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总报告(1)
- 2012宁夏经济蓝皮书
- 张进海主编
- 4776字
- 2016-02-16 16:33:57
宁夏发展方式评价:
从跨越式发展到和谐富裕新宁夏
——2011耀2012年宁夏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
宁夏社会科学院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2007年中国共产党宁夏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跨越式发展任务,2012年即将迎来第十一次党代会,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已经成为新的宏伟目标。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异常复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制定了“稳中求进”的调控政策。从2011年年底宁夏经济工作会议到第十一届党代会召开半年时间之内,正是中国经济未来走势的关键时期,也是影响宁夏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总结过去经验,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制定未来发展战略,事关宁夏发展大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
一、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宁夏经济形势评价
(一)近年来宁夏发展战略及其成效述评
宁夏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实现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两个翻番”,取得重点建设、县域经济、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三个突破”,提高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业“四个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等五年奋斗目标。五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宁夏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质量逐步提高,民生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完成了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近年来,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宁夏工作,对宁夏发展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2008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央对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积极支持,是宁夏快速发展的基础。
2002年,宁夏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宁夏实际和具有宁夏特色的发展路子,其中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宁夏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举全区之力建设“一号工程”——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宁夏抓住了我国重化工业大发展的机遇,但当时宁夏并非国家重点能源开发地区,直到2007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要又好又快地建设宁东化工基地,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才使宁夏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并使宁东基地确立了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宁夏“五优一新”特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宁夏沿黄城市带从2005年开始理论准备,直至第十次党代会以后进入规划实施阶段,黄河金岸和沿黄城市群建设大幅度提升了城市形象,并最终使沿黄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02年宁夏将农业区域划分为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更加重视中部干旱带发展问题。2003年宁夏出台了《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2010年启动“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2011年提出建设“一高三优”现代农业,目前已经建成了100万亩设施农业、100万亩节水高效农业等“四个百万亩”农业示范基地,特色优势农业产值占到全区农业总产值的82%。近年来,宁夏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在短短几年内,灵武、青铜峡、平罗、贺兰、永宁、中宁六市县已成为中国西部百强县。
2006~2011年,宁夏GDP 从725.9亿元预计增加到2060亿元。2011年全区财政实现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突破600亿元3个“首次突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177元增加到174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760元增加到5380元,农民纯收入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社会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城市化率从43.2%提高到50%左右,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11%以上,节能减排压力仍较大。
(二)宁夏人类发展指数分析
人类发展指数是联合国对人类发展成就进行总体衡量的指标,其衡量健康长寿生活、知识、体面的生活水平三方面的水平。2011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在世界178个参与排序的国家中排名位于第101位,属于中等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据测算,宁夏人类发展指数从2005年的0.766提高到2010年的0.80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位次从25位上升到20位。从数据分析,2005~2008年主要是教育指数提高较多,2008~2010年GDP 指数和预期寿命指数提高较多。尤其是宁夏人均GDP 指标,已经从2002年的第24位提高到2010年的第17位。宁夏跨越式发展取得初步成果。
(三)宁夏GDP 质量指数分析
中国科学院于2011年7月底发布的一份报告首次完成了中国各地区的GDP 质量排序,宁夏被排到GDP 质量全国最后一位,引起宁夏各界震动。该报告以经济质量、社会质量、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管理质量5大子系统构成“GDP 质量指数”。2010年宁夏单位GDP 能源消耗3.308吨标准煤/万元,经济增长的自然成本全国较高;宁夏是小省区,其行政成本也较高;但宁夏具有相对超前和完善的行政事业机构,实际上对宁夏发展有利;宁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在全国还处于后列;宁夏人均GDP 在全国占第17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却分别位居第25位和23位。宁夏在GDP 质量指数评价中居于最后,突出反映了宁夏经济结构的缺陷。宁夏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在全国产业分工中仍然处于低端环节,依靠资源及其初加工输出,依靠投资劳动和能源消耗来拉动经济增长。近年来宁夏发展以煤、电、化工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使得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从2002年的75.7%提高到2010年的83.6%,宁夏电力、化工、冶金等高耗能产品以输出和出口为主。宁夏高耗能工业是长期历史形成和资源禀赋决定的,而且短期内不可能根本改变,随着煤变油等项目上马,短期内可能反而会使能耗水平提高。建议国家节能减排考核实行差别化政策,建议宁夏继续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上下大工夫。近年来,宁夏在节能环保工作上取得的积极成效有目共睹,石嘴山市已经从污染严重的“煤城”转变成了一个花园式新型工业城市。对宁夏总体发展水平评价,我们更倾向于使用人类发展指数。
二、第十一次党代会面临的形势及其目标分析
(一)宁夏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分析
1.国际国内形势。2012年可能是国际经济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受欧美债务危机冲击,国际金融大幅波动,市场信心下降,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下降,制造业开始收缩,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美欧一些大国2012年将进入大选年,未来伊朗、叙利亚局势变化及其对国际能源市场影响等不确定因素增加。
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以控通胀为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目前防止通货膨胀和调控房地产市场均初见成效,7月开始物价涨幅见顶,11月后物价急速回落,近期房价也开始出现拐点态势。由于紧缩货币使小微型企业生存困难、控物价影响了农村市场需求、调楼市制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上出口受到国际形势影响,2011年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小幅下降。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增长放在了首当其冲的位置,在稳增长的同时应该把重点放在调结构、促改革、扩内需上。
2.宁夏经济面临的挑战。2002年以来宁夏抓住了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机遇,经济得到快速增长,2011年宁夏经济总体运行良好,但一些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均将影响到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一是目前宁夏煤矿等资源已经基本配置完毕,虽然宁夏目前还有煤变油等大型项目可以维持投资保持一定水平,但宁夏与鄂尔多斯市那样的资源富集地区还不同,我们以资源换投资方式具有不可持续性。二是中央已经表达了2012年继续不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决心,依靠房地产业带动经济的策略可能受到抑制。三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将随着刺激计划的结束而收缩。由于政府融资平台信息透明度较差,随着经济政府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税收减少,金融风险提高,国家已经开始整顿。
(二)外省区党代会制定目标及其对宁夏的启示
已经陆续召开的各省、自治区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思路。绝大多数提出了和谐、富裕、文明等目标,如辽宁省提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青海提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江西省提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安徽省提出“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内蒙古提出“富民强区”“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广西提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目标。还有许多省区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实现目标的前提。山西省提出“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一些省区提出了更具有针对性的目标,如新疆和西藏都提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奋斗目标,西藏提出“坚定不移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新疆提出“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务求实效”的要求,云南省提出“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其他四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提出了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富民强区等目标。宁夏提出的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目标符合关注民生的执政思路潮流。
(三)第十一次党代会目标分析
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是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并可能在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确定为未来五年的宁夏发展目标。和谐富裕新宁夏的涵义,其中“富裕”是物质层次,是强区富民的结果,要显著提高宁夏经济实力,重点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谐”是精神层次,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社会的和谐;“新宁夏”概括了宁夏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全面发展。“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就是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民生水平为目标,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生态文明、人民幸福。
“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是在跨越式发展基础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民生建设力度,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包容性增长促进社会和谐,以跨越式发展来确保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
今后5年在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的总目标下,建议经济发展具体目标是“一个达到、五个根本性突破”。即到2016年,宁夏人类发展水平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有根本性突破,在内陆开放型经济和中阿经贸合作上有根本性突破,在宁夏沿黄经济区建设上有根本性突破,在改善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上有根本性突破,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上有根本性突破。
三、以深化重大战略来引领宁夏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深化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
1.争取成为国家级的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前中国经济区域政策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家级新区,包括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广东横琴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新区”是特区中的特区,具有先行先试权利。第二层次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包括深圳、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试验区”在某一方面具有“先试权”。第三层次是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意见,国务院陆续出台了支持西藏、新疆、宁夏、内蒙古、广西、青海藏区等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意见,尤其是对新疆和西藏实行了更为特殊的政策。第四层次是区域性发展规划,包括关中—天水经济区、宁夏沿黄经济区等,“经济区”是区域或省域经济增长中心。由于经济区更多的是省域重点开发区域,缺乏优惠政策支持,能否取得成功还有待长期观察。宁夏沿黄经济区应该选准自己在全国的定位,宁夏应该在中阿经贸论坛基础上,突出地方政府承担的我国唯一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国际区域合作特色,积极争取成为国家级的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全方位开放。依托中阿经贸论坛,积极开展以面向阿拉伯国家和世界穆斯林地区为特色的“向西开放”,是宁夏应该抓住的战略机遇。但中阿之间贸易惯例很不相同,加上宁夏区位劣势,宁夏在中阿能源合作和清真产品出口等方面还一时难有大的作为。应该按照自治区主席王正伟提出的建设“一个平台、两个机制、三大基地、五个中心”来努力,积极寻找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