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连接,从现在开始

科技和通信领域如闪电般迅速进步,使全世界的人们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

——《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

1.1.1 世界是平的,连接的中间环节越少越好

以滴滴出行为代表的网络约车平台的成长壮大让出行一族拍手称快,拒载的“的哥”少了,打车容易多了。下雪天、下雨天车费浮动了没关系,我们乘客也认可,毕竟这比雨雪天里站在路边等车要靠谱得多。那么,是什么在背后支撑着这个平台的发展呢?有人会说是资本,但是这解释不了补贴大战结束后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用户再继续使用。也有人会说是乘客出行的刚需,但是这解释不了电召平台为什么成长缓慢。

我们认为,网络约车的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了传统出行的效率,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减少中间环节,乘客和出租车司机能够利用互联网直接联系,极大地提高了打车的成功率,有效地减少了时间、竞价、博弈等成本。这也就是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阐述的:“科技和通信领域如闪电般迅速进步,使全世界的人们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

基于世界是平的、人与人之间是直连的商业思维逻辑,网络约车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思维。

1.所有的东西都是共享的

共享这个点是互联网精神中最本源的一点,所有边际效应为零的东西都应该是免费的。一辆车本来有5个座位,一个人开这辆车就是浪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成本高昂。未来的人类所有的资源都应该共享。资源的价值不在于拥有,而在于使用,只有使用者才能体现资源的价值。

2.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路径越来越短,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使用打车软件之后,会获得优惠券,把这个优惠券发给你,你就可以当钱继续使用。这样会让很多人主动拉人进行传播,依靠连接关系实现人的社会价值,甚至出现过有的专车司机开着法拉利跑车去接单,仅仅为了看到别人惊喜的表情带来的自豪感。

在扁平的世界中,阻碍连接的不是两个待连接的点之间的距离,而是介于两点之间有多少个中间环节以及这些中间环节的运行效率。中间环节越多,构建连接的困难和复杂程度就越大,不确定因素就越多,连接的成本就越高,连接的失败率也越高。

2015年12月31日,南方航空发布公告称,由于收到多起关于旅客在去哪儿网购买南航客票引起的投诉,相关投诉涉及用户购买南航机票时的价格公正及退改权益。为切实保护旅客的正当权益,规范市场销售秩序,南航决定暂停与去哪儿网的商务合作,并关闭南航在去哪儿网的旗舰店。近期有出行需求的旅客,可通过南航官网、南航手机客户端、南航正规旗舰店或南航授权的正规代理商查询、购买机票。公告发出之后不久,多家航空公司也陆续暂停了与去哪儿网的合作。

去哪儿网就是连接航空公司与旅客之间的中间环节。由于种种原因,航空公司认为这一中间环节不规范的运作损害了企业利益,使得航空公司做出去除中间环节、直接与旅客连接的决定。去中介化从本次事件来看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在逐步扁平化的世界中,去中介化却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中介的存在源于供需两端的信息不对称。信息越是不对称,中介存在的空间就越大,所产生的中介层级就会越多,这也让两点之间的连接越发困难。或许就像几米的漫画《向左走,向右走》中描绘的,两个主人翁虽然都住在同一栋楼,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让两人一直难以相见,难以产生连接。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中介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即使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有所缓解,但是仍不可能解决所有由技术、知识等壁垒的存在所导致的中介生存空间的问题。因此我们对待连接的看法、对待连接供需两端的中介的看法,并不是完全否定中介,而是利用互联网通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用户决策的成本和交易过程成本,通过减少无效的中间环节大幅提高连接的效率。

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不断地抹平着世界,信息的逐步对称让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模式产生颠覆性的变化,高耸在不同领域内的各种金字塔结构轰然崩塌,没有人可以通过垄断信息来达到权利诉求,没有企业可以独立于整个信息系统之外,利用信息的不对称牟取超额利润。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其所面对的世界是平的,所以个人和组织都必须积极融入“互联网+”的大潮之中,以对称的信息观念利用互联网技术连接人、连接物、连接全社会,从而更好地体现个人或组织存在的哲学价值和商业价值。

换句话说,互联网提高了实现连接的可能性,无效中间环节的减少提高了连接的质量。在万物互联的扁平世界,连接的中间环节还是越少越好。

1.1.2 产品是数字的,连接的场景越简越好

产品是什么?经典的营销学书籍告诉我们,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从这一定义来看,产品仅仅是局限于“东西”这一层面。但是互联网、物联网的出现让万物相连成为可能,产品也不再仅局限于“东西”的层面,而开始逐步数字化、互联网化,逐步成为原子世界进入比特世界的重要入口,同时也成为比特世界连接原子世界的桥梁。

现在的产品,已经慢慢实现数字化;在未来,数字化将是所有的产品最基本的属性。

与传统电商把消费者的购买从线下实体搬到线上的模式不同,在“互联网+”时代,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把人们的时间碎片化分割,消费者不再局限PC端的鼠标点击,信息渗透无处不在,消费行为变得移动分散。比特世界同原子世界交错融合,使任何一个生活场景都有可能转化为实际消费——市场开始由传统的价格导向转为场景导向。

“互联网+”把人的存在提到空前高度,这一时期酝酿的场景化思维,注重用户体验,产品设计更多地围绕用户的实际情况和消费习惯展开;通过行业间的跨界融合和由此衍生的社群效应,对消费市场递次迭代,达到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这突破了以往商品一旦被生产和售卖,商业行为即告结束的局限。

传统产业面对产品数字化、消费场景化的趋势,面对数以万计乃至亿计的巨量用户,一直缺少将他们聚拢起来的方法。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产业又应该如何抢占宝贵的入口资源?拼线上资源,传统产业不占优势;传统产业的优势在线下、在产品。因此,将产品打造为入口就成了必经之路,而产品的数字化则能更多地刺激消费者进行场景化消费,让产品成为入口变成可能。

在产品上打上二维码就是最为直观、简便、有效地将产品打造成互联网入口的方式。同时,传统产业要融入“互联网+”,首先需要实现数字化,二维码也是当前技术条件下连接比特世界和原子世界最容易搭建的、成本最低的路径。

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存在特定的场景关系,而连接则会还原出人类需求源诞生的真实场景,会使人类生活更加趋于“本性状态”。数字化的产品,让连接有了新的可能;而不断简化的连接场景,则增加了产品、消费者、生产商等上下游产业链参与者的连接强度。

说到加多宝,大家想到的都是广告里边吃火锅边喝加多宝的经典场景,这和数字化产品、直连用户完全不挨边,但是加多宝却做到了产品数字化。如本书前文所提到的,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产品都是一个媒体,每一个二维码都是一个入口,为了充分挖掘年销量10亿罐的产品价值,实现产品数字化和直连用户,加多宝的选择是在每一个产品外包装上打上二维码,以牢牢把握产品媒体的第一入口。

加多宝产品数字化的活动起始于“淘金行动”。加多宝以自身的产品为入口,把消费者和便捷的生活服务连接起来。用户扫描金罐加多宝罐身二维码进入“淘金行动”,即可摇一摇抢“金包”,享受合作企业为加多宝用户提供的独“加”优惠,还有加多宝提供的总价值超过百万的黄金大礼。用户每次领取金包后还能分享到朋友圈赠送好友,传递“朋友是金”的美好情谊,由此,加多宝又建立了人与人的连接。

而参与加多宝“淘金行动”的合作企业也都是大名鼎鼎的公司,首批加入的有滴滴出行、京东商城、韩都衣舍、一嗨租车等企业,第二批加入的有百度外卖、当当网、酒仙网、中英人寿、张小盒、微信电影票、民生银行等企业。并且随着加多宝“全球招商”计划的实施,还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加多宝“金彩生活圈”的版图将会越来越大。为什么这些企业会愿意和一个“卖糖水的”紧密合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加多宝将产品数字化之后带来的巨大流量和直连用户的便捷通道。

加多宝以产品数字化打造“金彩生活圈”,是适应主力消费人群特征、兴趣转移,积极拥抱互联网的传统企业必由之路。

通过二维码,加多宝利用数字化产品让用户直连场景实现了最简化,将数以十亿计的产品罐体变为分众传媒,为公司和品牌提供流量分发支持,同时,也使消费者可以在最简化的场景中获得更多的消费体验。一箭双雕的做法让加多宝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前景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加多宝的“金彩生活圈”战略是传统企业的一个逆袭,在这之前谁也没有想到传统企业的传统产品也可以作为一个连接平台。

加多宝的成功让传统企业知道了不只是互联网产品才能连接用户与互联网,传统的产品同样也可以做到。加多宝的做法为传统企业的转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模式,通过二维码就可以将看似毫不相干的产品串联起来,实现产品的数字化,同时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与流量,让传统产业中的企业能够抢占极为有限的入口资源,在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处理后,构建连接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平台,以极简的场景创造一个以产品为核心的商业生态圈生态,最终实现以二维码连接促进数据流量向现金流量转化的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其中在手化是人接近世界的最重要和最贴近的方式。而在手化对于企业来讲就是最大的消费场景。产品、服务以及一切提供给客户的东西在手化程度越高,它对于消费者而言就越是无法替代的,也就使消费者的黏性越高。

我们的消费者往往是“懒惰”的,产品使用的简便与否无疑是影响在手化程度的重要因素。试想一下,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是会选择带着摄像机、照相机和移动电话外出旅游,还是只带一部具备诸多功能的智能手机呢?答案不言自明,原因就是同样是在手化,一部手机所构建的场景对于消费者而言更为简单,这种简单的场景构建的连接则比复杂场景下的连接更为牢固。

从一个因为口渴而随时都会出现的罐子,到进入互联网生活圈,再到连接其他朋友或完成其他生活便利,金罐加多宝的“扫一扫”进入互联网的战略,改变了消费者消费快消品时的孤立状态,利用消费场景的互相转化,让每个罐子成了生活圈中的便利入口。加多宝正是利用产品数字化带来的在手便利性极大地提升了用户黏性,更好地连接了产品与用户,扩展了传统产品在互联网时代的更多可能。

“互联网+”时代,更多的企业应该借鉴加多宝的经验,通过利用简化的场景、数字化的产品,让连接更加便捷、方便、牢固,以形成一种全新的商业思维和模式。在这种思维和模式下,企业通过简化场景与消费者产生直连,来更准确地把握“为什么我的消费者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这种场合”会有这样的需求,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或服务。

或许未来,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以简便的场景所构建的全方位生活服务联盟,能够使得企业与每一个消费者都建立起真实而有效的连接,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企业和品牌对消费者的价值。

1.1.3 连接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

互联网的时代是连接的时代,这个时代让数字原住民、数字移民和数字难民们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并深刻地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这是否意味着只要做好连接,一切结果就皆大欢喜、一切成果就顺理成章了呢?

1.连接的本质并未改变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节点,或多或少地连接着人、连接着物、连接着社会资源。互联网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商业的本质,更没有改变人的本质,它仅仅作为一种工具,提高了各种连接之间的效率。

互联网与其他连接工具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对象、连接方法及连接效率。

连接的过程就是一个需求被满足的过程,其中涵盖了“需求源”的接入点(入口)、需求匹配的方式,以及落地执行的承载,需求的存在是一切产品诞生的基础,解决需求就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从长远来看,“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实质就是“重新连接世界”。

在PC互联网时代,正是由于BAT完成了各自对信息、人、物的初级连接,才成就了今天国内互联网中的“三大巨头”。在“互联网+”时代,连接的方式将会再次升华改变,在手化的移动互联网能产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实现手段。但连接只是过程,不是结果。真正的结果是实现连接,并且能快速找到,也就是精准匹配服务,这仍旧是连接的重要过程。所以,无论是写信、打电话还是互联网,改变的只是实现连接的方式,而不是连接的本质。

2.连接的方式正在变化

既然连接那么重要,又能产生那么多的商业机会,我们该怎样与消费者实现连接呢?这一问题或许是多数企业困惑的问题。星巴克从2008年开始的转型案例或许能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思路。

2008年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星巴克遇到了“瓶颈”:经济形势不佳,竞争对手强大,营销增长呈下降趋势,危机重重。此时公司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被重新请回CEO的位置。接手后,舒尔茨决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战略,依靠互联网创造的“第四空间”,走出星巴克发展的新路。

(1)设立首席数据官CDO,让内部工作更有效率。CDO能够有效选择那些连接消费者、与消费者互动的领域,让决策层关注这些领域中的新鲜事物,并将它们融入星巴克客户体验中,提高了星巴克互联网的整体水平。

(2)砸重金开发多种客户端,以互动推广产品。星巴克客户端有效地提升了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认知速度,同时拓展了促销渠道,降低了新品推广成本。

(3)拓展移动付费业务,以便利性增加盈利。为节省刷卡时间、降低交易费用、改善用户购物体验,星巴克开发了移动支付系统,该系统的快捷性常能引发消费者额外的购物冲动,进一步增加了销售盈利。

(4)社交网络营销树立了星巴克在消费者心中的独特地位。星巴克社交网络营销的目标明确:星巴克致力于在社交网上交朋友而不是提供优惠。换句话说,星巴克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信息,是为了吸引星巴克粉丝,而不是推销产品或服务,然后利用社交图谱围绕咖啡的各个话题以及星巴克提供的各种食物和饮品展开讨论,进而达到自己在社交环境中广而告之的目的。

正是通过数字化战略,星巴克与消费者之间构建了连接,集聚了粉丝和追随者,这种坚实的连接让星巴克的业绩在全球经济衰退期间逆流而上,从2010年至今一直保持上扬。

从星巴克的数字化、网络化战略可以清晰地看到,企业与消费者的连接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通过手机APP、微博、微信等“互联网+”时代的新兴技术平台,星巴克与消费者连接不断地加深。现在的星巴克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品牌,也不再只是囿于实体店消费的传统公司,而是已经成为以互联网为工具、基于人与人深度连接关系的未来企业。

面对连接方式的变化,有的企业看不见,仍抱残守缺,死守着现在所占领的“一亩三分地”;有的企业看不起,觉得这些新的连接方式都是“奇技淫巧”,对企业的发展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有的企业看不懂,看不懂连接方式的变化对商业模式带来的影响。

而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最终都会让企业在全新的互联时代丧失竞争力,最后无法跟上这个万物互联的新商业时代。

3.连接现在就是连接未来

“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构建与用户的连接。在这些企业之中,有的可能已经初步找到了方向,而有的依然处于摸索之中。但无论怎样,这场始于连接、终于连接的竞争博弈正在进入决胜阶段。而与用户的连接越深入、越牢固,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存活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传统企业连接用户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连接。连接实现的过程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重新想象”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根本目的就是一种改造方式,一个改造传统行业、改变人类生活习惯的过程。

由于基因不同,传统企业获得连接的过程与互联网企业也不尽相同。给产品打上二维码是传统企业构建与用户的连接最简便、最高效、最廉价、最成熟的方法,也是传统企业向数字化迈进的重要一步。

让我们再来看看星巴克的例子。在星巴克与顾客建立有效连接的整个过程中,二维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让星巴克与消费者更近。

移动支付方面,二维码技术为星巴克提供了保障,提高了交易效率,顾客只要在手机上点击“一键付款”,然后把手机交给星巴克店员扫描一下即可。除了付款更加简便外,顾客还可查询购买记录,跟踪相关的优惠信息,并通过移动信箱接收信息、了解食物和饮品情况、选择电子礼物等。

社交网络方面,二维码在星巴克的社交网络营销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近期星巴克在网络上发起的利用一次性咖啡杯DIY成盆栽的环保活动。如果你想参加这个活动,又不知道该怎么做,没关系,只需扫描咖啡杯上的二维码,就会出现说明书,手把手地教你怎样做盆栽。“这样的盆栽可爱又环保,还挺‘潮’的,必须晒一晒”,在这样的想法下,活动的参与者就会自觉地将自己与星巴克盆栽的照片放到社交网络上去,星巴克在社交网络上又一次赚足了眼球。

给产品加上二维码这一重要连接器,仅仅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传统企业还需要基于二维码等“互联网+”重要工具,打造基于产品的“互联网+”时代战略级入口和产品生态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线上线下延伸,在被互联网抹平的世界里构建一个“立体”的“互联网+”明星产品和企业王国。

所以,连接必须从现在开始,必须马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