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常识全知道(彩图精装)
- 梦远
- 526字
- 2024-11-01 05:46:48
集
《楚辞》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
《楚辞》是一部收录中国战国时期楚地诗歌的诗集,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楚辞》是仅次于《诗经》的中国历史上第二部诗歌作品集,与《诗经》一样成为之后两千多年内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源头。
《楚辞》原收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辞赋共16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17篇。该书以屈原的作品为主,其《离骚》、《九歌》、《天问》等篇是全集的精华。
《楚辞》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的解放。《楚辞》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这样的特点,容纳而且催生了更精彩细腻的艺术技巧,诸如比喻、象征、托物起兴等表达手法,都得到更大的发展。形式上的活泼多样使楚辞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楚辞》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人常将《诗经》的《国风》与《楚辞》的《离骚》以风、骚并称,分别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
湘君湘夫人图
我国现存收集乐府诗歌最完备的是哪一部?
《乐府诗集》为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诗歌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它是继《诗经》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词的著名诗歌总集。
“乐府”本是朝廷掌管音乐的机关,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其职责就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其歌词的来源有二:一是文人专门创作;一是从民间收集。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通称为乐府,或乐府诗、乐府歌辞。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其中最著名的两首诗歌是《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诗集》的重要贡献是把历代歌曲按其曲调收集分类,使许多作品得以汇编成书。这对乐府诗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中国最早的妇女史传是哪一部?
《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也有观点认为该书是一部妇女史。作者一般认为是西汉刘向,不过尚存争论。《列女传》共分7卷,共记叙了105名妇女的故事。这7卷分别是:母仪传、贤明传、仁智传、贞顺传、节义传、辩通传和孽嬖传。
刘向编撰《列女传》的主要目的是劝谏皇帝、嫔妃及外戚,传说他呈进《列女传》时,还呈送了《列女颂图》,画为屏风,汉成帝的班婕妤在其诗中曾谈到在宫内看到《列女图》,并以此来鉴戒自己。
《列女传》对后世影响很大。有一些故事流传至今,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即出自该书。后来,中国的史书多有专门的篇章记叙各朝妇女事迹,如《后汉书》中的《列女传》就记述了东汉的17位著名女性。
为什么说《博物志》是一部志怪小说集?
《博物志》是西晋张华编撰的一部志怪小说集。其内容包罗万象,有山川地理知识,有历史人物传说,有奇异草木虫鱼、飞禽走兽,也有怪诞神仙方技故事,可谓集神话、古史、博物、杂说于一炉。此书保存了很多古代神话材料,如其中八月浮槎至天河见织女的传闻,就是牛郎织女神话的原始资料。
据东晋王嘉《拾遗记》称,此书原有400卷,后来晋武帝令张华删订为10卷,但此说无旁证。《隋书·经籍志》杂家类著录本书即为10卷。前三卷记地理动植物,第四、五卷是方术家言,第六卷是杂考,第七至十卷是异闻、史补和杂说。此书问世后,多有仿作,如宋李石《续博物志》、明游潜《博物志补》、明董斯张《广博物志》等。
《说苑》编撰了哪个时代的史事传说?
《说苑》也是西汉刘向所著。原书20卷,后仅存5卷,大部分已经散佚,经宋曾巩搜辑,复为20卷,每卷各有标目。20卷的标目依次为: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敬慎、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反质。分类纂辑先秦至汉代史事传说,杂以议论,借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一般以第一则或前数则为一卷的大纲,杂引前人言论陈说本卷主旨,以下便用大量历史上的实例加以证明。刘向还编有《新序》一书,性质与此书类似。
由于书中取材广泛,采获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书中记载的史事,有的可与现存典籍互相印证,有的则存在一定出入,这使得本书成为考证古史的重要参考。同时,《说苑》还是一部富有文学意味的重要文献,内容多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叙事意蕴讽喻,文字简洁生动,清新隽永,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对魏晋乃至明清的笔记小说也有一定的影响。
《山海经》对中国地理的记录准确吗?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记载了许多神话传说的上古地理书。全书18篇,约31000字。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4篇、大荒经4篇、海内经1篇。《山海经》原来是有图的,叫《山海图经》,但魏晋以后失传。
《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都还未确定。过去认为为大禹、伯益所作。现代一般认为其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现在最早的版本是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勘而成,他们认为“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
《山海经》记载了100多个邦国,550座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山海经》中对于动物的记载,据统计有277种之多。其《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是研究古代地理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
▲烛阴 明 《三才图会》
据《山海经》记载,北海外钟山有神名为烛阴,身长百里,人面而龙身。《山海经》是一部奇书,自其图佚失后,后世又有补画,这是明代《三才图会》中的烛阴图。
此外,《山海经》还记述了许多上古神话,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后羿射九日、黄帝大战蚩尤、共工怒触不周山从而引发大洪水、鲧偷息壤治水成功、天帝取回息壤杀死鲧以及最后大禹治水成功的故事等等。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但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哪一部?
▲《文选》书影
《文选》问世后,为历代文人所重视,是文人的必读书。
《文选》即《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定。萧统死后谥为“昭明”,所以称为《昭明文选》。
《文选》只选录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不选经、子,史书中也只略选“综辑辞采”“错比文华”的论赞,可以看出编者已初步注意到文学与其他类型著作的区分,在艺术形式上尤重骈俪、华藻。
全书共60卷,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移、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共38类。所选多大家之作,其中楚辞、汉赋和六朝骈文占有相当比重,诗歌则多选对偶严谨的颜延之、谢灵运等人作品,陶渊明等人平易自然之作则入选较少。总体来说,《昭明文选》仅用几十卷的篇幅,就大致罗列了先秦至梁代初期的重要作品,展示了各种文体发展的轮廓,为后人研究此段时间的文学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关于《文选》的“选学”在唐朝与《五经》并驾齐驱,盛极一时,是士子的必治之学。至北宋年间,民间传谣曰:“文选烂,秀才半。”宋代甚至称其为“文章祖宗”。此后历代有关《文选》的研究也从未中断,至今仍是研究梁以前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七十家赋钞》选录了哪个时期的辞赋?
《七十家赋钞》是中国古代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辞赋选集,这一时期也是中国赋体文学的鼎盛时期。此书为清代张惠言编辑。书中辑录了自屈原《离骚》至北朝庾信的辞赋共206篇,编为6卷。卷首有编者自序,序中以屈原为辞赋之祖和最高标准,概述了辞赋的源流和演变,同时还评点了入选的作家作品。全书选择严谨,是一部很好的辞赋选集。现存版本有道光年间康绍镛刻本,光绪年间重刻本等。
中国最早的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是哪一部?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也是一部理论批评著作,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年(501年)左右,作者为刘勰。
《文心雕龙》分上下两部,每部25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和总序等五部分。其中总论5篇,论“文之枢纽”,打下理论基础;文体论20篇,每篇分论一种或两三种文体;创作论19篇,分论创作过程、作家风格、文质关系、写作技巧、文辞声律等;批评论5篇,从不同角度对过去时代的文风及作家的成就提出批评,并对批评方法作了探讨,也是全书的精彩部分;最后一篇《序志》是全书的总序,说明了自己的创作目的和全书的部署意图。
《文心雕龙》全书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全书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反对不切实用的浮靡文风;一个是主张实用的“文必在纬军国”的落实文风。这些观点的提出,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文心雕龙》书影
《文心雕龙》的版本较多,最早的刻本是元至正本。这个本子是以后各版本的祖本。此外尚有清人黄叔琳的《文心雕龙辑注》、今人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批五言诗是哪些?
《古诗十九首》是一组中国五言古诗的统称。这些诗共有十九首,一般认为是汉朝的一些无名诗人所作。最早由梁代萧统编入《文选》,并命名为“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在历代都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后世的诗歌创作有巨大影响。
《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首句作为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这些诗歌实际上是一组抒情诗,其主要内容为描写夫妇、恋人和朋友间的离别和思念、士人的失意与愿望,经常透露出人生无常、生命苦短的情绪。
《古诗十九首》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些五言古诗,明王世贞称其为“千古五言之祖”。这组诗歌语言质朴直率,意境深婉,极大地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历代的诗评作家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钟嵘《诗品》中说:“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刘勰《文心雕龙》中说:“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收录隋代以前骈文的是哪部书?
《骈体文钞》是中国古典骈文总集,由清代李兆洛编选而成。共辑入先秦至隋的作品31卷,分为上、中、下3编。上编包括铭刻、颂、箴、谥诔、诏书、策令、檄移、弹劾等18体,是所谓“庙堂之制,奏进之篇”;中编包括书、论、序、碑记等8体,多属指事述意之作;下编包括设辞、连珠、笺牍、杂文等5体,多属缘情托兴之作。编者认为,文之起源不分骈散,故主张骈散合一。该书选入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诸葛亮的《出师表》等,便是这一主张的具体体现。此书编成于嘉庆末年。有嘉庆末唐氏原刻本,《四部备要》谭献评点本。
《玉台新咏》在诗歌选录方面有些什么特点?
《玉台新咏》是东周至南朝梁代的诗歌总集,历来认为是南朝徐陵在梁中叶时所编。
▲《玉台新咏》书影
《玉台新咏》选录了南梁以前的闺情诗歌,《孔雀东南飞》就始见于此书。
其在流传过程中,曾经一些人篡改,所以有人怀疑此书非徐陵所编,而出于稍后的人之手。但此说尚不足以成为定论。
据徐陵《玉台新咏序》,本书编纂的宗旨是“选录艳歌”,即主要收男女闺情之作。全书收诗769篇,计有五言诗8卷,歌行1卷,五言四句诗1卷,共为10卷。除第9卷中的《越人歌》相传作于春秋战国之间外,其余都是汉以后至南梁的作品,是今日研究汉到梁之诗歌的重要参考资料。中国最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首见于此书。除艳歌外,还有一些反映现实的歌咏作品,如《上山采蘼芜》写女性遭遇婚变,《娇女诗》写活泼可爱的少女,《王昭君辞》写王昭君远嫁异邦的辛苦。其他还有班婕妤、鲍令晖、刘令娴等女作家的作品。
现存的版本以明无锡孙氏活字本为早,《四部丛刊》有影印本。明末赵均有覆宋刊本,后有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清吴兆宜的注释及纪容舒的《考异》都曾参考赵本。
清代官修的唐五代的文章总集是哪一部?
《全唐文》是清代官修的唐五代的文章总集,嘉庆十三至十九年(1808—1814年)由董诰领衔,阮元、徐松、曹振镛等107人参与编纂而成。全书共1000卷,取《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古文苑》、《文苑英华》、《唐文粹》为底本,共收录文章18488篇(一说20025篇),作者3024人(一说3035人),每一位作者都附有小传。编次以唐及五代诸帝居首,其次是后妃、诸王、公主,再次为各朝作者、释道、闺秀,宦官、四裔附编书末。
此书汇集了唐朝及五代的文章,为学者查阅使用这些资料提供了方便。但该书在编纂、考订上还有不少缺点,包括文章漏收、误收、重出,作者弄错,题目和正文的讹脱,小传记事不确,采用的书不注出处等等。后世又有补作,如清末藏书家陆心源撰《唐文拾遗》、《唐文续拾》补辑遗文达3000篇,新增作者将近500人。
《古文观止》的选编有哪些值得称道之处?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才、吴调侯叔侄两人选编和注释的一部文言散文选集,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编选此书的目的是“正蒙养而裨后学”,实际上就是为其学生编撰的诵读教材。
《古文观止》成书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4年),书中选编了上启先秦下至明代的二百九十九篇散文作品,其中绝大多数为古文,个别为骈文中的经典作品,作品题材涉及史传、策论、游记、书信、笔记等。编者的衡文标准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虽然以古文为正宗,但也收入骈文4篇,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在文章中间或末尾,选者有一些夹批或尾批,对初学者理解文章有一定帮助。体例方面一改前人按文体分类的习惯,而是以时代为经,以作家为纬,值得肯定。
由于《古文观止》入选作品题材广泛、代表性强、语言精炼,篇幅短小,言辞优美,非常适合初涉文言文的塾童,因而一经出版便非常流行,成为文言文教学的经典教材。
哪部书是唐之前古诗的最重要的选本?
《古诗源》由清人沈德潜选编,是唐之前古诗的最重要的选本。全书选辑了先秦至隋各个时代的诗歌,也包括一些民歌谣谚。共700余首古诗,分14卷:古逸1卷,汉诗3卷,晋诗3卷,宋诗2卷,齐梁诗2卷,陈、北魏、北齐、北周、隋诗各1卷。唐以前的诗歌中,比较著名的篇章(除《诗经》、《楚辞》外)基本都已选录在内。
被誉为“百代诗话之祖”的诗歌评论著作是哪一部?
《诗品》是在刘勰《文心雕龙》以后出现的一部品评诗歌的文学批评名著,原名《诗评》,南朝钟嵘撰,共三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论专著,后人称之为“百代诗话之祖”,对后世的诗歌理论和诗话著作有很大影响。
《诗品》专论五言诗,共品评了两汉至南梁的诗人122人,计上品11人,中品39人,下品72人。全书分序言与品语两部分,序言论述了诗的发生、体裁流变以及诗的本质,对诗歌创作的时俗流弊予以批评。品语则迎合汉末以来流行的品评人物之风,效仿刘歆“七略裁士”、班固“九品论人”,建立了一套诗学源流与比较评论体系。评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眼:一是论赋比兴,二是论风骨和词采,三是重视诗味,四是注意摘引和称道诗中佳句,但他摘句论诗的批评方式,虽然反映了当时创作上“争价一句之奇”的倾向,也开了后代摘句批评的不良风气。
因作者的美学思想难免受时代风气影响,故其品评不乏失当之处,如将张协诗列为上品,魏武帝诗为下品,而最受后人诟病的是陶渊明诗仅列中品。
《搜神记》对后世小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干莫炼剑图 清 任预
《搜神记》是晋代干宝编撰的志怪小说集。原本30卷,但早已散佚,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仅得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主要是各种民间关于鬼怪、奇迹、神异以及神仙方士的传说,也有采自正史中记载的祥瑞、异变等,其中不乏情节重复的故事,每个故事的叙述非常简短,文学水平也不是非常出色,但对中国后世的传奇小说发展影响很大,后世很多传奇小说如“唐人传奇”、《聊斋志异》等的写作方法都和《搜神记》相似。
《搜神记》记载的部分志怪,有的被后来发扬、演变成戏剧、小说的题材,如《三国演义》中的“左慈戏曹操”、“孙策杀于吉”,部分“二十四孝”的故事,关于彭祖长寿,葛永成仙,南海鲛人,神农架野人,相思树的故事,“含沙射影”、“黄粱一梦”等等,皆源自于《搜神记》。鲁迅写《故事新编》中的眉间尺和嫦娥奔月也受到《搜神记》的影响。黄梅戏《天仙配》的主要情节也是改编自《搜神记》。
为什么说《唐诗三百首》是最合适的诗教启蒙书?
《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是清代孙洙,别号蘅塘退士,江苏无锡人。他在沈德潜的《唐诗别裁》及王士祯的《古诗选》、《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选》等诗集的基础上,杂以其他唐诗选本,编成此书。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按诗人计以杜甫最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内容题材广泛,反映唐代的政治矛盾、边塞军事、宫闺妇怨、酬酢应制、宦海升沉、隐逸生活等的诗作皆有。但《唐诗三百首》也有一些遗珠之憾,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白居易《新乐府》以及皮日休等人的作品,未被选入。
《唐诗三百首》自问世后就是儿童诗教启蒙书,其内容浅显,容易为读者所接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最适合儿童学习宋词的选编本是哪一部?
《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编者朱孝臧,原名祖谋,字古微,好沤尹,又号彊村、上彊村民,浙江归安人,生活于清末民初。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两座高峰,两宋是词的成熟与繁荣时期,期间名家辈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作。朱孝臧仿《唐诗三百首》选编的《宋词三百首》,实际收入宋词283篇,大致按作者的时间顺序排列。此书自问世后,即受到社会的欢迎,与《唐诗三百首》一样,成为重要的儿童诗教启蒙书。
《花间集》对词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花间集》为五代时后蜀赵崇祚所编撰,成集于公元940年。全书共10卷,收录唐温庭筠、皇甫松,五代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和凝、顾、孙光宪、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十八家五百首词。在1900年敦煌石室藏《云谣集》发现之前,《花间集》被认为是最早的词选集。
集中以温词居首,其词浓艳精美,多咏闺情,开花间一派风气。其后韦庄疏淡明丽,注入思乡怀旧之情,与温词并称,代表了集中两种主要风格。宋人论及《花间集》,都赞扬其文字富艳精工,但几乎没有人称许其思想内容。虽然《花间集》在内容上虽不无缺点,在词史上却是一座里程碑,它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我国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真实地体现了早期词由民间状态向文人创作转换、发展过程的全貌。更为重要的是,花间词规范了“词”的文学体裁和美学特征,最终确立了“词”的文学地位,并对宋元明清词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什么说《元曲选》对传播元杂剧起到了重要作用?
▲《元曲选》插图
《元曲选》是明代臧懋循编辑的一部杂剧选集。全书共100卷,分10集,每集10卷,每卷1本杂剧。其中收录元代杂剧94种,明代杂剧6种,总计100种,故又称《元人百种曲》。这些杂剧是他从自家所藏秘本及麻城刘承禧所藏之内府本中遴选出来,刊刻时略作增删,但改动不多,基本忠实原著。现存元人杂剧总数不足200种,而《元曲选》中所收元代作品,即占现存总数的一半以上。而且,集中收录了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秦简夫、李文蔚等众多作家的名剧,影响很大,对元代杂剧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成为后世研究元代杂剧的重要参考。
《元曲选》在刊行时,还为杂剧附图,每剧附图两幅,个别四幅,总计224幅图。其插图临摹古代名画家的不同画法,生动、逼真地将各剧的情节特点表现出来,其图画线条细腻、流畅,极尽婉丽之美,在中国版画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沧浪诗话》在诗歌评论上有些什么特色?
《沧浪诗话》为南宋严羽所著,是一部以禅喻诗,着重于谈诗的形式和艺术性的诗歌理论著作。严羽,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邵武(今属福建)人。
全书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门,《诗辨》一门是全书总纲,鲜明地提出了论诗宗旨。《诗体》主要论述诗歌风格体制演进变化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线索和轮廓。《诗法》着重阐明作法和技巧方面的要求。《诗评》则举例评析汉魏以来诗歌,进一步阐明汉魏盛唐诗为第一的理由。《考证》是对某些诗篇的作者、分段、异文等的考辨。
《沧浪诗话》在当时就引起注意和争论,后来明代的前七子、后七子和清代神韵、性灵两派诗论,都对严氏观点的不同方面作了引申和发挥。《沧浪诗话》对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方面的探讨,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但其脱离生活和某些唯心色彩的弊病,对后世也有不良影响。
《词林纪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词林纪事》为清代张思岩所辑。全书共22卷,辑录唐词1卷,五代词1卷,宋词17卷,金词1卷,元词2卷,共收词人422家,大体按词人时代先后排列。
所录词人附有其生平事迹、轶闻,以及有关词人所作词的评论,所录词征引本事,并有考证,搜集资料较为丰富,引用书目达395种。书中所引书皆注明出处,但不尽依原文,多随意增删,致失其本来面目。
此书有乾隆刻本、道光刻本。
《太平广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太平广记》是宋代李昉等人编著的大型类书。因为它编成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所以定名为《太平广记》。此书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释藏、道经和以小说家为主的杂著,共编成500卷,目录10卷,共分92大类,下面又分150小类,其中以神仙、鬼、报应、神、女仙、定数、畜兽、草木、再生、异僧、征应等十一类约占全书之半。
《太平广记》引书400多种,其中绝大部分小说都是唐代的作品,如六朝志怪、唐人传奇等,有些篇幅较小的书几乎全部收录,其中一些古书如《旌异记》《启颜录》等,原本早已散佚,仅靠此书得以流传。全书最值得重视的是第484至492卷,这几卷所收的《李娃传》、《东城老父传》、《柳氏传》、《长恨传》、《无双传》、《霍小玉传》、《莺莺传》等,都是唐人传奇的名篇,幸赖此书得以保存。
《太平广记》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宋代以后,唐人小说单行本已逐渐散失,元人的话本、杂剧、诸宫调等多从《太平广记》一书中选取题材、转引故事,加以演绎。宋人蔡蕃曾节取书中的资料,编为《鹿革事类》、《鹿革文类》各30卷。明人冯梦龙又据本书改编为《太平广记钞》80卷。明清人编的《古今说海》、《五朝小说》、《说郛》、《唐人说荟》等书,也往往转引《太平广记》。近代鲁迅辑录《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时,也充分利用了此书。
《大唐西域记》对后人了解印度历史有些什么帮助?
《大唐西域记》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大唐西域记》共12卷,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记录了玄奘游历印度、西域19年间的所见所闻。
▲那烂陀寺遗址
此书是记载中国佛教教史的最重要的文献之一,也是研究西域、印度古代地理不可或缺的文献。玄奘在西行求法的征程中,经历了十数年时光,所到国家上百,观礼佛寺宝塔成千上万,亲历事故和接触的人物不计其数,而《大唐西域记》里连同他每走一地所处方位、距离、国体民情、风俗习惯、气候物产、文化历史都写得清清楚楚,就连哪个寺院所奉某乘某宗,僧众多少,是何人讲什么经,多少卷等,都写得十分详尽,准确无误。这些记载又被后来的历史文献和文物考古所佐证。依据玄奘所撰《大唐西域记》记载提供的线索,对著名的印度那烂陀寺、圣地王舍城、鹿野苑古刹等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使得大量文物古迹重见天日,成为考古史上一大奇迹。甚至今天印度人引以为傲的阿育王的事迹,也基本是来源于玄奘的记载。
阅读《菜根谭》对人修身养性有些什么积极意义?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今江苏金坛人。传说他过一所古刹时,于残经败纸中拾得《菜根谭》一录,将其带回家中后,便“重加校雠,缮写成帙”,最终成书刊行,后来还传入日本。
此书由前后两集和《菜根谭续遗》三部分组成,共536条,其中前集225条,后集135条,共360条,合一周天之数。《菜根谭续遗》为近代从日本所传版本中辑出的前后集所没有的150余条,这些应当是后人的曾续之作。
《菜根谭》之书名,应该源自宋儒汪信民的一句话:“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此书采用语录体,糅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关于人生处世哲学的表白。其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邃,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
《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怎样的书?
▲纪昀像
《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短篇志怪小说集,为清代乾隆朝著名才子纪昀的笔记型作品。全集分5书,共24卷,1208则,约40万字。主要搜辑当时流传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之类的乡野怪谭,或者是作者亲身听闻的奇闻逸事。故事范围也随作者足迹遍及全中国,远至新疆、云南等偏远之地。
《阅微草堂笔记》内文记述若真若假,作者借由这些志怪的描写而来折射出当时官场的腐朽堕落之态,进而反对宋儒的空谈性理而疏于实践的理气哲学,讽刺道学家的虚伪卑鄙,揭露社会人心的贪婪及保守迷信。同时,对处于社会下层的广大人民悲惨境遇的生活,纪昀在笔调中也表达出深刻的同情。每则故事结尾处都有作者的感触评价,以衡平的语气来评断其故事来龙去脉,清理事之曲直,颇为耐人寻味。
鲁迅曾对《阅微草堂笔记》有很高的评价:“唯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位高望重以传者矣。”
《随园诗话》中袁枚提出了怎样的诗歌理论?
《随园诗话》是清代最有影响的一部论诗著作,作者是清代有着“乾隆三大家”之称的袁枚,因其住宅名为随园,故称“随园诗话”。全书一共26卷(《诗话》16卷,《诗话补遗》10卷),近57万字,在古代文学评论类书籍中堪称巨制。
《随园诗话》属随笔性质,其所论内容,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几乎囊括了与诗歌相关的方方面面,其主要宗旨是阐述作者的“性灵说”诗论,他要么采录大量“一片性灵”的诗作论证其“性灵说”的理论,要么以“性灵说”的美学思想为标准来采集、褒扬时人之佳作。
此书选诗颇为广泛,甚至还收入了大量女子诗,诗歌体裁也相当丰富。但其收入诗歌也有“太滥”之嫌,一些卑靡轻佻的诗歌也收入其中,有些诗歌甚至未曾校订,多有舛错。但总体上瑕不掩瑜,据说《随园诗话》印行后,“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甚至海外琉球国都慕名求取。
中国最早的章回体白话长篇小说是哪一部?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白话长篇小说,也是第一部以民众反抗斗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其内容讲述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又名《忠义水浒传》,初名《江湖豪客传》,一般简称《水浒》。关于其作者颇多争论,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也有人认为是其与弟子罗贯中合著或者由罗贯中续写而成。
《水浒传》的故事最初起源于北宋宣和年间,从南宋开始就成为了民间口头文学的主要题材,到了元代,出现了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描述了晁盖、吴加亮(吴用)等36人的故事,初步具有了《水浒传》的故事梗概。《水浒传》就是作者在这些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生活原型来自于与作者施耐庵关系甚密的张士诚领导的盐民起义。
《水浒传》描写了梁山一百零八将各自不同的故事,叙述豪放、粗旷,通过人物的言语、行为来表现其矛盾的内心世界。人物性格刻画各有特色,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全书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林冲、李逵、鲁智深、武松等一批鲜明的人物形象,也向读者展示了宋代的政治与社会状况,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揭露了当时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水浒传》人物绣像
古代《水浒传》在刊行时,往往有版画绣像,此为民国年间的《水浒》绣像人物,为宋江和戴宗。
《水浒传》对中国社会和传统文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水浒传》被改编成京剧、评书等多种曲艺形式,长期演出,深得百姓喜爱。英雄人物身上体现出的各种道德观,如轻生死重义气、敢作敢为、劫富济贫等理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大众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
《水浒传》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学成就上受到后世不少文学评论家的赞许。金圣叹将《水浒传》与《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李渔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四大奇书”。这些评价都反映了《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中国最著名的浪漫主义神话小说是哪一部?
▲《西游记》图册 清
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问世后,各种表现唐僧师徒取经故事的艺术题材相继涌现,如诗歌、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不仅有巨大的美学价值,而且在民俗学、社会学上也有不小成就。《西游记》图册由清代康熙时期的四大书法家之一的陈奕禧书写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图画生动传神,富有想象力,图文并茂,使故事情节经过图片与文字得到更好的体现和延伸。
《西游记》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书中讲述了唐三藏与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历经81次磨难,到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西游记》成书于明代中期,作者颇多争论,一般认为是江苏淮安的吴承恩。
全书共100回,60余万字。1至12回是全书的引子,其中前7回讲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等故事;8至12回则介绍另一主人公唐僧,交代取经的缘由;13至100回是全书的主要部分,讲述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降妖伏魔、西天取经的故事。其中最经典的故事有孙悟空大闹天宫、高老庄收八戒、流沙河收沙和尚、三打白骨精、人参果、盘丝洞、火焰山、真假美猴王等。在与妖魔鬼怪进行斗争中刻画了师徒四人鲜明的个性。故事生动有趣,老少皆宜,几百年来深受百姓喜爱。
《西游记》的故事原型是唐玄奘西游天竺的历史事件,在唐朝后期和五代时期的许多记载中已经出现了西行取经的故事。敦煌石窟存有西夏初年绘制的玄奘取经壁画,其中已经出现持棒猴行者形象。南宋刊印的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经发展出美猴王的故事。元明之际的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描写了孙悟空的来历。吴承恩就是在这些故事传说的基础上编写了《西游记》。
自问世以来,《西游记》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为人熟悉。几百年来,西游记被改编成各种地方戏曲、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等,版本繁多。在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出现了以孙悟空与红孩儿为主角的文艺作品,样式众多,数量惊人。
《红楼梦》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中唯一成书于清朝的,也是一部古典章回体长篇小说,此书原名《石头记》,在第一次活字印刷之后变更为现名。其作者也存在颇多争论,现一般认为前80回为曹雪芹所作,后40回由高鹗所补,有人认为程伟元也参与了后40回的撰写。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描述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一大批有血有肉、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林黛玉像
《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叙述和描写就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深厚、逼真、自然。在小说中还包含着诗、词、曲、赋、偈、酒令、笑话、谜语、题匾、八股文等各种不同文体的创作与批评。乃至有命理卜辞、脉案药方、讼状塘报等。其涉及的文字题裁,包罗万有,蔚为大观。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出众的才华。
长期以来,《红楼梦》都被视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以至于以一部作品构成了一门学术性的独立研究学科——红学,这在文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大英百科》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一整个的欧洲。
中国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是哪一部?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一般认为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小说以东汉末年为历史背景,以刘关张三兄弟、诸葛亮、东汉、曹魏、蜀汉及东吴六大路线为中心,讲述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至魏、蜀、吴三国鼎立,再到西晋统一为终结的历史。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而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小说叙事精巧,精彩地演绎了多种谋略,虽与史实多有出入,仍被誉为“中国谋略全书”。
三国故事很早就在中国古代民间流传。宋、元时期,三国故事被搬上舞台,《东京梦华录》记载有“说三分”的民间艺人。到了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罗贯中就在这些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的基础上,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最终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现存最早刊本是明朝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全书24卷,亦有弘治刻本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清朝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故事绣像
此绣像描绘的是《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群鲜明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他们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此外,《三国演义》还有大量的战争描写,构思宏伟,手法多样,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令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自罗贯中把三国历史写成小说以来,文人纷纷效法,历史小说便蔚然成为一大潮流。直到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小说,这些都是对罗贯中历史演义的继承和发展。
“三言二拍”是哪几本书的合称?
“三言二拍”是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作者为冯梦龙。“二拍”则是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为凌蒙初。明末抱瓮老人从这五部书中选出佳作四十篇编成《今古奇观》,故有“三言二拍”的合称。
“三言二拍”每部书都有40卷,每卷为一个短篇小说,收录的是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三言”刊刻于天启年间,都是冯梦龙从大量古今通俗小说中精选出来的题材,其中多为宋元明话本中艺术佳作,历来为读者称誉。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二拍”与“三言”不同,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是作者从《太平广记》、《夷坚志》、《剪灯新话》、《剪灯余话》等书中取材演绎而成,它实际上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
中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是哪一部?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共56回(一般认为最后一回非吴所作),约40万字,描写了近200个人物。小说假托明朝,实际描写了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
《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它真实地描绘了康乾时期知识分子生活的沉浮,境遇的顺逆,功名的得失,仕途的升降,情操的高尚与卑劣,理想的倡导与破灭,出路的探索与追寻。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它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晚清谴责小说,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等,都是继承《儒林外史》的余绪。
《老残游记》有些什么特色?
《老残游记》是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署名洪都百炼生作,实际作者为刘鹗。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发表于《绣像小说》半月刊上,到13回因故中止,后重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并全部发表。
全书20回,叙述了江湖医生老残在游历中的所见、所闻、所为。老残是作品中体现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他浪迹江湖,以行医糊口,自甘淡泊,不入宦途。但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情百姓的痛苦,是非分明,侠肝义胆。追随其足迹,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末山东一带社会生活的面貌。《老残游记》最擅长描写风景的功夫,书中千佛山的景致,桃花山的月夜,都明净清新,令人神往。其对王小玉唱书的描写,堪称神来之笔。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刘鹗的《老残游记》、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曾朴的《孽海花》并称为“清末之谴责小说”。
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有些什么缺陷?
《镜花缘》是一部神魔小说,清代李汝珍所作。全书共100回,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至6回,写《镜花缘》故事由来,铺垫出谪凡神话的框架。第二部分是第7至50回,写文士唐敖的海外游历与唐小山寻父(寻根)之旅,是《镜花缘》最受瞩目的部分。旅行中见闻多出自《山海经》、《博物志》等古代地理博物小说并加改编,既讽刺时事,也呈现某程度的乌托邦理想。第三部分为后50回,写武则天开试女科,录取天下才女。但这部分笔调平淡无聊,实为卖弄学问之作,价值不高。
《镜花缘》继承了《山海经》中的一些材料,经过作者的再创造,凭借他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运用夸张、隐喻、反衬等手法,创造出了结构独特、思想新颖的长篇小说。但是小说对人物的刻画不足,众才女的个性不够鲜明。尤其后半部偏重于知识的炫耀,令人生厌。所以鲁迅说“则论学说艺,数典谈经,连篇累牍而不能自已矣”。
《西厢记》在艺术上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是王实甫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西厢记·惊梦》插图 清 任薰
《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其故事在宋金时代流传更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基本依据这部诸宫调,将《西厢记》改编成多人演出的戏剧剧本,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融合了古典诗词,文学性大大提高。
《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的一对青年,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
《西厢记》剧本完成后,迅速流行,几乎中国所有几百个剧种都以其为原本上演过这部戏,以后的许多著作都提过这部剧本,许多故事和剧本受其影响,开始表现基于爱情,冲破“门当户对”的封建礼教观念的美满婚姻或悲剧,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天仙配》、《宝莲灯》等。《西厢记》可以说是首开先河,在世界上是第一部表现纯爱情的长篇作品,艺术成就甚高。
剧作大师汤显祖最有名的代表作是哪一部?
《牡丹亭》原名《还魂记》,又名《杜丽娘慕色还魂记》,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创作于1598年,描写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生死之恋。此剧与《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玉茗堂四梦”。
剧情梗概如下:大家闺秀杜丽娘一日在花园中睡着,与一名年轻书生在梦中相爱,醒后寻梦不得,抑郁而终,临终前她将自己的画像封存并埋入亭旁。三年后,岭南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碰巧发现了杜丽娘的画像,杜化为鬼魂寻到柳并叫他掘坟开棺,于是杜丽娘复活。后来柳赶考并高中状元,但由于战乱发榜延时,仍为书生的柳受杜之托寻找到丈人——正在处理战乱的杜宝。杜宝认定此人胡言乱语,将其打入大狱。得知柳高中状元后才将其放出,但始终不认其为女婿。最终闹到金銮殿之上才得以解决,杜柳二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是汤显祖最著名的剧作,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其创作的最高水准。剧本推出之时,便一举超过了另一部爱情故事《西厢记》。据记载,“《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被誉为“南戏之祖”的是哪一部戏曲?
《琵琶记》,元末南戏,温州高明所撰。描写了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共四十二出。此书被誉为“南戏之祖”,是我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名著。
故事改编自民间南戏《赵贞女》(更早时还有金院本《蔡伯喈》),但原故事中背亲弃妇的蔡伯喈变为了全忠全孝的人。大致剧情是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婚后想过幸福生活,其父蔡公不允,逼其赶考。中状元后又被要求与丞相女儿结婚,蔡伯喈不允,丞相不从。上任后家中遭遇饥荒,父母双亡,他却并不知晓。蔡伯喈想念父母,想辞官回家,朝廷不从。最终一路行乞进京的赵五娘终于找到了蔡伯喈,故事团圆收场。
剧中采用双线结构。一条线蔡伯喈,一条线是赵五娘。两条线索交错发展,对比排列,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文字上对人物形象塑造非常成功,心理刻画尤其突出。
此剧代表了南戏的最高成就,标志着南戏从民间俚俗艺术形式发展到了全面成熟阶段,因此,它是南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孔尚任的剧作《桃花扇》取得了哪些艺术成就?
《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10余年苦心经营,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完成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全剧共40出,通过男女主人公侯方域(朝宗)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了明末南明灭亡的历史。
▲彩绘本《桃花扇》插图 清
剧情大致如下:明代末年,“东林党人”逃难到南京,组织“复社”,和魏忠贤余党、已被罢官的阮大铖斗争。此时复社中坚侯方域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侯方域送李香君一把题诗扇,而和其“梳栊”(和妓女结婚称梳栊)。后来阮大铖匿名托人赠送丰厚妆奁以拉拢侯方域,被李香君坚决退回,阮大铖怀恨在心。弘光即位后,起用阮大铖,阮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香君坚决不从,撞头欲自尽未遂,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南明灭亡后,李香君入山出家,扬州陷落后侯方域逃回寻找李香君,最后也出家学道。
桃花扇是侯方域、李香君定情之物。孔尚任以此记录着男女主人公的沉浮命运,又用它勾连出形形色色的人物活动。在民族沦落、社稷倾圮的时代,作者把高尚的人格给予身为妓女的李香君,把一个孱弱的灵魂赋予了享有盛名的才子。而将最深沉的同情寄予在了社会地位卑微的民间艺人身上。孔尚任借助他们之口,抒发了对末世既临的无可奈何、无可挽回的叹息。
《桃花扇》脱稿之后立即引起社会的关注,在舞台上经常演出,康熙皇帝还专门派人向孔尚任索要剧本,看到其中描述南明皇帝耽于声色的情节,常皱眉顿足说:“弘光弘光,虽欲不亡,其可得乎!”每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部剧就能引起人们更大的关注。
《长生殿》演绎了哪两个人的爱情故事?
《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所作的剧本,共50折,完成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故事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
剧情大致如下:玄宗宠幸贵妃杨玉环,但后来又宠幸其妹妹虢国夫人,私召梅妃,引起杨玉环不快,最终两人和好,于七夕之夜在长生殿对着牛郎织女星密誓永不分离。由于唐玄宗终日和杨玉环游乐,不理政事,终于导致安史之乱,唐玄宗和随行官员逃离长安,在马嵬坡军士哗变,唐玄宗不得已让杨玉环自尽。杨玉环死后深切痛悔,受到土地神和织女协助,成为蓬莱仙子。后来安史之乱平定,唐玄宗回到长安,日夜思念杨玉环,见月伤心,最终感动了织女,使二人在月宫中最终团圆。
《长生殿》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明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这部剧本情节跌宕起伏,高潮迭起,配乐的音乐家徐麟严格照曲律填词,使整个音乐布局与曲辞密切配合,乐声与剧情完美统一。所以此剧一经演出,立刻引起轰动,北京城中几乎家家会唱其中的唱段。其中片段被各种戏剧剧种改编,梅兰芳的京剧《贵妃醉酒》就改编自《长生殿》。
《曾国藩家书》为何备受后人推崇?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大到对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含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的这些书信,不仅生动有趣,更具价值的是,这些书信中包含了许多即使是在今天看来也很有意义的经验教训。可以说,《曾国藩家书》就是一部协调人际关系的指南,一部正直、严肃的为人处世的教科书。所以,从清末以来,这部书就已广为流传,民国年间更是畅销风行。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哪一部?
《永乐大典》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明成祖即位后,即令解缙等人修书,首成于永乐二年(1404年),初名《文献集成》;明成祖过目不甚满意。于次年再命姚广孝、郑赐、刘季篪、解缙等人重修,启用了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于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进呈,明成祖看了十分满意,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后又清抄至永乐六年(1408年)冬天才正式成书。《永乐大典》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全书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是一部规模空前的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
《永乐大典》修成后,未能付之刊印,仅抄录一部,藏于皇宫。嘉靖末年抄写成副本,而正本却就此失踪。副本《永乐大典》在清代收藏不善,陆续遗失。近代更是被八国联军焚毁、劫掠。现在嘉靖副本《永乐大典》在全球范围仅存400余册,其中223册存藏国内,国家图书馆馆藏221册。
《永乐大典》汇集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8000余种典籍,除了著名的经史子集,还有哲学、文学、历史、地理、宗教、医卜等各类著作,包罗万象,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它比著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成书年代早了300多年。此外,《永乐大典》收录了许多后世已经残缺或佚失的珍贵书籍,如《薛仁贵征辽事略》、宋本《水经注》等,其所征引的材料,都是完整地抄录原文,保存了许多宝贵的文献的原貌,所以人们称其为“辑佚明初以前珍本秘籍的宝库”。
《永乐大典》的编排方式非常科学,有点儿类似于今天字典的拼音检字法,只是当时依据的是明朝的《洪武正韵》。其体例是“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也就是说,每个韵目下有很多单字,每个单字下分列与之相关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及诗文词曲等各方面的内容。
《永乐大典》不仅篇幅巨大,收集广泛,而且缮写工整,书中的文字全部用毛笔以楷书写成,每半页八行,大字占一行,小字抄成双行,每行28个字;《永乐大典》中还有许多精致的插图,山川地形都以白描手法绘制图形,形态逼真,书为硬裱书面,由粗黄布包着,典雅庄重,被中外专家学者视为罕见的珍品。
中国古代最大的官修丛书是哪一部?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此书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修撰,以永瑢负责,于敏中为总裁,纪昀为总纂官,召集了陆锡熊、孙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晋涵等数千文人学者,历经十年才最终编成。
据文津阁藏本,《四库全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36000余册,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规模远超《永乐大典》。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66属,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除了章回小说、戏剧戏曲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囊括了当时社会上流传的各种图书。就书籍作者而言,包括了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为了美观和便于识别,《四库全书》采用分色装潢,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或浅蓝色),集部灰黑色。《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是全书纲领,采用代表中央的黄色。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套书陆续完成,全书共抄7部,分别贮于北京紫禁城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今沈阳)故宫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北四阁”)。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南三阁”),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于京师翰林院。
编纂《四库全书》时,清廷为维护统治,大量查禁明清两朝有违碍字句的古籍,归为禁书。据统计,在长达10余年的修书过程中,禁毁图书3100多种、15万部以上,不啻为一场文化浩劫。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陆续补齐,解放后入藏浙江省图书馆。
▲四库全书楠木匣
翰林院副本于1900年庚子事变中被毁。1949年,文渊阁本被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现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于1950年调拨到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是目前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书保存的版本。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类书是哪一部?
《古今图书集成》原名《文献汇编》或称《古今图书汇编》,系康熙皇三子胤祉奉康熙之命与侍读陈梦雷等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康熙皇帝钦赐书名,雍正皇帝写序,因此冠名为“钦定”。此书编撰大约开始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前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完成初稿。
后来在雍正年间,蒋廷锡奉命重新编校,补全“医部”,最终于雍正六年(1728年)印制完成。
此书采集广博,内容丰富,正文共计10000卷,目录40卷,共分为5020册,520函,42万余筒子页,1.6亿字。内容分为6汇编、32典、6117部。按天、地、人、物、事次序展开,规模宏大、分类细密、纵横交错。举凡天文地理、人伦规范、文史哲学、自然艺术、经济政治、教育科举、农桑渔牧、医药良方、百家考工等无所不包,图文并茂,因而成为查找古代资料文献的十分重要的百科全书。
▲《古今图书集成》书影
《古今图书集成》是清代前期编撰的一部大型类书,此书影为雍正皇帝为其御制的序言。
由于之后的《四库全书》受清文字狱影响,大量书籍被列为禁书,遭到销毁删改,因此收书不全,错漏甚多,而成书时间较早的《古今图书集成》则收录了一些《四库全书》不收或未曾收录的典籍,还包括康熙晚年所出的律令、方志等。
《古今图书集成》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列为中国古代三部皇家巨作。由于国家图书馆至今仍存有完整的《古今图书集成》雍正版内府铜活字本,因此《古今图书集成》成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类书。
同时,该书也是中国铜活字印刷史上卷帙最浩繁、印制最精美的一部旷世奇作。
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是哪一部?
《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这部著作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保留有大量先秦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
今天所见《考工记》,实际是《周礼》的一部分。《周礼》原名《周官》,由“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6篇组成。西汉时,“冬官”篇佚缺,河间献王刘德便取《考工记》补入。刘歆校书编排时改《周官》为《周礼》,故《考工记》又称《周礼·考工记》(或《周礼·冬官考工记》)。
《考工记》篇幅并不长,但科技信息含量却相当大,内容涉及先秦时代的制车、兵器、礼器、钟磬、练染、建筑、水利等手工业技术,还涉及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其在中国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农书巨著是哪一部?
▲耙地图 南北朝
《齐民要术》是中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农书巨著,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此书为北魏官员贾思勰所著,成书于东魏武定二年(544年)以后。
《齐民要术》由序、杂说和正文三大部分组成。正文共92篇,分10卷。11万字;其中正文约7万字,注释约4万字。另外,书前还有“自序”和“杂说”各一篇,其中的“序”广泛摘引圣君贤相、有识之士等注重农业的事例,以及由于注重农业而取得的显著成效。一般认为,杂说部分是后人加进去的。
书中内容相当丰富,涉及面极广,收录了1500年前中国农艺、园艺、造林、蚕桑、畜牧、兽医、配种、酿造、烹饪、储备,以及治荒的方法,书中援引古籍近200种,所引《氾胜之书》、《四民月令》等汉晋重要农书现已失传,后人只能从此书了解当时的农业运作,其对古代农业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
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是哪部医书?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为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全书分3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是中药理论精髓。
此书大约成书于秦汉时期,作者不详,原书早已佚失。南朝陶弘景为《神农本草经》作注,并补充《名医别录》,编定《本草经集注》共七卷,把药物的品种数目增加至七百三十多种。清朝孙星衍将《神农本草经》考订辑复,成为现在通行本。
书中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症都有详细记载。对各种药物怎样相互配合应用,以及简单的制剂,都作了概述。更可贵的是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通过大量的治疗实践,已经发现了许多特效药物,其药用价值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
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哪部医书?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项为《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此书共18卷,《素问》、《灵枢》各有9卷、81篇。内容包括摄生、阴阳、脏象、经络和论治之道。
相传《黄帝内经》是黄帝与岐伯、雷宫、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但一般认为其成书于战国时期,也有学者认为成书应在西汉中期。
此书经数次散佚、整理、辑补、注释,整理注释此书较为著名的有晋朝的皇甫谧,南北朝的全元起,唐代的杨上善、王冰等人,其中王冰的注释版本对后世影响最大。
《黄帝内经》整理先人积累的丰富的医疗经验,将其升华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了系统的医学理论,并且进一步驾驭医疗实践,建立了中医学临床规范,成为中国传统科学中探讨生命规律及其医学应用的系统学问。此书实际上为传统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打好了结构框架,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所以中医亦称为“岐黄之术”。《黄帝内经》也对后世中医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唐朝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等无不以《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为基础。
《农政全书》有些什么特色?
《农政全书》为明代徐光启所作。这部书总结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许多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引用古代著作和文献三百多种。该书讲了气候、地理、优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介绍了农业生产技术,对屯兴水利、三项农业措施作了详细阐述。徐光启死后,其子徐骥将此书推介给崇祯皇帝,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式出版发行。
《农政全书》按内容大致上可分为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两部分。前者是全书的纲领,后者是实现纲领的技术措施。所以在书中人们可以看到开垦、水利、荒政等等一些不同寻常的内容,并且占了将近一半的篇幅,这是其他的大型农书很少见的,这也大大增加了此书的实用价值。
《伤寒论》对中医的发展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为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所撰。张仲景见当时动乱频繁,疫病流行,便“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作《伤寒杂病论》16卷。此书原貌不复可见,后世分成两书,分别流通。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即为《伤寒论》,创设六经辨证,并列方治,用以治疗外感伤寒。对于内伤杂病,则依病名分类,列方处置,称为《金匮要略》。
《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辨证施治的方法。它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作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中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而言,他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因此被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孙思邈的《千金方》在医学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孙真人煎药图
《千金方》全名《备急千金要方》,是一部综合性临床医学巨著,唐代“药王”孙思邈著,成书于唐永徽三年(652年),全书共30卷。《千金翼方》续其后,成书于唐永淳元年(682年),其补足前书之不足,经整理加工而成,也是30卷。
《千金方》卷1为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2—卷4妇科病;卷5儿科病;卷6七窍病;卷7—卷10诸风、脚气、伤寒;卷11—卷20系按脏腑顺序排列的一些内科杂病;卷21消渴、淋闭等症;卷22疔肿痈疽;卷23痔漏;卷24解毒并杂治;卷25备急诸术;卷26—卷27食治并养性;卷28平脉;卷29—卷30针灸孔穴主治。总计233门,合方论5300首。
此书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了自《内经》以后至唐初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而且《千金方》的29—30卷专论针灸,填补了唐以前针灸文献的空白,对中国针灸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书影
《本草纲目》是一部集16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大成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的李时珍,撰成于万历六年(1578年),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正式刊行。
《本草纲目》实际上是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是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52卷,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新增374种),分成16部、60类。书中附有药物图1109幅,方剂11096首(其中8000余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
《本草纲目》改进了中国传统的分类方法,格式比较统一,叙述也比较科学和精密,其分类方法对动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同时,此书还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之处,又加入了许多新的药物。对某些药物的疗效,李时珍还通过自己的经验作了进一步的描述。《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于历史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
祖冲之的《大明历》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大明历》亦称“甲子元历”。它不是明朝的立法,而是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创制的一部先进历法。成书于刘宋大明六年(462年),510年施行,共实行了80年。
《大明历》规定一回归年长度为365.2428日,这个数据是中国宋统天历(1199年)以前,最符合实际的一个数据。此外,《大明历》还首次采用了岁差的概念(45年11月差1°),这是中国历法史上的第二次大变革。历法采用391年置144闰月来代替以前何承天《元嘉历》19年7闰的办法,更加准确。还首次求出通常称为交点月的日数为27.21223日,这与现在的精确值27.21222日非常接近。
▲祖冲之儿子祖暅在开立圆术中设计的立体模型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是哪一部?
《九章算术》是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之一,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其作者已不可考。西汉的张苍、耿寿昌曾经作过增补和整理,其时大体已成定本。三国时期,刘徽为《九章》作注,唐代李淳风又重新做注(656年),作为《算数十经》之一,将其版刻印刷,作为通用教材。
《九章算术》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大类:方田(田亩计算和分数计算)、粟米(粮食交易计算)、衰分(分配比例的算法)、少广(开平方和开立方)、商功(工程数学问题,以体积的计算为主)、均输(税收等更加复杂的比例问题)、盈不足(双设法)、方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正负数的加减法)、勾股(勾股定理的应用)。在一个或几个问题之后,还列出了这些问题的解法。
《九章算术》总结了自周朝以来的中国古代数学,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是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初期代表作。《九章算术》的许多数学问题都是世界上记载最早的,如关于分数、双设法、一次方程等的论述。
为什么说《梦溪笔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梦溪笔谈》书影
《梦溪笔谈》是北宋的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大约成书于1086—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笔谈》36卷,分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17个门类。《补笔谈》3卷,包括上述内容中11门。《续笔谈》1卷,不分门。全书共609条(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
《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文献,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比如在数学方面开创了“隙积术”和“会圆术”。天文方面指出极星不在天极,并得出冬至日长、夏至日短等结论。在历法上大胆创新,提出《十二气历》。地理学方面以流水侵蚀作用解释奇异地貌成因。物理方面记载了磁偏角、凹面镜成像实验和声音共振实验。书中还记述当时一些重大科技成就,如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炼铜、炼钢、石油等。其中“石油”一词是在该书中首次提出的,并且沿用至今。
哪部书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插图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英国汉学家李约瑟称其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此书到清朝时几近失传,近代在日本发现后才重新刊行于中国。《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共18卷。并附有123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此书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全面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工艺技术成就。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天工开物》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