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鉴赏 大全集
- 《唐诗鉴赏 大全集》编委会
- 172字
- 2020-06-24 12:58:16
杨炯
杨炯,华阴人。幼聪敏博学,善属文。年十一,举神童,授校书郎,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恃才简倨,人不容之。武则天时,左转梓州司法参军。秩满,迁婺州盈川令。卒于官。中宗即位,以旧僚赠著作郎。炯闻时人以四杰称,乃自言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张说曰:“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也。”有《盈川集》三十卷,今存诗一卷。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在“初唐四杰”中,杨炯仅次于王勃,其贡献表现为积极的文学革新意识,堪称“四杰”中的理论家。在诗歌创作上,他大量采用乐府旧题,本篇是其代表作。诗中描写了笼罩边地的军情紧张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渴望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雄心。其诗眼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掷地有声,令人耳目一新。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烽火,传递边地紧急军情的信号,以柴草或杂以狼粪为燃料,置于烽火台上燃烧,续相传递,可至京城。唐制,烽火的炬数,最高可达四炬。一炬至州县,二炬以上都要到京城。此句中直照西京,当为紧急军情。西京,长安。不平,不平静。句意为:烽火连续传递,直到照亮了西京,我的心中为之震动,为胡虏寇边而愤愤不平。诗人看到国家边塞有警遂愤然有从戎之念。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牙璋,玉质的璋形符信,朝廷与主帅各执一半,边缘做成齿形,以便合验,故称牙璋,此处指代主帅。凤阙,皇宫前的门楼,上饰雕凤,故称凤阙,代指朝廷、京城。铁骑,精锐骑兵。龙城,匈奴祭天、大会诸部的地方,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这里指代敌营。句意为:主将慨然率军辞别京城而去,精锐部队包围了敌营。这是诗人想象我军奋勇善战,敌人负隅顽抗的情景。言辞间饱含必胜之心。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凋,凋蔽。旗画,旗上的图案色彩。句意为:天色昏暗,大雪纷飞,旌旗上的色彩因之而凋零,狂风呼啸中夹杂着战鼓之声。意即战斗十分艰苦。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百夫长,士兵中的小头目。句意为:我宁愿去从军,做一个小头目,也胜过徒然做一个没用的书生。这是诗人表达自己慷慨从军,矢志报国的志向。
张说称赞杨炯说:“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也。”其中“悬河注水”确实是精辟之论。纵观全诗,先言边境军情紧迫,诗人感奋不已,觉得应该征战沙场为国效力;随即驰骋想象,想到我军以顺击逆,气势何其雄壮;又想到征战异域毕竟十分艰难,气氛又悲壮感人;但诗人深思熟虑后还是慨然以从军杀敌为事,不愿枉作书生,空度一生。
中国以农立国,民俗依恋故土,因此对去乡离家而从军多有微词,如陆机就以为,三世为将,不祥。诗人虽一介儒生,却胸怀投笔从戎、不避矢石的豪情壮志,其言行自非那些腐儒、书呆子和患得患失之辈所可比,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初唐之际,国家崇尚武勇,人民常思建功立业的时代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