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鉴赏 大全集
- 《唐诗鉴赏 大全集》编委会
- 495字
- 2020-06-24 12:59:08
前出塞(三首)
其三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骐,战骨当速朽。
此诗是《前出塞》组诗中的第三首,写战士们听到外族入侵,磨刀霍霍,慷慨言志,誓死保家卫国的情景,洋溢着浓厚的爱国激情。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呜咽水,《三秦记》中有“陇头顶有泉,清水四注,东望秦川,如四五里”之言,而《陇头歌辞》中又有“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之言。句意为:听到吐蕃入侵的消息,将士们义愤填膺,即将出征的士兵用呜咽水霍霍磨战刀,水为之变红,刀刃锋利无比,一碰就会伤手。诗人言“磨刀呜咽水”,意在烘托士兵收复失地的迫切心情。“赤”字形容磨刀之久,水都被磨下来的刀锈染红,刀刃之锋利可想而知,极见将士们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欲,指杀敌建功的欲望。轻,看轻的意思。肠断声,将士们辞别亲人上前线时,亲人们的伤心情景。句意为:众将士听到吐蕃入侵,义愤填膺,心中哪里还能平静下来,所以诗人说“心绪乱已久”。而“欲轻肠断声”则是写将士们欲誓死杀敌,保卫祖国,置个人身家性命于不顾的决心。整句话表达出了众将士强烈的保家卫国之志。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句意为:大丈夫以身许国,当此危难之际哪还有心思去想那些不顺心的事呢?
“功名图骐,战骨当速朽。”骐,麒麟阁。西汉宣帝曾图画霍光、苏武等功臣一十八人于麒麟阁,以表彰他们对巩固汉王朝统治的卓著功勋。诗人化用这一典故,以“功名图骐”来表达建功立业、誓死报国之志。“战骨当速朽”是“誓许国”的最好表现。句意为:众将士发誓为保家卫国而建功立业,流芳百世,连战死后的尸骨都希望能尽快腐朽。
这首诗充满了震撼力,高度赞扬了将士们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诗人想象丰富,表现手法夸张,把爱国主义激情渲染到了极致。
其五
迢迢万馀里,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这首诗抒写的是士兵初到军中之感叹。迢迢,遥远的样子。异苦乐,苦乐不均,将乐兵苦。宁,岂,怎么。胡骑,少数民族骑兵,此指吐蕃骑兵。倏忽,顷刻。奴仆,军队侍从。树,建树。
这首诗前四句写士兵发现了军中的弊端,而伤主将之寡恩。经长途跋涉,初到军中,便深深感受到了军队生活的艰苦,并且发现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不合理现象,而主将对此却不闻不问,对士兵的疾苦毫不体恤。后四句写士兵惆怅立功无日。看到敌兵却不能亲自上战场,则立功之志难效。
整首诗的大意是:我跟从头领长途奔波,才来到军中。军中生活的苦乐不均主将怎不能一一体察呢?看到河对岸敌人的骑兵列队而过,我虽有心杀敌,无奈自己仅仅是一个军中侍从,如此下去,何时才能建立战功呢?
这首诗是《前出塞》组诗中的第五首。诗人以一个战地新闻记者的身份追踪报道了普通士兵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了他们的真实心声:他们对于出征吐蕃之苦并不抱怨,也渴望在战斗中立功,但对于军中的苦乐不均却颇有微词。本诗以一个士兵的独特视角,暴露了边塞军队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是一首纪实性的边塞诗。
其六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这首诗是《前出塞》组诗中的第六首,也是写天宝年间哥舒翰征讨吐蕃一事。但与前几首诗不同,诗人出于悯民之心,奉劝前线将士,不要穷兵黩武,滥杀无辜。
在诗人看来,前线将士以守土卫国为职责,只要能击退敌军,收复失地即可,没有必要杀人无限,但如果平铺直叙,直陈其旨,未免落入俗套,同时也可能让人产生误解。所以诗人仍以劝将士奋勇作战为入诗着眼点。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众将士用弓要用强弓,用箭应当用长箭。以优良的武器装备增强战斗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杀伤敌人,在战场上克敌制胜。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诗人由浅入深,步步推进,逐渐表达出自己对战争的见解。诗人劝众将士要讲究战术,不要一味胡乱杀人。诗人的这种见解合乎情理,只要马倒了,骑马之人自然投降。只要擒住贼首,自然是树倒猢狲散,军心随之瓦解,士卒为之溃散。诗人告诫前方将士,最好能以最小的伤亡代价去赢得最大的胜利。首联和颔联极富韵致,颇似歌谣,表达了诗人对练兵、克敌的精深见解。
在前四句铺垫的基础上,诗人又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见解。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历来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征而不伐,战争是以武力去平息争端,属不得已而为之,所以杀人应有限度,国家要有疆界,只要把敌人赶出疆界之外即可,千万不要杀人无限。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在诗人看来,战争并是制止侵略的唯一途径。如果能制止侵略,那又何必一定要去多杀人呢?因为战争带来的毕竟是伤痛,了结了旧怨,势必又要添新恨,以战争制止战争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那岂不是更好的事。
此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冷静思考,诗人并非单纯地反对战争,而着意于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战争,王者之师之所以所向无敌,其关键在于不滥杀无辜,“故兵不钝而利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