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鉴赏 大全集
- 《唐诗鉴赏 大全集》编委会
- 1445字
- 2020-06-24 12:58:44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这是一首送落第友人还乡的赠别诗,感情真挚。綦毋潜:字孝通,荆南(今湖北江陵)人。此人素有才名,而傲岸不俗。王维在《别綦毋潜》中称其诗“盛得江左风,弥工建安体。”“落第”即应试不中。綦毋潜是在开元二十四年(726年)登进士第的。因此这次落第至少应在三年之前。写这首诗时,王维刚刚擢第出仕不久,正在意气风发中。全诗对友人落第一事反复地进行劝慰,鼓励友人不要灰心懊丧,落第只是暂时的失意,要相信世上还会有知音,如今政治清明,有才能的人最终是不会受埋没的。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圣代,旧时对当代的美称。英灵,英才。来归,指依附。句意为:圣明的朝代没有隐居的贤人,而今皇帝圣明,取贤任能,四方才俊之士都在争先恐后地来为朝廷效力。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东山客,东晋时的政治家谢安曾隐居于东山,这里借指隐士。采薇,指挖野菜吃。殷末周初,伯夷、叔齐反对武王伐纣,周灭商后,二人隐居在首阳山,靠吃野菜度日,宁死也不食周粟,后双双饿死在首阳山。这里的“采薇”实际上是借指隐居生活。句意为:如此清明、众士乐于效命的时代,让那些隐士们再也顾不上东躲西藏了。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金门,指汉代长安的金马门,汉武帝时,凡才能卓异之士皆令其待诏金马门。金门远,指落第不中。吾道非,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昔孔子受困于陈蔡时,曾对子贡说:“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贡说:“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诗人以古喻今,劝慰友人,句意为:虽然落第离金马门很远,可谁又能说你的才能主张不对呢?又哪里能妄自菲薄呢?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江淮,指长江、淮河流域。寒食,指清明时节前一两天。京洛,因洛阳在隋唐为东都,所以习惯上称为京洛。这两句是诗人对友人回乡路线和时节的设想,句意为:你将取道洛阳经江淮回家,到洛阳时天气转暖,人们已开始缝制春衣了,到江淮一带时还可以赶上寒食节。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违,分离。句意为:如今我在长安路上的长亭为你设酒饯行,你这位难得的知心朋友将离我而去。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行当,将要。桂棹,桨的美称,这里指船。未几,不久。荆扉,指柴门。句意为:你将乘船南去,希望你能一路顺风很快到家。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此两句描写綦毋潜归家沿途的景象,亦为写景佳句。行客,指綦毋潜。句意为:落日的余晖正映照着眼前的这座孤城,一路上将有绿树青山陪伴着你远去的身影。落晖,太阳光辉,暗喻皇恩普照,在行文上照应“圣代无隐者”。如今皇恩犹如落日满天的余晖,连这座孤城都沐浴在这余晖之下,更何况像你这样有才华的人呢?朝廷最终会重用你的。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适,恰巧遇上。句意为:你的诗文风格也许恰巧不合那位主考官的心意,但不要因此就感到缺少知音。
全诗感情真挚而亲切,诗人为友人的落第而惋惜,对友人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全诗的格调并不流于感伤,相反而显得奋发昂扬。这样的赠行诗自然会给友人以慰藉和鼓舞。后来綦毋潜再次应试,终于登上进士第,由宜寿尉入为集贤待制,授秘书省校书郎,迁右拾遗,复授校书郎,终著作郎,后因兵乱,归隐江东别业。王维在《送綦毋潜弃官还江东》诗中,亦有“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句。此一时,彼一时,劝慰解嘲中均有真情流动,可见二人情谊之深厚、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