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常识全知道(彩图精装)
- 梦远
- 763字
- 2024-11-01 05:46:04
史
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是哪一部?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约公元前965年),下至智伯被灭(公元前453年)。记录了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故事。
关于国语的作者,古今学界多有争论,尚无定论。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他在《报任安书》中提到“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其后班固、刘知几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但晋代以后,许多学者开始怀疑,至今仍争论不休。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
《国语》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这是《国语》体例上最大的特点。《国语》共21卷。其中周语3卷、鲁语2卷、齐语1卷、晋语9卷、郑语1卷、楚语2卷、吴语1卷、越语2卷。其内容涵盖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等方方面面,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资料。
《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同时,它反对专制和腐败,提倡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
《战国策》讲述了哪一时期的史实?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依次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有人推测为秦末著名辩士蒯通所作,但没有确凿证据。西汉末年,刘向将其编定为33篇。宋时已有缺佚,由曾巩作了订补,此书历代多有注释。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书,记述战国时事,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与本书内容相似,或许是刘向编订之前的《战国策》原型。
《战国策》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集。它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它还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展示了这些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才干,此外,书中还记录了一些义勇志士的人生风采。
▲士的崛起
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著名的“战国四公子”都有养士千人。养士与主人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隶属关系。张仪、苏秦便出自于这样的阶层。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也非常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文学性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刻画,语言文字运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
“二十四史”包括哪些史学著作?
▲清道光重修
《二十四史》书影中国历代重视修史,到清朝,选取正史二十四部,合称为“二十四史”,并集中刊刻,这是清代道光年间的刊刻版本。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1920年,柯劭忞等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合称“二十六史”。
如果不将民国时期编撰的《新元史》和《清史稿》纳入其中,那么这二十四史总共3249卷,约40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是研究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宝贵资料。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哪一部?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35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
《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2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史记》序中写道,全书有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130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今本《史记》也是130篇,但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曾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此外,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作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世所推崇,而且其文笔优美,述事生动,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比较广泛地传播流行,大约是在东汉中期以后。唐朝时期,由于古文运动的兴起,文人们对《史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当时韩愈、柳宗元等都对《史记》特别推崇。宋元之后,欧阳修、郑樵、洪迈、王应麟各家,以及明朝的公安派、清朝的桐城派,都十分赞赏《史记》的文笔。于是《史记》的声望与日俱增,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史记》的书也源源不断出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刘宋裴松之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
▲《史记》书影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哪一部?
《汉书》,又称《前汉书》,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班固像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共100篇,后人划分为120卷,共约80万字。《汉书》中所载汉武帝以前之纪、传,多用《史记》旧文,武帝以后之史事,则为新撰。汉书虽沿用史记旧文,却补充了大量新的资料,并非完全抄袭。如纪,大量增补了当时的诏令等文献,因此比史记更显得有史料价值。
《汉书》的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古字古词,遣词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自《汉书》以后,中国纪史的方式都仿照其体例,纂修纪传体的断代史。
《汉书》成书于汉和帝时期,前后历时近40年。班固世代为望族,家多藏书,父班彪为当世儒学大家,曾采集前史遗事,旁观异闻,作《史记后传》65篇。班固承继父志,“亨笃志于博学,以著述为业”,撰成《汉书》。其书的八表和《天文志》,则由其妹班昭及马续共同续成,故《汉书》前后历经四人之手完成。《汉书》的主要注疏者有唐朝的颜师古(注)、清朝的王先谦(补注)。
《后汉书》在正史体例上有哪些创新?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也被收入“二十四史”。《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后汉书》上起东汉的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讫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记述了东汉196年的史事。
《后汉书》纪10卷和列传80卷的作者是范晔,他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编写而成,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北宋时,有人把晋朝司马彪所作《续汉书》中的志8卷与之合刊,形成今天的《后汉书》。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首先,他在帝纪之后添置了皇后纪。东汉从和帝开始,连续有六个太后临朝。把她们的活动写成纪的形式,既名正言顺,又能准确地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其次,《后汉书》新增加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7个类传。范晔是第一位在纪传体史书中专为妇女作传的史学家。尤为可贵的是,《列女传》所收集的17位杰出女性,并不都是贞女节妇,其中就包括并不符合礼教道德标准的才女蔡琰。
《三国志》在史料选择上有哪些特点?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黄巾之乱开始(184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一共九十多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65卷,《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地选择取材之源。
到了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文帝认为陈寿所著《三国志》记事过简,命裴松之为之作补注。裴松之以补缺、备异、惩妄、论辩等为宗旨,博采群书140余种,其中90%以上是今天已经亡佚的,由此保存了大量的史料,注文较正文多出三倍,开创了作注的新例,其价值不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之下。
▲刘备塑像
《晋书》作为正史有哪些优缺点?
《晋书》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共130卷,包括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晋书》为唐代官修史书,编者共21人。其中监修三人: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天文、律历、五行等三志的作者为李淳风;拟订修史体例为敬播;其他16人为令狐德棻、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
《晋书》记载完备,兼记两晋历史,而且对十六国史事有专门记述,与前代晋史相比,《晋书》的内容较为详尽且广博,纪传中收录的大量诏令、奏疏、书札及文章,虽冗长,但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此外,《晋书》中的志,多从东汉、三国时期写起,弥补了《后汉书》、《三国志》的不足。《晋书》还有“载记”三十卷,记载了古代中国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建立的十六国政权。这是《晋书》在纪传体史书体例上的一个创造。
▲《晋书》(元末刊本)书影
《晋书》为唐代官修正史,记述了西晋和东晋的历史。此为元代末年刊刻的《晋书》。
但是《晋书》也存在诸多缺点,记述了大量神怪故事,连《搜神录》、《幽明录》中一些荒诞之谈也加以收录。而且没有充分利用当时的史料,又过于追求文辞的华丽,致使全书错漏百出,钱大昕甚至批评《晋书》“涉笔便误”。
《宋书》记载了哪个朝代的史实?
《宋书》记事始于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下迄宋顺帝升明三年(479年),记载了南朝刘宋政权60年的史事。作者是南梁朝的沈约,含本纪10卷、志30卷、列传60卷,共100卷。沈约根据之前何承天、山谦之、苏宝生的《宋书》,进行增删、订补工作,将宋末十几年的史迹加以补充。《宋书》保存了很多史料,包括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参考价值很高。此外,《宋书》各志中的叙述,经常溯及到魏晋时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三国志》等书的缺陷。今本个别列传有残缺,少数列传是后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补。
刘裕像
刘裕(363~422年),南朝宋开国君主,字德舆,小字寄奴。为政崇尚简约,实行“庚戌土断”,集权中央。谥武,庙号高祖。
江淹为《南齐书》的编写作出了哪些贡献?
《南齐书》,记载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20年)一共23年的南齐历史。南梁朝萧子显撰,梁武帝天监年间,吴均曾请求撰写《齐史》,未获准许,后萧子显自告奋勇承担了这个任务。经过几年的努力,书成上奏,梁武帝下诏付秘阁收藏。
《南齐书》也是纪传体史书。原名《齐书》,鉴于与李百药《齐书》同名,宋时改称为《南齐书》。全书原为60卷,《自序》一卷早已亡佚,今存59卷,本纪8卷,志11卷,列传40卷。
萧子显在编纂时参考了之前史家檀超和江淹奉诏修未成的齐史体例。还参考了熊襄的《齐典》、沈约的《齐纪》、吴均的《齐春秋》和江淹著的《齐史》十志等等。《南齐书》部帙不大,年代又短,居然也撰写八篇志,这其中无疑包含江淹的首创之功。《南齐书》同《宋书》一样,宣扬鬼神、佛道之事,且过分讲究华丽的辞藻,这是《南齐书》的缺点,也是那个时代的文风使然。
后人也曾增补此书,陈述撰《补南齐书艺文志》4卷,清人万斯同《历代史表》中有《齐诸王世表》1卷、《齐将相大臣年表》1卷、《齐方镇年表》1卷。
《梁书》相对前朝史书有哪些进步之处?
《梁书》唐朝人姚思廉著,纪传体记载南朝梁朝史。书成于贞观十年(636年),此书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50余年的史事,包含本纪6卷、列传50卷,无表、无志。
姚思廉之父姚察在隋时有旧稿,大业二年(606年)姚察死,嘱其子思廉续书,贞观三年(629年)思廉奉命修史,房玄龄和魏徵为总监修,并采谢昊、顾野王诸家旧作,贞观十年(636年)书成。《梁书》中有26卷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这几乎占了《梁书》的半数。在行文文风方面,《梁书》除引用文以外的部分不以当时流行的骈体文,而以散文书写,这是其一大特色。在对历史变化的看法上,《梁书》摈弃了天命论,转而强调英雄创造历史,这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
《陈书》是怎样记述陈朝历史的?
《陈书》记载了自陈武帝即位(557年)至陈后主亡国(589年)前后共33年间的史实,也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也是姚思廉所著。和《梁书》一样,《陈书》也有很多来自于姚思廉之父姚察的旧稿,此外还参照了其他历史材料和他人撰写的史书。
由于陈朝政权只存在了33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因此《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非常简略。
《陈书》的史料来源除陈朝的国史和姚氏父子所编旧稿外,还有陈《永定起居注》8卷,《天嘉起居注》23卷,《天康光大起居注》20卷,《太建起居注》56卷,《至德起居注》4卷等历史材料和他人撰写的史书。
《陈书》遍载诏书和诗赋文章,史事则多隐恶扬善,如陈霸先杀梁敬帝萧方智(543—558)之事、陈叔宝荒淫等史实,皆避而不谈。但魏徵、曾巩、赵翼认为《陈书》在记述陈朝“其始之所以兴”、“其终之所以亡”方面,尤其是在揭示陈武帝的“度量恢廓,知人善任”和陈后主的“耽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方面,有些还是有意义的。
▲历代帝王图卷·陈后主像 唐 阎立本
陈后主承父祖之业,割据江南,内惑于张孔二贵妃,外惑于群小,以至国破家灭,身为臣虏,入隋后贪求爵禄,是以隋文帝叹曰:“陈叔宝全无心肝!”
为何后人对《魏书》多有贬斥?
《魏书》记述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全书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卷或上、中、下三卷,实际一共130卷。
《魏书》为北齐史官魏收所撰,所以他在此书中以东魏北齐为正统,不为西魏三帝立纪,称南朝为岛夷。因作者借修史酬恩报怨,因此《魏书》也被称为“秽史”。后来隋文帝认为魏收之书不实,又命魏澹、颜之推别撰,隋炀帝又敕杨素、潘徽、褚亮、欧阳询别撰。刘知几《史通》,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对此书均有贬词。从今天出土石刻资料看,作者用汉制附会鲜卑旧制,用后来的汉名代替原来鲜卑姓名等情况十分严重,但是此书保留了大量重要史料,还是我们今天研究北魏历史的重要著作。
《北齐书》的流传经历了哪些曲折?
《北齐书》,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80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北齐书》共有50卷,其中包括本纪8卷和列传42卷。
《北齐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为李百药所撰。《北齐书》成书前,李百药先后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和三年(629年)两次奉诏编纂北齐史书,他在其父李德林所撰《齐书》遗稿的基础上,参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的编年体《齐志》,最终编成《齐书》。
后来《北齐书》严重散佚,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由于《北史》当时并没有散佚,故后人根据《北史》以补写《北齐书》,在文字上非尽属百药原文,但在内容上则不失真实,因为《北史》的北齐史部分基本上都采自《北齐书》。《北齐书》原名《齐书》,在宋朝时,为区别萧子显的《齐书》而改为《北齐书》。
《周书》记载了哪一个周朝的历史?
《周书》是一部记述北朝宇文氏建立的周朝的纪传体断代史书,全书共50卷,有本纪8卷、列传42卷。唐代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诏修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令狐德棻与岑文本、崔仁师负责撰北周史,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与《北齐书》、《梁书》、《陈书》、《隋书》同时进呈御览。
《周书》文笔简洁爽劲,颇得后人赞许,清代史家赵翼说它“叙事繁简得宜,文笔亦极简劲”。而且《周书》不只是记述西魏及北周皇朝的史事,内容还兼顾了同时代的东魏、北齐、梁与陈等四朝的重大史事,对于帝位更迭、重大动乱,皆详加载明,反映了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及纷繁的历史事件。
《南史》记载了哪些朝代的历史?
《南史》是合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为一编的纪传体史著,记事起自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止于陈后主祯明三年(589年),记述了南朝四代170年的历史。《南史》共80卷,包含宋本纪3卷、齐本纪2卷、梁本纪3卷、陈本纪2卷、列传70卷。实际是由李太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共同编撰完成。
《南史》没有采取编年体,而是把南朝各史的纪传汇合起来,删繁就简,以便阅读。列传中不同朝代的父子祖孙,以家族为单位合为一卷,对于了解门阀制度盛行的南北朝社会,提供一定的方便。
《南史》文字简明,事增文省,在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不足处在于作者突出门阀士族地位,过多采用家传形式。例如将不同朝代的一族一姓人物不分年代,集中于一篇中叙述,实际成为大族族谱。而且《南史》、《北史》中,某些传文亦有重复现象。
《北史》记载了哪些朝代的历史?
《北史》也是唐代李延寿所撰,其记事上起北魏登国元年(386年),下迄隋义宁二年(618年),记述了北朝的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和隋共六代233年史事。全书共100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88卷。
《北史》主要在《魏》、《齐》、《周》、《隋》四书基础上删订改编而成,并参考各种杂史,“鸠聚遗逸,以广异闻”,“除其冗长,捃其菁华”,体例完整,文字优美。
李延寿撰写这《南史》和《北史》是为了“追终先志”,继承父亲李太师(570—628年)未完成的事业。李氏父子均为北方人,因此,对北朝的历史、掌故、风俗、人情都较熟悉。因此《北史》内容远较《南史》佳,历代多有褒扬。自有南北二史之后,《宋书》、《南齐书》、《魏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被称为八书,史称“二史八书”。
▲鲜卑山
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春自治旗阿里镇西北约10公里处的嫩江支流甘河北岸,山上有北魏拓跋鲜卑祖先所居石室—嘎仙洞。
《隋书》有哪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独创?
《隋书》是记述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共38年的纪传体史书。共85卷,其中帝纪5卷,列传50卷,志30卷。
隋文帝时,王劭已撰成《隋书》八十卷。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令狐德棻首先提出修梁、陈、齐、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隔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数年仍未成书。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命房玄龄监修隋史,另纪传部分监修的还有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贞观十年(636年)成书。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开始以魏徵为其主编,魏徵去世后,又由长孙无忌续为主编,完成未完成的部分。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35年。
▲《隋书》宋刻本书影
隋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封建王朝,在政策制度上多有创新,对后世影响很大,对此《隋书》都进行了详细辑录。
《隋书》作者群皆是饱学之士,有很高的修史水平。品评人物较少阿附隐讳。而且《隋书》还保存了大量政治外交、社会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如《西域传》首次记载昭武九姓诸国,是为研究西域历史的重要史料。《隋书》也记载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以及张子信和刘焯关于“日行盈缩”的讨论。
另外,由于当时史馆所修的梁、陈、齐、周、隋五代史都没有志,唐太宗遂于贞观十五年(641年)下诏让于志宁、李淳风、韦安仁、李延寿、敬播等人续撰《五代史志》,最初由令狐德棻监修,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改由长孙无忌监修,显庆元年(656年)书成上奏。该书衔接《晋书》书志部分。最初为单行本,因内容以隋为主,隋代又居五代最末,故后来被编入《隋书》。现被称作《隋书》十志。其中《经籍志》为继《汉书·艺文志》后中国重要代表性图书目录,其所采用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对后世影响甚大,于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旧唐书》质量不佳却仍然受到重视?
《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此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
后晋天福六年(941年),晋高祖石敬瑭命张昭远、贾纬等人撰唐史,由宰相赵莹监修。后晋开运二年(945年)书成,时因刘昫为相,故该书署名刘昫撰。
《旧唐书》修撰时间短促,质量不佳,北宋人严厉地批评《旧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甚至《杨朝晟传》、《王求礼传》和《丘神传》有并列两传的情况。实际上,《旧唐书》只是抄录现成的唐史有关文献,照抄国史、实录及唐末文书档案,甚至许多“大唐”、“本朝”、“今上”字样仍然保留。而唐武宗以后的宣、懿、僖、昭、哀五代,无实录存下,则杂采各家传闻和《唐年补录》和《唐末三朝闻见录》诸书。因此《旧唐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保存了大量史料。
此外,《旧唐书》还记录了大量的我国少数民族的史料,以及他们和中原的唐王朝相互交往的亲密关系。比如,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婚姻的纪实,金城公主入藏的史迹,以及突厥、回纥、吐蕃、契丹等北方、西北、东北、西南许多民族的历史记录,都在《旧唐书》里有较多的记载。在唐朝和邻国日本、朝鲜、印度的关系史方面,《旧唐书》记载也较为详细。其分量比起别的同类正史来要多得多,史实也较可靠。
与《旧唐书》相比,《新唐书》有哪些优缺点?
《新唐书》是记述中国唐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共225卷,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北宋宋祁、欧阳修等撰,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全书完成,由曾公亮进呈。
比起《旧唐书》来,《新唐书》确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和优点。《新唐书》对“志”十分重视,新增《仪卫志》、《选举志》和《兵志》,原有的《天文志》和《历志》篇幅超过《旧唐书》三倍。《新唐书》也恢复了立“表”,立了《宰相表》、《方镇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
在史料方面,因为北宋时期比较安宁,有许多在战乱时期不易收集到的史料,《新唐书》所依据的唐人文献及唐史著作均审慎选择,删除当中的谶纬怪诞内容,使《新唐书》在体例和笔法、风格上显得比《旧唐书》完整严谨得多。另外,《新唐书》在列传的标名上也作了归纳整理,如把少数民族仕唐将领合并到“诸夷藩将传”中;把割据的藩镇也归到一起来写等等。这样,就使得眉目更为清楚。这些都是在文笔、编裁方面,新书胜过旧书之处。
同时,《新唐书》的缺陷也不容忽视,后人多批评欧阳修撰《新唐书》时“着意文字而忽略考证”,而且作者正统思想尤为强烈,对隋末窦建德等农民军十分反感,常常恶语相加。宋祁文风尚古,他将《旧唐书》里原有的诏令、奏议以及记叙文字删去甚多,以致文字艰涩难懂,同时也丢失了许多资料,给后世研究带来很大困扰。由于《新唐书》存在不少问题,在颁行不久,吴缜就写了《新唐书纠谬》,共举出该书四百六十条错误。在找出《新唐书》差错的同时,亦认为撰修者是“不知刊修之要而各徇私好”。
▲欧阳修像
欧阳修参与编撰了《新唐书》。
《旧五代史》的史料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四月诏修《五代史》,由薛居正监修,卢多逊、张瞻、刘兼、李穆、李九龄等七人同修,以范质《五代通录》作底本,并参考五代时期各朝实录,至翌年闰十月甲子日成书,前后只用了一年。后因欧阳修《新五代史》问世,此书便被冠以“旧”史。全书记述从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开始至周世宗显德七年(960年)北宋灭后周。共150卷,含本纪61卷,列传77卷,志12卷,以五代断代为书。有《梁书》24卷,《唐书》50卷,《晋书》24卷,《汉书》11卷,《周书》22卷,志12卷。少数民族如契丹、吐蕃、回鹘、党项等则写入《世袭列传》、《僭伪列传》、《外国列传》。
《旧五代史》中各代的《书》是断代史,《志》则是五代典章制度的通史,《杂传》则记述包括十国在内的各割据政权的情况。这种编写体例使全书以中原王朝的兴亡为主线,以十国的兴亡和周边民族的起伏为副线,叙述条理清晰,较好地展现了这段历史的面貌。
当然,《旧五代史》也有不少缺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因成书太快,来不及对史料加以慎重的鉴别,有的照抄五代时期的实录,甚至把当时人明显为了某种政治目的而歪曲史实和溢美人物的不实之辞录入书中。但是从史料角度说,如此实录也为后人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尤其经过长期南北分裂混乱,许多五代时期的“实录”和其他第一手材料大部散佚,因而这部近乎“实录”压缩本的史书,其史料价值就更高了。
《旧五代史》原本在明代散佚,今本乃清代四库馆自《永乐大典》等文献中辑出,是“二十四史”中的唯一辑本。
《新五代史》有哪些优缺点?
《新五代史》也是记述五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起止年代与《旧五代史》一样。全书共74卷,包括本纪12卷、列传45卷、考3卷、世家及世家年谱11卷、四夷附录4卷。原名《五代史记》,后人为了与薛居正的《旧五代史》相区分开,改称为《新五代史》。此书是唐代设馆修史以后唯一的私修正史,编撰者是欧阳修,因是私撰,所以一直藏于家。欧阳修去世后才由家人上呈于朝廷。
《新五代史》撰写时,增加了“旧五代史”所未能见到的史料,如《五代会要》、《五代史补》、《五代史阙文》、《唐余录》、《九国志》等,因此《新五代史》在《旧五代史》的基础上更加翔实。
总体看来,《新五代史》的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少一些,因为是欧阳修在删繁就简时,将不少具体资料也一并删去。另外欧阳修写《新五代史》时,采用孔子的《春秋》笔法,为尊者讳,寓褒贬,重议论,并强调君臣封建思想。对此,顾炎武、钱大昕等学者多有批评,认为欧阳修迂腐,既著史书,却不重视史实的探讨,好发议论,爱说空话,读来令人生厌。
虽然如此,欧阳修毕竟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大家,古文运动的领导人和集大成者,所以《新五代史》文笔简洁,叙事生动,当时人就认为它的笔力与《史记》不相上下。《新五代史》的文笔之出色,的确在“二十四史”中是罕见的。
元代官修《宋史》有哪些缺陷?
《宋史》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开始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由元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宋史》的特点是史料丰富,叙事详尽。两宋史学发达,本朝史书的修撰,在北宋前期由崇文院承担,王安石变法后,主要由秘书省负责。官修的当代史有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记载宰相、执政议事及与皇帝问对的时政记,根据起居注、时政记等按月日编的日历,详细记载典章制度的会要,还有编年体的“实录”和纪传体的“国史”。元末修撰的这部《宋史》,是元人在旧有宋朝国史资料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基本上保存了宋朝国史的原貌。
《宋史》的体例完备,融会贯通了以往纪传体史书所有体例,纪、传、表、志俱全,而且有所创新。如外国和变夷分别列传,这就分清了国内的民族和国外的邻邦的界限。《宋史》的列传比前代史书都丰富,共收入多达两千余人。
《宋史》的最大缺点是比较粗糙。由于成书时间短,只用了两年零七个月,而且时值元朝濒临崩溃的前夕,因此编纂得比较草率。编写中对史料缺乏认真鉴别考订,资料也没有精心裁剪;书的结构比较混乱,编排失当,从整体来看,北宋详而南宋略。此外,宁宗以后的史实多缺而不载。列传虽然占的篇幅很大,入传的人物有2800多人,但缺漏的人物仍然不少。
为什么说《辽史》是“二十四史”中质量最下者?
《辽史》是记述辽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共116卷,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国语解1卷。《辽史》由丞相脱脱担任总裁,总裁官是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世岩、欧阳玄、揭傒斯、吕思诚,由廉惠山海牙、王沂、徐昺、陈绎曾等四人分别执笔撰写而成。《辽史》的组织撰写、成书非常仓促。从至正三年四月(1343年)始修,至次年三月便大功告成,只用了11个月时间。
《辽史》的主要史料来源为辽末耶律俨的《皇朝实录》、金朝陈大任的《辽史》及南宋叶隆礼的《契丹国志》等。
▲契丹出行图
《辽史》的最大特色是列表较多,共有八表,仅次于《史记》和《汉书》。《辽史》的表多,减少了立传之繁,省却了许多篇幅,弥补了纪、志、传记载的不足。其中的《游幸》、《部族》、《属国》三表,是《辽史》的创新。通过列表,使读者对各部族、各属国的情况,以及与辽朝中央的关系,都一目了然。减省了不少笔墨。当然,表里记载的材料难免与纪、志、传中的重复,但列表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辽史》过于简略的缺点,从而使“一代之事迹亦略备”。
但是,《辽史》成书很仓促,而依据史料范围又比较狭窄,书中的缺陷是比较多的,最严重的,就是过于简略,以致漏载了许多修史所必不可少的内容。为此,数百年来,《辽史》一直受到学者们的批评和指责,甚至被认为是“二十四史”中质量最下者。
为何后世对《金史》评价很高?
《金史》是记述金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135卷,其中本纪19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3卷,后附《金国语解》1卷。记述了上起金太祖收国元年(1115年)阿骨打称帝,下至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灭金,共120年的历史。元丞相脱脱等主持编修。
历代对《金史》的评价很高,认为它不仅超过了《宋史》、《辽史》,也比《元史》高出一筹。《金史》编得好,一来是由于原有的底本比较好,因为金朝注重史书的编纂工作。二来是因为元人对此书经营已久,与宋、辽二史仓促成书不一样,所以本书首尾完备、条例整齐、简约而无疏漏、周赡而不繁芜,所以在宋、辽、金三史之中,《金史》是最为完善的。
当然,《金史》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有的重要人物没有列传,甚至无记载,而有的重要事情也没有记载,此外,《金史》列传中的人名杂乱,一人多名或译名不一的现象很多。
为何《元史》备受后人诟病?
▲宋濂像
《元史》是系统记述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成书于明朝初年。全书210卷,包括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由宋濂、王祎主编。
《元史》的《本纪》和《志》占全书一半,而《本纪》占全书近四分之一,《文宗纪》几乎是一年一卷。清代学者钱大昕说:“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者;而文之陋劣,亦无如《元史》者。”主要认为它的编纂工作过于草率,错误百出,清代汪辉祖的《元史本证》指出《元史》中3700余项错误。例如:《元史》中存在有一人两传的缺失,如速不台与雪不台本是一人,完者都与完者拔都是一人,石抹也先与石抹阿辛是一个人,《元史》中都列有两传。再者,译名不一,如八思巴,又译八合思八、巴思八、八合斯巴等。为此,后世学者多有补正之作。
即使如此,从史学角度而言,由于《大元一统志》、《元经世大典》等书已经散佚,《元史》作为研究元代之原始史料之价值,仍然是不能忽视的。
《新元史》对《元史》有哪些补正?
《新元史》是记述元朝历史的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元史》为底本,斟酌损益,重加编撰而成。全书257卷,包括本纪26卷,表7卷,志70卷,列传154卷。清末民初的史学家柯劭忞撰。
清代洪钧出使欧洲各国后,发现西方各国之蒙古学研究甚丰,遂罗集当时西方有关蒙古之书,翻译成《元史译文证补》,在中国印行后,震惊史学界,引起中国参考西书重修元史之风,如:魏源《元史新编》、邵远平《元史类编》。直到清末民初柯劭忞集三十年努力撰成《新元史》,凡二百五十七卷,才算有了一部差强人意的元代史书。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为“正史”,与旧有“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
《新元史》的内容比《元史》充实,它补充了元世祖以前的蒙古史事。阿劭忞修《新元史》时,利用了《蒙古秘史》和《元史译文证补》。《新元史》的体例基本沿袭旧史,但也有一些改动。如本纪前增加一篇《序纪》,记述成吉思汗以前的史事,这同《金史》的本纪之前增加一篇《世纪》相仿。又如,在本纪的最后增加了元顺帝儿子的《昭宗纪》。此外,《新元史》还纠正了很多《元史》的错误,还按照时代先后,对人物列传的编排次序作了合理的调整。
当然,《新元史》也存在一些不足。最大的缺点是没有编写《艺文志》,而且书中所引用的新资料,都没有注明出处,以致后人研究元史时,使用它的史料深感不便。柯劭忞修的《新元史》仍脱不出历代旧史的重修办法,叠床架屋,卷帙浩繁;加之书首没有《叙例》,让人看不出他著书的义例。此外,《释老传》里没有补上回教传和耶教传,马可·波罗等人在元朝的活动,也没有写入,这些都是《新元史》的不足之处。
《明史》的编撰经历了哪些曲折?
《明史》是“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全书共323卷,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列传220卷,表23卷,记述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年)近三百年的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但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却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明史》署名张廷玉撰,实际上清朝从顺治二年(1645年)就有了修《明史》之议,到乾隆四年(1739年)才最终成书刊成,前后延续将近一个世纪,其间经历四次大修,数易其稿,参与修撰者多是博学大儒,如黄宗羲、万斯同、范锡同、王鸿绪、汤斌、朱彝尊、陆陇其、张廷玉、朱轼、孙嘉淦等等,规模空前。即使在定稿之后,乾隆年间又曾查改,直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才全部勘定完成,并编入《四库全书》。
《明史》修成之后,得到后代史家的好评,清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31中说:“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唯《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当然,《明史》有其明显的缺点。由于清代文字狱大盛,清帝曾下令销毁大量明朝文献,并极力贬低明朝史事,而且《明史》对纲常名教的宣扬和对明末流寇造反的痛恨,都达到极致。此外,由于《明史》是清朝的作品,作者常常不得不用曲笔隐瞒真相,使《明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研究者需要参看其他史书和明人笔记以及海外保留下来的少量资料。
《竹书纪年》对研究先秦历史有哪些重要意义?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史书。该书原无名题,后世以所记史事属于编年体,称为《纪年》,又以原书为竹简,也称为《竹书》,一般称为《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汲冢古文》或《汲冢书》。晋太康二年(281年)左右,汲县(今河南卫辉西南)人不准盗掘当地古墓,发现了一批写在竹简上的古书。朝廷直到后,将竹简全部取出,加以整理,这就是《竹书纪年》。此书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中国史学史上也是一部重要著作。
《竹书纪年》共13篇,叙述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至“今王”23年为止。由于竹简散乱,以及战国文字“于时即已不能尽识”,《竹书纪年》的整理仍存在争论和问题。晋惠帝时,秘书丞卫恒又从事“考正”,尚未完成即在一次统治者的内部争斗中被杀。他的朋友佐著作郎束皙续成其事,对这批竹书“随疑分释,皆有义证”,使其最终成书。
《竹书纪年》有不少地方与《史记》记载有很大差异,被认为比较接近史实,如“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共伯和干王位”等。这使其成为历代研究先秦历史必不可少的参考。
《竹书纪年》原简可能在晋代永嘉之乱时亡佚,但初释本和考正本仍继续传抄流行。但到宋代,传抄本也散佚殆尽。清代学者从史书中辑收《竹书纪年》的各种引文,重新再组合成一份复原版的“竹书纪年”。这一份一般称之为《古本竹书纪年》。明代嘉靖以后,出现了二卷的所谓《今本竹书纪年》。由于来路不明以及体例与历来所引《竹书纪年》有所不同,《今本竹书纪年》历来被斥为元明时人之伪作。
《东观汉记》是一部怎样的史书?
▲汉明帝刘庄像
《东观汉记》是记载东汉光武帝至灵帝一段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因官府于东观设馆修史而得名。此书经过几代人的修撰才最后成书。汉明帝刘庄命班固、陈宗、尹敏、孟异等共撰《世祖本纪》。班固等人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迹,作列传、载记28篇奏上。这是该书的草创时期,著书处所在兰台和仁寿闼。安帝时,刘珍、李尤、刘等奉命续撰纪、表、名臣、节士、儒林、外戚等传,起自光武帝建武年间,终于安帝永初时期,书始名《汉记》。此后,地点移至南宫东观。此后伏无忌、黄景等又承命撰诸王、王子、功臣、恩泽侯表和南单于、西羌传以及地理志。桓帝时,又命边韶、崔寔、朱穆、曹寿撰孝穆、孝崇二皇传和顺烈皇后传,外戚传中增入安思等皇后,儒林传增入崔篆诸人。崔寔又与延笃作百官表和顺帝功臣孙程、郭镇及郑众、蔡伦等传。至此,共撰成114篇,始具规模。灵帝时,马日 、蔡邕、杨彪、卢植、韩说等又补作纪、志、传数十篇,下限延伸到灵帝。
范晔《后汉书》问世前,该书影响较大,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人多诵习。范书流行后,才逐渐被人忽视。据《隋书·经籍志》著录,全书143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为127卷,可见唐代官方收藏本已减少了16卷。《宋史·艺文志》著录为8卷,已基本散佚殆尽。
清姚之骃曾辑集佚文8卷,所据之书限于《续汉书》十志刘昭注、《后汉书》李贤注、《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五书,遗漏很多。乾隆时修《四库全书》,馆臣以姚辑本为基础,参以《永乐大典》诸韵所载,又旁考其他各书,补其阙失,所增达十分之六,厘定为24卷,其中包括帝纪3卷、年表1卷、志1卷、列传17卷、载记1卷、佚文1卷,刊入《武英殿聚珍丛书》。
《汉纪》对中国编年体史书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汉纪》是记述西汉历史的编年体史书,30卷,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荀悦。荀悦(148—209年),字仲豫,汉献帝时做过侍讲,后来任秘书监、侍中。著作有《申鉴》等。
汉献帝觉得班固的《汉书》难懂,于是让荀悦根据《左传》编年纪事的体例写《汉纪》供他参阅。
《汉纪》共约18万字,不足《汉书》的四分之一。时间起于汉元年(公元前206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23年)。由于荀悦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让汉献帝了解《汉书》,所以主要是在对《汉书》进行删节的基础上完成的,内容和《汉书》基本相同,区别不大。
荀悦《汉纪》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促进了《春秋》和《左传》所用的编年体形式的成熟化。通过他的努力,编年体逐渐完善起来,成为和纪传体并重的两种基本史书体裁。书中常用“荀悦曰”的形式发表有见地的史论,行文流畅,成就很高,受到后人赞扬。现在,常见的版本是《四部丛刊》本。
《后汉纪》具有哪些史料价值?
《后汉纪》是一部编年体的东汉史。记事溯自新莽元凤四年(17年)绿林起义,止于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曹魏代汉。全书30卷,21万余字。作者为东晋时期的袁宏。
袁宏在《后汉纪》里表现了综铨史事的才能。他发挥编年体的长处,以时间为经,理出了东汉一代历史的发展线索;以人物、事件为纬,展示了同时期各事件间的联系,及各人、各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容易使人们建立起对东汉史的整体印象。
清代王鸣盛于《十七史商榷》中言:“宏所采亦云博矣,乃竟少有出范书外者,然则诸书精实之语,范氏摭拾已尽。”是说范晔《后汉书》是诸家后汉书的总结性之作,袁宏《后汉纪》在内的其他诸家后汉书,已经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但是“其中多有范氏所删取而不尽录者”,可以订正《后汉书》的谬误,补充其不足之处。
《资治通鉴》为何备受后世赞誉?
《资治通鉴》是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30卷。《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1年。全书按朝代分为16纪,即《周纪》5卷、《秦纪》3卷、《汉纪》60卷、《魏纪》10卷、《晋纪》40卷、《宋纪》16卷、《齐纪》10卷、《梁纪》22卷、《陈纪》10卷、《隋纪》8卷、《唐纪》81卷、《后梁纪》6卷、《后唐纪》8卷、《后晋纪》6卷、《后汉纪》4卷、《后周纪》5卷。由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完成。
在此书中,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书由神宗赐名并作序,另外司马光还编写了《通鉴考异》30卷、《通鉴目录》30卷,以备参考和检阅,又由刘恕另写《通鉴外纪》,记述了自庖羲(伏羲)至周的历史。
《资治通鉴》取材极为广泛,除了历代“纪传体”断代史(所谓“正史”)之外,还采用了大量的“杂史”、文集、笔记等有关著作,考订史实,舍弃“符瑞”等神怪材料,删繁就简、取精用宏,先由助手分段撰写,再经司马光删削润色总其成,所以全书读来如出一人手笔,很少有自相矛盾之处,文字也简洁流畅,富有文学色彩。
《资治通鉴》的编写,为我国提供了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它是继《史记》之后的我国又一历史巨著,司马光也和司马迁并称为“史学两司马”。然而就《资治通鉴》编写目的而言,正如题名一样:“鉴于往事,资以治道”,是为使后代统治者吸取前代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所以它着重于政治、军事,而缺少社会经济变动的记载。此外,司马光思想保守,反对变革,他的这一思想在书中尤为明显。
▲《资治通鉴》书影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之相媲美。
《续资治通鉴》记述了哪些朝代的历史?
《续资治通鉴》上承《资治通鉴》,起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迄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以编年体形式记载宋、辽、金、元的历史,前后409年。共220卷,展示了宋、辽、金、元四朝兴衰治乱的历史,其中北宋部分较为精确,元代部分较为简略。作者为清代乾隆时期进士毕沅。
毕沅积20余年之力,四易其稿,以宋、辽、金、元四朝正史为经,以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为基础,参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叶隆礼《契丹国志》及各家说部、文集约百数十种,写就此书。记述详明,文字简要,取材宏博,考证谨严,编排合理,总引资料达300余种,纠正了以往宋史专著详北宋略南宋的偏颇,还增加了少数民族的资料。梁启超对该书评价极高,以为“有毕《鉴》则各家续《鉴》皆可废也”。
《东华录》记述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资料?
《东华录》是编年体清代史料长编。有“蒋录”、“王录”两种。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开国史馆,蒋良骐任纂修,就《清实录》及其他官书文献摘录清初六朝五帝史料,成书32卷。全书内容按年月日顺序排次,起太祖天命元年(1616年),迄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年)。因为国史馆在东华门内,故题为《东华录》,通称《蒋氏东华录》。蒋录失于简略,但保存了传本所不载的一些重要史料,对研究清初历史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光绪年间,王先谦据改修本实录,仿蒋氏抄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史料,辑为《东华录续编》,共230卷。对“蒋录”则重新加以详编和补充,增加195卷,于光绪十年(1884年)成书,称《九朝东华录》。后潘颐福辑咸丰朝《东华录》,王氏亦加以增补,成书100卷。加自辑同治朝《东华录》100卷,合称《十一朝东华录》,俗称《王氏东华录》。全书于有清一代200余年间大事,年经月纬,约略可见,为研究清史的重要史籍。在《清实录》未刊行前,该书颇为学者所推重。
为什么说《水经注》既是科学名著又是文学珍品?
“四库”之中,《水经注》被归为史部地理类,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以《水经》所记水道为纲。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此书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从各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
▲《水经注》书影
《水经注》对《水经》作了极大的扩充,《水经》记载的河流仅137条,大量的支流被忽略了,而《水经注》则记录更小的支流,大小河流竟多至1252条,是《水经》的10倍,此外还有五百多处湖泊和沼泽,二百多处泉水和井水等地下水,伏流有三十余处,瀑布六十多处,岩溶洞穴四十六处,温泉三十一处,各种桥梁超过九十座,津渡亦有九十余处;建筑方面记有中外古塔三十多处,宫殿一百二十余处,各种陵墓二百六十余处,寺院二十六处。而且观察得也很仔细,有些地方还详细记下了河谷的宽度、河床的深度、水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等。
《水经注》不仅讲河流,还详细记载了河流所经的地貌、地质矿物和动植物,所记矿物如金、银、铜、铁、锡、汞等,非金属矿物有雄黄、硫黄、盐、石墨、云母、石英、玉、石材等有20余种,岩石19种。此外,《水经注》中还记载了许多古生物残骸化石和遗迹化石,甚至人类化石。
《水经注》对历史学、考古学、地名学、水利史学以至民族学、宗教学、艺术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以上这些内容不仅在数量上惊人,更重要的是作者采用了文学艺术手法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所以它还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在文学史上居有一定地位。它“写水着眼于动态”,“写山则致力于静态”,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散文的集锦,神话传说的荟萃,名胜古迹的导游图,风土民情的采访录”。《水经注》在语言运用上也是出类拔萃的,仅就描写的瀑布来说,它所用的词汇就有:泷、洪、悬流、悬水、悬涛、悬泉、悬涧、悬波、颓波、飞清等,变化无穷。所以说《水经注》不仅是科学名著,也是文学艺术的珍品。
《洛阳伽蓝记》有哪些史学、文学价值?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史部地理类),又称《伽蓝记》,为北魏人杨炫之所撰,成书于东魏孝静帝时。书中历数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分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卷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与郦道元《水经注》一起,历来被认为是北朝文学的双璧。
▲造像 南北朝
洛阳城自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迁都于此,直到孝静帝天平元年(534年)迁都邺城止,一直是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尤其是孝文帝推行改革后,洛阳城达到空前的繁荣。其间因为天子后妃崇佛,王公士庶竞相舍宅施僧。上起太和(477—499年)末年,下至永熙(532—534年),四十年间,修建寺宇达到一千三百余所。这些浮图建筑的壮丽,装饰的华美和贵家的豪奢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寺院见证了北魏京城洛阳的兴废,不少大伽蓝(如胡太后建造的永宁寺)还成为重大历史事件的舞台。
《洛阳伽蓝记》作于北魏灭亡,东西魏分裂(534年)后,杨炫之借佛寺盛衰,反映国家兴亡,其中既寄托了故国哀思,又寓含着治乱训鉴。至于缀拾旧闻掌故,详述京城地理,正《魏书》之曲笔,补史志之阙失,在历史地理研究方面也具有重要地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文秾丽秀逸,烦而不厌”,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也是上乘之作。
《贞观政要》对后世政治家有哪些借鉴意义?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历史文献,唐史学家吴兢撰。全书10卷40篇,8万余字。其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徵、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贞观政要》虽记载史实,但不按时间顺序组织全书,而是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诫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使这部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涵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这部书是对中国史学史上古老记言体裁加以改造更新而创作出来的,是一部独具特色,对人富有启发意义的史学著作。
▲魏徵像
《太平御览》对保存古代典籍作出了哪些贡献?
《太平御览》是中国古代类书。宋太宗命李昉等14人编辑,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成于八年(983年)。初名《太平总类》,太宗按日阅览,改题此名。全书1000卷,分55部,每部之下又分若干子目,共4558类。以引证广博见称。据书前“图书纲目”所载,引用图书1690种,连同杂书、诗、赋、铭、箴等,引书实用2579种。所引用的古书十之七八都已失传,是保存古代佚书最为丰富的类书之一,因而倍显珍贵。
此书体例是每条引证都先写书名,次录原文,按时间先后排列。不加己见。所采多为经史百家之言,小说和杂书引得很少。正文作大字,注文作双行小字,附于本句之下,较其他类书更为明晰。
《太平御览》初名《太平类编》、《太平编类》,后改名为《太平御览》。《太平御览》与《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合称为“宋汇部四大书”。
宋代最大的一部类书是哪一部?
《册府元龟》初名《历代君臣事迹》。北宋真宗于景德二年(1005年)九月廿二,下诏王钦若、杨亿修历代君臣事迹,前后八年,至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八月十三书成。《册府元龟》广泛取材于正史、实录,但不取笔记杂史,引处一律不注出处,成书多达一千卷,是宋代存世最大的著作,字数近千万,在《四库全书》中篇幅居第二(仅次于《佩文韵府》),其中唐朝、五代实录史料极其丰富。全书总共有1104门,门有小序,述其指归。又总括为帝王、闰位、僭伪等31部,部有总序,总计1000卷。
《册府元龟》的编纂目的是“欲载历代事实,为将来典法,使开卷者动有资益”,编纂的特点是所采资料不改旧文,但由于所采多为常见书,又不加注资料出处,因此一直不为学者所重视。但由于该书征引繁富,也成为后世文人学士,运用典故,引据考证的一部重要参考资料。其中唐、五代史事部分,是《册府元龟》的精华所在,不少史料为该书所仅见,即使与正史重复者,亦有校勘价值。清代曾据其校补《旧唐书》,近代陈垣也曾用其补全《周书》、《魏书》缺页。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学术史专著是哪一部?
《明儒学案》中国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史专著。《明儒学案》系统记载、总结论述了明代学术思想的发展演变和流派,是明代思想史、哲学史、学术史的专著。作者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黄宗羲。
此书是黄宗羲的代表作之一,全书一共62卷,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成书。全书以王守仁心学发端发展为主线,一共记载了有明一代210位学者。首篇《师说》提纲挈领全书,《师说》总纲之后,分别列出了十七个学案,大致依据时间先后推移次序和学术流派传承关系。每个学案都有较为固定的结构,拥有案序、传和语录;其中案序为概说该学派之基本情况,诸如该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主要代表人物,与其他学派的关系等等,传即是学者传记,语录即是收录该派名言至理并附有评论。
《明儒学案》开后世“学案”体之先声。取材丰富,编纂有法,分类有序,证论切要,对后世学术思想影响深远。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称:“清代学术之祖当推宗蒙,所著《明儒学案》,中国自有学术史,自此始也。”
《宋元学案》对研究宋元思想演变有哪些重要意义?
《宋元学案》共100卷,此书最早为黄宗羲整理。康熙十五年(1676年)黄宗羲完成《明儒学案》后续修此书,但仅成17卷并序而卒,其子黄百家续作,又成8卷,后由私淑弟子全祖望、杨开沅等于乾隆十二年至二十年(1747—1755年)补述,未刊行而卒,后来底稿归勤县卢氏抱经堂、残本归宿愿蒋氏。
此后宗羲六世孙黄征、七世孙黄直垕又补充为86卷,道光年间流入浙江学政陈少宗之手。道光十八年(1838年)王梓材、冯云濠受督学何凌汉委托,补正校订,始成100卷。
全书共记宋元学者超过2000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刊于浙江,却毁于鸦片战争。光绪五年(1879年)张汝霖再次主导,翻刻于长沙,成通行的100卷《宋元学案》。此书从草创到成书、刊印、通行,前后历经200余年,可谓历尽坎坷。
为方便了解宋、元二代理学家、哲学家的生平,思想大要,全书首冠《考略》,历叙成书始末,次《序录》,次学案正文,并节录了宋、元二代诸儒思想的文章。此书是研究中国宋元思想演变的重要参考。
《蒙古秘史》的流传经历了哪些曲折?
《蒙古秘史》是一部记述蒙古民族形成、发展、壮大之历程的历史典籍,是蒙古民族现存最早的历史文学长卷。其作者不详,成书年代大概在1228年(也有人认为是1240年)。
《蒙古秘史》本名“Monggul nighucha tobchiyan”,明代人音译为“忙豁仑·纽察·脱卜赤安”,意为“蒙古的秘密书册”,即《元史·虞集传》的“脱卜赤颜”及《元史·察罕传》的“脱必赤颜”。
此书原是蒙古文。当初明朝推翻元朝、占领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获得了蒙古王室世代相传的金匮之书——《蒙古秘史》。朱元璋为了训练通晓蒙古语的翻译人才,命令投降明朝的那些通晓蒙古语的色目人纂写教材,又精细地用汉字标蒙古词汇的发音,编成了蒙汉对照的生字表《华夷译语》;更将《蒙古秘史》用同样方法翻译——汉字意译、标音,给予汉文名字《元朝秘史》。
《元朝秘史》辗转传抄,蒙古原文已失,只余下汉字的标音与意译,以及一段段的简单总译。直到清朝中后期才被学者叶德辉、钱大昕、李文田等大为推广。
虽然《元朝秘史》失丢蒙古文原文,但内容却保留得最完整。近代学者皆以汉字版的《元朝秘史》为本,比对罗氏《黄金史》以还原《蒙古秘史》的全文内容。
《蒙古秘史》记载了成吉思汗一生的经历,大部分都是第一手史料,甚至是唯一的记载。这些史实在其他史书绝口不题或轻轻带过,却详细记载于《蒙古秘史》。
此外,书中还记录了大量的社会变迁史、文化风俗史和审美精神史等资料,保存了蒙古族及中亚各民族的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诗歌格言等内容。《蒙古秘史》也是研究13世纪蒙古语的重要资料,是蒙古语音韵学的重要依据。书中有大量的押头韵诗,是蒙古文学的鼻祖。
《蒙古秘史》是游牧民族历史上的第一部史书,书中对游牧民族的生活、思想都有史无前例的详细记载,绝对是游牧民族的经典。
▲《蒙古秘史》书影
此为1908年刊行的《蒙古秘史》,左为汉字标音,右为汉字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