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先秦时期(2)
- 一本书读完人类文学的历史
- 崔佳
- 3438字
- 2016-11-17 21:44:22
先秦散文的成就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强横跋扈,互相攻伐,这是一个经济政治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古代散文也由萌芽逐渐成熟,《尚书》的出现,是先秦散文形成的标志。先秦散文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春秋战国时代。这个时代既是社会制度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文化学术空前辉煌璀璨的时代,出现了偏重于记述的历史散文和偏重于论说的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
诸子散文
春秋时期,奴隶制的衰落和封建制的兴起,使阶级关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从而打破了贵族官府垄断文化的局面,使文化由贵族转移到了“士”这一阶层手中。私家著述和私人讲学的风气随之兴起。由于“士”阶层比较复杂,在讲学和著述中所代表的阶层利益不同,出现了不同的学派。各家学派相互展开辩论,活跃于政治舞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学派为宣传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百家竞作,九流并起。”遂产生了九流十家丰富多彩的诸子散文著作。
名家介绍
孔子,名丘,字仲尼,少时贫贱,做过管仓库和放牧的小吏,30岁开始创立了中国第一所私学,一生主要活动是从事教育,传说有弟子3000人,其中优秀的有72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是华夏文化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华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孔子的贡献,华夏民族的文化信仰少不了孔子学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的思想,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他提出“为政以德”的主张,认为治国要以道德教化为基础;为改变当时“天下无道”的局面,恢复社会安定,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并致力于道德教育。
据《汉书·艺文志》,先秦诸子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其中儒家著作有《论语》《孟子》《荀子》;道家著作有《道德经》《庄子》;法家著作有《韩非子》;墨家著作主要有《墨子》;杂家有《吕氏春秋》等。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春秋战国之交的《论语》《道德经》为代表,它们以简短的不成文的语录体或格言体为主要形式。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全书20篇,498章,是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论语》的思想,融政治、道德与教育为一体,而中心是做人的道理,其中包含了许多有普遍意义的原则。全书没有完整的体系和篇章结构;风格温文尔雅、雍容和顺;语言简明深刻、语约义丰,往往在一两句话里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经验,不少成为常用的成语或格言。例如,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这既是对松柏的礼赞,又是对一种坚强人格的称颂,形象与哲理交融在一起。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其文多用韵语,宛若富有哲理的散文诗。
《道德经》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从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经》从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经》的全部内容,主要是阐述“道”和“德”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所描述的“道”,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阐明他的宇宙观,也包括人生哲学和修养方法的原理。他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却是宇宙的本源,万物化生都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德”的基本内涵,是本体的“道”具体到天地万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即具体体现。
老子对“道”与“德”的描述,是从立体面的多层次剖析了宇宙、万物、人类以及人本身的种种内涵。《道德经》像一个包罗万象永不枯竭的奇妙宝藏,不同的人去读理解的道理都是不同的。不仅对不同的人,同样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不同的收获。
第二阶段,以战国中叶《孟子》《墨子》《庄子》为代表,它们以富有文学性的对话体为主要形式。
《孟子》以善辩著称,多带驳论性质。其论辩,高屋建瓴,锐气逼人,机锋百出,喷薄有力,往往有一种“其锋不可犯”的气势,使对方理屈词穷,无以置辩。《孟子》虽尚未脱离语录体,但无论从篇章结构,还是文采言辞来说,都较之《论语》有了很大发展。《墨子》成书略晚于《孟子》,在形式上仍属记言,但已不是只言片语而是首尾完整、富有逻辑性的论文了。它质朴无华,以逻辑严密著称。
《庄子》,唐以后又称《南华真经》,也是道家的经典。现存33篇,其中内篇7篇为庄周所作,外篇15篇、杂篇11篇为庄周后学所作。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机智幽默,善用寓言,风格独特,对后世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庄子》虽然也未完全脱离对话论辩的形式,但已实现了向专题论文的转化。
第三阶段,以战国末期《荀子》《韩非子》为代表,它们已完全摆脱了以驳论为主的对话体,成为讲究逻辑、注重修辞的学者个人的论文集,以正面论说为主。
名家介绍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邑(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为漆园吏,楚威王聘他为相,他拒绝不仕,穷困终生。他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唐玄宗天宝元年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庄子主张顺应自然,与老子一样,提倡“无为而治”。揭露和抨击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对统治阶级采取逃避和不合作态度,否定封建文化,蔑视礼法和权贵,不求闻达,淡薄利禄
《荀子》可称为长篇专题学术论文集。它论点突出,比喻繁富,注重修辞,表现出高度的组织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韩非子》多为长篇议论文,有立论,有驳论,峻峭挺拔,切中要害,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是百家争鸣不断深入的结果,也是先秦论说文体成熟的标志。
较重要的诸子著作还有:《列子》《晏子春秋》《孙子》《商君书》《管子》《吕氏春秋》。
先秦诸子散文风格多样,或气势磅礴,或雄辩锐利,或浪漫奇幻。诸子散文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是在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历史散文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这两部史书体现了早期历史散文的特征。第二阶段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这两部史书标志着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尚书》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的汇编,是记言文之祖,主要内容是记录殷商、西周时期王公的言辞、政令。是史官文化的代表。现存的《尚书》已几经聚散,真伪杂糅。其中《盘庚》三篇和《周书》部分,分别保存了商、周二代的重要文献,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春秋》相传为孔子所著。它记事极为简略,用字严谨、措辞隐晦,暗喻褒贬。这种写法被后人称之为“春秋笔法”。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尽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它以《春秋》为纲,兼采了各国的史书文献、野史逸闻,具体地展现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活动,形象地反映了社会内部的变革及其趋向。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民本”思想。《左传》特别讲究叙事艺术,善于描写战争和“行人”辞令,注重文采、修辞和合理的铺陈夸饰,标志着历史散文的重大发展,也创立了中国历史撰述的优良传统。
《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8国的部分史实,以记言为主。所记内容残缺不全,无论从史学还是文学的角度看都远不如《左传》,但比《尚书》《春秋》等历史散文还是有所发展和提高。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纵横家的言论总集。它原来的书名并不确定,是在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的。它铺张雄辩、纵横驰骋;指陈利害、危言耸听;极富于雄辩夸饰的特点,有说服力和鼓动性。比起《左传》来,《战国策》更注重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如苏秦、张仪、鲁仲连等等,都写得神采奕奕、栩栩如生。《战国策》的出现,标志着历史散文已由纲目式的大事记发展到了以多采的文笔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作形象生动的刻画,标志着历史散文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左传》和《战国策》对后世的散文家有着深刻影响。司马迁的《史记》,曾经大量采用这两书的材料,并汲取了它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汉代贾谊、晁错等人的政论文章,其雄辩风格得之于这两书也很多。历代史书的编撰,以至唐宋散文家的记叙问,在语言和表现方法上,也都受到先秦散文的影响。
值得指出的是,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中有不少寓言,诙谐风趣,寓意深刻,为我国寓言文学之鼻祖。
先秦散文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构成了我国散文史上的黄金时代,是我国后代“古文”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