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评估一只股票的价值

股本收益率高的公司

公司的股本收益率走势和未来盈利走势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的关系。如果年度股本收益率上升,盈利率也应该同样上升。如果股本收益率的走势稳定,那么盈利率的走势就很可能会同样稳定,并且具有更高的可预见性。

作为投资者,如果你能估计公司未来的股本收益率,那么你就可以估计股本价值在年度间的增长。并且,如果你能估计股本价值的增长,就能合理地预测取得每年年终股本价值所需的盈利水平。

巴菲特说:“当股价走到了相对于其盈利增长以及股本收益率具有吸引力的水平时,才应当购买。”这是取得成功的一个要诀。

作为一个股票持有者,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具有高水平股本收益率的公司上,因为股票业绩指标直接关系到你的钱包。你应该主要关心投资收益,或者从股票中获得的现金流。你得到过股息吗?股票价格上升了吗?你的总收益率是多少?

投资收益在对公司进行分析时发挥着一个重要作用,它把股票价格和股票价值置于一个恰当的关系之中。许多投资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公司的过去及预测的盈利增长上。即使顶尖的分析师们一般也非常关注盈亏底线的增长,把其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然而,一个公司使投资者的资本获得高收益的能力,对于长期增长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在某些方面,投资收益是衡量公司表现的一个更加重要的尺度,因为公司可以借助众多的手段来改变它们的会计利润。

股票投资者的收益包括股息支付加上投资者在股票持有期内所经历的股票价格的上升部分(减去下降部分)。市场只关注股票持有者的年收益,通常用收入或者损失的百分比来表示,并且通常以日历纪年为基准期来计算收益。股票持有者的收益指的是年收益,等于股息与股票价格净变化的和除以股票的初始价格:

股票持有者收益率=(股息+股票价格变动)/股票初始价格

例如,如果一只股票的年初价格是100美元,随后的一年中发放1美元的股息,年终股票价格是109美元,其持有者的收益率就等于(1+9)/100=10%。这个计算并不复杂。

股票市场可能因为宏观经济问题而出现下降,诸如较高的利率、较低的盈利预测、通货膨胀或紧缩恐慌、地缘政治情况等。这种市场的下跌力量可能会推动你的股票一起下跌,公司管理层对股票价格的反向运动也无能为力。所以即便公司的运营和盈利前景都非常良好,但股票持有者的收益率也可能是负数。

相反,在公司的运营非常普通或者糟糕的时候,股票持有者的收益率可能非常好。股票市场可能因为某种积极的经济事件而上扬,比如:一次大罢工事件的妥善解决或者减少了通货膨胀的恐慌。糟糕的公司运营状况可能会使公司进入被收购的候选名单,股票价格的上升可能是对这个公司的股票收购要约的结果。例如,1997年,所罗门兄弟公司在交易中遭受了严重损失,导致旅游者集团旗下的史密斯—巴尼公司以远高于当时市价的溢价水平收购了所罗门公司。

当一家公司取得了高水平的股本收益率时,表明它在运用股东们提供的资产时富有效率。因此,公司就会以很快的速度提高股本价值,由此也使股价获得了一个同样快速地增长。

股本收益有没有一个标准呢?

标准普尔500指数代表的公司的股票收益,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平均水平在10%~15%之间,然而到90年代却急剧增长。到90年代末,公司的股东收益超过了20%。考虑到这是500家公司的平均水平,20%的水平确实是一个惊人的速度。在90年代,许多技术公司的股本收益都持续超过了30%。许多生产消费品的公司,如可口可乐、菲利浦·莫里斯,以及某些制药公司,如华纳·兰伯特(Wamer Lambert)、艾博特实验室,还有默克公司,它们的股本收益都超过了30%。由于公司为股东持有的股票(或者账面价值)创造了如此高的收益,投资者们愿意为其股票支付一个相对于账面价值来说很高的溢价。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股票价格一般为股本价值的1~2倍,而这些公司的平均股票价格到1999年后期却超过了股本价值的6倍。

但是1999年之前,巴菲特开始质疑公司能否以超过20%的速度持续地提高股本收益。他认为如果他们不能做到,股价就不应该达到6倍于股东价值的水平。历史证实了巴菲特的判断。在90年代,美国公司不再慷慨地分派红利,而是越来越多地保留了当年的盈利。此外,美国经济似乎只能维持一个3%~4%的年增长率,在这些条件下,公司无限期地保持一个20%的股本收益的增长速度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达到一个超过20%的年盈利的增长速度,才能使股本收益以20%的速度增长——这是不可能的,除非经济增长速度每年远远超过10%。

但巴菲特也确信,公司能够创造并维持高水平的股本收益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少了。因为当公司的规模扩大时,维持高水平的股本收益率是极其困难的事情。事实上,许多最大的、最有希望的美国公司——其中包括通用电气、微软、沃尔玛以及思科系统,由于规模扩大,几年来股本收益率一直在稳定下降。这些公司发现当股本价值仅为10亿美元时,赚取足够的利润使股本收益率记录达到30%是很容易的事情。现在,比如说,当股本达到100亿或者200亿美元时,公司要维持一个30%的股本收益率是极其困难的。

利用“总体盈余”法进行估算

每股盈余是指税后利润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的比率,反映普通股股东所持股份中每股应分享的利润。显然,这一比率越高越好,比率越高,每一股可得的利润就越多,股东投资收益就越好;反之就越差。其计算公式如下:每股盈余=税后纯益-特别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每股盈余弥补了股东仅知道每股所获得的股利而不了解盈利的全面情况的这一不足。同时,这一指标也直接关系到股票价格的升跌。

巴菲特说:“在这个巨大的交易舞台中,我们的任务就是寻找这类企业:它的盈利状况可以使每一美元的留存收益至少能转化为一美元的市场价值。”每位投资者的目标就是建立可以在未来很多年还能产生总体盈余最高的投资组合。

当巴菲特考虑准备进行一项新的投资时,他会先与已经拥有了的投资进行比较,看新的投资是否会表现得更好。伯克希尔公司已经拥有一个完备的评估体系来衡量新投资案,因为它过去已经积累了许多不错的投资案可供比较。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最好的评估指标就是自己已经拥有的投资案。如果新投资案的未来潜在表现还不如你已经拥有的那一个好,就表明它还没有达到你的投资门槛,以此方法可以有99%的把握检验出你目前所看到的投资案的价值。为了了解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巴菲特经常利用“总体盈余”法进行估算。

伯克希尔公司的总体盈余是该公司及其转投资公司营运盈余的总和,加上投资股票巨大的保留盈余,以及该公司在保留盈余没有派发股息的情形下必须付出的税金预提部分。许多年来,伯克希尔公司的保留盈余来自于惊人的股票投资报酬,包括可口可乐、联邦房屋贷款公司、吉列剃须刀公司、《华盛顿邮报》以及其他不错的公司。到1997年,公司保留了惊人的数额盈余。不过根据现在一般的会计原则,伯克希尔公司还不能在损益表中公布其每股保留盈余。尽管如此,巴菲特指出,保留盈余还是有其明显的衡量价值的。

总体盈余法为价值投资者检验投资组合提供了一个指标。

从1965年巴菲特领导伯克希尔公司以来,该公司的总体盈余一直与公司的股票价格同步增长。但是有的时候盈余会比价格先反映出来,尤其是当格雷厄姆口中的“市场先生”表现得较为低迷的时候。同样,有时价格又比盈余先反映出来。但是无论如何,彼此的关联性必须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才会得到应有的反映。巴菲特说:“这种方式会迫使投资人思考标的公司的长期远景,而不只是炒作短线题材,如此操作,成绩才会有大进步。”

作为一般投资者,在对未来的盈余状况进行评估时,应当首先研究过去。许多投资实践表明,一个公司增长的历史记录是其未来走向的最可靠的指示器。这种思路可以帮助你了解你所研究的对象,它是一个像默克那样的稳定增长的公司,还是一个像英科那样的高负债的周期性增长的公司。

可是,在数千家上市公司中,仅有一小部分实现了这样的稳定程度。其中包括艾博特实验室、默克公司、菲利浦·莫里斯、麦当劳、可口可乐、埃默森电气、自动数据处理以及沃尔格林公司。如果你绘制了这些公司多年来的利润增长图表,你就会发现一个几乎连续的趋势——无论在经济走强还是走弱时期,利润都在按一个稳定的比率增长着。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这样稳定水平的公司极有可能在将来做得同样好。

投资者们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他们对公司增长水平的推断超越了公司真实的增长率,并且他们假定一家公司能够突然地与过去一刀两断。实际上,你应当预期到一个相反的结果:或早或晚,公司的总体盈余最终会降下来,因为寻找新的市场、不断扩大销售,会变得更加困难。

利用现金流量进行评估

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是理论上最严密、实践中最完善的公司价值评估模型,它完全适用于持续竞争的优秀企业。

巴菲特说:“内在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为评估投资和企业的相对吸引力提供了唯一的逻辑手段。内在价值的定义很简单,它是一家企业在其余下的寿命中可以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贴现值。”没有准确的价值评估,巴菲特也无法确定应该以什么价格买入股票才划算。他认为现金流量是进行价值评估的最好方法。

要进行准确的价值评估,必须做好以下三种正确的选择:

1.选择正确的估值模型——现金流量贴现模型

准确进行价值评估的第一步是选择正确的估值模型。巴菲特认为,唯一正确的内在价值评估模型是1942年约翰·伯尔·威廉姆斯提出的现金流量贴现模型:

“在写于50年前的《投资价值理论》中,约翰·伯尔·威廉姆斯提出了价值计算的数学公式,这里我们将其精练为:今天任何股票、债券或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在资产的整个剩余使用寿命期间预期能够产生的、以适当的利率贴现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请注意这个公式对股票和债券来说完全相同。尽管如此,但两者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也是很难对付的差别:债券有一个息票(coupon)和到期日,从而可以确定未来现金流。而对于股票投资,投资分析师则必须自己估计未来的‘息票’。另外,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债券息票的影响甚少,主要是在管理人员如此无能或不诚实以至于暂停支付债券利息的时候才有影响。与债券相反,股份公司管理人员的能力对股权的‘息票’有巨大的影响。”

其实,关于股票的价值评估方法有很多种,那么,巴菲特为什么认为现金流量贴现模型是唯一正确的估值模型呢?

只有现金流量贴现模型,才能比较准确地评估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的内在价值。

而且它是最严密、最完善的估值模型。这是因为:

(1)该模型是在对构成公司价值的业务的各个组成部分创造的价值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计算公司的权益价值。这样可以使投资者明确和全面了解公司价值的来源、每项业务的情况及价值创造的能力。

(2)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的多少反映了竞争优势水平的高低,产生自由现金流量的期限与竞争优势持续期相一致,资本成本的高低也反映了竞争中投资风险的高低。

(3)该模型非常精密,能处理大多数复杂的情况。

(4)该模型与多数公司熟悉的资本预算的编制过程相一致,计算也比较简单,易于操作。

2.选择正确的现金流量定义和贴现率标准

准确进行价值评估的第二步是选择正确的现金流量定义和贴现率标准。

巴菲特认为:“今天任何股票、债券或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在资产的整个剩余使用寿命期间预期能够产生的,以适当的利率贴现的现金流入和流出。”也许你会因此认为巴菲特使用的内在价值评估模型与我们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学习的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完全相同,实际上二者具有根本的不同。

巴菲特认为通常采用的“现金流量等于报告收益减去非现金费用”的定义并不完全正确,因为这忽略了企业用于维护长期竞争地位的资本性支出。

巴菲特并没有采用加权平均资本作为贴现率,而采用长期国债利率,这是因为他选择的企业具有长期持续竞争的优势。

3.选择正确的公司未来长期现金流量的预测方法

可以肯定的是,投资人要得出一个证据充分的正确结论,需要对公司的经营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并且需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投资者既不需要具备什么出众的天才,也不需要具备超人的直觉。很多时候,即使是最聪明的投资人都没有办法提出确凿的证据,即使是在最宽松的假设下仍是如此,这种不确定性在考察新成立的企业或是快速变化的产业时经常发生。在这种非常不确定的情况下,任何规模的投资都属于投机。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巴菲特认为,防止估计未来现金流量出错有两个保守却可行的办法:能力圈原则与安全边际原则。“尽管用来评估股票价值的公式并不复杂,但分析师,即使是经验丰富且聪明智慧的分析师在估计未来现金流时也很容易出错。在伯克希尔,我们采用两种方法来对付这个问题。第一,我们努力固守于我们相信我们可以了解的公司。这意味着他们的业务本身通常具有相当简单且稳定的特点,如果企业很复杂而产业环境也不断在变化,那么,我们就实在是没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去预测其未来现金流量了,碰巧的是,这个缺点一点也不会让我们感到困扰。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重要的不是他们到底知道什么,而是他们真正明白自己到底不知道什么。只要能够尽量避免犯重大的错误,那么投资人只需要做很少的几件正确的事情就足可以保证盈利了。第二,亦是同等重要的,我们强调在我们的买入价格上留有安全边际。如果我们计算出一只普通股的价值仅仅略高于它的价格,那么,我们不会对其买入产生兴趣。”

总的说来,利用现金流量进行评估是股票价值评估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其选择是否恰当将对评估结果和投资判断产生巨大的影响。巴菲特之所以认为利用现金流量评估是简单有效的,这是因为:

(1)巴菲特把一切股票投资都放在与债券收益的相互关系之中来看待。如果他在股票上无法得到超过债券的潜在收益率,那么,他会选择购买债券。因此,他的公司定价的第一层筛选方法就是设定一个门槛收益率,即公司权益投资收益率必须能够达到政府债券的收益率。

(2)巴菲特并没有浪费精力试图去为他研究的股票分别设定一个合适的、唯一的贴现率。每个企业的贴现率(资本成本)是动态的,它们随着利率、利润估计、股票的稳定性以及公司财务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变动。对一只股票的定价结果,与其做出分析时的各种条件紧密相关。但是两天之后,可能会出现新的情况,迫使一个分析家改变贴现率,并对公司做出不同的定价。为了避免不断地修改模型,巴菲特总是很严格地保持他的定价参数的一致性。

(3)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任何商业风险,那么,他的未来盈利就是完全可以预测的。在巴菲特眼里,可口可乐、吉列等优秀公司的股票就如同政府债券一样毫无风险,因此,应该采用一个与国债利率相同的贴现率。

运用概率估值

用概率来思考,不管是主观概率还是客观概率,都使投资者对所要购入的股票进行清醒和理智地思索。

巴菲特说:“用亏损概率乘以可能亏损的数量,再用收益概率乘以可能收益的数量,最后用后者减去前者。这就是我们一直试图运用的方法。”

在投资中,概率的运用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降低了投资的风险。

如果我们说股票市场是一个无定律的世界,那么此话就过于简单了。在这个世界上成千上万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才产生出了各种股票价格,这些力量随时都处于变动状态,任何一股力量对股票价格都会产生影响,而没有任何一股力量是可以被准确地预测出来的。投资人的工作就是正确评估各种股票价格变化的可能性,判断股票价格变化带来的损失与收益,并从中选择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

不管投资者自己是否意识到了,几乎所有的投资决策都是概率的运用。巴菲特的投资决策也应用了概率论,并巧妙地加进了自己的理解。

巴菲特说:“先把可能损失的概率乘以可能损失的量,再把可能获利的概率乘以可能获利的量,然后两者比较。虽然这种方法并不完美,但我们尽力而为。”

要把概率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投资当中去,还需要对数字计算的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

掷硬币猜中头像一面的概率为1/2,这意味着什么呢?或者说掷骰子单数出现的概率为1/2,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一个盒子里装有70个绿色大理石球,30个蓝色大理石球,为什么蓝色大理石球被捡出的概率为3/10。上面所有的例子在概率发生事件中均被称为频率分析,它是基于平均数的法则。

如果一件不确定事件被重复无数次,事件发生的频数就会被反映在概率中。如果我们掷硬币10万次,预计出现的头像次数是5万次。注意并不是“它将等于5万次”。按无限量大的原理只有当这个行为被重复无数次时,它的相对频数与概率才趋向于相等。从理论上讲,我们知道投掷硬币得到“头像”这一面的概率是1/2,但我们永远不能说两面出现的概率相等,除非硬币被掷无数次。

澄清投资与概率论之间联系的一个有用例证是风险套购的做法。

根据《杰出投资家文摘》的报道,巴菲特对风险套购的看法与斯坦福商学院的学生的看法是相同的。巴菲特解释道:“我已经做了40年的风险套购,我的老板格雷厄姆在我之前也做了30年。”风险套购从纯粹意义上讲,不过是从两地不同市场所报的证券差价中套利的做法。比方说,同种商品和货币在全世界不同的市场上报价,如果两地市场对同种商品的报价不同,你可以在这个市场上买入,在另一个市场上卖出,并将这其中的差额部分装入自己的腰包。

风险套购已成为目前金融领域普遍采用的做法,它也包括对已宣布购并的企业进行套购。但巴菲特说:“我的职责是分析这些(已宣布购并)事件实际发生的概率,并计算损益比率。”

巴菲特经常运用主观概率的方法来解释自己的决策过程。他说:“如果我认为这个事件有90%的可能性发生,它的上扬幅度就是3美元,同时它就有10%的可能性不发生,它下挫的幅度是9美元。用预期收益的27美元减去预期亏损的9美元就得出18美元(3 × 90%-9 × 10%=18)的数学预期收益。”

接下来,巴菲特认为必须考虑时间跨度,并将这笔投资的收益与其他可行的投资回报相比较。如果你以每股27美元的价格购买阿伯特公司的股票,按照巴菲特的计算,潜在收益率为66%(18美元除以27美元)。如果交易有望在6个月内实现,那么投资的年收益率就是132%。巴菲特将会把这个风险套购收益率同其他风险投资收益率进行比较。

通常,风险套购会隐含着潜在损失。巴菲特承认:“拿套利作为例子,其实我们就算在获利率非常确定的购并交易案中亏损也无所谓,但是我们不愿意随便抓住一些预期损失概率很大的投资机会。为此,我们希望计算出预期的获利概率,从而能真正成为决定是否投资此标的的唯一依据。”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巴菲特在风险套利的概率评估上是相当主观的。风险套利并无实际获利频率可言,因为每一次交易都不同,每一种情况都需要做出不同的独立评估。但即使如此,理性的数学计算仍能显示出风险套利交易的获利期望值的高低。

从以上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何在投资中运用概率论:

(1)计算概率。

(2)根据新的信息调整概率。

(3)随着概率的上升,投资数量也应加大。

(4)只有当成功的几率完全对你有利时才投资。

不管投资者自己是否意识到了,几乎所有的投资决策都是概率的应用。为了成功地应用概率原理,关键的一步是要将历史数据与最近可得的数据相结合。

但是,也有投资者认为,巴菲特的投资战略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他有这个能力,而对那些没有这种数学能力的一般投资者,这个战略就无效。实际上这是不对的。实施巴菲特的投资战略并不需要投资者学习高深的数学。《杰出投资家文摘》报道在南加州大学所作的演讲中,蒙格解释道:“这是简单的代数问题,学起来并不难。难的是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应用它。费马·帕斯卡定理与世界的运转方式是完全协调的。它是基本的事实,所以我们必须掌握这一技巧。”

那么,我们在投资中努力学习概率论是否值得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巴菲特的成功就与其概率计算能力有密切的联系。假如投资者也能学会从概率的角度思考问题,那么就会踏上获利之路,并能从自身的经验中吸取教训。

股价对价值的背离总会过去

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股价怎么波动,你需要真正关心的是投资目标的内在价值。即使在股价处于高位的时候,只要在股价大大低于其内在价值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投资;相反,如果股价处于低位,但是股价已经高于其内在价值,那么这仍然是不值得投资的。

在股市中,最常见的就是股价的波动。有时候面对的明明是一家很好的公司,但是股价却一直在价格的低位盘旋,导致很多投资者忍痛割爱,止损出局。事实上,巴菲特对这种情况的看法是:股价的波动是一件好事。因为股价的背离只是一种短暂的表现形式,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股价是不可能背离其内在价值的。

举个例子来说,巴菲特投资水果织机公司的时候,就是在该公司宣布破产的时候,当时伯克希尔公司是以差不多面额一半的价格买入了该公司的债券和银行的债券。要知道,这起破产案是十分特殊的,因为该公司虽然已宣布破产保护,可是即便是这个时候,它也没有停止支付有担保债券的利息,这样就使得伯克希尔公司每年依然能够得到15%的收益。到了2001年的时候,伯克希尔公司仍然拥有该公司10%的有担保债权。不难看出,巴菲特的做法和普通的投资者的做法是有很大区别的。当时以本金面额50%买入后,即使在70%左右进行回收,这笔投资也已经获得了40%的获利回报,如果再加上每年的15%左右的利息回报,伯克希尔公司获得的回报就已经相当可观了。

另外,一个更加典型的案例是,从2000年年末开始,巴菲特就陆续购进了Finova公司的债权。其实当时这家财务金融公司已经发生了一些问题,流通在外的美元债券价格高达110亿美元,已经下跌到面额的2/3左右,伯克希尔公司就在这个价格买入了其中约13%的债权。巴菲特选择该公司的理由是,该公司凶多吉少、难逃破产命运。但即使如此,该公司的净资产仍然摆在那里。伯克希尔公司从中回收的资金也会超过2/3面额的水平。即使该公司发生了最坏的状况,仍然是可以获利的。

当然,与普通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不同的是,由于伯克希尔公司总是动不动的就去取得被收购公司的控股权,所以,相比之下,普通投资者并不具备如巴菲特的话语权,这最终会影响到投资收益回报的高低。

有人问格雷厄姆是什么力量使价格最终回归于价值呢?格雷厄姆回答说:“这正是我们行业的一个神秘之处,对我和其他任何人而言,也一样神奇。但我们从经验上知道,最终市场会使股价回归于价值。”

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一样,同样遵循价值规律,股价短期波动很剧烈,经常偏离其价值,但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从长期来看,股价最终会回归于价值。巴菲特说:“股价波动是根本无法预测的。”其实他说的是短期波动。从长期来看,股价波动完全可以预测,因为股价对价值的背离总会过去,最终会回归于价值。

实质价值才是可靠的获利

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赚钱可以靠两个途径来实现:其中之一是企业实质价值的增长,再有就是“市场先生”上蹿下跳给出的非理性价格。对于前者,无疑是确定而稳定的,投资者一定要保证吃到的是这一块蛋糕,但后者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它不仅能在购买时提供安全边际,同时也能在适当的时候奖励投资者一块蛋糕顶端的奶油。

1991年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里写道:“查理和我一起对盈利作出了设定,以15%作为每年公司实质价值增长的目标,这也就是说,如果在未来10年内,公司要达到这个目标,则其账面净值至少要增加22亿美元。我们真的很需要祝福。请大家祝我们好运吧!

“1991年,我们经历了账面数字超额增长,但是这是一种不太可能再发生的现象,我们受惠于可口可乐与吉列本益比的大幅上涨,只这两家公司对我们的贡献就是我们在去年21亿美元净值成长中的16亿美元。

“在当今世界,可口可乐与吉列可以说是最好的两家公司,在未来几年我们预期它们的获利仍然会以惊人的速度保持增长,而我们持股的价值也将会以等比例的程度增加。然而另一方面是,去年这两家公司股价上涨的幅度远高于其本身获利增长的幅度,所以说去年我们是两面得利:其中一方面是靠公司绝佳的获利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市场对于公司股票的重新评价。当然我们同样认为,我们这样的调整是经得起考验的,但这种情况并不太可能每年都发生,展望未来,我们只可能靠前面第一点来获益。”

巴菲特一向都强调企业的实际价值而绝不是表面上看到的资产,他注重资产的盈利能力,比如,1987年,著名的鲍得温联公司在宣布破产后其账面的价值净值有4亿美元,但是另外一家公司Belridge石油在1979年用36亿美元的高价卖给壳牌石油时,其账面的价值才不到2亿美元。

1991年伯克希尔的净值增长了21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增加了39.6%。伴随着伯克希尔的不断成长,世界上所存在的可以大幅影响公司表现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了。然而当巴菲特操作的资金只有2000万美元的时候,一项获利100万美元的案子就可以使他的年报酬率增加5%。但当时他却要有3.7亿美元的获利(如果要是以税前计算的话需要5.5亿美元),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然而要一口气赚3.7亿美元比起一次赚100万美元的难度可是大得多了。

找出价格与价值的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股价似乎远远超过了公司的实际价值或者说预期增长率。实际上,这种现象不可能持续下去,股价与公司价值之间出现的断裂必须得到弥补。如果理性的投资者拥有充分的信息,那么股票价格将会长期维持在公司的内在价值水平附近。然而在过热的市场下,当投资者似乎愿意为一只股票支付所有家当的时候,市场价格将被迫偏离真实价值。

在股市中,如果没有找到价格与价值的差异,你就无法确定以什么价位买入股票才合适。

内在价值是一家企业在其存续期间可以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贴现值。但是内在价值的计算并非如此简单。正如我们定义的那样,内在价值是估计值,而不是精确值,而且它还是在利率变化或者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修正时必须相应改变的估计值。此外,如果两个人根据完全相同的一组事实进行估值,那么几乎总是不可避免地得出至少是略有不同的内在价值的估计值。

正如巴菲特所说:“价值评估,既是艺术,又是科学。”

巴菲特承认:“我们只是对于估计一小部分股票的内在价值还有点自信,但这也只限于一个价值区间,而绝非那些貌似精确实为谬误的数字。”

投资者要做的就是寻找企业整体的价值与代表该企业一小部分权益的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实质上,他们是在利用两者之间的差异。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要想科学地评估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为自己的投资做出正确的判断提供依据,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现金流量贴现模型

巴菲特认为,唯一正确的内在价值评估模型是1942年约翰·伯尔·威廉斯提出的现金流量贴现模型理论。

2.正确的现金流量预测

巴菲特曾经告诫投资者:“投资者应该明白会计上的每股收益只是判断企业内在价值的起点,而非终点。”在许多企业里,尤其是在那些有高资产利润比的企业里,通货膨胀使部分或全部利润徒有虚名。如果公司想维持其经济地位,就不能把这些“利润”作为股利派发。否则,企业就会在维持销量的能力、长期竞争地位和财务实力等一个或多个方面失去商业竞争的根基。因此,只有当投资者了解自由现金流时,会计上的利润在估值中才有意义。巴菲特指出,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现金流量并不能反映真实的长期自由现金流量,所有者收益才是计算自由现金流量的正确方法。所有者收益,包括报告收益,加上折旧费用、折耗费用、摊销费用和某些其他非现金费用,减去企业为维护其长期竞争地位和单位产量而用于厂房和设备的年平均资本性支出,等等。巴菲特提出的所有者收益,与现金流量表中根据会计准则计算的现金流量最大的不同是,它包括了企业为维护长期竞争优势地位的资本性支出。巴菲特提醒投资者,会计师的工作是记录,而不是估值,估值是投资者和经理人的工作。“会计数据当然是企业的语言,而且为任何评估企业价值并跟踪其发展的人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没有这些数字,查理和我就会迷失方向。对我们来说,它们永远是对我们自己的企业和其他企业进行估值的出发点,但是经理人和所有者要记住,会计数据仅仅有助于经营思考,而永远不能代替经营思考。”

3.合适的贴现率

确定了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之后,接下来就是要选用相应的贴现率。让很多人感到惊奇的是,巴菲特所选用的贴现率,就是美国政府长期国债的利率或到期收益率,这是任何人都可以获得的无风险收益率。一些投资理论家认为,对股权现金流量进行贴现的贴现率,应该是无风险收益率(长期国债利率)加上股权投资风险补偿,这样才能反映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但巴菲特从来不进行风险补偿,因为他尽量避免涉及风险。首先,巴菲特不购买有较高债务水平的公司股票,这样就明显减少了与之关联的财务风险。其次,巴菲特集中考虑利润稳定并且可预计的公司,这样,经营方面的风险即使不能完全消除,也可以大大减少。对此,他表示:“我非常强调确定性。如果你这么做了,那么风险因子的问题就与你毫不相关了。只有在你不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时候,才会有风险。”如果说公司的内在价值就是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那么恰当的贴现率究竟应该是多少呢?巴菲特选择了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无风险利率是多少?我们认为应以美国的长期国债利率为准。”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理由,巴菲特的选择是非常有效的:第一个方面,巴菲特把一切股票投资都放在与债券收益的相互关系之中。如果他在股票上无法得到超过债券的潜在收益率,那么他就会选择购买债券。因此,他的公司定价的第一层筛选方法就是,设定一个门坎收益率,即公司的权益投资收益率必须能够达到政府债券的收益率。第二个方面,巴菲特并没有花费过多的精力为他所研究的股票分别设定一个合适的、唯一的贴现率。每个企业的贴现率都是动态的,它们随着利率、利润估计、股票的稳定性以及公司财务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变动。对一只股票的定价结果,与其做出分析时的各种条件密切相关。两天之后,可能就会出现新的情况,迫使一个分析家改变贴现率,并对公司做出不同的定价。为了避免不断地修改模型,巴菲特总是很严格地保持他的定价参数的一致性。第三个方面,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任何商业风险,那么它的未来盈利就是完全可以预测的。在巴菲特眼里,可口可乐、吉列等优秀公司的股票就如同政府债券一样没有风险,所以应该采用一个与国债利率相同的贴现率。

4.经济商誉

事实上,根据债券价值评估模型进行企业股权价值评估时,企业的有形资产相当于债券的本金,未来的现金流量相当于债券的利息。和债券一样,本金在总价值中占的比例越大,受未来通货膨胀的影响就越大。现金流量越大,公司的价值越高。持续竞争优势越突出的企业,有形资产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越小,企业声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作用越大,超额回报率越高,经济商誉也就越庞大。因此,巴菲特最喜欢选择的企业一般都拥有巨大的无形资产,而对有形资产需求却相对较小,能够产生远远超过产业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率。简而言之,巴菲特最喜欢的优秀企业的内在价值只有一小部分是有形资产,而其余大部分都是无形资产创造的超额盈利能力。

从长期来看,价格与价值之间存在着完美的对应关系。任何资产的价格最终都能找到其真实的内在价值基础。

一些重要的价值评估指标

当经理们想要向你解释清楚企业的实际情况时,可以通过会计报表的规定来进行。但不幸的是,当他们想弄虚作假时,起码在一些行业,同样也能通过报表的规定来进行。如果你不能辨认出其中的差别,那么你就不必在资产管理行业中混下去了。

巴菲特说:“会计师的工作是记录,而不是估值。估值是投资者和经理人的工作。”

相对价值评估方法和基于资产的评估方法都不适用于持续竞争优势企业的价值评估。

在对股票进行价值评估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其他重要的价值评估指标:基于资产的价值评估方法和相对价值评估方法。

基于资产的价值评估方法是根据公司资产的价值来确定公司股票的价值。常用的评估方法有:

1.账面价值调整法

最为简单直接的资产价值分析方法是根据公司提供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价值进行估算。但账面价值法的一个明显的缺点是: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很有可能不等于它们的市场价值。

(1)通货膨胀使得一项资产当前的市场价值并不等于其历史成本价值减去折旧;

(2)技术进步使得某些资产在其折旧期满或报废之前就过时贬值了;

(3)由于公司形成的组织能力对各项资产有效地合理组合,公司多种资产组合的整体价值会超过各项单独资产价值之和,而这种组织能力的价值在公司账面上并没有反映。

因此,在进行资产价值分析时,需要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以反映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常用的调整方法有清算价值法、重置成本法。

2.清算价值法

清算价值法认为,公司价值等于公司对所有资产进行清算并偿还所有负债后的剩余价值。清算价值与公司作为持续经营实体的经营价值往往相差很大。如果公司处于衰退产业,公司盈利能力大幅度下滑,这时公司清算价值可能会大大高于公司经营价值。如果公司处于成长产业,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高,这时公司清算价值可能会大大低于公司经营价值。

实际上,对于有活跃的二手市场的相应资产,清算变卖价格就等于二手市场价格。但大多数资产并没有相应的二手市场,只能由评估师进行估算,但估算并不容易。同时,清算价值法也忽略了组织能力,而且只有在破产等少数情况下,公司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估算清算变卖价值。

3.重置成本法

重置成本法是最常用的资产价值评估方法。将一项资产的盈利能力与其遥远的历史成本相联系很难,但与其当前的重置成本相联系却很容易。

确定重置成本的一种简单的、主要针对通货膨胀进行调整的方法,是选用一种价格指数,将资产购置年份的价值换算为当前的价值。但价格指数法并没有反映资产的过时贬值与资产价格的变化,所以更好的方法是:对资产进行逐项调整,同时反映通货膨胀和过时贬值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以确定各项资产真正的当前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法的最大不足是忽略了组织能力。公司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运用组织能力,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资产和人员,使公司整体的价值超过各项资产单独价值的总和。但重置成本法无论如何完美,也只能反映各项资产单独价值的总和,但忽略了公司组织能力的价值。

除了以上的基于资产的价值评估方法外,我们也可以利用相对价值评估方法。

相对价值评估方法是根据公司与其他“相似”公司进行比较来评估公司的价值。一般的方法是对公司的重要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常用的指标是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等。

1.市盈率

市盈率是指股票市价与公司每股收益的比率,常用的是股票市价与公司未来一年每股收益的比率。

使用市盈率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它和一个基准进行比较,例如同行业中的其他公司、整个市场或者同一公司的不同时间点。一家公司以比它的同行低的市盈率交易可能是值得买的,但是记住,即使相同行业的公司也可能有不同的资本结构、风险水平和增长率,所有这些都影响市盈率。所以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一个成长迅速、负债较少和再投资需求较低的公司,即便市盈率较高,也是值得投资的。

你也可以把一只股票的市盈率与整个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比较。你正在调查研究的公司也许比市场的平均水平增长更快(或者更慢),也许它更有风险(或者风险更低)。大体上,把一家公司的市盈率和同行业的公司或者与市场比较是有价值的,但是这些不是你可以依赖的最后决定买入或者卖出的方法。

把一只股票现在的市盈率和它的历史市盈率比较也是有用的,尤其对那些比较稳定的、业务没有经历大的变化的公司来说更是如此。如果你看到一家稳定的公司以大致相同的速度成长,同时和过去有大致一样的预期,但是它以一个比长期平均水平低的市盈率交易,你就可以开始关注它了。它有可能是风险水平或者业务前景发生了变化,这是导致低市盈率的正当理由,也可能是市场以一个非理性的低水平给股票标价导致的低市盈率。

市盈率的优点是相对于现金流来说,会计盈利能更好地取代销售收入的会计意义,而且它比账面价值更接近市场的数据。此外,每股盈利数据是相当容易取得的,从任何财务数据中都可以得到,所以市盈率是一个容易计算的比率。

市盈率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例如,市盈率20是好还是坏,难以回答,使用市盈率只能在一个相对基础上,这意味着你的分析可能被你使用的基准扭曲。

所以,我们要在一个绝对水平上考察市盈率。是什么导致一家公司更高的市盈率?因为风险、成长性和资本需求是决定一只股票市盈率的基础,具有较高的成长性的公司应该有一个更高的市盈率,高风险的公司应当有一个较低的市盈率,有更高资本需求的公司应当有一个较低的市盈率。

2.市净率

市净率是指公司股票价格与每股平均权益账面价值的比率。这种投资理念认为固定的盈利或者现金流是短暂的,我们真正能指望的是公司当前有形资产的价值。巴菲特的导师格雷厄姆就是用账面价值和市净率对股票进行估值的著名的倡导者。

尽管市净率在今天还有某些效用,但是现在,很多公司通过无形资产创造价值,比如程序、品牌和数据库,这些资产的大部分不是立刻计入账面价值的。特别是对于服务性企业来说,市净率没有任何意义。例如,如果你用市净率去给eBay公司估值,你将无法按照极少的账面价值去评估公司的市场垄断地位,因为无形资产是导致该公司如此成功的最大的因素。市净率也可能导致你对一家像3M公司这样的制造业企业进行错误估值,因为3M公司的价值大部分都来源于它的品牌和创新的产品,而不是来自工厂的规模和存货的质量。

因此,当你考察市净率的时候,要知道它与净资产收益率相关。一家相对于同行或市场市净率低且有高净资产收益率的公司可能是一个潜在的便宜货,但是在你单独使用市净率给股票估值之前,还要做某些深度地挖掘工作。

但是,市净率在给金融性服务公司估值时是很好用的,因为大多数金融性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都有大量的流动性资产。金融性公司的好处是账面价值的资产是以市场价标价的,换句话说,就是它们每个季度都按照市场价格重新估值,这就意味着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当接近。(相反,一家工厂或者一块土地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价值是公司支付的价格,这与资产的现值有很大的不同。)

只要你确信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没有巨额的不良贷款,市净率就是一个筛选价值被低估的金融股的可靠路径。要牢牢记住金融类公司股票低于账面价值交易(市净率低于10)常常预示公司正在经历某种麻烦,所以在你投资之前要仔细研究这家公司的账面价值有多可靠。

3.市销率

市销率是用现在的股票价格除以每股的销售收入。市销率反映的销售收入比财务报表中的盈利更真实,因为公司使用的会计伎俩通常是想方设法推高利润。(公司可能使用会计伎俩推高销售收入,但如果使用频繁就容易被发现。)另外,销售收入不像利润那样不稳定,一次性的费用可能临时性压低利润,对处于经济周期底线的公司,一年到另一年中利润的这种变化可能非常显著。

通过把当前市销率与历史市销率比较,变化较小的销售收入使市销率在相对利润变化较大的公司进行快速估值方面变得更有价值。对于含金量不一的利润指标的评估,市盈率不能给我们很多帮助。但是在相同的时间段,销售收入没有如此多的变化,市销率就派上用场了。

市销率有一个大的缺点,那就是销售收入的价值可能很小也可能很大,这取决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果一家公司披露有数十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但每一笔交易都亏损,我们盯住股票的市销率就会比较困难,因为我们对公司将产生什么水平的收益并没有概念。这是每天使用销售收入作为市场价值的代替的缺陷。

一些零售商是典型的毛利率较低的公司,也就是说它们只把每一美元的销售收入中一个很小的比例转化成利润,市销率很低。例如,一家一般水平的杂货店在2003年中期的市销率大约是0.4,然而一个平均水平的医疗器材公司的市销率大约在43。造成这种巨大差别的原因不是杂货店毫无价值,而是因为一般水平的杂货店只有25%的销售净利率,而一般水平的医疗器材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在11%左右。一家杂货店的市销率如果达到10,那一定是被可笑地高估了,但一家医疗器材制造商有同样的市销率将被认为是一只绝对便宜的股票。

尽管市销率在你研究一家利润变化较大的公司时可能是有用的,因为你可以比较当前市销率和历史市销率,但它不是你能够依赖的指标。尤其不要比较不同行业公司的市销率数据,除非这两个行业有水平非常相似的盈利能力。

总之,资产价值评估方法和相对价值评估方法都不适用于持续竞争的优势企业,这是因为:持续竞争的优势企业的根本特征是,以较少的资产创造更多的价值,其资产价值往往大大低于公司作为持续经营实体的经营价值;另外,持续竞争的优势企业除了账面上反映的有形资产外,其品牌、声誉、管理能力、销售网络、核心技术等重要的无形资产根本不在账面上反映,所以也很难根据重置成本或清算价值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