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3)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王洁 王宁宁 张艳主编
- 3494字
- 2016-05-24 18:08:31
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一生要依次经过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不同的人生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人生发展课题,一个人的发展就是其不断完成人生发展课题的过程。而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正是人生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包含着诸如学习、交往、爱情、求职等许多重要的人生发展课题,这些课题完成得如何对自己今后的人生历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完成好这些课题的前提和基础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完整的人格,能够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充分发挥良好的心理效能,圆满地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恰当地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能正确看待和妥善解决爱情问题,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理想的职业。而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则心理困扰多,心理效能低,也难以妥善完成大学阶段的人生发展课题。
二、心理健康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
达尔文曾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适应是智慧的本质。而大学生需要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适应问题:在校期间,要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大学的生活环境、大学的人际关系等;毕业后,要适应工作要求,适应社会竞争,适应婚姻生活等。适应能力强的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相应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取得与外界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对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能在竞争中取胜;而适应能力弱的大学生,心理功能紊乱,调节能力低下,其与环境不相容,使自己发展受限,也难以与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在竞争中往往被淘汰。适应能力的强与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健康与否。
三、心理健康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大约有25%的大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社会环境中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及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弱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弱,经不起任何意外打击,轻微的挫折就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心理震荡,进而引发心理问题,甚至形成心理危机,并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某大学一位学生曾是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只因在一次晚会上唱歌跑了调,引起同学的哄笑,便觉得无地自容而自杀身亡。从中可以看出,现代有些大学生的心理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所以,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成为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而要想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就必须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认知能力、灵活的情绪调节能力和顽强的意志力,其心胸开阔,能够辩证地看待荣辱得失,能及时调节情绪状态,能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保持心理平衡;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其认知较片面、情绪有障碍、意志很薄弱,稍遇挫折就会心理失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四、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一)心理健康是促进大学生发展健康心理品质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才智、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都离不开心理健康作保障。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都要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一个人健康心理品质的发展直接受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和制约。
(二)心理健康可以促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
大学生经过努力拼搏和激烈竞争,跨入了梦想中的大学,心理依靠必须从父母转向自己。上大学前,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环境的变化,往往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此时必须更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
(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基础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而工作后的竞争压力、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复杂程度等更考验着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适应能力。因此,面对新形势,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社会交往能力,能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善的人格,成为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这能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四)心理健康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
大学生的个性心理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分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情绪反映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具有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这些都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现实意义。
问题与思考
1.简述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含义。
2.怎样衡量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
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是什么?
心理测试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
在身体健康的同时,你的心理是否健康呢?测试一下吧,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经常是”,画√号;“偶尔是”,画△号;“完全没有”,画×号。
测试题:
1.平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心慌意乱,坐立不安。()
2.上床后,怎么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
3.经常做噩梦,惊恐不安,早晨醒来就感到倦怠无力、焦虑烦躁。()
4.经常醒1~2小时,醒后很难再入睡。()
5.学习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烦躁,讨厌学习。()
6.读书看报时,甚至在课堂上也不能专心一致,往往自己也搞不清在想什么。()
7.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便较长时间地沉默少言。()
8.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
9.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总是放不开,整日思索。()
10.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
11.老师讲课常常听不懂,有时懂得快忘得也快。()
12.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迟疑再三。()
13.经常与人争吵发火,过后又后悔不已。()
14.经常追悔自己做过的事,有负疚感。()
15.一遇到考试,即使有准备也紧张焦虑。()
16.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丧失信心。()
17.非常害怕失败,行动前总是提心吊胆,畏首畏尾。()
18.感情脆弱,稍不顺心,就暗自流泪。()
19.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别人总在嘲笑自己。()
20.喜欢跟自己年幼或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一起玩或比赛。()
21.感到没有人理解自己,烦闷时别人很难使自己高兴。()
22.发现别人在窃窃私语,便怀疑是在背后议论自己。()
23.对别人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常常表示怀疑,甚至嫉妒。()
24.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要加害自己。()
25.参加春游等集体活动时,总有孤独感。()
26.害怕见陌生人,人多时说话就脸红。()
27.在黑夜行走或独自在家有恐惧感。()
28.一旦离开父母,心里就不踏实。()
29.经常怀疑自己接触的东西不干净,反复洗手或换衣服,对清洁极端注意。()
30.担心是否锁门和东西忘记拿,反复检查,经常躺在床上又起来确认,或刚一出门又返回检查。()
31.站在沟边、楼顶、阳台上,有摇摇晃晃要掉下去的感觉。()
32.对他人的疾病非常敏感,经常打听,生怕自己也身患相同的病。()
33.对特定的事物、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尖状物及白色墙壁等稍微奇怪的东西有恐惧感。()
34.经常怀疑自己发育不良。()
35.一旦与异性交往就脸红心慌或想入非非。()
36.对某个异性伙伴的每一个细微行为都很注意。()
37.怀疑自己患了严重不治之症,反复看医书或去医院检查。()
38.有依赖止痛或镇静药的习惯。()
39.经常有离家出走或脱离集体的想法。()
40.感到内心痛苦无法解脱,只能自伤或自杀。()
【测评方法】
√得2分,△得1分,×得0分。
【评价参考】
(1)0~8分:心理非常健康,请你放心。
(2)9~16分:大致还属于健康的范围,但应有所注意,可以找老师或同学聊聊,心情应保持愉快、乐观。
(3)17~30分:你在心理方面有了一些障碍,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适,或找心理辅导老师帮助你。
(4)31~40分:黄牌警告,有可能患了某些心理疾病,应找专门的心理医生进行检查治疗。
(5)41分以上: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应及时找专门的心理医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