寓意深刻,善于用鲜明的形象,来阐述启迪智慧的哲理,揭露丑恶的现实,对人们的感情和思想,乃至古印度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印度古代寓言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它出现的时间很早,在《梨俱吠陀》中已有了记载。有人说印度的寓言比希腊的要早,因为根据考证,约公元前6世纪出现的《伊索寓言》里已经有了一部分印度寓言,由此可见印度寓言对希腊寓言的影响。
印度的寓言大多数来自民间创作,一开始由人们口头创作,然后由人们口口相传。在口头相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增减和改变,尤其是在印度这样一个多民族、多信仰的国度,每一个教派,每一个民族领导者,都希望用老百姓喜欢的故事来宣传自己的教义和思想,因此,同一个宗教故事就出现在了不同的地方。有时是在佛教经典中,有时是在耆那教经典中,有时是在别的书籍中。信仰佛教的人,把某个故事说成是释迦牟尼生前的故事,耆那教徒则说成是筏驮摩那生前的故事,而其他教派又根据自己的教义,把这个故事说成是自己信仰的圣人所为。如此一来,原来的寓言故事就彻底变了模样。
印度寓言发展的黄金时代,大约是公元前的一段时间。当时的古印度,手工业、农业和商业发展都非常繁荣。但是由于小国家很多,又互相征伐,让商业发展受到了影响,因此人们便产生了过安稳日子的想法,为此也引发了很多讨论和争辩。因为人们的思维异常活跃,所以文学、哲学和科学的发展空前繁荣,各个宗教的信仰者们,为了给宣传宗教提供有效的例证,统治者为了更好地进行统治,便把目光全部瞄准了民间流行的寓言故事。这些深入民心的寓言故事最终都被收集整理,或者被编成专门的书籍,或者被改造修整,进入宗教经典中。比如《五卷书》《百喻经》等,就属于这类书籍。
印度的寓言之所以能世代流传,受到民众的欢迎,最主要是因为这些寓言都传达出一种反抗精神。在古代印度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者,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有时甚至还有性命之忧,这难免会激发人们的抗争意识。于是,那些寄托抗争思想的故事便被创作了出来。这些故事大多比较隐晦,借用动物的形象来讽刺人和事情,这也是印度寓言的特色之一。
印度寓言中的动物有狮子、老虎、豺狼等凶猛动物,也有猫、狗、牛、羊等弱小动物,甚至还有苍蝇、跳蚤等小虫子,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这些动物在寓言中都被拟人化,会说人话,会做人做的事情,动物之间存在强弱,就像人类社会一样。人们找到了这种共性,便以此来阐述一些故事,动物之间的关系加入想象后,便变成了对人类社会的曲折反映。
此外,印度寓言还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它的主题丰富,除了宗教性和政治性外,还有关于生活、劳动、学习等方面的道理,用来告诉人们如何掌握事物规律、如何避免犯错误、要懂得未雨绸缪等。
在讲述道理之外,印度寓言还有独特的引人入胜的魅力。这是因为它的故事编排非常富有特色,通常一本书有一个基本故事,之后又派生出新的故事,就这样环环相扣,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故事集。而这些故事往往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让人有一口气读完的冲动。
时至今日,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依然可以看到印度古代寓言的影响,很多故事的结构或模式都有对印度寓言模仿和借鉴的痕迹。因此可以说,印度寓言对世界文学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12.印度人为什么喜欢瑜伽?
瑜伽起源于印度,在梵语中,瑜伽的意思是“和谐”“一致”“结合”,这些意思都反映出古印度人修炼瑜伽的目的——希望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古印度的传说里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修炼瑜伽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便可以获得解脱。因此在古代的印度,瑜伽只是作为追求解脱的修炼手段。至于瑜伽可以治病和锻炼身体的说法,是近代才开始出现的。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瑜伽就在印度出现了。在印度河流域文明遗址中出土的一些石刻和印章上,有古印度人修炼瑜伽的图案。那么,古印度人是如何修炼瑜伽的呢?在印度古文献《薄伽梵歌》中有这样的描述:当一个人想要修炼瑜伽时,必须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把一些草铺在地上,然后再把一张鹿皮或一块柔软的布盖在草上。这个修炼的地方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但是必须要圣洁。修炼者要稳坐于位置上,躯体、颈部和头部要保持端直,通过控制心念和器官去净化心灵,将心意集中于一个地方。修炼者如果能在吃饭、睡眠和工作中懂得节制,便能通过瑜伽修炼,减少物质带来的痛苦。
在古印度,有很多隐士和苦行僧都热衷于修炼瑜伽,他们常常会在密林深处找一个幽静的地方,整日端坐、排除杂念,追求心灵超脱,达到忘我的境界。传说《罗摩衍那》的作者蚁垤在森林中修炼瑜伽时,蚂蚁爬满了他的身体,他都没有察觉,因为他已经修炼到了忘我的境界。
古印度有个叫钵颠阇利的人,在总结了前人修炼瑜伽的经验后,写出了一部《瑜伽经》。书中对瑜伽的定义是“制止思想活动”。瑜伽修习过程有八个阶段:克制、守规(遵行)、坐姿、调息(控制呼吸)、制感(控制感觉)、执持(专注)、禅定(静虑)和等持(高超境界)。
从《薄伽梵歌》的介绍来看,古代印度的瑜伽主要重视调息静坐,以达到静思修身的目的,而且要求越安静越好。在慢慢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总是坐着对身体不好,于是创造出了很多动作,而这些动作就逐渐变成了瑜伽体操。
在瑜伽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流派,而几乎每一派都说自己是古代瑜伽的正宗。瑜伽发展到现在,主要的流派有五种:格尔玛瑜伽、杰恩瑜伽、拉贾瑜伽、哈特瑜伽和帕克蒂瑜伽。
格尔玛瑜伽又叫“行为瑜伽”。它的特点是强调修炼者的日常行为,它要求修炼者在生活中保持善心、清心寡欲,不能玩物丧志。所以很多人觉得这种瑜伽并不是一种修炼方法,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杰恩瑜伽又叫“知识瑜伽”。它的特点是强调修炼者的悟性,要求人们全面地观察和理解世界,所以这种瑜伽也被称为是一种哲学瑜伽。
拉贾瑜伽又被称为“王瑜伽”,它的特点是静坐,这也是古印度瑜伽开始的基本方法,所以很多人认为这种瑜伽是修炼所有瑜伽的基础。
哈特瑜伽的特点是,除了打坐调息外,还可以站起来,加上手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所以有人认为现代的瑜伽体操是从这种瑜伽发展而来的。
帕克蒂瑜伽,“帕克蒂”有“虔诚”“崇拜”的意思,即要求修炼这种瑜伽的人向神奉献出一切,它宣传的瑜伽宗旨是爱,印度教的一些大师称它为最神秘的瑜伽。因为拥有宗教色彩,所以这一派的瑜伽披上了很多神秘的色彩。
瑜伽发展到现在,去掉了很多宗教神秘的色彩,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强身健体的需要。很多人利用瑜伽来解压和舒缓情绪,也有很多人用它来锻炼自己的注意力,它的作用和好处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因此变成了当今世界流行的运动。
13.印度的雕刻有什么特点?
早在印度河流域文明时期,印度便有了雕刻。那时,居住在印度河流域的达罗毗荼人勤劳勇敢,富有智慧,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需要,也为了审美的需要,他们创造了大量精美的雕塑、印章、陶器和一些装饰物。然而,因为构造材料的问题,很多印度早期的建筑和雕刻没能保存下来。
到了孔雀王朝时期,大量具有印度风格的建筑和雕刻被创造出来。阿育王时期,印度雕刻的代表是桑奇地区的窣堵波,也称为佛塔。这种佛塔的外形是半球形的,里面藏有佛教的圣物,塔外有栏杆围绕,栏杆四面开着四个门,每个门都是一座牌楼式的建筑,上面雕刻着人和动物的图像。孔雀王朝时期,各地都建有圆形石柱,这也是古印度雕刻艺术的重要作品。石柱由柱身和柱头两部分组成,其中鹿野苑的石柱是最著名的,它们是由阿育王下令建造的。这些石柱中,有精心雕刻的半狮身柱头,这是用来显示地位、力量和权威的。有些佛教殿堂和寺庙也是建筑与雕刻艺术的最好体现,其中的典型代表是阿旃陀石窟,它于公元前2世纪左右开始修建,直到公元7世纪才完成。在这些殿堂和寺庙中,大部分雕刻都是以佛教为题材的,它们手工精细,画风优美,吸引了大量游客、艺术家和佛教徒前来参观。
印度的雕刻和建筑,大多数思想基础都是来自佛教,阿旃陀石窟内就保留了一些石雕佛像。公元前后出现的犍陀罗艺术,主要也是一些佛陀雕像和菩萨石像。其中有一些佛陀的石像还用到了希腊的艺术,有些佛陀石像非常像希腊雕塑中的太阳神阿波罗,雕刻在佛陀身上的衣服,也极具希腊风格。这表明犍陀罗艺术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已经出现了文化融合的现象。
古代印度的很多王朝都十分注重宗教教义的宣传,阿育王即位后,佛教的影响超过了印度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阿育王皈依佛教后,领导佛教僧团,召集佛教徒在华氏城集会,并通过建设庙宇来巩固佛教的阵地。这一时期,印度和希腊、波斯等地交往频繁,很多希腊、波斯的商人来印度经商,也带来了新的技术和审美,这些逐渐和印度文化发生了交融,反映在雕刻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阿育王狮子柱头圆雕。
除了王室的雕刻外,印度民间的雕刻也非常兴盛。巴鲁特比较有代表性的雕刻是动物雕刻,还有一些建筑装饰雕刻,非常富有艺术情趣。现存于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的圆形建筑装饰浮雕,就是印度民间雕刻艺术最好的代表。这种装饰浮雕刚开始只用象牙雕刻,之后逐渐改为在红砂石上雕刻。这些建筑雕刻的构图非常富有想象力。雕刻中的树木、房子、车马、神龛,以及各种人物姿态各异,看起来非常生动。
古印度早期的人物雕像都是夜叉或夜叉女,它们多来自印度的民间信仰。传说夜叉是印度男性的精灵,夜叉女是印度女性的精灵,它们都源于人们早期的生殖崇拜。其中,夜叉女的雕像和古希腊的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雕像以及中国的兵马俑塑像都堪称古代人物雕像的杰出作品。
桑奇的窣堵波是最富有意义的古印度雕刻。塔的圆顶核心约在阿育王时期建成,现在的圆顶以及周围的四座牌楼,是在巽加王朝时完成的。经过多方考证,塔上的雕刻属于古代印度雕刻家的独特创造。石刻上有身带翅膀的狮子和半鹫半狮的怪兽等形象,后来被西方一些史学家看成是结合了波斯和希腊艺术之后,再创造出来的。这说明,古印度的民间和希腊、波斯已经有了艺术往来。虽然受到了别国艺术的影响,也融合了其他一些艺术,但是印度雕刻还是以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为主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