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录用考试华图名家讲义系列教材:常识判断模块宝典(第11版)(2017)
- 伍景玉
- 13字
- 2020-08-28 00:00:46
第二章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1节 哲学与哲学家
考点1 哲学的基本问题
特别注意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考点2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考点3 西方重要哲学家
1.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
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自然界是神按照一定目的创造的,反对研究自然界,因为会亵渎神。人应该研究自己的心灵,心灵是独立于肉体而存在的。曾提出“美德就是知识”,试图把真与善统一起来。晚年被当局以散布邪说罪名处死。
2.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
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认为一切可以感知的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不真实的;但具体的、个别的事物都有其一般的概念即理念,理念是永恒的,具体事物只是理念的“影子”或“摹本”。“善”是最高级的理念,据此提出理想国的概念。
3.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
古希腊哲学家、古代最伟大的学者之一。对柏拉图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具体事物是第一位的,概念是派生的。他认为存在事物的第一推动力,这被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引用证明上帝的存在。就整体来说,比较倾向于唯心主义。
4.布鲁诺(1548—1600年)
意大利唯物主义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宣扬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宇宙没有中心,太阳只是普通的行星,太阳系只是一个天体系统,物质是宇宙间万物普通的共同的本质。主要著作有《论原因、本质和一》等。
5.培根(1561—1626年)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始祖。主张用世界本来面目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主要著作有《论科学的发展》《新工具论》等。
6.康德(1724—1804年)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创始人。主张在人的意识之外有“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本体”,人所认识的只是现象。人的认识有三个阶段:感性、知性、理性。提出永恒不变的道德原则,即“绝对命令”。主要著作有《实践理性批判》等。
7.黑格尔(1770—1831年)
德国最伟大的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创立了欧洲历史上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绝对理念,世界充满着矛盾,永远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主要著作有《哲学全书》等。
第2节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
考点1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的概念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在于它的物质性。
考点2 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
1.意识的概念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经历了四个决定性环节: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活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脑是意识的客观物质基础,外界才是意识的源泉。不论是正确的思想,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外部世界某种形式的反映。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或歪曲的反映。”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人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综合,从个别事物中抽出一般属性加以概括,形成经过主观能动加工过的关于客观世界的形象、本质和关系等。
2.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这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之一。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第三,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第四,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考点3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考点4 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与时空观
1.运动与静止
(1)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静止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2)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
特别注意
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2.时间与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第3节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考点1 联系和发展
1.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系统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例: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直接联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间接联系;
唇亡齿寒——内部联系、外部联系;
时势造英雄——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2)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最优目标。②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例:“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滴水不能行舟,独木不能成林”——整体统率部分;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部分制约整体;
“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关键部分决定整体。
2.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考点2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
考点3 唯物辩证法的五大基本范畴
1.原因和结果——揭示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
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或者一个过程引发另一个过程,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因果联系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非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因果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的因得到“立”的果,“不预”的因得到“废”的果)
地球公转与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和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公转、自转是因,产生四季和昼夜是果)
2.必然性和偶然性——揭示事物发生、发展、灭亡的确定趋势和不确定趋势之间的关系
必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性质或趋势,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确定的性质和趋势,对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必然性离不开偶然性,偶然性背后都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例:“时势造英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造就的,是时代的必然,而某一具体人物来充当这一历史角色,则是偶然性的)
3.本质和现象——揭示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之间的关系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现象的根据,决定现象,本质总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总是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一切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
例:“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热闹”和“门道”分别是现象和本质)。
“听其言,观其行,知其心”。(“言”“行”为现象,“心”为本质,即通过现象来认识本质)
闪电(现象)的本质是云层中的正电和负电相遇而发生的猛烈的放电过程。
4.可能性和现实性——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5.内容和形式——揭示事物的内在要素与这些要素的结构、表现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和形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例:东施效颦。(东施学到的只是西施的“形式”,并未学到“内容”)
第4节 马克思主义辩证主义认识论
考点1 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观点。
实践是人以一定的手段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对象性活动。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调控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人类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的,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例: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实践的作用通过生产实践表现出来——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例:我国部分省区试行高考“3X”科目的改革(科学实验);
治理“三湖二河”污染行动(生产实践);
十月革命(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天文观测(科学实验)。
考点2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考点3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可分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考点4 认识的辩证发展规律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实践到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从认识到实践)(认识的根本目的)。
认识的发展过程还表现在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上升性上。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的认识是不断发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认识从实践中来,主要是从群众的实践中来;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也主要是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辩证法的“个别→一般→个别”、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实践”、群众路线的“群众→领导→群众”,这三个公式是一致的。
特别注意
考点5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特征: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2.真理的绝对性
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质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3.真理的相对性
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乎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4.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连接、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两者又是辩证转化的。
考点6 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二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是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相互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例:在平面内,三角形内角之和为180°。
俄国“城市中心论”取得胜利,中国“农村包围城市”取得胜利。
考点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包括以下含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凡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做出裁决。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包含以下含义: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知识扩展
意识、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谬误、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
(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唯物论的范畴,与物质概念对应。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既指反映过程,又指反映结果,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与实践概念对应。二者都正确、错误之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之分。
(2)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过程两个不同质的阶段,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把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体系,就形成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真理既有可能是理性认识,也可能是感性认识,科学理论属于理性认识。
第5节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考点1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坚持社会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是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即意识形态在依赖和反映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
例:《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衰亡史;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的历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基本依据。凡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就属于唯物史观;凡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就属于唯心史观。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考点2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不适合时有矛盾,基本适合时也有矛盾,只是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不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就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生生不息,万古常新。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1)经济基础即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上层建筑既具有对经济基础的依赖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就使上层建筑不会完全地、绝对地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它们之间总会有矛盾。
考点3 社会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3.革命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导致革命,即社会革命。其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4.改革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5.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推动了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社会组织方式等的变革。
考点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表现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