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运营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从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看,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四个周期:用户的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产品最终有一天会下线和被用户遗弃的可能。在这样四个不同的时期当中,运营的策略和手段也是不同的,下图展示了一款产品在不同时期所带来的流量变化。

在用户导入期,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或者产品创新,解决了用户某个痛点,我们就可以在进入市场的初期获得用户的导入。完成导入以后,产品将进入一个从缓慢到快速的爬坡过程,这个爬坡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成长期,是在我们得到市场的验证以后,快速地把用户都圈进来。导入期是我们用来大规模验证产品定位和产品设计的时间,如果产品在成长期遭遇用户大量流失,就需要思考我们是不是解决了真实的用户需求而不是伪需求。用户需求是需要转变成产品需求才可以实现的,我们不仅要考核用户需求背后的真伪、可持续性,还要验证用户需求在转变为产品需求过程中的逻辑性。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的产品解决的并不是一个短期内可持续的、真实的、有一定体量用户规模的用户的真实需求,那么产品在经过导入期后就会快速走向衰退,甚至消亡。

在成长期之前,运营更多做的是商务渠道的工作,快速地在市场渠道中投放,将第一批种子用户快速圈到产品中来,更好地反向优化产品,让我们的产品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大需求,响应我们大体量用户的产品需求。

成长期是非常重要的时间段,成长期的用户曲线是否能够实现指数级增长,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翻倍,是一个产品是否被市场接受的重要参考依据。能够实现翻倍的产品,将会获得大量的资本青睐,很容易就形成规模效应甚至形成垄断。

对运营部门来说,成长期一定要形成稳定的运营架构和运营逻辑,以及稳定的产品品牌特征和用户氛围。成长期的运营部门一定是迅速膨胀和发展的部门。

进入成熟期,也就是我们已经把目标用户的大多数都覆盖进来了。这时候我们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却发现用户量进入了瓶颈,不仅不再增长,甚至还有可能流向其他的竞争对手,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成熟期需要运营部门进行变革和创新。以新浪网作为参考案例,新浪在2006年之前都还是一家独大的门户,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一些自媒体的平台和垂直领域媒体,这些媒体都在逐步蚕食新浪的市场。同时,包括腾讯、网易等门户媒体也对“第一网络门户”这个头衔虎视眈眈。新浪该怎么办?

那时候已经出现了Web2.0, UGC内容(User Generate Content,用户贡献内容)开始兴起,这和之前的浏览型网站有很大的差别,博客网站也在一夜之间流行开来。对门户网站来说,开启新的频道是引入流量的一种方法,而设立一个全新的博客平台反而显得有些冒险。但是新浪决定通过推出博客,让自己重获新生。

事实上,博客让新浪获得了第二春。新浪借助门户的力量和强大的明星效应,迅速聚拢了一大批的自媒体人在博客上贡献内容。随着博客用户的迅速增加,包括博主和浏览用户的迅速增加,让新浪把新闻内容和博客内容很好地整合在了一起,从而进入了一个新的成熟期。

为什么说运营驱动产品?是因为运营在面对数据、面对用户、面对用户真实的应用场景时,需要不断地通过真实的数据来给产品反馈,从而让产品部门从用户需求再分析和功能设计上顺应市场进行相应的改变。可以说,运营人员更了解用户,更知道用户的真实需求,因为天天和用户打交道的,是运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