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陇

陇头远行客,陇上分流水。

流水无尽期,行人未云已。

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

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

陇,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这首诗是诗人于天宝十二年应哥舒翰的征召,为河西节度幕府掌书记至河西度陇时所作。诗中,诗人自述其为报知遇之恩毅然远离家乡,前赴边疆的情景,言辞坚决,语气肯定,可见诗人对这个入仕的机会十分看重。

“陇头远行客,陇上分流水。”句意为:我这个远行之人,站在陇山坡头,望着陇山上四分而流开去的水流,心潮为之起伏。“分”字表现了《水经注》中所言“陇山所去之水很多,陇水是其南流者”的情况。古人登高望远时多有去国离乡之意,诗人此时也别有一番向往前程的感慨:人生恰如这四分的水流,际遇各别,最后属于我的将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流水无尽期,行人未云已。”句意为:流水没有间断之时,旅途之人也从无休歇之时。为奔赴前程而去国别家之人古往今来比比皆是,像这绵长的水流一样,延续不息。如今我也是此中的一员了,等待我的又将是怎样的一种命运呢?

“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浅才,微才。一命,指微官。《礼记·王制》:“小国之卿与下大夫一命。”通,往来。句意为:我的才能微薄,只够得上做一个小官,如今承蒙知己相召,委以重任,于是不辞艰辛,孤独地仗剑往来万里之途。诗人此去乃入居幕府,属中层官僚,如获得主帅的信任的话,亦有许多立功升迁的机会。诗人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感觉才有所用。不惜孤身奔赴万里前去,这份慷慨赴军的胸怀,《旧唐书》中赞曰:“(有)儒风。”

“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句意为:我哪里是不思念故乡呢?我之所以离乡背井前往赴任,为的是感念知遇之恩。篇末表明心志,掷地有声,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打马上山,面对山景,若有所思,随即喃喃自语,吟诗一首,最后一句脱口而出后,决然打马而前去,不再回顾来路一眼。对于这两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为:“感知忘家,语简意足。”

全诗先言及登陇上所见,望流水之不竭而叹人生之颠簸无常,言近而意远,颇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势。随后在这苍凉的大背景下,诗人奋而表露近乎“士为知己者死”心志,铿锵有力,据《旧唐书》记载:“及翰兵败,适自骆谷西驰,奔赴行在,及河池郡,谒见玄宗,因陈潼关败亡之势曰:‘仆射哥舒翰忠义感激……’”当哥舒翰潼关战败时,朝野莫不欲加罪其上,唯诗人敢于仗义执言,不顾自身安危,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从来感知己”这句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