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若想成就人生,必须注重自我修养(2)
- 做事先做人:论语的智慧
- 吴顺鸣编著
- 5724字
- 2016-05-24 19:20:54
最后,孔子说,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对于面对别人对自己的不理解而不生气、不分辩的人,这不就是一个修养有成的君子吗?人们秉性不同,性格各异,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难以避免产生误会,而误会往往就是冲突的根源。儒家在与人交往时讲究和谐。处理别人的误解时不生气,一方面是为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别人的误解对于自身的修养来说,根本不值得担忧。所以在这种时候,不妨放开胸怀,用积极乐观的心情去面对,因为快乐代表着阳光,代表着热情,乐观是积极生活的重要基础。
20世纪初,美国《西雅图报》记者史都华·怀特豪斯曾经写过这样一篇报道:“华盛顿州的弗兰克·陆培博士是一位严重的风湿病患者,他卧病在床长达23年之久。我曾经好几次去他家拜访过,我从未见过比他更热爱生活的人。”
像陆培博士这样常年卧床的病人如何能对生活充满热情呢?原来,在他漫长的卧病生涯中,陆培博士搜集了大量的其他病人的联系方式,并时常用快乐、振奋人心的语言给他们写信,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他的这种行为在为其他人带去欢乐的同时,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后来,他慢慢地组织起了一个属于病人之间的俱乐部,规模已经扩展到了全美国,他们将这个组织称为“病床上的社会”。陆培博士就这样躺在床上,每年要寄出1400多封信件以及别人捐赠的收音机和书籍,为数以万计的病人带去了欢乐。
陆培博士为什么能够给见到过他的人留下一种深刻印象,甚至是一部分健康人都不具备的生活热情呢?因为在陆培博士的心中有一个他自认为比自己重要得多的高尚理想,并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乐在其中。这使他无暇去顾及生活中的烦恼,而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陆培博士的生活态度就是孔子所提倡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只有乐观才能拥有热情,拥有满腔热情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成功的。
但是又该如何使自己快乐起来呢?如果整天锱铢必较,遇事只会考虑对自己有什么好处的话,是快乐不起来的。快乐当然来自于满足,但是满足感却并不来自于索取。人心中更大的满足来自于爱,去爱别人,多为别人着想,不仅会使人不再为自己忧虑,更会得到友谊和尊重。这样不仅能得到更多的快乐,也能使人更清醒地了解自己。
善于寻找事情的乐趣所在
人生贵在进取,对于一个不想虚度人生和浪费生命的人来说,进取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如何才能时刻保持进取的状态而不懈怠呢?在《论语·雍也》中有这样一段话:“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这段话完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要用愉悦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追求。也就是说,关于进取心,人的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段话中的“之”指的是“学”,指的也是“道”。对于道理,仅限于知道是不够的。在这样的心态下,人不一定有勇气、有兴趣去践行所知道的道理,因此对道理的理解也不会透彻。所以孔子说知道它,不如喜欢它。但是仅仅是喜欢也是不够的,以这样的心态,对道理的领悟还不够。所以孔子又说,喜欢它,不如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它可愉悦之处。如果某种事物能使人感觉到愉悦,这才是追求它的最轻松的方式。
1997年12月,英国报纸刊登了一张王储查尔斯和一位街头游民握手的照片,这是一次极具戏剧性的巧遇。当时,查尔斯王子正在伦敦的贫民区视察,他想了解住在那里的穷人们在寒冷的冬季生活得怎么样。当他在贫民区挨家挨户地拜访时,偶遇了照片中的那位流浪汉,这位流浪汉名叫克鲁伯·哈鲁多,当查尔斯王子见到他时,哈鲁多正在街边游荡,查尔斯王子见他衣着寒酸,满脸胡子的邋遢样,忍不住主动走上前去与他握手并嘘寒问暖。令查尔斯王子没想到的是,流浪汉并没有回答问题,而是有些不好意思地对查尔斯王子说道:“殿下,您还记得我吗?我们曾经就读同一所学校。”
查尔斯王子实在是没想到在这里居然能遇到故人,可他再三打量眼前的这个流浪汉后,依然没有唤起他一丝一毫的回忆。他只好尴尬地反问道:“非常抱歉,你能给我一点儿提示吗?那是什么时候?”
“在希尔会馆高等小学,您还记得吗?那时我曾经取笑过您的大耳朵,您当时还反击说我的耳朵也小不到哪儿去。”
“克鲁伯。”查尔斯王子听完这番话后马上叫出了流浪汉的名字。可当他回想起当初同窗之谊的同时,看到儿时的好友如今却落得如此境遇,查尔斯王子不禁又唏嘘感慨了一番。哈鲁多曾经出身于金融世家,从小到大全都在贵族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进入社会以后,他成了一名作家。可以说,哈鲁多是一个天生的幸运儿,老天在他进入社会之前就为他安排了“家世”和“学识”这两把金灿灿、可以轻易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可是哈鲁多在经过两度婚姻失败之后便开始酗酒,他不仅荡尽家财,最后甚至连一个容身之处都很难找到了。于是他才在伦敦的贫民区与昔日的同窗查尔斯王子发生了这段无奈的人生巧合。
哈鲁多的遭遇非常令人同情,但是打败他的真的是那两次失败的婚姻吗?当然不是,是他的人生态度打败了他,从他开始放弃正面的人生态度那一刻起,他就已经输掉了整个的人生。
一个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多么的重要,以至于在它面前,显赫的身世、唬人的学历等都显得那么不值一提。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才是一把真正能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人们往往羡慕别人的相貌、天赋或者才能,其实这些东西往往只是浮云罢了。就像哈鲁多那样,即使他最后迷恋上的饮酒,如果他能在饮酒中找到乐趣,也未必不能成为一位品酒大师。但他却并未在饮酒中得到任何乐趣,他只是为了麻醉自己,使自己暂时可以逃避他不想面对的一切。就这样日复一日,可想而知,他的失败是注定的。
孔子充满智慧的话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回响两千余年。在国外媒体最近一次对各大公司CEO们的调查发现,他们其中有80%的人承认,他们得到现在这样的成就并非来自于任何天赋,而且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在念书的时候成绩在班中名列前茅。成就他们的因素出奇地相似,那就是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要有高尚的追求
人生之初,犹如一张白纸,在它上面画什么,它最终就会成为什么样子。这个过程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有的人不知不觉,有的人有意为之,这就是进步。但是所谓的“进步”却并不都是积极的。《论语·宪问》中有段话:“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论语》中,“君子”与“小人”常常对偶出现。有时候,“小人”并无贬义,指的是普通百姓;有的时候“小人”则有贬义,指的是那些德行鄙陋的人。在这段话中,“小人”便是贬义的,类似今天所说的“败类”。
孔子的这段话,正说明了人每日进步的意义。他认为,一个有修养的君子,自强不息,每日进步,会越来越高明;而品格低下的小人虽不思进取,但也会每日进步,只不过他的品行会越来越向下沉沦。这样的区别往往在于人的一念之差,加以时日,差距便会越来越大。因此,上进心对于不想碌碌无为的有志之人来说,绝非可有可无,否则不进则退,终将无法自拔,不可不慎。
杰克·伦敦和马克·吐温都是很多中国读者所熟悉的美国作家。这两位作家都十分出色而且卓有成就,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马克·吐温一生坚持“工作是人生中最大的快乐”的信念,一直到75岁病故,寿终正寝。而杰克·伦敦则于正值壮年的40岁时,在他的豪宅里吞服了大量的吗啡,短命横死。
杰克·伦敦有着一个灰色的童年,他的母亲未婚生子,之后不久又带着他嫁给已经有11个子女的约翰·伦敦。杰克·伦敦从小便过着衣食不周的贫苦生活,11岁的时候,他便开始外出打工。到了14岁,杰克·伦敦借钱买了一艘小船,参加了袭击牡蛎养殖场的犯罪团伙,他希望以此来改变他穷困的处境。可是没想到,他在一次袭击中被人抓住并罚做苦工。从那时起,他开始了他的航海生涯。他作为一名水手随船漂洋过海去亚洲谋生,在这期间,杰克·伦敦见识了太多的饥饿、盘剥和暴力,这些人生的阴暗面,在杰克·伦敦那颗远未成熟的心灵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当杰克·伦敦远航归来时,已经是个18岁的青年了,他重新踏上流浪的旅途。在充满暴力和贫穷的环境中挣扎,杰克·伦敦自然成为了警察局的常客。但那时的杰克·伦敦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一直以来,他书本随身,无论身在何处,都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在不懈的努力下,他甚至还考上了加州大学,但最终还是因为穷困所迫,他不得不中途退学,随家人一起到冰天雪地的苦寒之地阿拉斯加去淘金,不想,杰克·伦敦不仅没能发财,反倒染上了重病,差点儿客死异乡。
种种失败的经历使得一直试图闯出新路的杰克·伦敦萌生了写下这一切的想法。于是他又满怀激情地走上了写作之路。23岁时,他的第一篇小说《给猎人》成功发表。
杰克·伦敦酷爱哲学,阅读过很多哲学著作,但也就是这样庞杂的阅读使他的思想渐渐陷入了混乱。他读马克思,也读黑格尔、斯宾塞、达尔文和尼采。从杰克·伦敦年轻时代的作品中读者能够看到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痛恨。在他31岁时的著作《铁蹄》中甚至还对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灭亡做出了准确的预测。
杰克·伦敦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但是随着他的名气越来越大,财富越来越多。杰克·伦敦年轻时的那种资本主义叛逆者的形象渐渐消散了,他成了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他甚至还公开声称,自己有权过着奢靡的生活,自己就是为钱而写作。从那时起,他慢慢地陷入了拜金主义的泥潭。为了赚到更多的钱,他甚至粗制滥造,写出了很多无聊的低劣作品。
人生就像是一条河,它不可能毫无关联地分为几段。杰克·伦敦的堕落并未使他感到一丝快乐,反而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此时的他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小人下达。”他虽然心里明白,但已经越陷越深,难以自拔了。在他的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中,杰克·伦敦预见到了自己的命运。主人公马丁·伊登出身贫苦,经过努力奋斗,终于功成名就。但是成名之后的马丁·伊登感受到的只有无尽的空虚,在找不到任何活下去的理由后,最终选择了自杀。在这本小说出版7年后,一直在矛盾的精神世界中痛苦挣扎的杰克·伦敦终于也走上了与马丁·伊登一样的道路,他讨厌并最终干掉了自己。
一个在逆境中可以顽强拼搏的强人,在顺境中竟然如此轻易地迷失了自己,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故事。金钱不仅可以蒙蔽人的双眼,它更能腐蚀一个人的心。人生抉择之处往往在一念之间,正因为如此轻率,才更加可怕。记住“君子上达”吧,它绝非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真正的人生警句。
智慧点睛
乐观和向上都是积极的人生态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生跋涉不易,缺了乐观的向上,进取之路将难以为继;没有了向上的乐观,那会是另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
反躬自省,日益进步的阶梯
无论多么微不足道,进步总是可贵的。只要能够坚持,无数个微小的进步加在一起便是一次令人惊叹的飞跃。在《论语》中,读者很少能看到关于人性的直接描述。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许多话又都与人性有关。儒家所讲的修养,便是天人交战,压抑自己心中丑恶的人性,释放美好的人性。有人也许会觉得这样活着是不是太累了?但如果太过率性而不去约束自己,自己的个性就不会受到压抑吗?人性是复杂的,也许一个人在释放个性的同时,实际上此人性格中的另一面往往正在被压抑。如果真的让自己的个性在这种不可控的状态下发展,还不如将它管理起来,让它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这个过程虽然有点儿痛苦,但经过时间的洗礼,人们就会发现,这个过程不仅有益无害,而且一定收获颇丰。
善于反省自己
儒家对修身与做事最讲究的就是“反求诸己”的自省精神。比如孟子曾把做事比作射箭,在射箭之前,必须要端正自己的姿势,这样射出去的箭才能射向心中的目标。如果射不中的话,不要去怪别人,而应在自己身上找问题。一个真正的强者,就是在这样的千锤百炼下成长起来的。在《论语》中,类似这样的话更是不胜枚举,比如《论语·学而》中就有这样一段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是孔子晚年时收的弟子,名叫曾参,字子舆。在孔门七十二贤中年纪较小,但他的成就却很大。曾子是个很迟钝的人,但他好学不倦,加上为人至孝,很得孔子赏识,以至于孔子晚年将《孝经》亲传给了曾子,使得曾子一门成为孔子身后儒家的一支重要流派。
这段话是曾子对他的弟子们讲的,他以身作则,向弟子们介绍反省的重要性。他说:“我每天至少三次省察自己的行为,所反省者,无外三种情况:我替人谋事有没有尽心尽力?我与朋友交往有没有诚实守信?传授给弟子们的道理我自己有没有做到?”
曾子就是如此严格地要求自己,以至于他从一个鲁钝的青年最终成长为一位旷世大儒。天分对一个人来说,其实真的是微不足道的,它与良好品德的修养更没有直接的关系。修养就像是建设一座摩天大楼,是由一块一块砖头积累起来的,是个漫长而艰巨的工程。但是败坏它又与炸掉一栋大楼一样快速而容易。自省就是防微杜渐,任何小恶不去及时纠正,时间长了也会变成一个足以毁掉一个人的巨大“炸弹”。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幼年的时候是一个又贪玩又贪睡的孩子。本来这些毛病对一个小男孩来说远称不上恶劣。但司马光从小便有远大的志向,在先生对他的这些毛病提出了批评之后,司马光深以为戒,认识到这些毛病对自己的成长毫无益处。还是那句话,知易行难,懂得道理往往很简单,真的要去做,就不那么容易了。
为了好好读书,小小年纪的司马光强忍好奇,不去招惹那些花花草草、昆虫小鸟。刚开始的时候,他也总是禁不住诱惑,忍不住放下书本到屋外痛快地玩耍。可是自从有了戒心之后,每次玩耍过后心里都会深深地自责。在这样不断地内心挣扎之后,他的玩心渐渐大减,最后终于可以安心读书,不再想着玩耍的事了。
无法早起是司马光的另一个毛病。为了彻底改正睡懒觉的习惯,司马光睡前故意喝了很多水,希望早上能被尿憋醒。可这个办法并不好,到了早上他不仅没有被尿憋醒,竟然还尿了床。为此,司马光又特意做了一个圆形的醒枕,只要一翻身,头便会从枕头上掉下来,这样自然会被惊醒。因为很难睡踏实,这个办法终于起到了作用。无论好坏,人的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司马光渐渐养成早起的习惯以后,即使不用醒枕,每天早上也都能早早起来读书。
像司马光这样,每天反省,与自己的坏毛病做斗争,最终才能成就他一代文豪的历史地位。其实每个人身上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坏毛病,这很正常,也不必为此感到羞愧。只要敢于面对自己的过失,勇于自我反省,终将有所成就。儒家思想就是宣扬这样的强者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