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全世界100种动物的彩色图鉴(彩图精装)
- 刘晓菲
- 2812字
- 2020-06-24 17:26:06
蜜熊
蜜熊的尾巴能够卷起来抓住树枝,眼睛大大的,而且向前突出,而且它也特别倾向于吃各种水果,这些特征误导了早期的分类学家,曾经把它们归入灵长目,称它们为黄狐猴,后来才给了它们现在的名字。现在通过分析蜜熊的DNA双螺旋结构,可以证明它们并不是一种猴子。它们喜欢夜间活动,喜欢吃各种水果,这些情况其实也正表明了它们正确的分类位置。通过复杂的解剖结构和基因追踪技术,可以揭示出蜜熊的真实身份——其实它们的祖先是一种食肉目动物,现在与它们亲缘关系最近的是浣熊科中的长鼻浣熊、普通浣熊、蓬尾浣熊等。
从外表和生活习性上来说,蜜熊是最像犬浣熊的了,这两种动物有的时候甚至结伴出去搜寻食物。犬浣熊的食物种类非常广泛,有昆虫、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等,而蜜熊只吃甜食。尽管两者的食物不很相同,但由于它们有太多的相似点,一些分类学家还是把它们列为一个单独的亚科。
蜜熊的两只前掌特别有力,可以帮助它们抓取食物并顺利地在热带雨林的树冠上游走。一般来说,它们的两只后掌比前掌要长。
在树冠间荡来荡去
体型和官能
蜜熊最像猴子的一个方面就是它们的尾巴能卷起来抓住树枝,常常用尾巴来保持平衡。尽管蜜熊的体重有2~3千克,它们还是能在夜晚的热带雨林中从一棵树的树冠灵巧地跳到另一棵树的树冠上。蜜熊还常常用尾巴倒吊在树上,然后用灵活的前爪来抓取食物。
蜜熊的尾巴也是它们的一种安全保障。在夜晚,森林的地面上很危险,因为有许多活动在地面上的食肉动物,如美洲虎等,而蜜熊的尾巴特征保证了它们能在树冠上安全地活动,所以,它们很少成为其他食肉动物的“盘中餐”。对于夜晚活动的猫头鹰来说,由于蜜熊也同样在夜晚活动,因此不至于成为其猎物;对于新热带界的猛禽来说,蜜熊的体型则太大,不是合适的猎物。由于蜜熊很少成为其他食肉动物的猎物,很少有天敌,所以当专家们在地面上观察它们的时候,它们并不害怕人;同样,当夜晚月光比较亮而使它们失去了黑暗的保护时,它们也跟平常一样活动。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蜜熊的繁殖率很低,每胎基本上只产1崽,一年也只产1胎,这就可以说明为什么蜜熊的天敌很少,它们还是不能保持一个很高的数量。
为避免食肉动物的捕食,也为了更容易地采摘水果,蜜熊总是待在树顶上。它们的食物中有90%是水果,10%是树叶和花蜜。生活在巴拿马的蜜熊根本不吃肉食,而有些地方的蜜熊也把昆虫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物。蜜熊吃各种各样的水果,在巴拿马中部地区,它们吃的水果种类至少有78种,不过它们更喜欢吃新鲜和比较甜的水果。哺乳动物中,除了果蝠外,几乎没有比蜜熊更喜爱吃水果的了。在灵长目动物中,蜘蛛猴、黑猩猩、猩猩被认为是食水果的“专家”,但是这几种动物的食物中水果的比例很少超过70%,与蜜熊比就成了“外行”了。
过着猴子一样的生活
社会行为
由于被其他食肉动物吃掉的危险性比较低,蜜熊不必组织起来去共同对付敌人,因此,夜晚搜寻食物的时候,蜜熊像其他食肉目动物一样,一般都是单独行动。有统计显示,蜜熊80.4%的搜寻食物时间是单独度过的。但是它们仍然有社会组织,许多蜜熊会组成一个群体,成员间像灵长目动物一样定期地碰面。这种既独立寻食又有组织的生活,是为了减少对食物的竞争,因为在大片水果林里,为了食物而发生同类间的竞争是没有必要的。在水果林,由于都来寻食,许多蜜熊常常在树顶上碰面,这个时候就有35.3%的进食时间一起度过。一般来说,在白天,蜜熊群体中的成员常常聚集在临近的巢穴中睡觉。
这种巢穴可能是树洞或厚密而庞大的棕榈树丛,有的时候甚至有多达5只蜜熊挤在一起,躲在藏身之处。一旦蜜熊群体重新集结起来,就可以看到它们的各种社会行为了。它们可能组成小组互相梳理皮毛、共同搜寻食物,年幼的小蜜熊们可能在一块儿玩耍。平均来说,互相梳理皮毛的时间能持续6.4分钟,有时甚至延长到28分钟。尽管一个蜜熊群体中所有的成员都会分别组成小组互相梳理皮毛,但是成年雄性和将近成年的雄性组成小组的情况更为普遍。
蜜熊的一个社会群体通常包括一只生育后代的母蜜熊、它的不到1岁的幼崽以及1~3岁的年轻后代,通常还有两只成年雄性蜜熊。那些群体中的成年雄性之间通常有血缘关系,平常很友善,但是偶尔也会发生冲突,特别是在交配季节,成年雄性成员之间更易发生冲突。蜜熊群体中,一般由一只成年雄性控制着那些短暂的冲突,并且通过保卫达到交配期的雌性而垄断了交配权。
一项数据显示,处于主导地位的那只雄性占据了91.7%的交配机会。蜜熊的社会群体是以父系的血缘为基础的,长大的雄性一般不会离开,而雌性却要分散开。这种偏向性可以从雌性很明显地离开出生的群体中看出,也可以从DNA基因检测中得出。通过微随体基因检测可以发现,邻近居住的雄性之间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而邻近居住的雌性之间的亲缘关系并不很强。这可以清楚地看出,雌性长大后要比雄性更多地离开家园。另外需要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处于繁育期的雌性都要加入到群体中,有些并不在群体中养育幼崽,可以说它们是“单身母亲”。
蜜熊能在树上快速地转移。当它要从一根树枝荡到另一根树枝的时候,就用毛很短的长尾巴紧紧地卷在树枝上,以保证自身的安全。尾巴是区分蜜熊和犬浣熊的一个重要标志,犬浣熊的尾巴很长,毛很多,但是不能卷起来。
知识档案
蜜熊
目 食肉目
科 浣熊科
蜜熊属,蜜熊是本属唯一物种。
分布 中美、南美洲,从墨西哥南部到巴西。
栖息地 热带雨林。
体型 体长42~57厘米,尾 长40~56厘米,体重1.4~4.6千克。
皮毛 体毛较短,呈棕色有茶色的斑块。
食性 吃多种水果,还有花蜜、花蕾、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
繁殖 怀孕期为112~118天。
寿命 人工圈养的可达32岁。
成年蜜熊群体占有的领地一般为0.3~0.5平方千米,而且两个群体之间有严格的领地边界。蜜熊身上有一些独特的腺体,如下巴上、咽喉部、胸部上都有腺体,这些腺体分泌的液体能散发出某种气味,蜜熊就是用这些腺体的分泌液做领地标记。不在群体中生活的“单身母亲”常常生活在两个群体之间的边缘地带,生活区与雄性团体的领地有稍微的重合,但是绝不与雌性群体的领地重合。
至于为什么一个群体中要存在两只成年雄性,人们现在还不太清楚其原因,但是猜测可能与占领和保卫领地有关。要保护住领地,要完全据有一只成年雌性,还要尽量占有与自己领地稍有重合的至少一位“单身母亲”,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如果一个群体中只有一只成年雄性就很难完成这些任务。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蜜熊的行为方式与某些食肉动物如猎豹和浣熊有些相似,它们都是雄性组成团体,然后占有独立行动的雌性。
从其他方面来说,蜜熊的社会行为与其他浣熊科动物很不相同,但与灵长目的某些动物却有相似之处。蜜熊的社会组织、社会生活“既分裂又融合”,雄性间组成群体,雌性间长大后分裂单过,这种社会行为与蜘蛛猴和黑猩猩有些相似。正因为蜜熊与某些灵长类动物有这样的相似之处,所以,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为什么有些早期的博物学家把蜜熊误认为某种猴子,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现在还有些当地人把蜜熊称作“在夜间活动的猴子”。
一只蜜熊正用尾巴卷住一根树枝,同时用舌头舔食花瓣中的花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