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身心灵修炼课大全集
- 王光波
- 974字
- 2020-06-25 05:40:47
第二章 在匆忙中找到不迷失的自己
——都市身心灵破除执念课
人的痛苦,大多来自对诸多事情的执拗。雾里看花,以为窥视到了某类本相,实际上还是在原地打转。它让我们迷失了原本还算清晰的方向,使我们错入死胡同,频频碰壁。破除执念,就像是为心灵擦玻璃,只要我们将自己内心的“死疙瘩”抹去,便能得享内心的宁静与纯结。
我们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
人生有圆缺,有得失,这是没有办法去选择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如果那些失去的确实我们无法挽回,那么我们就勇敢地接受,并且要用自己的双手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邰丽华没有因为自己身体的缺陷就放弃了追求人生的价值,而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用一颗坚强、火热的心,创造生活。
邰丽华是中国唯一登上两大世界顶级艺术殿堂——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和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的舞蹈演员,也许她并没有达到舞蹈的顶峰,但她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残疾人只要通过努力一样可以取得了不起的成就。在邰丽华两岁那年,她因高烧失去了听力,没过多久,甜美的歌喉也关闭了,她从此陷入了无声世界。
她当时的寂寞与痛苦难以想象。当她快满7岁那年,父母决定将她送入市聋哑学校学习。在那里,一堂律动课改变了她的人生。当老师踏响木地板上的象脚鼓时,一种奇怪而自然的振动刹那间传遍邰丽华的全身,她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对这个世界新奇的感知。当别的同学表现出万分高兴的时候,她已经将整个身体匍匐在地板上,深深地投入到那充满幸福的律动之中了。她激动,她兴奋,眸子闪亮,小脸通红,她感觉到这个世界从未有过的美丽,她指着自己的胸口,用三个手势告诉老师:我——喜——欢。她努力地感受不同的振动,娇小的身体随之摆动。她突然发现,这是一种属于她的语言。她比别人勤于思考,更善于琢磨用舞蹈来表达情感。从此她踏上了她的舞蹈之路。在婀娜的舞姿背后,对于邰丽华,她要付出比常人多好几倍的辛苦努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她的舞蹈事业中,为了练舞,她将自己变成了一只旋转的陀螺,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和睡觉的时间,其他时间都是在练习舞蹈。找不准节拍再练,动作不对再改,一次又一次摔倒,爬起,摔倒,爬起。练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以致小腿上留下了一道又一道青黑的伤疤。
凭着执著的努力,她在15岁时就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国演出了。在很多次舞蹈比赛中,评委们根本没有发现她是一位双耳失聪的残疾人。邰丽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她热爱的舞蹈中,一曲《雀之灵》有多少节拍,她没有仔细计算过,但老师作过一次测试,邰丽华凭着感觉舞完这700多个节拍,竟丝丝入扣,没有一点差错。她唯一的方法就是记忆、重复、再记忆,到最后她心里已经有了一支永远随时为她响起的乐队。
重新燃起的生命之火让邰丽华重新认识存在的意义。她爱上了舞蹈,虽然没有音乐,但是她用自己的心去伴奏。她说:“残疾不是缺陷,而是人类多元化的特点。残疾不是不幸,而是不便。残疾人也有生命的价值。愈是残缺,愈要美丽!”舞蹈,对于邰丽华来说,是儿时的嬉戏,是精神的寄托,是感受这个世界的特定方式。她用行动告诉人们,她和正常人一样,和他们一样可以体验与创造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
保持耐性与恒心
人生像一场马拉松赛跑,能坚持到最后的就能成功。比别人慢没有关系,到终点时一样会有人为我们鼓掌。幸运、成功永远只属于辛劳的人,有恒心不易变动的人,能坚持到底、绝不轻言放弃的人。事业如此,德业亦如此。
一位青年问著名的小提琴家格拉迪尼:“你用了多长时间学琴?”格拉迪尼回答:“20年,每天12小时。”有人问著名牧师利曼·比彻:“你为那篇关于‘神的政府’的著名布道词,准备了多长时间?”牧师回答:“大约40年。”
我们与大千世界相比,或许微不足道,不为人知。但是我们能够耐心地增长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当我们成熟的那一刻、一展所能的那一刻,将会有惊人的成就。正如布尔沃所说的:“恒心与忍耐力是征服者的灵魂,它是人类反抗命运、个人反抗世界、灵魂反抗物质的最有力支持,它也是福音书的精髓。从社会的角度看,考虑到它对种族问题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其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为过。”没有耐性,不能持之以恒,正是很多人最后失败的原因。
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执著的愿望,只是一不小心把它丢失在了时光里,让天下间最容易的事变成了最难的事。要想成就大事大业的人,尤其要有恒心来成就它。
做个真实的人
之所以有人不愿意做个真实的人,喜欢给自己戴上各种奇形怪状的面具,是他们认为自己无论拥有怎样的高尚情操,如何修养自己的品行,都会被别有目的的人诋毁、嘲笑,甚至践踏。这让他们在感到吃亏的同时,也觉得做一个虚情假意的人也无伤大雅。
一个真实的人,不会为无聊恶毒的诽谤去辩解什么,因为他们知道,行得正,又何惧别人说三道四。所以,真实意味着坦荡诚恳,意味着认真实在,志向坚定,情趣高尚。正因如此,即便是受些委屈、受些诽谤,甚或受些无端的指责又有何妨?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爱上了同单位的女孩,这个女孩美丽端庄,性情温和,正是他喜欢的类型,而且他觉得对方似乎对自己也有一点感觉,于是他决定,一定要将这个女孩追到手。经过三个月的“猛烈轰炸”,女孩终于没有抵挡住小伙子的攻势,投入了他的怀抱。小伙子非常疼爱自己的女朋友,每天和她同进同出,从不让她干家务活,每当女朋友发脾气的时候他总是哄着她,即便不是自己的错,他也主动向女友道歉,在他看来,这些都是一个好男友应该做到的,但是交往一个多月后,女友对他似乎越来越不满意。小伙子问她:“是我哪里做得不好吗?你说出来,我改正就是了。”女友说:“我觉得你变了,以前我觉得你做人从不藏着掖着,是个很真实的人,让我能一眼看到底,有安全感,所以这才跟你交往,可现在的你,为了讨我开心,不敢发脾气,不敢说重话,让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是真实的你,什么时候是另外一个你,这让我很难过,我看不到你的真心,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听完女友的这番话,小伙子陷入了沉思。
这个小伙子一心想让女友开心,却失去了原本在女友眼里最有安全感的那份真实。世上的事往往如此,有我们无法预料的,也有料到之后无法把握的。原本清澈的溪水,尘沙泛起,时日一久,变成满身污浊,当路过的旅人想要丢弃垃圾时,恐怕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样一条溪流,因为它原本污秽,所以再丢些肮脏之物也毫不介怀。倘若溪流始终清澈见底,鱼游浅底,又有谁会丢弃垃圾于其中?即便不慎掉落,也会将其打捞上来,不想破坏溪流原本的面目。做一个真实的人亦如此,其真,所以心底明澈,其真,所以始终如一,犹如笔直的树干,不怕风雨,不惧雷电。诽谤、责难和玩弄不过是小人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目的的卑劣行为而已,对于一个内心明澈、真实透亮的人来说,这些不过是一阵风吹起,不久即会偃旗息鼓,只要自己一如往昔,又何必怕别人说三道四。
悔恨于事无补,重树目标再起航
令人后悔的事情,在生活中经常出现。许多事情做了后悔,不做也后悔;许多人遇到要后悔,错过了更后悔;许多话说出来后悔,说不出来也后悔……人的遗憾与后悔情绪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正像苦难伴随生命的始终一样,遗憾与悔恨也与生命同在。
人生一世,花开一季,谁都想让此生了无遗憾,谁都想让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永远正确,从而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人不可能不做错事,不可能不走弯路。做了错事,走了弯路之后,有后悔情绪是很正常的,这是一种自我反省,是自我解剖的前奏,正因为有了这种“积极的后悔”,我们才会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好、更稳。但是,如果你纠缠住后悔不放,或羞愧万分,一蹶不振;或自惭形秽,自暴自弃,就愚蠢至极。
一位很有名气的心理学老师,在给学生上课时拿出一只十分精美的咖啡杯,当学生们正在赞美这只杯子的独特造型时,教师故意装出失手的样子,咖啡杯掉在水泥地上成了碎片。学生们不断发出了惋惜声。老师说:“再怎么惋惜也无法使咖啡杯恢复原形。在你们生活中,当发生了无可挽回的事时,请记住这破碎的咖啡杯。”
破碎的咖啡杯,恰恰使我们懂得了:过去的已经过去,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生活不可能重复过去的岁月,光阴如箭,来不及后悔。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要重蹈覆辙才是真理,要知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
古时候,一个少年背负着一个砂锅前行,不小心绳子断了,砂锅也掉到地上碎了,可是少年却头也不回地继续前行。路人喊住少年问:“你不知道你的砂锅碎了吗?”少年回答:“知道。”路人又问:“那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少年说:“已经碎了,回头何益?”说罢继续赶路。
听完这个故事,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点感悟。这个少年是对的,既然砂锅已经碎了,回头看又有什么用呢?这正如人生中的许多失败一样,已经无法挽回,再去惋惜悔恨也于事无补。与其在痛苦中挣扎浪费时间,还不如重新确定一个目标,再一次奋发努力。
接受天生的限制,改进自己的缺点
每个人都应乐于接受自己,既接受自己的优点,也接受自己的缺点。但事实是,绝大部分人对自己都持有双重的看法,他们给自己画了两张截然不同的画像,一张是表现其优秀品质的,没有任何阴影;另一张全是缺点,画面阴暗沉重,令人窒息。
我们不能将这两幅画像隔离开来,片面地看待自己,而是需要将其放到一起综合考察,最后合二为一。我们在踌躇满志时,往往忽视自己内心的愧疚、仇恨和羞辱;在垂头丧气时,却又不敢相信自己拥有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我们应该画出自己的新画像,应该实事求是地接受自己、了解自己。很多人常常过分严格地要求自己,凡事都希望做得完美无缺,这是十分愚蠢的想法。
纽约的一名精神病医生遇到过这样一个病人,他酒精中毒,已经治疗了两年。有一次,这个病人来看医生,要求进行心理治疗。病人告诉医生说,前两天他被解雇了。当心理治疗完毕后,病人说:“大夫,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一年前,我是承受不住的。我想自己本来可以做得更好,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但却未能做到,为此我会去酗酒。说实话,昨天晚上我还这么想呢。但现在我明白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该正视它,坦然地接受它。失败就像成功一样,是人生中难得的经历,它是我们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都能像这位病人一样,坦然接受生活的全部,那么我们就能够正确地看待各种不良的心境。沮丧、残酷、执拗,这些都只是暂时的现象,是人的多种情感之一。要求自己完美无缺的人往往极其脆弱,他们常常会因为对自己过分苛刻而感到绝望。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引起失败的因素,也有导致成功的因素。我们应有自知之明,把这两个方面都看做是人性的固有成分,接受它们,努力发挥人性中的优点。恩莫德·巴尔克曾说过,以少数几个不受欢迎的人为例来看待一个种族,这种以偏概全的做法是极其危险的。对自己、对别人具有攻击性、怀有仇恨,这些情感是人性的一部分,不必因此就厌恶自己,觉得自己就像社会的弃儿一般。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在精神上获得超脱和自由。
简单生活
许多人为追求舒适的物质享受、较高的社会地位、显赫的名声等,使自己庸碌而烦乱;也有人为追求时髦、新潮、时尚、流行而让自己被欲望束缚。用心于此,人就会像被鞭子抽打的陀螺,忙碌起来——或拼命打工,或投机钻营,应酬、奔波、操心……你会发现自己很难再有轻松在家读书的时间,也很难再有与三五朋友坐在一起侃大山的闲暇,忽略了自己孩子的生日,你会忙得没有时间陪父母叙叙家常……
一位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的老先生,在日记簿上记下了这段文字:
“如果我可以从头活一次,我要尝试更多的错误,我不会再事事追求完美。我情愿多休息,随遇而安,处世糊涂一点,不对将要发生的事处心积虑地计算。可以的话,我会去多旅行,跋山涉水,更危险的地方也不妨去一去。过去的日子,我实在活得太小心,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有失,太过清醒明白。如果一切可以重新开始,我会什么也不准备就上街,甚至连纸巾也不带一张。如果可以重来,我会赤足走在户外,甚至整夜不眠。还有,我会去游乐园多玩几圈木马,多看几次日出,和公园里的小朋友玩耍……只要人生可以从头开始,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他是个地地道道、彻头彻尾的商人,活在尔虞我诈的商场,他曾经倾尽全力、亲力亲为,弄得自己心力交瘁。为此,他总是能找到借口自我安慰:“商场如战场,我是身不由己呀!”直到临终,老先生才彻底觉悟,生活不需要很多钱,简单生活,让自己快乐才是最珍贵的。简单生活并非物质的匮乏,但一定是精神的自在;简单生活也不是无所事事,却是心灵的单纯。回归内在的真实,才是真正的富足。
简单生活并不是要你放弃追求,放弃劳作,而是说要抓住生活、工作中的本质及重心,去掉世俗浮华的琐务。简单生活不是自甘贫贱,你可以开一部昂贵的车子,但仍然可以使生活简化。一个基本的概念在于你想要改进你的生活品质。
泰勒是纽约郊区的一位神父。
那天,教区医院里一位病人生命垂危,他被请过去主持病人临终前的忏悔。
他到医院后听到了这样一段话:“我喜欢唱歌,音乐是我的生命,我的愿望是唱遍美国。作为一名黑人,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我没有什么要忏悔的。现在我只想说,感谢您,您让我愉快地度过了一生,并让我用歌声养活了我的6个孩子。现在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但死而无憾。仁慈的神父,现在我只想请您转告我的孩子,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吧,他们的父亲会为他们骄傲。”
一个流浪歌手,临终时能说出这样的话,让泰勒神父感到非常吃惊,因为这名黑人歌手的所有家当,就是一把吉他。他的工作是每到一处,把头上的帽子放在地上,开始唱歌。40年来,他的歌声感染了众多听众。他虽然不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富豪,可他从不缺少快乐。他过着简单的生活,有着一颗容易满足的心。
泰勒神父在之后的一次演讲中讲到了这件事,他总结道:“最有意义的活法很简单,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从中发掘到一颗容易满足的心灵。”
简单是一种生活艺术与哲学。简单生活首先是外部生活环境的简单化。当你不需要为外在的生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时候,也就为内在的生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与平静。之后是内在生活的调整和简单化,这时的你可以更加深层地认识自我。
一切阻碍都是线索与路径
亨利的父亲过世了,他还有一个两岁大的妹妹,母亲为了这个家整日操劳,但是赚的钱难以让每个人都填饱肚子。看着母亲日渐憔悴的样子,亨利决定帮妈妈赚钱养家,因为他已经长大了,应该为这个家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了。一天,他帮助一位先生找到了丢失的笔记本,那位先生为了答谢他,给了他一美元。亨利用这一美元买了三把鞋刷和一盒鞋油,还自己动手做了个木头箱子。带着这些工具,他来到了街上,每当他看见路人的皮鞋上全是灰尘的时候,就对那位先生说:“先生,我想您的鞋需要擦油了,让我来为您效劳吧。”他对所有的人都是那样有礼貌,语气是那么真诚,以至于每一个听他说话的人都愿意让这样一个懂礼貌的孩子为自己的鞋擦油。就这样,第一天他就带回家50美分,他用这些钱买了一些食品。他知道,从此以后每一个人都不需要再挨饿了,母亲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操劳了,这是他能办到的。母亲看到他背着擦鞋箱,带回来食品的时候,流下了高兴的泪水。“你真的长大了,亨利。我不能赚足够的钱让你们过得更好,但是我现在相信我们将来可以过得更好。”母亲说。就这样,亨利白天工作,晚上去学校上课。他赚的钱不仅为自己交了学费,还足够维持母亲和妹妹的生活。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与亨利一样,有着很差的环境,与亨利不同的是,有很多人被环境的困难和阻碍击倒了。而另外一些人因为一生中没有常同“阻碍”搏斗的机会,而又没有充分的“困难”足以刺激起其内在的潜伏能力,于是默默无闻,真是可惜。阻碍不是我们的仇敌,而是恩人,它能锻炼起我们“战胜阻碍”的种种能力。森林中的大树,如果不曾同暴风猛雨搏斗过千百回,树干就不能长得十分结实。同样,人不遭遇种种阻碍,他的人格、本领是不会得到提高的,所以一切的磨难、忧苦与悲哀,都是足以锻炼我们的。一个大无畏的人,愈为环境所困,反而愈加奋勇,忧患、困苦,不会损他毫末,反而可以加强他的意志、力量与品格,使他成为人上人——这才是世间最可敬佩、最可羡慕的一种人。
苦难是迈向成功的阶梯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从不向命运低头。九岁时,因为家境贫困,他不得不外出赚取生活费。他远赴大阪谋职,母亲为他准备好行囊,并送他到车站。临行前,母亲特地向同行的人诚恳地拜托:“这个孩子要单独去大阪,请各位在旅途中多多关照。”母亲的背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松下幸之助到大阪后,在船场火盆店当学徒,开始了艰苦的谋生。小小年纪,远离亲人,他感到孤单无助,甚至丧失了生活的信心。有一次,店主叫住他,递给他一个五钱的白铜货币,说是薪水。他吃惊极了,他从来没有见过五钱的白铜货币,这对穷人家的孩子来说,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报酬激起了他工作的激情,也扬起了他奋斗的风帆。靠着不可思议的信念的支持,他变得更加坚强。他不辞辛苦地打杂,磨火盆,有时,一双手磨得皮破血流,连提水、打扫的活儿都干不了,但他咬牙挺了过来。渐渐地,松下幸之助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人生旅程中,如同穿越崇山峻岭,时而风吹雨打,困顿难行;时而雨过天晴,鸟语花香。当苦难来临时,有的人自怨自艾,意志消沉,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则不屈不挠,与苦难作斗争,成为生活的强者。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强者视它为垫脚石。
道本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却在大阪的一所中学当了几十年的校工。尽管工资不多,但他很满足生活中的一切。就在他快要退休时,新上任的校长以不识字为由将他辞退了。道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校园。像往常一样,他去为自己的晚餐买半磅香肠,但快到食品店门前时,他想起食品店已经关门多日了。而不巧的是,附近街区竟然没有第二家卖香肠的。忽然,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里闪过——为什么我不开一家专卖香肠的小店呢?于是,他拿出自己仅有的一点积蓄开了一家食品店,专门卖起香肠来。因为道本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十年后,他成了一家熟食加工公司的总裁,他的香肠连锁店遍及了大阪的大街小巷,颇有名气的道本香肠制作技术学校也应运而生。一天,当年辞退他的校长得知这位著名的董事长识字不多时,便十分敬佩地称赞他:“道本先生,您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却拥有如此成功的事业,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道本诚恳地回答:“真感谢您当初辞退了我,让我摔了跟头,从那之后我才认识到自己还能干更多的事情。否则,我现在肯定还是一位靠一点退休金过日子的校工。”
能够克服困难,首先就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松下幸之助与道本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者首先是从困境中崛起的。困境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品格,也可以激发一个人向上发展的勇气和潜力。在困境中,人们往往会想出办法来自救,无形之中反而促成了人生的辉煌。所以,人应该感谢苦难,感谢苦难中所孕育的成功。
如果幸福是人生的目标,那么,苦难就是人们达到这一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要享受成功的快乐就必须承受痛苦和挫折。事实上,苦难往往是化了妆的幸福,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与苦难,只要我们仍具有坚持信念的勇气,那么,总有一天,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
选择成功,先要选择坚强
1956年,58岁的哈默购买了西方石油公司,开始大做石油生意。石油是最能赚大钱的行业,也正因为最能赚钱,所以竞争尤为激烈。初涉石油领域的哈默要建立起自己的石油王国,无疑面临着极大的竞争风险。首先碰到的是油源问题。1960年石油产量占美国总产量38%的得克萨斯州,已被几家大石油公司垄断,哈默无法插手;沙特阿拉伯是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的天下,哈默难以染指。如何解决油源问题呢?1960年,当花费了1000万美元勘探基金而毫无结果时,哈默再一次冒险地接受了一位青年地质学家的建议:旧金山以东一片被德士古石油公司放弃的地区,可能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并建议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把它租下来。哈默千方百计从各方面筹集了一大笔钱,进行了这一冒险的投资。当钻到860英尺深时,终于钻出了加利福尼亚州的第二大天然气田,估计价值在2亿美元以上。
哈默成功的事实告诉我们:如果你要选择成功,那么,你同时要选择坚强。因为一次成功总是伴随着许多失败,而这些失败从不怜惜弱者。没有铁一般的意志,就不会看到成功的曙光。怯懦者往往被灾难打垮、吓退,坚强者则大步向前。当你碰到困难时,不要把它想象成不可克服的障碍。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困难是不可克服的,只要你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困难在不屈的人们面前会化成一种礼物,这份珍贵的礼物会成为真正滋润你生命的甘泉,让你在人生的任何时刻,都不会轻易被击倒!
一群小女孩在练习跳水,其他的孩子都已经勇敢地从3米跳台上跳下水了,只剩下一个小女孩没有跳。这个小女孩长得很漂亮,她的脸上写满了恐慌。老师在旁边鼓励,周围的同学也鼓励她,但她还是害怕,甚至泪水都流了出来。“还有几分钟就要下课了。”老师似乎已经对这个小女孩失去了耐心,说出了这样的话。小女孩听到后双腿颤抖得更厉害了,但是她艰难地退了一小步,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往池子里看了看。突然,周围的人看见她闭着眼睛跳了下去,水花溅得很高,可见并不成功,但还是赢来了全场的热烈掌声。“安哥拉,我们都为你骄傲。你是如何战胜自己的胆怯的呢?”旁边的一个小伙伴问道。这个叫安哥拉的12岁的小女孩已经抹干泪水,穿上了衣服。她用还有一点发颤的声音慢慢地说“:我突然想起了爸爸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在困难的时候闭着眼睛也要往前迈一步。”
小女孩的父亲是当地一位很有名的神学院院长。他对女儿的要求十分严格,希望她能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小女孩也没有忘记父亲对她的教诲,在各个方面都很刻苦,即使是在最薄弱的体育方面,她也做到了坚持。小女孩在学业上非常优秀,进步很快,尤其在科学和政治方面,显露出了不同凡响的能力和才华。这个小女孩就是安哥拉·默克尔——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理,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总理。每当默克尔在面对政治上的重重困难时,她都会想起少年时的那次跳水。“我要好好地感谢我的父亲,因为他在我面对困难的时候都会重复这样一句话:当你在烦恼事情没有什么进展时,请不要停下你发抖的双脚,请你再往前迈一步,只要一步!”默克尔如此说道。
在面临困难时,我们很多时候都以为自己支撑不下去、承受不了了,但是,也许我们只是往前再迈进一小步,再坚持那么一会儿,事情就会出现很大的改观。
以坦然的心境对待所发生的事情
我们的心,每天都是上天堂、下地狱,来来回回周游。顺心如意,欢喜得意,便是天堂;恶念纷飞,受挫忧郁,即地狱。天堂、地狱其实都在人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心中一念善就是天堂,心中一念恶就是地狱,就看大家怎么选择。你我皆凡人,注定逃不脱世俗的牵绊,与其为外境所困,不如用一颗宁静淡泊的心平和对待。
日本明治时代有一位著名的南隐禅师,他境界很高,常常能用一两句话给人以深刻的点拨,因此很多人慕名而至。一天,有一位官员前来拜访,请南隐禅师为他讲解何谓天堂、何谓地狱,并希望禅师能够带他到天堂和地狱去看一看。南隐禅师面露鄙夷之色,细细打量了他一番,然后问道:“你是何人?”官员说:“在下是一员武将。”南隐禅师哈哈大笑,并用很刻薄的语言嘲笑道:“就你这一副模样,居然也敢称自己是一员武将,真是笑死人了!”官员大怒,立刻让身边的差役棒打南隐禅师。南隐禅师跑到佛像之后,露出头来对着官员喊:“你不是让我带你参观地狱吗?看,这就是地狱!”官员顿时明白了南隐禅师所指,心生愧疚,并被南隐禅师的智慧所折服,于是走到禅师面前,恭恭敬敬地低头道歉。南隐禅师笑着说:“看啊,这不就是天堂了吗?”
在听到南隐禅师的讥讽之后,这名官员尚未思考禅师的用意便勃然大怒,一念之间,便堕入了地狱;反之,当他以坦然平和的心境对待所发生的事情时,天堂也就在眼前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是天堂,是地狱,完全在于自己的选择。正是这种选择决定了一个人是快乐生活的主人还是忧愁烦恼的奴隶。你是选择成为一名智者,还是一名痴人呢?
先认识自己,再认识世界
我们求知的时候总是外指的,希望自己能够了解整个外部世界,却往往忽视了对自己内心的探求。其实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认识自己。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了解我们外部的世界。
禅院里来了一个小和尚,年纪轻轻,但是人很聪明勤快,他希望能够尽快地有所觉悟,于是常常去找智闲禅师,诚恳地向禅师请教:“师父,我刚来到禅院,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更快地有所悟,请师父指点一二。” 智闲禅师看到他诚恳的表情,微笑着说:“既然你刚刚来这里,一定还不熟悉禅院里的师父和师兄们,你先去认识一下他们吧。”小和尚听从了禅师的指教,接下来的几日里除了日常的劳作以及参禅,都积极地去结识其他的僧人们。几天之后他又找到智闲禅师,说:“师父,禅院里的其他禅师和师兄们我都已经认识过了,接下来呢?”智闲禅师看了他一眼,说:“后院菜园里的了元师兄你见过了吗?”小和尚默默地低下了头。智闲禅师说:“还是有遗漏啊,再去认识和了解吧!”又过了几天,小和尚再次来见智闲禅师,充满信心地说:“师父,这次我终于把禅院里的僧人都认识了,请您教我一些其他的事情吧!”智闲禅师走到小沙弥身边,气定神闲地说:“还有一个人你没有认识,而且这个人对你来说,特别的重要!”小沙弥带有疑惑地的走出智闲禅师的禅房,一个人一个人地的去询问,一间房一间房地去找那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人,可是始终没有找到。甚至在深夜里,他也一个人躺在床上思考:到底这个人是谁呢?过了很久,小沙弥始终找不到对自己很重要的那个人但是也不敢再去问禅师。打坐完后的一天下午,他正准备烧水做饭,挑水的时候正好有一口井,在水面上他突然看见了自己的身影,他顿时明白了智闲禅师让他寻找的那个人原来就是自己!
有一个人,离我们很近也很远,很亲也很疏,很容易想起也很容易忘记,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像这个小和尚一样,好奇地打量着外部的世界,积极地探索着这个世界中的未知,但是却忽视了自己。连自己都没有真正认识的人如何去了解这个世界呢?只有完全认识了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接触世界。
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要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个清晰的认识。圣严法师曾经以照镜子为例来说明这个道理:一般人对自己的缺点,大都隐瞒、掩盖或不愿检讨和承认。这种人,往往是一脸的灰尘、油垢,但不愿自我反省和检查。他也许曾照过镜子,但看到又脏又丑的自己,就没有勇气再面对镜子。这种人不清楚、不了解自我长相,拒绝看清自己的缺点,往往是自我膨胀的。就像火鸡看到外敌时,颈部和身上的毛就竖直膨胀,借以夸大实力,希望让对手以为它体型变大了,但大家都清楚,那是假象。所以我们要随时保持自省,不断地从自我反思中深入地认识自己。
没有绝境只有绝望
企业家卡尔森原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光蛋,但是他从没对自己最终会成为富翁产生过怀疑。即使在一种十分被动和不利的条件下,他依然能够顽强进取,积极寻找成功的机会。他这种积极的心态帮助了他,面对现状,他没有沮丧和气馁,而是力求向上,力求改变现状,这种心态终于使他创富成功。有一次,卡尔森发现了一个商机。于是他借钱办了一个制造玩具沙漏的厂。沙漏是一种古董玩具,它在时钟未发明前用来测每日的时辰;时钟问世后,沙漏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而卡尔森却把它作为一种古董来生产销售。本来,沙漏作为玩具,趣味性不多,孩子们自然不大喜欢它,因此销量很小。卡尔森一时找不到其他比较适合的工作,只能继续干他的老本行。沙漏的需求量越来越少,卡尔森最后只得停产。但他并不气馁,他完全相信自己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于是他决定先好好休息,轻松一下,他便每天都找些娱乐项目,看看棒球赛,读读书,听听音乐,或者领着妻子、孩子外出旅游,但他的头脑一刻也没有停止思考。
机会终于来了,一天,卡尔森翻看一本讲赛马的书,书上说:“马匹在现代社会里失去了它运输的功能,但是又以高娱乐价值的面目出现。”在这不引人注目的两行字里,卡尔森好像听到了上帝的声音,高兴地跳了起来。他想:“赛马骑用的马匹比运货的马匹值钱。是啊!我应该找出沙漏的新用途!” 就这样,从书中偶得的灵感,使卡尔森精神重新振奋起来,把心思又全都放到沙漏上。经过几天苦苦的思索,一个构思浮现在他的脑海:做个限时3分钟的沙漏,在3分钟内,沙漏里的沙子就会完全落到下面来,把它装在电话机旁,这样打长途电话时就不会超过3分钟,电话费就可以有效地控制了。想好了后,他就开始动手制作。这个东西设计上非常简单,把沙漏的两端嵌上一个精致的小木板,再接上一条铜链,然后用螺丝钉钉在电话机旁就行了。不打电话时还可以作装饰品,看它点点滴滴落下来,虽是微不足道的小玩意儿,却能调剂一下现代人紧张的生活。
担心电话费支出的人很多,卡尔森的新沙漏可以有效地控制通话时间,售价又非常便宜。因此一上市,销量就很不错,平均每个月能售出3万个。这项创新使原本没有前途的沙漏转瞬间成为对生活有益的用品,销量成倍地增加,面临倒闭的小厂很快变成一个大企业。卡尔森也从一个即将破产的小业主摇身一变,成了腰缠万贯的富豪。卡尔森成功了,赚了大钱,而且是轻轻松松,没费多大力气。可是如果他不是一个心态积极的人,如果他在暂时的困难面前一蹶不振,那么他就不可能东山再起,成为富豪。
困境存在与否,不是你能左右的,然而,对困境的回应方式与态度却完全由你掌握。你可能因内心痛苦而恶言恶行,也可以将痛苦转化为诗篇,而是此是彼,则有待于你来抉择。艰苦岁月中,你也许没有选择的余地,但是,你却可以决定自己怎样去面对这种岁月。积极面对问题也许要有无比的勇气。“天无绝人之路”的想法,就是所谓的“可能性思考”。它代表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说它积极,并不等于说它是万灵丹,不过,如果能以积极态度面对困境,那么,在“天助自助”的情况下,人生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心存梦想,人生便可随时开始
一个部落首领去世了,他的儿子继承了酋长的位子,承担起了领导部落的任务。但是,由于他花天酒地,游手好闲,部落的势力很快衰退下来,在一次与仇家的战役中,他被仇家所在的部落擒获。仇家的首领决定第二天将他斩首,于是给他一天的时间自由活动,而活动的范围只能在一个指定的草原上。当他被放逐在茫茫的大草原上时,他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被整个世界抛弃了。他回忆起曾经锦衣玉食的日子,想起了自己部落辛苦劳作的牧民,想起了那些英勇的武士卖命效力,他追悔莫及。他想,如果能让我重来一次,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绝对不会是这样一个结果。于是,他想在自己生命的最后24个小时做一些事情,来弥补自己曾经的过失。他慢慢地行走在草原上,看见很多贫苦而又可怜的牧民在烤火,他把自己头顶上的珍珠摘下来送给他们;他看见有一只山羊跑得太远,迷失了方向,他把它追了回来;他看见有孩子摔到了,主动把他扶了起来;最后,他还把自己一件珍贵的大衣送给了看守他的士兵……他终于做了一些自己以前从没做过的事情,他觉得自己内心还是善良的,可以无憾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了。
第二天,行刑的时候到了,他很轻松地步入刑场,合上双眼,等待刽子手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等了很久,刽子手的刀都没有落下,他觉得很奇怪。当他慢慢把眼睛睁开的时候,才看见那个仇家首领捧着一碗酒微笑着站在他面前。那个首领说:“兄弟,这一天来,你的所作所为让我感动,也让我重新认识了你,我们两个部落的牧民本来可以和睦愉快地相处,却因为一些私利互相仇视,彼此杀戮,谁都没有过上太平的日子,今天,我要敬你一杯酒,冰释前嫌,以后我们就是兄弟,如何?”之后,那个纨绔子弟回到了部落,再也没有纸醉金迷地生活,而是勤政爱民,成为一个优秀的部族首领。
人生可以随时开始,即使只剩下生命中的24小时。一个人只要还能思考,还充满了梦想,就一定可以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坚持不懈,才能获取最大的奖赏
西方有位哲人指出:“人生长期考验我们的毅力,唯有那些能够坚持不懈的人,才能得到最大的奖赏。毅力到此地步可以移山,也可以填海,更可以让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当我们陷入生活低谷的时候,往往会招致许多无端的蔑视。这时,只要我们理智地应对,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维护我们的尊严,就会发现,任何邪恶在正义面前都无法站稳脚跟,而懂得坚持的人终会走出人生的低谷。
1917年10月的一天,在美国堪萨斯州洛拉镇,一家小农舍的炉灶突然发生爆炸。当时,屋里有一个8岁的小男孩,他没有逃过这次劫难,身体被严重灼伤。虽然父母迅速将孩子送进医院,伤势得到了及时的控制,但医生最终仍然表示无能为力,他无奈地告诉孩子的父母:“孩子的双腿伤势太严重,恐怕以后再也无法走路了。”医生的话犹如晴天霹雳,父母伤心欲绝,他们不敢面对这个事实,也不敢将这个坏消息告诉儿子,但是,能隐瞒多久呢?小男孩终于知道了自己将要面对的悲惨现实。生活就是这么残酷!在成长的某个阶段,也许命运会对我们不公,会让我们陷入许多难以预料的困境,但同样是困难,人们所收获的结果有时却大相径庭。面对如此的不幸,男孩没有哭,也没有就此消沉,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再站起来。男孩在病床上躺了好几个月,终于可以下床了。他拒绝坐轮椅,坚持要自己走。但是,他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怎么可能走路呢?男孩试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成功。看着男孩倔强的样子,医生劝他:“还是坐在轮椅上吧!以你现在的身体状况,是绝对不可能站起来的。”听到这话,母亲忍不住大声痛哭起来。男孩颓然地倒在床上,他一动不动地盯着天花板,没有任何表情,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在以后的日子里,父母看见儿子终日试图伸直双腿,不管在床上,还是在轮椅上,累了就歇一会儿,然后接着练。这样足足坚持了两年多,男孩终于可以伸直右腿了。这下,家人对他都有了信心,只要有机会,大家都会帮着男孩练习。一段时间后,男孩竟然可以下地了,但他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很难保持平衡,走几步就会摔倒。又过了几个月,男孩能正常走路了,虽然拉伸肌肉让他疼得说不出话来。这是生命的奇迹,也是信心的奇迹,更是钢铁般意志所创造的奇迹。精神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个胜利促使男孩做出一个更大胆决定:他要每天跟着农场上的小朋友跑步,直到追上他们为止。经过努力的锻炼,男孩腿上松弛的肌肉终于再次变得健康起来,多年之后,他的腿和从前一样强壮,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那次意外。男孩进入大学后,参加了学校的田径队。从此以后,男孩的一生都和长跑运动紧密相连。这个被医生判定永远不能再走路的男孩,就是美国最伟大的长跑选手之一——格连·康宁罕。
人的一生,随时都可能遇到低谷,这是人生用来考验我们的一份最高含金量的试卷,只有经历过磨砺的人生,才会光芒四射!因为,命运在赐予我们各种打击的同时,往往也把一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放到了我们的手中。厄运是不幸的,但是如果我们选择逃避,那么它就会像疯狗一样一直追逐着我们;如果我们直起身子,挥舞着拳头向它大声吆喝,它就只有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逃走。只要你拥有对生命的热爱,苦难就永远奈何不了你。
凡事过于执著,必失去真正的自己
认识心内的世界,首先要认识我们的心。由识心而找心,由找心而明心,由明心而安心。人,若能悟到这一层次,就算是修行到了一定的境界。照佛理所言,一切凡夫都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打破这些执念,自然就能拨开迷雾见晴天,认识一个全新超然的自己。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随时观察自己,要使此心无所住。如果心心念念住在某一种东西上,或住在某一种习气上,始终不能解脱,就很难认清自己,更无法与这世界形成和谐的关系。
因此,一个看清自己,看透外界的人,必须学会不要将自己的心执著于任何观念和习气上。
马祖道一禅师是南岳怀让禅师的弟子。他出家之前曾随父亲学做簸箕,后来父亲觉得这个行当太没出息,于是把儿子送到怀让禅师那里去学习禅道。在般若寺修行期间,马祖整天盘腿静坐,冥思苦想,希望有一天能修成正果。有一次,怀让禅师路过禅房,看见马祖坐在那里面无表情,神情专注,便上前问道:“你在这里做什么?”马祖答道:“我在参禅打坐,这样才能修炼成佛。”怀让禅师静静地听着,没说什么走开了。第二天早上,马祖吃完斋饭准备回到禅房继续打坐,忽然看见怀让禅师神情专注地坐在井边的石头上磨些什么,他便走过去问道:“禅师,您在做什么呀?”怀让禅师答道:“我在磨砖呀。”马祖又问:“磨砖做什么?”怀让禅师说:“我想把他磨成一面镜子。” 马祖一愣,道:“这怎么可能呢?砖本身就没有光明,即使你磨得再平,它也不会成为镜子的,你不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怀让禅师说:“砖不能磨成镜子,那么静坐又怎么能够成佛呢?”马祖顿时开悟:“弟子愚昧,请师父明示。”怀让禅师说:“譬如马在拉车,如果车不走了,你用鞭子打车还是打马?参禅打坐也一样,天天坐禅,能够坐地成佛吗?”
马祖把心念执著于坐禅,所以始终得不到解脱,只有摆脱这种执著,才能有所进步。成佛并非执著索求或者静坐念经就可以,必须要身体力行才能有所进步。一开始终日冥思苦想着成佛的马祖,在求佛之时,已经渐渐沦入歧途,偏离了参禅学佛的本意。马祖未能明白成佛的道理,就像他没有明白自己的本心一样,他不了解自己的内心如何与佛同在,所以他犯了“执”的错误。
执著就像一个魔咒,令人心想挂念,不能自拔,最后常令人不得其果,操劳心神,反而迷失了对人生、对自身的真正认识。修佛也好,参禅也好,在认识和理解禅佛之前,修行者必须要先认识自己的本身。如果执著于认识禅佛之道,最后连本身都不顾了,这就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就像一个人做事之前,必须要理解自身所长,才能放手去做事。如果只看到事物的好处而忽略了自身能力,又怎么可能将事情做好呢?
苛求他人,等于孤立自己
每个人都有可取的一面,也有不足的地方。与人相处,如果总是苛求十全十美,那么永远也交不到真心的朋友。在这一点上,曾国藩早就有了自己的见解,他曾经说过:“概天下无无暇之才,无隙之交。大过改之,微暇涵之,则可。”天下没有一点缺点也没有的人,没有一点缝隙也没有的朋友。有了大的错误,要能够改正,剩下小的缺陷,人们给予包容,就可以了。
当年,曾国藩在长沙读书,有一位同学性情暴躁,对人很不友善。因为曾国藩的书桌是靠近窗户的,他就说:“教室里的光线都是从窗户射进来的,你的桌子放在了窗前,把光线挡住了,这让我们怎么读书?”他命令曾国藩把桌子搬开。曾国藩也不与他争辩,搬着书桌就去了角落里。曾国藩喜欢夜读,每每到了深夜,还在用功。那位同学又看不惯了:“这么晚了还不睡觉,打扰别人的休息,别人第二天怎么上课啊?”曾国藩听了,不敢大声朗诵了,只在心里默读。一段时间之后,曾国藩中了举人,那人听了,就说:“他把桌子搬到了角落,也把原本属于我的风水带去了角落,他是沾了我的光才考中举人的。”别人听他这么一说,都为曾国藩鸣不平,觉得那个同学欺人太甚。可是曾国藩毫不在意,还安慰别人说:“他就是那样子的人,就让他说吧,我们不要与他计较。”
凡是成大事者,都有广阔的胸襟。他们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不会计较别人的短处,而是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别人的长处,从中看到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如果眼睛只能看到别人的短处,那么这个人的眼里就只有不好和缺陷,而看不到别人美好的一面。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跟别人发生矛盾。如果一味地跟别人计较,就可能浪费自己很多精力。与其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如就放开胸怀,给别人一次机会,也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的精力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一位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突然开悟。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眼见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那么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空境。第二天,他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了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面对盗贼,禅师既没有责骂,也没有告官,而是以宽容的心原谅了他,禅师的宽容和原谅终于换得了小偷的醒悟。可见,宽容比强硬的反抗更具有感召力。牙齿没有不碰舌头的。很多事情忍耐一下,也就过去了。有些矛盾的产生,别人也不一定就故意的,我们给予他包容,他可能会主动认识到错误,也给自己减少了很多麻烦。
人生无常,得失是生活的内容
即使得到的再多,也没有满足的时候;即使失去得很少,也会为之难过,这是大多数人的共性。我们都没有办法淡然面对得失,所以常常会因为过于看重名誉和地位而苦闷不堪。
我们都害怕失去,可是很多事情,越在意就越做不好。比如,我们希望考出好成绩,可是越想考好,就越紧张,结果发挥失常,还不如原来放轻松的时候考得好;我们希望在职场中崭露头角,可是越是想表现自己,就越是没办法把工作做好……心里有了压力,自然就没办法很好地发挥自己,所以与其因为过于紧张而让自己失去更多,还不如摆正心态。
有一个男人,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他投身商海这么多年,没日没夜地奔波、操劳。有一天,太太看着他疲倦地回到家中,心疼地说:“老公,在这个社会上,咱们也算小富有余了,你好好休整一年吧,然后去找个简单的工作。”男人摇了摇头说:“作为男人,要有远大志向,不能稍富即安,我们离真正的富翁还差得太远。”然而,还没等他再展宏图,就已经轰然倒下了。莫名其妙的消瘦、胸部长时间的憋闷,让他不得不去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让他头晕目眩,诊断书清晰地写着两个字:肺癌。他差点跌坐在椅子上,医生握着他的手,安慰他:“慢慢调养,保持快乐的心情。” 回到家中,他整天一句话也不说,常常面对着窗外的小鸟发呆,自己再也飞不高了,什么创业,什么人生,什么追求,此刻都失去了意义。终于有一天,他头也不回地走了,留给他妻子的只是一页白纸的留言:“欲望是滋生祸端的根源。”他的妻子看到这短短的几个字,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泪流满面。
我们会工作,会学习,但还不会真正享受生活。享受生活的真谛是知道什么该去追求,什么该去舍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会生活的无穷乐趣,这样我们工作起来,也就会感到更有意义。不要一味计较生活的得失,也不要总是让自己那么辛苦和劳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除了应该努力创造之外,还要学会休息与享受。
纠结于表象才会痛苦
儒家讲“有”,重在影响实际生活,道家讲求虚无自在,悠悠荡荡一水间,别无牵挂,逍遥于俗世之外,不计苦乐,只求我心悠然。其实“有”也好“无”也罢,都是一种生活态度,都是以自己独特的价值理想来处世为人,因此,“有”并非孤行于世,“无”亦非“四大皆空”。而是快乐生活、超脱烦恼的智慧与途径。
一群背包客正行走在一条布满荆棘的山道上,两边虽然草木葱茏,鸟声不绝,但是这一群人却无半点欢笑,因为他们迷路了。他们已经在这座山上转了几个小时,又累又乏,手机没有信号,现在只能希望在这山上能遇到当地人。两个多小时后,太阳慢慢地向西边落下,一群人饥肠辘辘,绝望的气氛笼罩着所有人。此时,走来一个老道士。这一群人急忙打起精神,问这个老道士出山的通道。道士施礼,说道:“出山的道路一直都在。”众人困惑,四处张望,眼前只有草木,连一条能通行的小道也没有。道士继续说道:“我刚才看到你们一直在荆棘丛里走来走去,现在你们回头看看,那里不是已经有一条路了吗?”众人回头一看,果然在那片荆棘丛里出现了一条半人多宽的小道,这是他们自己踩出来的。老道士这时笑道:“世上之事,无非是角度不同,故而心为眼浊,就像你们一样,明明路在脚下,却是骑驴找驴。以此说来,为人处世,进退有方,心不为外物所系,只在于有无之间,如同道路一直在,就看你如何找出这条路。”
人们容易纠结于某一事物的表象无法自拔,乃至身处世而心有烦忧,涉江湖而不得解脱,一如范仲淹所言,是进亦忧,退亦忧。其实任何东西都可以相互转化,荆棘可以成坦途,路始终都在,关键在于我们的视角和方法。
有为、无为的分别在于我能为别人做什么,而不是别人于我能有何种方便。“有则坦然,无也坦然”。
所谓“有无之间”并不是什么玄妙的哲理,而是在现代社会生存发展下去的必要之理。这无疑是一种人生意境,这种人生意境好比是于“杨柳岸,晓风残月”之时欣赏“大江东去”的气魄,静听小桥流水的潺湲,观看夕阳沉落的壮美,在生命的空隙间陶冶人的性情。
身外物,不奢恋
从前有一个非常富有的国王,名叫米达斯。他拥有的黄金数量之多,超过了世上其他任何人。尽管如此,他仍认为自己拥有的黄金数量还不够多。他把黄金藏在皇宫下面的几个大地窖中,每天都在那里呆上很长时间清点自己有多少黄金。米达斯国王有一个小女儿名叫马丽格德。国王非常喜欢自己的女儿,他告诉她:“你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公主!”但是马丽格德对此不屑一顾。与父亲的财富相比,她更喜欢花园、鲜花与金色的阳光。她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玩,因为父亲为获得更多的黄金和清点自己有多少黄金忙得不可开交。和别的父亲不同的是,他很少给她讲故事,也很少陪她去散步。
一天,米达斯国王又来到他的藏金屋。他反锁上大门,将藏金子的箱子打开。他把金子堆到桌子上,开始用手抚摸,看上去他很喜欢那种感觉。他让黄金从手指缝间滑落而下,微笑着倾听它们的碰撞声,仿佛那是一首美妙的曲子。突然一个人影落到了那堆金子上面。他抬起头,发现一个身着白衣的陌生人正对着他笑。米达斯国王吓了一跳。他明明记得把门锁上了呀!他的财宝并不安全!但是陌生人继续对着他微笑。“你有许多黄金,米达斯国王。”他说道。“对,”国王说道,“但与全世界所有的黄金相比,那又显得太少了!”“什么!你并不满足吗?”陌生人问道。“满足?”国王说,“我当然不满足。我经常夜不能寐,想方设法获得更多的黄金。我希望我摸到的任何东西都能变成黄金。”“你真的希望那样吗,米达斯陛下?”“我当然希望如此了,其他任何事情都难以让我那样高兴。”“那么你将实现你的愿望。明天早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子射进你的房间,你将获得点金术。”陌生人说完便消失了。米达斯国王揉了揉眼睛。“我刚才一定是在做梦。”他说道,“如果这是真的,我该有多高兴啊!”
第二天米达斯国王醒来时,房间里晨光熹微。他伸手摸了一下床罩。什么也没有发生。“我知道那不是真的。”他叹了口气。这个时候,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射进房间。米达斯国王刚才摸的床罩变成了纯金的。“这是真的,是真的!”他兴奋地喊道。他跳下床,在房间中跑来跑去,见什么摸什么。他正穿着的长袍、拖鞋和屋里的家具都变成了金子。他透过窗户,向马丽格德的花园望去。“我将给她一个莫大的惊喜。”他自言自语道。他来到花园中,用手摸遍了马丽格德的花朵,把它们都变成了金子。“她一定会很高兴。”他想。他回到房间中,等着吃早饭。他拿起昨天晚上看过的书,然而他一碰到书,书就变成了金子。“我现在无法看这本书了,”国王自言自语道,“不过让它变成金子当然更好。”就在这时,一个仆人端着吃的东西走了进来。“这饭看起来非常好吃,”他这样想着,“我先吃 那个熟透了的红桃子。”他把桃子拿到手中,但是他还没有尝到桃子是什么滋味,它就变成了金子。米达斯国王把桃子放回到盘子中。“桃子很好看,我却不能吃!”他叹了口气。他从盘子上拿下一个卷饼,但卷饼又立即变成了金子。他端起一杯水,但还没喝水就变成了金子。“我可怎么办啊?”他喊道,“我又饿又渴,我既不能吃金子,也不能喝金子!”这时,房门开了,小马丽格德手里拿着一朵玫瑰花走了进来,眼里噙满了泪水。“出了什么事,女儿?”国王问道。“噢,父亲!你看我的玫瑰花都怎么了?它们变得又硬又丑!”“嘿,它们是金玫瑰,孩子,你不认为它们比以前的样子更好看吗?”“不,”她抽泣着说,“它们没有香气,也不再生长。我喜欢活生生的玫瑰。”“不要在意了,现在吃早饭吧。”马丽格德注意到父亲没有吃饭,一脸的悲伤。“发生了什么事,亲爱的父亲?”她问道,然后向他跑过来。她伸开双臂,抱住他,他吻了她。但他突然痛苦地喊了起来。他摸了一下女儿,她那漂亮的脸蛋变成了金灿灿的金子,双眼什么也看不到,双唇无法吻他,双臂无法将他抱紧。她不再是一个可爱的、欢笑的小女孩了。她已经变成了一尊小金像。米达斯低下头,大声哭泣起来。
“你高兴吗,陛下?”他听到一个声音问道。国王抬起头,看到那个陌生人站在他身旁。“高兴?你怎么能这样问!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国王说道。“你掌握了点金术,”陌生人说道,“那还不够吗?”米达斯国王仍低头不语。“在食物与一杯凉水以及这些金子之间,你更愿意要哪一个?”“噢,把我的小马丽格德还给我,我愿放弃所有的金子!我已经失去了应该拥有的东西。”“你现在比过去明智多了,米达斯国王,”陌生的声音又响起,“跳到从花园旁边流过的那条河中,取一些河水,洒到你希望恢复原状的东西上。”说完这句话,陌生人就消失了。米达斯一下跳起来,向小河跑去。他跳进去,取了一罐水,然后急忙返回皇宫。他把水洒到马丽格德身上,她的脸蛋立即恢复了血色。她睁开那双蓝眼睛。“啊,父亲!”她说道,“ 发生了什么事?”米达斯国王高兴地叫了一声,把女儿抱到怀中。从那以后,米达斯国王再也不喜欢金子了,他只钟爱金色的阳光与马丽格德的金发。
物欲太盛造成灵魂变态,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正如故事中的国王一样,即使手中已有大量的黄金,仍不满足。自学会点金术后,他可以拥有更多的金子,然而,凡他手可触及的地方,无论是什么东西包括他的爱女,均变成了金子。国王陷入了烦恼,失去了快乐,也不再认为拥有更多的金子是幸福的。要想拥有幸福的生活,就要学会控制你的欲望,也要懂得放弃。放弃是一种让步,让步不是退步。让一步,然后养精蓄锐,为的是更好地向前冲。放弃是量力而行,明知得不到的东西,何必苦苦相求,明知做不到的事,何必硬撑着去做呢?须知该是你的便是你的,不是你的,任你苦苦挣扎也得不到。有时你以为得到了,可能失去的会更多;有时你以为失去了不少,却有可能获得了许多。“身外物,不奢恋”,这是思悟后的清醒。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会活得轻松,过得自在。
无视虚假的得益,才能不为名利所诱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住持,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
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人。”慧明和尘元一同来到悬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而生畏的悬崖,崖壁极其险峻、陡峭。
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
慧明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他这一次小心翼翼,但还是从悬崖上面滚落到原地。
慧明稍事休息后又开始攀爬,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他也绝不放弃……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一半时,因气力已尽,又无处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高僧不得不让几个僧人用绳索将他救了回去。
接着轮到尘元了,他一开始也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地向崖顶攀爬,结果也屡爬屡摔。
尘元紧握绳索站在一块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试一次,但是当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后,突然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顶的绳索。然后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向着山下走去。
旁观的众僧都十分不解,难道尘元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只有高僧默然无语地看着尘元的去向。
尘元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流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最后没费什么力气就到达了崖顶。
当尘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还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怯弱,甚至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高僧却微笑着宣布将尘元定为新一任住持。众僧皆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尘元向其他人解释:“寺后悬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于山腰处低头看,便可见一条上山之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就是教导我们要知伸缩退变啊!”
高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
不去追求虚假的得益,实实在在地施为,高僧传达的正是这个意旨。现实生活中,名与利通常都是人们追逐的目标。虽然人人都道“富贵人间梦,功名水上鸥”,可真正要人放弃对名利的追求,如自断肱骨,是难而又难的。13岁的李叔同就能写出“人生犹似西山月,富贵终如草上霜”的诗句,佛意十足。他自己也真正视名利如浮云,飘然出家。
弘一法师出家后,极力避免陷入名利的泥沼自污其身,因此从不轻易接受善男信女的礼拜供养。他每到一处弘法,都要先立三约:一不为人师,二不开欢迎会,三不登报吹嘘。他谢绝俗缘,很少跟在俗中人来往,尤其注意不与官场人士接触。
弘一法师在温州庆福寺闭关静修时,温州道尹张宗祥慕名前来拜访。能与道尹结交,是一般人求之不得的事情,法师却拒不相见。无奈张宗祥深慕法师大名,非见不可,弘一法师的师父寂山法师只好拿着张宗祥的名片代为求情,李叔同央告师父,甚至落泪:“师父慈悲!师父慈悲!弟子出家,非谋衣食,纯为了生死大事,妻子亦均抛弃,况朋友乎?乞婉言告以抱病不见客可也!”
张道尹无奈,只好怏怏而去。
一个人,心要像明月一样皎洁,像天空一样辽阔,才能做到与人无争、与世无争。人世皆无争,才能安心做一名淡泊的人。
心安定了,才能专注于修行。
弘一法师研修律宗,最后能成为一代宗师,于他淡泊名利的心境是分不开的。
做人应能屈能伸
生活中很多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中其实都有禅理,只是疲于奔波的众生早已丧失了于细微处探究竟的兴趣和能力。佛家所言,其实今天的我们已经不再是昨天的我们,为了在今天取得进步、重建自我就必须放下昨天的自己;为了迎接新兴的,就必须放下旧有的。想要喝到芳香醇郁的美酒就得放下手中的咖啡,想要领略大自然的秀美风光就要离开喧嚣热闹的都市,想要获得如阳光般明媚开朗的心情就要驱散昨日烦恼留下的阴霾。
放得下是为了包容与进步,放下对个人意见的执著才能包容,放下旧念的执著才会进步。表面看来,放下似乎意味着失去,意味着后退,其实在很多情况下,退步本身也是在前进,是一种低调的积蓄。
一位学僧斋饭之余无事可做,便在禅院里的石桌上作起画来。画中龙争虎斗,好不威风,只见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学僧描来抹去几番修改,却仍是气势有余而动感不足。正好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见到学僧执笔前思后想,最后还是举棋不定,几个弟子围在旁边指指点点,于是就走上前去观看。学僧看到无德禅师前来,于是就请禅师点评。禅师看后说道:“龙和虎外形不错,但其秉性表现不足。要知道,龙在攻击之前,头必向后退缩;虎要上前扑时,头必向下压低。龙头向后曲度愈大,就能冲得越快;虎头离地面越近,就能跳得越高。”学僧听后非常佩服禅师的见解,于是说道:“师父真是慧眼独具,我把龙头画得太靠前,虎头也抬得太高,怪不得总觉得动态不足。”无德禅师借机开示:“为人处世,亦如同参禅的道理。退却一步,才能冲得更远;谦卑反省,才会爬得更高。” 另外一位学僧有些不解,问道:“师父,退步的人怎么可能向前?谦卑的人怎么可能爬得更高?”无德禅师严肃地对他说:“你们且听我的诗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你们听懂了吗?”学僧们听后似有所悟。
进是前,退亦是前,何处不是前?无德禅师以插秧为喻,向弟子们揭示了进退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做人应如水,能屈能伸,既能在万丈崖壁上挥毫泼墨,好似银河落九天,又能在幽静山林中蜿蜒流淌,自在清泉石上流。
内心平静,生活才能没有纷扰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活在钢筋水泥堆砌而成的城市里的人们为了适应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而疲于奔命。站在人潮汹涌的大街上,常常会看到形形色色的人迈着姿态各异的脚步南来北往,忙碌似乎已成为我们生命的主旋律,伴随而来的压力使我们没有时间去慰藉自己的心灵……很多人都说,是生活,剥夺了我们快乐的权利。
叔本华说:“最大的快乐源泉是自己的心灵。”的确如此,获取快乐、回归平和的心境没有什么秘方,我们缺少的正是我们最需要的——平常心。生活不总是一帆风顺,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生活才有滋有味,才多姿多彩。保持一颗平常心最为重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临危不惧,泰然处之,在平淡中给自己一个动力,在昂扬中留给自己一份淡薄,在匆忙中懂得适时地给心灵一次释放,在喧闹中为自己找一份宁静。
一个秀才模样的人悠闲地走在满是尘土的路上,这个秀才背着诗词,摇着脑袋,满是惬意的模样。秀才出门已经一年多了,他原先是进京赶考的,但是考场失利,名落孙山,心情黯淡中度过了几个月的黑色时光,整日借酒消愁,以泪洗面。后来,他和几个朋友共游兰若寺,与一禅师相谈,秀才倒出了心中的苦闷,禅师听后,说道:“昨天早上与你说话的第一个人是谁?”秀才回道:“这个已经忘了。”“那明天你会遇到什么人?”“这个我哪里知道,明天还没来。”“此时此刻,你面前有谁?”秀才愣了一下,说:“我面前当然是禅师您啊。”禅师轻轻点头道:“昨天之事已忘却,明日之事尚未来,能把握的唯在此刻,施主又何必对过去之事耿耿于怀,因为明天不可知,昨日已过去,不如放下挂念,平淡对之,你并没失去什么,不过是重新开始。”秀才瞪大双眼,等着禅师继续说下去,他似乎听懂了禅师话中的意思。禅师说道:“既然又是新的开始,又何来执著于以前?如潺潺溪水,偶被沙石所阻,但终究万里波涛始于点滴。施主可曾明白了?”秀才微笑着点点头,此刻的他,已经有了新的打算。
常人说,我们害怕失败,是因为我们想得太多,想得太多是因为情绪太盛。秀才考场失败后,人生顿觉颓唐,也是同样的道理,好在他及时醒悟——心境归于平淡,目标得以重新确立。在这个秀才身上,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放弃后的心如止水,而是再度追逐后的豁然,因为这种豁然,我们不再对过去的遗憾耿耿于怀,不再对未知的将来做不肯定的畅想,我们的心落在了此时此刻。从这个角度来说,平淡生活倒不一定是平静淡雅,因为内心永远充满着激情,只不过这份激情用一种更为实在的方式表现出来,正因如此,在生活的节奏一如既往地向前推进的同时,我们才能风吹而不动,地动而不陷。
心安人静,却依然能做出大事情来,这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不媚俗,懂追求,不以世俗的观念影响自己的选择。
生活无须奢华,平平淡淡才是真
一对老夫妇初次见面是在1967年1月,那时候,粮店里的米,副食店里的肉、豆腐,百货店里的肥皂、布匹以及煤铺里的煤等生活物资均要凭票供应,普通人家的生活很清苦。男方的家在城郊的小菜园里。
女孩第一次“访地方”(当地将女方到男方家里去了解情况称为“访地方”)时,男方留她和媒婆吃午饭。菜很简单,只有两道:几个荷包蛋外加一碗萝卜丝。其中,那几个鸡蛋是向邻居借的,萝卜则是自己种的。
在回家的路上,媒婆说男方人穷又小气,劝女孩不要嫁过来。女孩却说男方煮的萝卜丝很好吃,说明他很能干。
过了一段时间,当女孩再次来找男孩时。男孩刚好捉了一些鲫鱼。招待女孩的菜仍然只有两道,除了油煎鲫鱼外,还有一碗红烧萝卜。吃饭时,女孩称赞男孩的萝卜做得很有特色,并说自己很喜欢吃萝卜。男孩说:“是吗?你下次来我请你吃另一种口味的萝卜。”
在后来的交往中,女孩尝尽了男孩所制的不同口味的萝卜:清炒萝卜、清炖萝卜、白焖萝卜、糖醋萝卜、麻辣萝卜、萝卜干和酸萝卜等。
再后来,女孩就成了这些萝卜的俘虏,嫁给了男孩。
当有人问老太太当初为何不嫁给那些有条件煮肉、炖鸽、杀鸡、烧鱼的男人,却嫁给只会烹饪萝卜的人时,老太太说:“一个男人,在那种清贫的日子里竟能够把一种普通的萝卜烹饪出甜酸苦辣咸等不同的味道,说明他同样能够将清贫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谈婚论嫁,既要注重眼前,更要注重将来。如今我和他结婚已30多年了,你看我们吵过几次架?更不像有些家庭那样动不动就闹离婚。日子虽然过得平淡了一点,但平淡中更能见真情!”
老太太说得不错,在日常生活中,愈是具有平常心的人,愈能幸福,而那些整日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人只会苦恼无穷。做人应有一颗平常心。有时候,一顿简单的晚餐、一句简单的问候、一张简单的卡片,或者一首简单而又甜美的小诗,就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生活不需要奢华,拥有一颗平常心就可以恰到好处地诠释幸福。
波澜不惊,生死无畏,于无声处听惊雷。平常心是一种超脱眼前得失的清静心、光明心。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下,都能拥有平常心,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只要我们努力,就能够以平常心对待纷杂的世事和漫长的人生,并跨越人生的障碍。
平常心,看似平常,实则不平常。当你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时,你会发现真情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