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

开元二十五年,王维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奉使出塞,在凉州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幕下任节度判官,在此度过了一年的军旅生活。这期间他深入士兵生活,穿梭于各将校之间,发现军队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尤其是赏罚不公,有功难赏的现象尤为引人瞩目,这首《老将行》便深刻地揭示了这一不合理现象。诗中的老将自少年时就献身于保卫祖国的边疆事业,立下赫赫战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老来遭到冷落弃置,心境凄凉孤愤。然而他壮志未泯,心不服老,一听到敌兵犯境,朝廷募兵,依然翻滚起满腔爱国激情,准备随时听从朝廷召遣,再上沙场,为国立功。全诗自始至终洋溢着爱国激情,格调悲壮,哀而不伤。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步行”句典出《史记·李将军列传》,飞将军李广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被匈奴生擒,步行十多里,见一胡儿骑着一匹好马从身边经过,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其下马,夺马飞身逃回汉营。此处借李广故事意在烘托老将军少年时期的勇武和胆略。黄须儿,即曹操次子曹彰,此人勇猛异常,因胡须呈黄色,故人称“黄须儿”。诗人开篇描写老将军少年时代的英武雄姿,为我们勾勒出一位武艺超群、胆略过人的少年英雄形象,为下文描写他的赫赫战功蓄势待发。句意为:老将军才十多二十岁的时候,就能像当年李广那样徒步击杀敌军骑兵,夺取他们的战马;他臂力超群,胆略过人,视上山杀虎如等闲儿戏,这哪里是“黄须儿”曹彰那点胆量和勇气所能相提并论的。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此段承上,概括叙述老将军一生的战斗生涯。句意为:老将军一生四处征战,辗转作战行程达好几千里,手中那把宝剑曾经抵挡过百万雄师。想当初他率部轻骑直进,如神兵天降,一声霹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四处逃窜。敌人的骑兵碰上他就像碰到铁蒺藜似的,望而生畏,不战自溃。只可惜老将军运气欠佳,其他将领靠上天保佑而侥幸没有失败纪录,屡屡受到封赏,老将军打了无数次硬仗、恶仗,使敌人闻风丧胆,反而被认为无立功表现。这一段写老将军的沙场生涯,写得很有气势,只见刀光剑影、血雨腥风、鼓声隆隆、杀声震天,老将军在这一次次惨烈的战斗中奋发虎威,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到头来却没能按功受赏,甚至被认为是无立功表现,这不幸的遭遇直使英雄为之扼腕,壮士为之叹息。“卫青不败”与“李广无功”句典出《史记》,“天幸”一事并非是指卫青,而是指他的外甥霍去病远征匈奴,深入敌境,有如天助,从未有过失败,王维此处是误把霍去病之事归到了卫青头上。“数奇”,指命运不好,古人认为偶数吉,奇数凶。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李广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汉武帝暗中告诫卫青说:“李广年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此处借此喻指老将军虽然作战勇猛,但得不到朝廷赏识,即便有立功受赏的机会也轮不到他。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此段写老将军被弃置不用的困苦境况。垂杨,这里指瘤子,《庄子·至乐篇》说:支离叔和滑介叔游观黄帝止宿之处,俄而柳生左肘。柳谐瘤音,柳又称垂杨柳,故诗人在此以垂杨代替瘤子。故侯瓜,指秦朝灭亡后,原东陵侯召平成了平民,在长安种瓜为生一事。先生柳,指陶渊明隐居时在门前栽种了五棵柳,故以五柳先生自居。“疏勒出飞泉”典出《汉书·耿传》:东汉明帝时,耿恭据疏勒,匈奴围城,截断涧水,士兵没有水喝,掘井十五丈仍无水,于是耿恭向天祝祷,井水涌出,匈奴以为有天神佑助,于是解围而去。句意为:自从被弃置不用后,身体便逐渐衰老,岁月推移,如今已是满头白发了。从前射艺精湛,箭发则鸟无全目,而今迟暮衰朽、久疏战阵,左臂上好像长出了肿瘤似的,射术也有些荒疏了。由于早年从军,没有专注于谋生,而今迫于生计,只好学召平去路边卖瓜,像陶渊明那样隐居田园种柳自娱。赋闲在家无所事事,目睹苍茫的古树连着深巷,冷落的寒山对着窗户,那情景是多么冷清萧条。尽管如此,老将军并没有怨天尤人,坚信自己这片赤胆忠心能够感动上苍,就像耿恭能以自己的虔诚让疏勒的井涌出清泉一样,而不愿像颍川那位刚直的灌夫,被弃置后就借酒使性,胡乱骂人。此段以近乎写实的笔法描述了老将军被弃置后的凄凉境况:世事艰难,身体衰老,生活无着落,居处偏僻。很难想象,这就是一位曾经叱咤风云,使敌人闻风丧胆的一代名将的遭遇。但事实恰是如此,这情景不知会使多少英雄豪杰为之流下惺惺相惜之泪。可贵的是这位老将军处之自若,凭着自己对朝廷的赤胆忠心默默地忍受着艰难岁月的煎熬,没有做出灌夫使酒骂座的事。这不禁使人们在钦佩老将军高强的武艺和赫赫战功时,更加叹服他高洁的人品。这是一位德才兼备,德高望重的老将军。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此段写老将军尽管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闻听边境有紧急情况,外敌又大规模入侵,心急如焚,迫切希望朝廷能重新起用自己,为保家卫国再立战功。句意为:贺兰山下敌人大军列阵如云紧逼边关,紧急文书日夜传送不停,皇帝派遣使节在三河地带招募士兵,诏令将士们分五路出兵迎击侵略者。老将军听到这一消息,激动得把铠甲擦得亮如白雪,拔剑起舞高歌,剑光闪烁,寒气袭人,丝毫不减当年之勇。歌声苍凉慷慨,那歌词的大意是希望能得到燕弓去射杀敌人的大将,作为战士最感可耻的是让国君为敌军的进犯而惊忧。你们千万不要嫌弃旧时的云中太守魏尚,他还能为国奋战建立功勋。此段用典贴切,表达了老将军炽热的爱国激情。“耻令越甲鸣吾君”典出《说苑·立节》,是说当年齐国的雍门子狄,在越军攻齐时,由于“越甲至,其鸣吾君”,认为自己未尽到保卫君王的职责,遂自刎而死。诗人借此典故刻画老将军的忠君爱国,形象地体现了老将军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恨及誓死卫国的豪情。云中守,汉文帝时的名将魏尚,他任云中守时防御匈奴,深得军民拥戴,匈奴不敢犯边。后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敌人的首级,被削职为民。冯唐在汉文帝面前为魏尚鸣不平,汉文帝接受了冯唐的意见,命冯唐持节赦免魏尚,官复太守职。老将军以魏尚自喻,实际上也是毛遂自荐,说自己对付侵略者很有办法,希望朝廷能抛除成见,让他有机会再赴国难,为朝廷排忧解难。由此可见老将军虽长期被弃置,但他处逆境而能自持,一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心昭然可鉴于天地。

此诗大量用典,几乎句句对仗,层次分明,格调苍凉慷慨。诗中的这位老将军的形象生动感人,很有特色。诗人在塑造这一英雄形象时,主要是以李广为张本,从其少年有为写起,直写到被弃置的凄苦晚年,概括地描写了他的一生,虽然用的是铺叙的手法,但由于诗人善于选取有特色的细节,在字里行间倾注了自己的深情,因而读来丝毫不感枯燥乏味。诗人在塑造老将军这一形象时,紧扣老将军高尚的“节操”加以烘托渲染,使这一光辉形象显得更加丰满可敬,他身经百战,屡破强敌,却遭受不公的待遇,乃至被弃置不用,这本身就已够让人同情的了,他却处之泰然,甘于贫贱,毫无怨言,这就更让人对其人品肃然起敬,更为其遭遇而感不平。尤其是当他听到外族入侵、边境告急之时,浑身热血涌动,拔剑起舞高歌,希望能为国而战,清除边患,此情此景使人们仿佛听到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感慨。总之老将军这一形象的塑造是成功的,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他在军旅生活中看到的军队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这些不合理现象为唐王朝的军队建设留下了诸多隐患,遗憾的是诗人此诗并没能引起当局的高度重视,终唐王朝一代,军队中诸如有功难赏的弊端依然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