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歌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拨谷飞鸣奈妾何!

荆州,今湖北省江陵县一带,《荆州歌》属古题乐府杂曲。这首诗写的是荆州的一位农村妇女辛勤劳作之时思念远方的丈夫的愁苦情景。诗人笔触细腻,对农家劳作中的细节描写的把握十分恰当,详尽地描摹出勤劳的农家妇女独特的思夫情状。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足,充足,这里引申为满是,都是。瞿塘,长江三峡之一,靠近白帝城。五月水涨,江中礁石隐没水中,行船容易触及,十分危险。句意为:白帝城边的江面上满是狂风掀起的惊涛骇浪,五月里瞿塘峡有谁敢行船而过呢?此句言及闺中思妇盼望丈夫归来,却又觉得江流险阻,担心丈夫这时坐船回来会发生危险,因而遥想瞿塘一带的江景,心中十分矛盾。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缲,通“缫”;缫丝,将蚕茧浸入热水中抽丝。句意为:荆州一带麦子已经成熟,春蚕已经作茧;我一边缫丝,一边怀念你啊,千头万绪真是想理也理不清。“麦熟”、“茧成蛾”照应前文的“五月”,时值农忙时节,女主人公一人孤身劳作,备感辛苦的同时当然是对丈夫倍加思念。“头绪多”,语带双关,既指缫出的丝千头万绪不易整理,也指因思念丈夫而心中纷乱如麻。这两句将女主人的勤劳和对丈夫的深切思念结合在一起,让我们在看到一位淳朴的劳动妇女形象的同时,更能体会到她那真挚感人的哀思。杨慎评这两句诗曰:“荆州二句,善于言情,工于言愁。”确不为过。

“拨谷飞鸣奈妾何!”拨谷,即布谷鸟,又称杜鹃、杜宇、子规。初夏时常昼夜不停地叫。句意为:已是布谷鸟翻飞哀鸣的时候,我又能怎么办呢?农人传说布谷叫声中含“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之意,而且布谷啼鸣以悲凄闻名,女主人公听了自然摧悲不已,可是马上要面临更繁重的劳作,不能光是沉浸在哀伤之中,这种连大哭一场也不可以的愁思更是令人肝肠寸断,无可奈何。

全诗情感极为压抑,女主人公只能在繁重的劳作中思念远方的丈夫,但一举一动之间无不牵挂着远行之人,而且对辛苦的劳动无一丝一毫的怨言,即使在杜宇的哀鸣声中,惆怅之情被极大地激起,却也只是轻轻一叹,复又埋头于农活。

诗人以敏锐的笔触,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这丰富、复杂、微妙的情感,并对劳动人民的痛苦寄予了深切的同情,高度赞扬了他们的淳朴、勤劳,可谓用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