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注释】

①士:懂得“道”,行为符合道之法则的人。②容:形容,描述之意。③豫:兽名,性多疑,每有行动,踟躇不敢行,这里用以形容行为之瞻前顾后。④犹:兽名,其特点与“豫”相似。⑤敝:通“蔽”。

【译文】

古时那些善于行“道”的人,见解微妙而且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正因为他深藏不露无法了解,所以只好勉强用下面一些比喻来将他描述:他的小心谨慎啊,就像冬天赤脚涉水过河时那样逡巡不前;他的警觉戒备啊,就好像居于强邻的包围之中,不得不时时警惕万分;他的拘谨严肃啊,就像在做客一样;他的融合可亲啊,就好像正在消融的冰;他的醇厚质朴啊,就像没有雕琢过的原木;他的旷远豁达啊,就像空旷的山谷一样;他的浑厚宽容啊,就像浑浑浊浊的江河大流一样。谁能在动荡中静止下来,在安静中慢慢变得澄清?谁能在安定中变动起来,使其慢慢显出生机?保持上述道的要义的人,不肯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解析】

本章紧接前章,对体道之士作了具体描写。老子称赞得道之人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懂得运用普遍规律来处理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因得道之人具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有很强的静定功夫。他们表面上清静无为,而实质上蕴藏着极大的潜能,他们极富创造性,只是不愿显山露水。他们静谧幽深,难以测识。因而得道之士的精神境界,要远远超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在中国古代,为官者通常被称为士。如果说在中国古代社会,世袭的贵族阶层以及作为社会基石的贫民阶层构成了固定的整体框架,那么,士人就构成了这个固定框架中最为复杂、活跃,并产生了深远文化影响的阶层。老子所描述“善为道者”,能够“浊以澄”而“不盈”,因“不盈”而“能敝而新成”,因此其也成了老子实现政治理想的主要依托者。

为了使人们能深刻领悟“道纪”之人的情貌特征,老子就得道之人的特征作了概括,我们归结为以下九点,并逐一进行解析。

一是“豫兮若冬涉川”。豫,原是野兽的名称,性好疑虑。豫兮,引申为迟疑慎重的意思。涉川,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全句的意思是:得道之人的每一步行动都是无比警惕、小心的,就如同冬天赤脚过河一样小心谨慎。众所周知,在冬天沿着冰面过河是十分危险的行为,稍有不慎就会滑倒,甚至掉进冰窟里丢掉性命。得道之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会表现出谨慎的态度,就如同冬天涉河一般。

二是“犹兮若畏四邻”。犹,小心、犹豫的样子。全句的意思是:得道之人好像畏惧自己的邻居一样,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不逾越常规;制止自己的行动使之不嚣张放肆,干扰邻居的生活。人是群居动物,得道之人也是人,他们不可能脱离社会生活而存在,他们要生存就必须与周围的人建立密切的联系,离群索居不是真正的得道之人,当他们和周围的人进行交流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处理矛盾的过程最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观和处世哲学,因而周围的邻居对其评价的高低是至关重要的,它最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水平。

澹兮其若海。

豫兮若冬涉川。

三是“俨兮其若客”。俨,庄严肃穆的样子。全句的意思是:得道之人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形之下,都会把自己摆在客人的位置上,小心谨慎、严肃认真地对待人和事,而不会随随便便地对待日常生活问题。从生命的本质意义上来讲,每个人都是人生路途上的匆匆过客,都是大自然的普通客人,和其他的生物一样,不能超越生和死,这是“大道”的必然规律,得道之人和大道同步,他们以谦逊的心态做客人,严肃认真地对待日常生活琐事,这和世间的庸人有着本质区别,庸人总是以大自然的主人自居,势必以尊贵的态度来对待自己,而以骄纵的态度对待自然。庸俗之人以损害自然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最后也必将以毁灭自己而结束。老子主张以客人般的身份,来度过自己的一生,而不是以主宰者的身份肆意妄为。

四是“涣兮其若凌释”。涣,涣散;释,消解,形容冰解冻的情形,比喻得道之人从自己的欲望、梦想、抱负、追求、知识等重负中解脱出来,回复为本我,就会有难以言表的轻松愉悦、悠然自得。这种感觉就像是冰封了一个冬季的河水,在春风的吹拂下慢慢消融,是一种轻松惬意的感觉。得道者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释放自己,老子把得道者的觉悟恰当地比喻为冰消雪融,从而焕发出自然的勃勃生机;从得道者自身而言,他们能冲破束缚完成自我解脱,不执着于一事一物,了无牵挂,自然也就逍遥自在。

五是“敦兮其若朴”。敦,内在端庄、厚重;外在朴素、自然。整句话的意思是:得道之人能以其端庄厚实的本质,轻易地抵御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因而表现出返璞归真的外在形象。敦厚实在的品格是人类社会一直所提倡和赞颂的,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也是人类社会所提倡的。人们常常用浑金璞玉来形容那些不炫耀、敦厚朴实的人,因而得道之人就如同浑金璞玉,既具有真材实料,又默默无闻。

六是“旷兮其若谷”。旷,开阔、宽广;谷,比喻像山谷一样虚空。全句话的意思是:得道之人心胸辽阔,就如同山谷一般空虚高深。他们能够藏污纳垢、包容万物,无所谓仇恨,也无所谓感恩,因为没有亲戚和仇敌的概念,心中就自然充满了友善,这一点和没能体悟“大道”的人有着本质的不同,没领悟大道的人喜欢洁净而厌恶污秽,有分别就有烦恼和祸患。得道之人处污秽无所谓污秽,处清洁无所谓清洁,与外在世界浑然一体,他也就无所谓痛苦、烦恼、祸患和灾难了。没有了这些分别,他因而也就显得自在无为、随心所欲了。

旷兮其若谷。

七是“混兮其若浊”。混,混同;浊,混浊。得道之人是清醒的——清醒的最高境界,是使内心明净,与污浊的世界同为一体。

八是“澹兮其若海”。澹,淡泊,宁静。得道之人心境淡泊,如江海一样浑厚。

九是“飂兮若无止”。飂,高风,形容形迹飘逸。老子在这里希望人能在动荡中静止下来,这就是清静无为的思想。

从政之道

◎藏锋不露——“一鸣惊人”的齐威王◎

公元前357年,齐桓公田午去世。嫡长子田因齐承袭君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威王。

齐威王即位后,整日饮酒作乐、醉生梦死,三年之间,竟然完全不理朝政,只知道沉溺于莺歌燕舞之中,国中许多大臣见到这种情况,便纷纷放弃职责而争权夺利,大肆贪污索贿。

可是,三年后的冬天,威王突然召集大臣聚会,以前所未有的威严和雷霆万钧之势,当场下令处死一些大臣,朝廷为之哗然。从此,所有大臣都严于约束自己,秉公办事,齐国逐渐成为东方的强国。

齐威王为何龙颜大怒,且前后判若两人呢?原来战国时代,群雄争霸,各个国家之间无时无刻不在想方设法打击其他国家,战火也是此起彼伏,每个国家都想寻找时机争霸称雄。

战国时代,一个国家要想争霸,就得依赖人才,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国家拥有一批精干、敬业的文臣武将,就能迅速增强国力,提高军事战斗力。譬如,魏国通过重用吴起,成为战国中期的强国;李悝在楚国改革,使楚国国力大增;秦国也依靠商鞅变法,实现了国富兵强。

齐威王继位之初,终日饮酒,不理朝政。

齐威王蛰伏观察群臣动向,以分辨忠奸。

从齐国国内形势看,齐桓公田午在世时,手下也聚集了一批能臣猛将,他们在政治、军事上均有不凡的表现,不过朝中也有一批野心家,只是他们没有显露出来,年轻的齐威王又难以辨识忠奸,所以制定了一个蛰伏观察、蓄势待发的方略,以分辨忠奸。

于是,齐威王故意放弃处理朝政,静观群臣的反应。并用拒绝群臣劝谏的过激手段,来考验是否有忠心不怕死的大臣。此外,齐威王又建立情报系统,秘密调查群臣的各类活动情况。

这时,聪明过人的稷下先生淳于髡,看到国内秩序混乱,再也等不下去了,设法去见威王,说要给威王解闷逗乐。他对威王说:“我们国家有一只大鸟,三年来不飞也不鸣,这是只什么鸟?它为何不飞不鸣?”

聪明的威王一听就明白了,于是他也隐晦地回答说:“此鸟我知,就在眼前,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巳,一鸣惊人。”以此来告诉淳于髡,自己目前只是蛰伏,迟早会一飞冲天的,一定会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让天下的人都像仰望天上飞翔的大鸟一样,惊叹自己的宏伟功业。

淳于髡心中甚喜,就告退出朝,并以焦急的心情天天等待着威王的实际行动。但是,淳于髡等了一段时间,仍不见威王有动静,所以决定再次试探威王。有一天,齐威王又召淳于髡进宫喝酒。淳于髡趁机说:“酒喝得太多了,就没了礼法,闹出乱子,兴奋到了极点,就会乐极生悲。不仅喝酒是这样,世间万事万物无不如此,月盈则虚,日中则移,过了限度盛会变衰,好会变坏,而没了秩序则会产生混乱。”

齐威王自然听出了淳于髡的“弦外之音”,知道他这是在指责自己长夜之饮,乱了朝廷法度,扰乱了治国的秩序。其时,齐威王已经把朝臣的情况了解得差不多了,正打算采取行动。他听到淳于髡的进言,立即下令斩杀了一批弄虚作假的臣子,树立了自己的深沉、稳重、雷厉风行的形象,慑服了群臣。

与此同时,齐威王还任命邹忌、淳于髡等担任要职,使齐国国力迅速增强,并最终成为威震四方的霸主,齐威王也因此给后世留下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典故。

如果齐威王在即位之初,就大刀阔斧整顿朝纲,不仅会遭遇巨大阻力,难以达到预期目的,而且还有可能功亏一篑,甚至折戟沉沙。可聪明的齐威王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以忍耐的心态蛰伏起来,终于在各方条件具备的时候,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雷厉风行,从而使齐国迅速强盛起来。

在老子的描述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得“道”的先贤们,在举手投足之间,无不体道的特质。他们深知道之严谨,所以凡事三思而行、诚惶诚恐、谨小慎微;他们深晓道的深远,所以心怀敬畏,从不妄自菲薄,而是藏锋不露、蓄势待发。

齐威王假装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是为了隐蔽志向,蓄势待发。

为人之道

◎善为道者——我的朋友胡适之◎

在近代中国,有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人物,名叫胡适(字适之)。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有一句极为出名的流行语。就是“我的朋友胡适之”。当时,“上至总统、主席,下至企台、司厨、贩夫、走卒、担菜、卖浆……行列之中都有胡适之的朋友”。作为一个学者,他身处“文人相轻”的环境,但他却能以自己巨大的人格魅力凝聚起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建立了巨大的历史功绩。

胡适的胸襟阔大,具有伟大的包容精神。他以自己无上的智慧洞悉了人间的光明和黑暗,悟透了人生道路的平坦和困顿,修炼出用自己的胸襟去包容世人,包容宇宙的宗教般的度人济世情怀,获得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赞誉。

正是靠着这种博大心胸和乐观豁达的精神,胡适得以从容地周转于当时严酷的政治与社会环境,并以自己的地位和努力为众多文化界人士的生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就是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胡适曾向很多朋友或学子提供过无私的帮助。胡适自己也说:“我一半属父母,一半属朋友。”

1919年,林语堂到美国留学,生活相当拮据。当他在哈佛大学专心求学时,政府突然停发了他的半公费奖学金,使他几乎陷于走投无路的境地。万般无奈之中,他想起了一位并不太熟悉的朋友胡适。于是他向胡适拍了通电报,请他代向北大校方申请预支1000美元。没多久,钱果然寄来了。林语堂才得以完成哈佛大学学业。后来,他又转入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又请胡适代借1000美元。学成回国后,林语堂回到北大任教,去向校长蒋梦麟归还2000美元的借款。蒋校长查询财务,才知道两笔钱都是胡适个人所汇。林语堂闻知,深为感动。

胡适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现代中国许多伟大的人物都曾受惠于他,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刘文典、季羡林、历史学家邓广铭、周一良、钱穆、何炳棣,文学家徐志摩、张爱玲,红学家周汝昌等等。胡适是益友,更是良师,顾颉刚、傅斯年名满天下自不必说,其他如吴晗、罗尔纲、罗家伦、吴健雄、千家驹、饶毓泰、唐德刚等数不胜数。

台湾著名的作家李敖,恨不得骂尽天下所有有名望的人,独对胡适心存崇敬。李敖曾陷入穷困潦倒之中,向不少朋友和名人写信求助。大学者胡适向这个当时无名之辈欣然寄去1000元。因此,每每提起胡适,李敖总是感佩不已。

他的朋友不仅仅是有地位有名望的大人物,而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在北平时,拉黄包车的人也会说“我的朋友胡适之”,而且他不是在说瞎话,他真的与胡适交情不错。

1962年,胡适去世之后,人们敬致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广大民众更是有数十万人为其送葬,葬礼规模之大极为罕见。在胡适墓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话: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于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的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胡适的为人,暗合老子的大道,真正做到“混兮其若浊”。如果你站在某一特定的立场,观察胡适结交的人物,你都会发现,里面有你喜欢的人,也有你不喜欢的人。由此,许多人得出结论,与胡适交往的人太杂了。殊不知,浑浊的河水一样鱼龙混杂的人际圈子,正是他善为“道”的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