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独具特色的心理学

标准化的定义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研究自然科学的共识规则,心理学之所以能够独立于哲学和生理学,而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必然是遵照这个规则,重新定义了自己。可是在许多人眼里,尽管时间过去了一百年,心理学依旧像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神秘而无常。

心理学研究的是“脑”而不是“心”

生活中的许多人,在听到心理学或者心理咨询一类的词汇时,第一个反应通常都是在心中暗吸一口凉气,接着马上想到:“那你一定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了?”但凡对心理学有所了解的人,都会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可笑的想法。不过,它却提出了一个被众人误解多时的问题。

当我们谈到思考、谈到意识、谈到个人感受时,通常认为这是来自“心”的感受,而不是来自“脑”。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古人认为人在思考的时候是用“心”去想的,而不是用“大脑”。直到现代医学的发展,才逐渐打破了这种错误的认识,人们才将喜、怒、哀、乐各种情绪、感受的来源定位在大脑。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人所指的“心”已经不单纯地指心脏,而变成了“心,思之官也”。“心”从一个具体的器官,变成了人类思想中枢的所在。也许是因为“用心思考”比“用脑思考”听起来更亲切,“心理学”一词才沿用至今。否则的话,就应该叫作“脑理学”而非“心理学”了。

英语中的心理学(psychology)词根来自希腊语。psychology一词由两部分组成,“psyche”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心灵”,后缀“-ology”则代表了某个研究的领域。于是,psychology一词就变成了“对心灵的研究”。

发展到21世纪,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已经非常广阔,不仅包括人类心灵的秘密,还涉及人的行为、心理过程等。可惜,许多被大众传媒当作心理学知识传播的信息,其基础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很大程度上,大众心理读物和心理自助类图书的内容是来自猜想、夸张和误解。

在你开始学习心理知识或者阅读心理学类书籍之前,不妨来测试一下,你是否像大多数人一样,搞不清楚心理学研究是什么东西?也弄不明白什么是错误的常识,什么是缜密的科学?

请判断,下面五种陈述是否正确。

[A]长期神经紧张、焦虑会导致胃溃疡。

[B]躁郁症是人的潜意识冲突引发的。

[C]当一个婴儿出生时,他的脑细胞已经发育完好,并且足够使用一生的时间。

[D]只要是生活中发生的事,都会在记忆中占据一个永恒的位置。

[E]新生儿的大脑就像是一张白纸,他所认识、了解的任何事物,掌握的任何技能,都要通过后天的习得。

在以上五种情况中,你认为哪种情况是正确的,哪种情况是错误的?给你60秒的时间记住答案。实际上,这五种情况中,只有A是正确的,B、C、D、E都不正确。下面,让我简单地解释一下原因。

[A]人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往往是相通的。当心情始终轻松、愉快时,身体的状态也非常好;反之,长期处在高强度的压力之下,就很容易引发身体的疾病。精神紧张会增加胃酸的分泌,又影响胃肠道黏膜的血液营养供应,从而引起溃疡病。

[B]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证明躁郁症和人的潜意识有关。相反,大脑中的某种化学物质却和这种疾病关系密切。更有研究表明,这种化学物质的产生可能来自遗传。

[C]最简单的道理,身体的细胞每天都在进行代谢,大脑细胞也不例外。在人的一生当中,大脑会通过代谢不断创造新的细胞。

[D]大脑会记住生活中的一些事,但绝对不是所有的事。在充满各种各样刺激的环境里,大脑常常忽略掉大部分信息,只选择记忆那些重要的、有意义的信息。

[E]这一说法忽视了遗传的作用。在新生儿的大脑里,存在着许多非条件反射,这些非条件反射构成了新生儿的防御能力,是人类进化的重要结果。

对于心理学来说,人们对心理常识的无知、误解或者扭曲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许多人用信任和热情为算命者、占星师和面相分析师提供了诈骗的机会。这些人声称自己具有与生俱来的本领,能够看穿每个人的人格和命运,但是没有人真的能够验证这些毫无根据的论断是否属实。

20世纪初,一匹名叫汉斯的马曾经引起不小的轰动。它的声名鹊起不是因为俊美的体形、强健的脚力,而是因为它独特的计数和算术本领。

当它的主人奥斯腾在桌子上摆上3个瓶子时,汉斯就会抬起蹄子,在地面上敲击3下;奥斯腾放4个瓶子时,汉斯就敲击4下;如果身边的人问它,3加4等于几?汉斯就会在地面上耐心地敲击7下。

随着汉斯的美名远扬,奥斯腾开始带着它进行公开表演。表演申明不收门票,因此吸引了许多人来观看。柏林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施图姆福也被吸引过来。不过,他并非想单纯地赞美汉斯的聪明,而是想要揭开聪明汉斯的秘密。

施图姆福和另外一位心理学家都认为,汉斯并不具有真正的思维能力。虽然汉斯的表演不存在骗人的花招,汉斯的成绩却值得怀疑。施图姆福观察了几场汉斯的表演后,发现了其中端倪。

汉斯每次回答问题之前,它的主人奥斯腾都会在旁边做一些细微的动作。当汉斯开始数数时,奥斯腾会做出一个点头的动作,由于动作幅度非常轻微,因此观众根本不会察觉。当汉斯数到了正确答案时,奥斯腾会微微地昂一下头,随即汉斯停止数数。

为了证明这一猜测的正确性,施图姆福故意提出了一个在场观众,甚至奥斯腾也不知道答案的问题。这时,汉斯马上陷入了混乱,它无法正确地数数,更不会数学计算。

汉斯的秘密被揭开了。汉斯的确能够敲出算术题的正确答案,不过这并不是来自汉斯聪明的头脑,而是因为它敏锐的观察力。奥斯腾通过训练,使得汉斯对他的手势、动作产生了条件反射,因此,汉斯能够轻松地从奥斯腾身上看到正确答案的暗示。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实验,证明了人类迷信的产生也遵从一种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在21世纪,当科学的思维方式不断战胜人类的偏见和轻信时,人们对心理学的看法,是否也应该实现从伪科学到实证科学的转变?

百年心理的前世今生

正如艾宾浩斯所说,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在心理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之前,许多思考人类自身的哲学家已经开始了心理上的研究。比如2500年前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已经开始阐述关于意识的观点,并做了相应的考证。

不过,这一时期的心理学基本处于离奇的,甚至疯狂的状态。哲学家们对于心理的研究,不是来自实验室的控制变量,也不是来自实践的检验,而是完全来自头脑的思辨。有的哲学家甚至认为,情绪类似于一种液体,是从心、肝、脾流出来的,人类的精神障碍则是由于液体堆积过多。

有趣的是,持有各种想法的人,哪怕是对真理有着执着追求精神的哲学家,也不会亲手验证自己的想法。他们喜欢用“想”的。所谓想,即思考,即用逻辑来推理,用辩论来传播,用专家的权威使人们信服这些思想。

当西方进入中世纪,人们的思想被教会牢牢地统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被教会教导,尽量减少对人本质的探索。对于教会本身来说,人类的心灵则成了一个不解之谜,就像上帝的心灵一样。

这种绝对的思想统治一直发展到17世纪,才被笛卡尔主张的神经系统活动所动摇。笛卡尔发现,人类的感觉和行为并非来自上帝的指示或安排,也不是某种神秘力量的引导,而是一种神经传导的结果。

笛卡尔是一名哲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却误打误撞地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在他的影响下,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却正式进入了一个蓄势待发的时代。

到了19世纪中叶,达尔文出版了他的著作《物种起源》。达尔文在揭示动物进化规律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人类和动物存在着密切的进化关系。这一观点构成了动物与人类的连接,多年后,达尔文的思想直接导致巴甫洛夫用狗作被试进行了条件反射的实验。

随后,化学家绘制出的元素周期表深深吸引了一位来自德国的科学家——威廉·冯特。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原理,冯特想要发现人类心理的“基本元素”。于是,在出任莱比锡大学教授的第四个年头,冯特建立了一所专门进行心理研究的实验室。从此,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开始向着实证研究的方向发展。

在笛卡尔、达尔文等人误打误撞地成为了心理学的开路者之后,心理学史上终于迎来了第一次激烈的思潮争论,也涌现出了一系列的心理学大家。心理学从创立开始,各个学派的观点就无法完全一致。

正当冯特带着学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做实验时,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詹姆斯跳了出来,他大肆批评冯特研究方法的狭隘和主观,并且声明研究意识的结构简直无聊透顶,研究意识的功能才是王道。

另一股反对冯特的力量来自德国国内。一群极具反叛精神的年轻人简直是反冯特之道而行之,冯特在研究人类意识的组成元素,他们则提倡感知整体。在德文中,“感知整体”叫作格式塔(gestalts),因此这群人被称作格式塔学派。

在美国,一群更加疯狂而且好斗的年轻人则选择了独辟蹊径。他们不同意任何人的观点,也不同意任何学派的研究方法。他们不关心人们的感受和想法,只关心人们的行为。在这群年轻人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就是华生。

另一个更强劲的反对之声来自奥地利的医学界。此时,行医多年的弗洛伊德发现了人的潜意识部分,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精神分析方法。他用精神分析治疗患者的神经症,也用精神分析研究人类的梦境。

弗洛伊德的理论并非来自实验室的研究,而是来自他治疗过的成千上万名患者。对人类意识的深入挖掘,使得精神分析具有了更长久的生命力,时至今日,社会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都笼罩着精神分析的影子。

在心理学这个大家庭中,各个成员之间看起来不尽和谐,经常有一些口角争斗。可喜的是,在心理学变得越来越复杂的同时,现代心理学的观点开始趋近于相互渗透。当年多位心理学大师的观点互相交织着,构成了今天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心理学家都在做些什么?

人在少年时期,对未来充满着无限的期待,对自己也是一样,因此每个人都会有口出狂言的经历。稍微懂一点电路的孩子,会告诉大人说,我长大了要成为一名物理学家;有的孩子刚刚在天上找到了小熊星座,就大喊长大后要成为天文学家;有的孩子看完了一部心理学电影,就拼命地看书、查资料,想要成为一名心理学家。

许多年过去了,曾经年少轻狂的女孩或者男孩,已经走过了凭借梦想和激情过生活的日子。可是,无论是年幼无知的你,还是长大成人的你,你真的知道这些“大家”都在做什么吗?你知道心理学家都在做什么吗?

作为世界知名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高校任教的同时,进行了多种心理学研究和实验。有些实验令他声名狼藉,有些举动也体现出他对社会大众强烈的人文关怀。

1959年,津巴多从耶鲁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之后,留在了耶鲁大学任教。后来,他先后被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聘为心理学教授。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期间,津巴多进行了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的地下室里,津巴多将地下室环境变成了一座模拟的监狱,并指派24名学生充当监狱的囚犯和看守,囚犯和看守模仿监狱环境的语言和行为进行实验。

随着实验的进行,被试很快进入了角色。扮演看守的学生开始表现得脾气暴躁,虐待囚犯,扮演囚犯的学生则表现出极端的绝望和沮丧。在实验中,扮演囚犯的学生受到了情感上的创伤,有两名被试不得不提前退出。此时,津巴多自身也好像陷入了疯狂的、不可控制的状态,直到他的同事出面制止,他才结束了这次实验。

这个著名的监狱实验结束后,津巴多发现,人性中的恶并不是个别人的特质,就像世界上有好苹果,也有坏苹果一样。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恶,并不是少数坏苹果犯下的,相反,是普通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做出的极端行径。此后,津巴多致力于运用心理学来帮助别人。他在加利福尼亚州设计了一个害羞诊所,专门治疗成年人和儿童的害羞。

多年后,当美军在阿布格莱布监狱的虐囚事件曝光后,津巴多很快想到了当年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津巴多在分析了一名被控士兵弗雷德里克的背景后发现,他不过是一个智商平常、个性普通的人,既不是虐待狂,也没有病态倾向。

津巴多为弗雷德里克安排了全面的心理测评之后,决定为这位“地道的爱国青年”辩护。按照津巴多的说法,很少人能够抵抗监狱那种极端的环境压力,弗雷德里克的行为并非出自本意,而是环境的产物。虽然津巴多的建议没有得到采用,他却将这一案件和斯坦福监狱实验之间的联系写成了一本心理畅销书——《路西法效应》。

在津巴多所有的著作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他和理查德·格里格合著的《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作为美国许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材,已经重版了多次,并受到全世界心理学教学者的欢迎。时至今日,退休多年的津巴多依然时不时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2007年,他在斯坦福大学校园发表演讲——《探究人性》。2008年,津巴多还受邀参加了“柯伯特报告”节目。

执教近50年的时间里,津巴多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成为了斯坦福大学一位传奇的教师。同时,他也用自己独特的创造改变了人们对社会的思考方式。

一份调查显示,世界上从业的心理学家已经超过了50万。在这50万人中,有不到1万人在从事着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比如任职于专门的研究机构或各大高校的研究所等,还有一部分人则选择在其他的职业道路上发展。

心理学被社会上的各个行业所需要,因此产生了许多心理学的有趣分支,比如航空心理学、交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当心理学家将心理研究的方法运用到生活细节当中,可以想象,那一定是其乐无穷的场面。

在司法机构中存在着这样一种人,他们叫作犯罪心理学家。这些人就像电视剧里的心理学家一样,帮助警察或者检察官解决犯罪案件。虽然他们的经历没有剧中人物那般离奇、惊险,却也充满了各种刺激。除了帮助破案之外,犯罪心理学家也负责管理犯人的心理档案,在需要的时候,对罪犯的精神状况进行评估,为量刑提供参考意见。

作为心理学技术应用到航空领域的新举措,航空心理学至今仍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学科。航空心理学家主要研究航天员、航空管制员和其他飞行成员的心理状态。虽然他们不会跟随航天员一同进入太空,却需要在评估员工、训练飞行员和调查航空事故等诸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话说回来,心理学家虽然存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想要成为一位心理学家却并不是一件易事。在美国,不同专业水平的人被分配到不同的社会岗位上工作。比如,一个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的人,只能在公共服务领域工作,如医院的心理助手、康复中心的技师或者护理机构的人员。这些工作很辛苦,而且薪水比较低。

如果在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并顺利获得硕士学位的话,则可以进入中学成为一名心理老师,或者进入心理咨询机构工作。当然,这些人也可能投机取巧,自称是心理学家,贴出广告来招揽生意。各地的法律不同,对这些“心理学家”的处置办法也不同。

至于能够进入大学等高等院校教授心理学的人,则需要接受更多专业训练,学习多个领域的课程,并且培养作为一个学术研究者的技能。在所有的项目都合格之后,研究生会被授予博士学位。不过,想要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不仅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还要投入巨大的精力。

心理学家并不是精神病医生

初次接触心理学的人,尤其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被专业老师“盯上”,把你作为某一行为的典型,甚至分析出言语和行为中的心理疾病信号。经过几年专业的学习或者对心理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提心吊胆的日子才终于结束。原因之一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大家对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不同有了清楚的认识。

人们之所以会害怕心理学教授或者心理学家,一个被默认的前提就是心理学家就是精神病医生,可以诊断出一个人的心理障碍。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从专业设置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家属于心理学的领域,精神病医生属于医学的领域。心理学家拥有哲学、教育学或者心理学博士学位,精神病医生拥有的则是医学博士学位。

从所接受的专业训练来看,精神病医生必须完成普通内科知识的学习,并且接受治疗精神病的专业训练。心理学家则更重视心理学方面的基本内容,比如心理过程、个人发展,心理测试等。更重要的一点是,精神病医生拥有行医执照和处方权,可以运用医疗设施治疗病人,心理学家则没有这些权利。

在心理学领域,拥有心理疾病处方权的心理学家只有寥寥几人,即使拥有了行医的资格,心理学家也偏爱集中精力来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更高级的专业知识。不过,有些心理学家对精神病领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研究兴趣,他们的本意并非要夺走精神病医生的饭碗,但是他们的研究却重创了那些自鸣得意的精神病医生。在这些心理学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戴维·罗森汉。

1972年,罗森汉为了检测精神病医生的权利和能力是否相称,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他找来了身边的八个朋友,分别是三个男人,五个女人。在罗森汉的带领下,他们一行九个人假扮成精神病人,分别到美国各个州的精神病院就诊。

为了让朋友们在精神病医生的面前顺利过关,罗森汉提前训练了他们。在五天的时间里,罗森汉和他的朋友都不刷牙、不洗澡,为了显得更邋遢,每个人都穿着肮脏、破烂的衣服。除此之外,罗森汉还训练他们如何应对精神病院的强制服药等。

罗森汉等人前去就诊时,分别使用编造的名字和职业,并且对医生说自己出现了幻听的症状。顺利住院后,他们的所有症状马上消失,并且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令人诧异的结果发生了,入院的九个人中,有八个人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一个人被诊断为躁狂抑郁症。更令人诧异的是,住在精神病院里的病人都知道他们神智正常,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和护士却没有发现他们是正常人。

当所有人都顺利出院之后,罗森汉将研究报告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罗森汉的研究证明,精神病医生并没有能力将正常人和精神病人区分开,在大多数时候,他们只负责为前来就诊的“患者”下一个论断,比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郁症等。精神病院的治疗,主要针对的是这些诊断,而不是病人本身。

罗森汉的实验结论震撼了精神病学界,一些权威的精神病院也受到了挑战。在整个精神病学界哗然之际,一家专业的医院向罗森汉发出了挑战,他们声称在未来的三个月里,罗森汉可以继续派假病人前去就诊,他们完全可以一一分辨出来。三个月过去后,这家医院的精神病医生从所有就诊的患者中诊断出41名假病人。有趣的是,罗森汉却说自己并没有派过假病人。

在罗森汉的研究之后,美国逐渐改变了精神病院的制度。然而,在今天的中国,仍然有许多人“被精神病”。这些人有的是因为医生的误诊,有的是因为其他社会原因被送到精神病院。他们被剥夺人身自由,并且接受强制性的医学治疗。

实际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就兴起了一波社会运动,目的就是“反精神病学”。参与者们主张,精神病并不是一种器质上的病变,而是社会环境造成的主观体验,其在本质上不属于医学范畴。

精神病医生试图通过核磁共振、CT扫描等现代技术找到患者头脑中的病变;在心理学领域,心理学家则更强调社会交往、人际冲突、生活方式等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甚至有人强调,精神障碍应该由心理学家负责,而不是精神病医生。

不过,在这个心理学大师纷纷沉默,山寨版大师遍布荧屏,冲击眼球的时代,让人们分清楚心理学家与精神病医生都非常困难,更何况彻底改变社会对待精神病人的模式!

心灵视窗

心理实验中的道德伦理

在心理学的各种实验中,如果一项实验的设计不够完善,或者说实验本身就在挑战被试的承受极限,实验继续进行下去,必然会对被试造成相应的伤害。对动物来说,在实验中所受的伤害,甚至死亡都是不人道的;对作为被试的人来说,心理上的伤害则更加持久,并且不可预测。

参与斯坦福监狱实验的被试,有一部分人出现了绝望、消极,甚至轻度抑郁的反应,最后津巴多不得不放弃实验。从整个实验过程来看,导致实验中止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实验中涉及的伦理问题。

在心理学的其他实验中,也会涉及类似的情况。有时候,为了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需要欺骗被试,将实验的真实意图隐藏起来,于是,被试就会处于全然不知或者一知半解的状态。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欺骗都会对被试的心理造成影响。即使实验取得的成功超过了这种伤害,被试的心理变化也是真实存在的。

和斯坦福监狱实验类似,以研究权力服从为目的的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也出现了伦理问题。当实验设计者精心准备,力图引导被试进入一个完美的实验场景时,他们往往会因为过于关注实验目的,而忽略了实验中被试的内心感受。

米尔格拉姆实验开始于1961年。那一年,纳粹党人安道夫·艾希曼被抓回耶路撒冷接受审判。艾希曼被判处死刑后,米尔格拉姆产生了设计实验的想法。他想知道,像艾希曼一样参与犹太人屠杀的纳粹军官,真的是因为他们本性残暴,还是单纯地出于对上级的服从?

实验设计完毕后,实验者在报纸上刊登了招募志愿者的广告。广告上声明,实验将进行一个小时左右,报酬是4.5美元。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这算是一笔不错的收入。志愿者甄选完毕后,实验在耶鲁大学的一间地下室开展起来。

在实验开始之前,实验者告诉所有的志愿者:“我们将进行一次‘体罚对于学习行为的效用’的实验,你们将会分别扮演老师和学生。”表面看来,所有的志愿者都知晓了实验的目的,实际上,他们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因为,所有的学生都是实验者假冒的,志愿者扮演的角色只是老师而已。

实验者安排老师和学生分别坐在两个房间里,他们彼此不能见面,但是可以通过声音交流。实验开始后,老师会拿到一张题纸和一个电击控制器。题纸上面印着一些题目和选项,以供老师向学生提问;电击控制器则用来对回答错误的学生进行惩罚。学生每次回答错误之后,电击的电压数会随之提升。

随着电压的上升,学生的反应会有不同,不过这也是实验者事先设计好的桥段。当电压上升到120V时,学生会痛苦地尖叫;电压达到150V时,学生会说想要退出实验;电压达到300V时,学生会拒绝回答问题,敲打墙壁,或者声称自己患有心脏病。

听到学生痛苦的尖叫,扮演老师的志愿者会提出退出实验,这时,实验才真正的开始。当老师想要退出时,实验者会对他说:“实验需要继续进行,请继续。”老师再次提出退出的想法,实验者会说:“继续进行是必须的。”当老师第三次提出退出时,实验者会说:“你没有选择,你必须继续。”经过三次的劝阻,如果老师执意退出,那么实验便会中止。否则实验继续进行,直到学生被450V的电流惩罚三次后,实验才会自动停止。

出人意料的是,老师们直到电压上升到135V时才第一次选择暂停。这时,有的老师想要退出,有的老师则开始怀疑实验的目的。不过,仍然有一些人在被告知无须承担责任后继续实验,一些人甚至在听到学生尖叫后笑了出来。

实验过后,米尔格拉姆得出了关于人类心理学研究的宝贵经验,然而实验本身却受到了伦理的质疑。在事后的随访中,其中一位扮演老师的志愿者表达了他的内心感受:“当我在进行实验时,虽然我相信我是在伤害某个人,但我完全不晓得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当人们根据他们自己所信仰的事物并顺从地服从权力者行动时,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点。”这位老师的内心感受,则来自六年后战事正酣的越南战争。

和这个志愿者未被告知全部细节的实验相比,斯坦福监狱实验对被试的伤害要更严重一些。以至于实验结束后,津巴多需要亲自带领一个小组负责消除实验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不过,津巴多本人也曾谈道:“发现这种隐形的影响比较困难,因为副作用很多,而且有些是根本说不清楚的。”

心理学家

科学心理第一人——冯特

1832年,威廉·冯特出生在德国曼海姆北郊的一个村庄——内卡劳,他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冯特的家族中名人辈出,曾经有两位出任过海德堡大学的校长,还出过不少医生和学者。冯特的父亲则是一位路德会的牧师。

童年时期,冯特的学业表现并不出色。他常常神情恍惚,喜欢在课堂上做白日梦,为此,他经常被老师批评,甚至受到责罚。到了少年时期,冯特受教于一位路德教派的教师,正是这位教师的影响,让冯特养成了严肃、朴实的个性。从此以后,冯特慢慢改掉了做白日梦的习惯,开始专注于学习。不过,他的成绩依旧平平。中学时期,他还曾因为留级而重读,从而延后了进入大学的时间。

19岁时,冯特进入德国的图宾根大学学医。他之所以会选择医学专业,主要是因为父亲去世,他想要通过行医来维持家庭的体面生活。窘迫的家庭环境让他备受打击,随后他埋头苦学。1855年,冯特从海德堡大学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

全国医学会考第一名的成绩并没有让冯特对临床医学产生兴趣,于是,他选择前往柏林大学深造。1857年,冯特回到海德堡大学担任讲师。第二年,赫尔姆霍茨前往海德堡大学担任生理学教授,并且创办了一所生理学研究院。冯特受聘成为他的助手,随后疯狂地投入到实验室的工作中。

在生理学实验室里,冯特负责训练一些学生操作关于肌肉痉挛和神经冲动传导的实验。在进行这些实验研究的同时,冯特关于心理学的一些概念逐渐形成。多年后,他将所有对心理学的见解汇总为《感官知觉理论文集》。在这本书里,冯特记录了他参与的一些实验,并且第一次提到“实验心理学”这一概念。

1871年,赫尔姆霍茨离开海德堡大学。原本期待接替生理学教授位置的冯特未能如愿,他只获得了一个临时教授的头衔。不过,冯特此时的经济状况已经好转,使得他能够顺利地与未婚妻索菲·毛结婚。

婚后,在从事教学的同时,冯特开始写作《生理心理学原理》。在这本书中,冯特将心理学从哲学和生理学中分离出来,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独立学科,并且确立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人的心理活动。

1875年,冯特被莱比锡大学聘为哲学教授。1879年,他在莱比锡大学的一间寄宿招待所中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实验室的创建标志着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此后的四十多年,冯特一直住在莱比锡大学。由于少年期的习惯影响,他的生活缺少游戏和娱乐,他从来不知道怎么玩,也没有消遣的喜好。除了欣赏音乐会之外,冯特几乎从不出门。他不喜欢旅行,也不喜欢参加公共的活动,每一天他都按照严谨的、富有规律的时间表生活。

从娱乐活动中省出来的时间,全部被冯特用来搞心理学研究,因此,他在课堂上总是可以口若悬河,带着饱满的激情向学生讲授专业知识。带着对心理学的热爱,冯特一直工作到85岁才退休。

1920年,冯特回忆了他研究心理学的一生,写成了他的自传《经历与认识》。此书出版后不久,冯特于同年8月在莱比锡去世,享年88岁。

作为心理学实验研究的第一人,冯特在心理学史上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菲曾经说过:“在冯特创立他的实验室之前,心理学像个流浪儿,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1879年,它才正式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个安身之处和一个名字。”

此外,他向具有浓厚哲学思辨色彩的心理学中引入了实验的方法,他所创建的实验室也成为众多心理学实验室的典范。不过,冯特的实验室并没有准备好解决情绪、思维、意识和智力等问题,这是冯特的遗憾,也是时代的局限。

冯特的一生,除了写就了两部大部头的心理学教科书之外,还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学生。在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后的前半个世纪,冯特的学生们纷纷成为心理学领域的知名专家。比如,卡特尔成为美国第一位心理学教授;铁钦纳创建了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斯皮尔曼则在心理统计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