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说:“现在也还有不少的人,以一种似乎是不偏不倚的观点向工人鼓吹一种凌驾于一切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之上的社会主义。这些人如果不是还需要多多学习的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就是工人阶级的最凶恶的敌人——披着羊皮的豺狼。”[1]
列宁说:“资产阶级的议会,甚至是最民主的共和国中的最民主的议会,只要国内还存在着资本家的所有制和资本家的政权,就总是一小撮剥削者压迫千百万劳动群众的机器。”[2]
(一)修正主义
修正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中的一种错误思潮,它将无产阶级革命引上歧途,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
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修正主义,或者右倾机会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潮,它比教条主义有更大的危险性。修正主义者,右倾机会主义者,口头上也挂着马克思主义,他们也在那里攻击‘教条主义’。但是他们所攻击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东西。他们反对或者歪曲唯物论和辩证法,反对或者企图削弱人民民主专政和共产党的领导,反对或者企图削弱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以后,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梦想恢复资本主义制度,他们要从各个方面向工人阶级进行斗争,包括思想方面的斗争。而在这个斗争中,修正主义者就是他们最好的助手。”
1962年1月,毛泽东在《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是列宁创造的党。虽然苏联的党和国家的领导权现在被修正主义篡夺了,但是,我们坚决相信,苏联广大的人民,广大的党员和干部是好的,是革命的,修正主义的统治是不会长久的。无论什么时候,现在,将来,我们这一辈子,我们的子孙,都要向苏联学习,学习苏联的经验。不学习苏联要犯错误。人们会问:苏联被修正主义统治了,还要学吗?我们学习的是苏联的好人好事,苏联党的好经验,至于苏联的坏人坏事,苏联的修正主义者,我们应当看作反面教员,从他们那里吸取教训。”
修正主义是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歪曲、篡改、否定的资产阶级思潮和政治势力,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
由于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敌人不得不披上马克思主义的外衣来反对马克思主义。
(二)伯恩施坦与修正主义
“修正主义”一词源于伯恩施坦。伯恩施坦于1850年1月6日出生在德国柏林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火车司机。
1866年,中学肄业后,伯恩施坦当过一段时间的学徒。20岁后,伯恩施坦曾在一家银行当职员,直至1878年。
1862—1880年,伯恩施坦受反普鲁士君主专制运动的影响,有了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成为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
后来,伯恩施坦一度受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恩格斯思想的重大影响,倾向于马克思主义,自称是“马克思的学生”,开始投机革命。
从1881年初起,伯恩施坦开始在瑞士苏黎世负责主编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在报上发表过多篇受恩格斯称赞的文章,赢得了“正统派马克思主义者”的称号,骗取了恩格斯的信任。
1888年5月,在德国俾斯麦政府的干预下,伯恩施坦随《社会民主党人》编辑部从苏黎世迁往伦敦。
那时,英国经济比德国要发达得多,生产技术和工具远比德国先进,特别是第二次技术革命给英国社会各个方面带来了空前的发展,工人的收入普遍提高了,生活好了,劳动条件也改善了。面对这些现实,伯恩施坦内心深处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又萌动了,开始怀疑曾经坚持和信奉的暴力革命的正确性。他常想:是否存在其他更好的工人解放之路?
1890年,德国俾斯麦政权垮台。这年2月,德国社会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巨大胜利,社会民主党在议会中的地位空前提高。这极大地鼓舞了社会民主党中非马克思主义者搞和平社会主义运动的信心。
同年4月,伯恩施坦在《社会民主党人》报上发表了3篇短文,指出这次议会选举胜利的重大意义,提出了“走向完全政治自由的道路是通过议会制度,而不是绕过议会制度”的主张。
1893年7月底,恩格斯立遗嘱时,把全部手稿和书信遗赠伯恩施坦和倍倍尔,把伯恩施坦作为遗嘱执行人之一。这样,伯恩施坦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大为提高,成为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党魁。
恩格斯逝世后,身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党魁的伯恩施坦公然叫嚣“马克思主义需要修正”。于是,无产阶级政党内的修正主义出现了。
接着,伯恩施坦开始发表文章提倡同资产阶级合作,主张和平进入社会主义。
1896年以后,伯恩施坦发表了大量文章,指出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世界各国尤其是欧洲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都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已经不适于指导世界变革,必须重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问题。
1899年2月,伯恩施坦出版了著名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用他的社会主义观点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全面的修正。
伯恩施坦在这部书中强调“民主”对于社会主义具有关键的意义,指出“民主”这一概念包含着一个“法权”观念,社会的一切成员权利平等,民主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它是争取社会主义的手段,它又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形式,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因而称之为“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变种,主张“博爱”也就是“阶级调和”,主张劳资双方“互利共赢”也就是“阶级合作”,以福利制度缓和阶级矛盾。这种对劳动人民的欺骗竟被资产阶级政治家鼓吹为“民主”。
伯恩施坦认为社会主义只是资本主义社会向全面民主发展的一个渐长渐进的运动过程。
针对马克思主义将阶级斗争视为社会发展动力的观点,伯恩施坦说:“我并不认为对立面的斗争是一切发展的动力,相似的力量的合作也是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
伯恩施坦进一步提出了阶级合作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和以往的一切社会制度不同,不像以往的制度要靠暴力来摧毁才能建成一个新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具有自我更生的能力,只要社会民主党人通过积极地组织和行动来继续发展它,就可以逐步实现社会主义。
伯恩施坦说社会主义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社会模式,只是一种社会进程,社会主义也并没有一个最终阶段,它总是在不断进步。
伯恩施坦不同意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认为国家并非只能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而是可以超越阶级的全社会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
《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出版后,广泛被社会民主党人接受。这标志欧洲社会主义运动摆脱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独立发展成为系统的民主社会主义学派,并最终使民主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列宁主义)决裂了。两派的基本原则分歧在于是否坚持阶级斗争,是否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西欧,修正主义得到广泛传播;而在资本主义发展严重滞后的东欧,共产主义得到了发展。两大派本来是工人运动内部的意见分析,在恩格斯逝世后逐渐成为两大政党的原则分歧,甚至列宁主义政党对伯恩施坦主义政党的抨击占据了政治斗争的主要部分。
在伯恩施坦主义的影响下,西欧各国工人政党开始放弃阶级斗争,主张议会斗争和阶级合作。西欧政府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先后废除对伯恩施坦主义政党的限制,允许其参加议会选举,甚至邀请其参加联合政府。
在工人运动的推动下,英国工党开始取代民主党成为与保守党分庭抗礼的主要政党。后来,法国社会党、德国社会民主党与英国工党共同发起组织“第四国际”,即社会党国际,并成为欧洲的主要执政党。
在社会党执政期间,西欧各国政府采取限制劳动时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发展社会福利等一系列措施,推动西欧各国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福利国家。
在列宁主义的影响下,东欧各国政党坚持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主张暴力革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伯恩施坦抛弃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认为在西欧各国一方面由于国家机器无比强大,暴力革命不可能成功,另一方面存在开放的议会,暴力革命没有必要,可以通过议会斗争迫使资产阶级做出让步,从而逐步改善无产阶级的生存状况。
列宁则认为资产阶级不会自动放弃政权,必须依靠暴力革命才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无产阶级的生存状况。
伯恩施坦驳斥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即将灭亡的预测,并指出马克思的预测并没有被论证。他认为尽管资本家产业的集中过程很显著,但它并没有成为普遍现象,并且资本的所有权变得更加分散。他还指出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些缺陷。
伯恩施坦坚持认为社会主义是可以通过资本主义实现的,而不是通过资本主义的灭亡来实现。工人逐渐争取到权利,他们痛苦的根源就会消失。同样,革命的基础也会消失。
修正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变种,表现为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的,是以维护、巩固人类社会的私有制和人剥削人制度为目标的思潮。
自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对“双胞胎”正式登上人类社会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也基本同时形成和发展起来。
由于马克思主义革命的彻底性,论述革命理论的完整性、严密性和科学性,在无产阶级中获得了崇高的声誉,成为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行动指南。而修正主义一改以往的方法,也“崇拜”起马克思主义来,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核心原理部分进行了“必要修正”,使之成为麻痹无产阶级斗志、调和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工具,从而成为与马克思主义争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领导权的重要势力。
修正主义深受资产阶级的推崇和欢迎,成为引导无产阶级倒退的一股强大逆流,把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引上了歧途。
(三)真理必胜
自从修正主义产生后,它像瘟疫一样在共产主义运动和无产阶级政党中传播,一步一步地摧毁共产党人向共产主义目标奋斗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共产党改造成了一个个“社会民主党”,甚至是把共产党搞成了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的天然敌人;把社会主义变成了资本主义,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修正主义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同修正主义斗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奴役的解放斗争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不同修正主义进行长期的、顽强的斗争,就谈不上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谈不上反对帝国主义,就不可能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就不可能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并过渡到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战无不胜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万能,就是因为它正确。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无产阶级认清了自己的斗争目标,了解了事变的全部规律性,坚定地沿着既定方向前进,取得胜利并巩固了胜利。
尽管修正主义者可以喧嚣一时,但是在整个共产主义运动中,它毕竟是一股逆流,终究要被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洪流所淹没。
注释:
[1]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德文本第二版序言,见《英国工人阶级状况》,2版,2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2]列宁:《给欧美工人的信》,见《列宁全集》,第28卷,409—4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