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做个高财生(财蜜eMook)
- 她理财网
- 1827字
- 2021-03-26 01:35:59
“做人嘛,最紧要就系(是)开森(心)啦,那么抠有什么用?”
// @小盒
我总是观察身边过得好的妹子,总结起来类型就三种:
天然有钱,怎么败家都败不光型;
天然理财,对的时候总能选对型;
天然厚脸皮,从来不花自己钱型。
第一个和第三个,都是小概率奇葩事件,不说也罢。相信我们大部分人都有努力一下,变成第二种的基础。
举个例子:股市上涨,人们发明出来一个新词“满仓踏空”,这个有两种可能性:错误时机——入市早了;错误判断——换股早了。
时机+选择=你的理财能力。想要变成会理财的人,这两个训练缺一不可。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有钱吗?
只有有钱+知道自己有多少钱+知道自己要用多少钱的人,才可能冷静、理智地在好的机会来临时,做出合理的判断+正确的选择。
她理财的老班在上篇文章里,谈了“知道自己有多少钱”的方法,俺就来说说怎么从记账变成会理财、会投资的人。
过省过奢都是不会理财
过于省钱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会让你该投资时没有勇气投资。投资有利润也有风险,当你省吃俭用把钱存下来时,它就会像你的小孩一样,想要细心地保护它,所以投资机会出现时你会进入风险导航模式,就好像别人家小孩生病你觉得只是普通感冒,自己小孩生病就急着送医院做全身检查一样。
我曾是个花钱如流水的人,生活品质绝对是同样收入人的2倍甚至更高,所以,当我开始记账、约束自己消费的时候,心理上的动荡远比认识到自己没钱更残酷!
但是,不这样做不行。你必须经历:花钱-省钱-投资或者省钱-尝试消费-投资,两条路中的任意一条。
要知道,光记账省钱没用,保守不会损失钱,但也不会让钱变多,以现在的存款利率+降息周期来看,把钱放银行基本没收获。
所以,现金流系统应该有防守也有进攻。过奢,花太多不该花的钱,把未来给花光了。该投资的时候,你没钱,再好的理财机会给你,你也抓不住。
记得很早以前看过一期《康熙来了》,任贤齐带了两个好朋友蓝心湄和九孔,说一起在上海买房,结果九孔说明明知道当时很便宜,然后又有两个大咖罩着他,但就是没钱,后来那房子涨了10倍。这就是没钱错过的机会。
记账,能让没有财务观念的人清楚金钱的流向,搞清楚什么是必要开销和非必要支出,搞清楚哪些需要存下来,哪些可以去投资。这样时间长了、有了手感,自然就能够理解资产配置的意义了——死抠4321模型什么的,根本对改善财商没太大作用,很容易放弃。
记账要达到这些目的:
1. 设定消费警戒线
到了月底就没钱?工作好几年却没存到什么钱?这些困扰很多人都有。
一般人都知道预算重要,但很少人能真正落实,所以,“月光”“年光”的问题并不是出在没有记账或是没有做年度预算上,而是在花钱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这笔花费会在事后总结时超出预算。
其实就是对“钱流”不敏感。
解决办法是在心中设定“消费警戒线”。借用心理学的制约理论:①先设下某消费项目的心理警戒线,只要你消费的金额接近这条线,大脑自然就会发出讯号让你产生警觉,这个无意识的过程可能不到1秒;②利用这1秒,再次衡量是否是冲动式消费;③消费警戒线需要培养习惯,如果你每天都有记账的话,大约一个星期内就会设定好,没有记账习惯就大约需要一个月。
2. 潜意识自我控管
当设定消费警戒线成为习惯,每月总结时就可以回顾自己设定的那条线有没有落实成功,如果你的单项平均数真的离设定的额度不远,就说明,潜意识里已经区分出警戒线的存在了。
就像“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一样,天下没有存不下钱的人。许多生活中用钱的小习惯都会影响结果,只要平时稍做改变,就会发现存下的钱可以比过去还多很多,也让自己离财务自由目标更近一些。
3. 狗狗制约论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曾做过一个实验,内容是每当他喂狗食物时就会同时间摇铃,经过反复多次实验后,他发现狗狗只要一听到铃声就会开始舔嘴巴想吃东西。
所以,记账不能只是记录,要揪出无法存钱的关键。如果你已经记账一阵子,却还是没感受到自己理财有明显进展的话,就应该考虑:我是不是进入到惯性阶段了?
讲真话,现在那么多记账方法,没有绝对好用,只有适合你自己。而你只需要真正研究一下自己的账本,就能发现问题。
你可以问自己这些问题:
(1)我是不是太喜欢在______方面花钱?是有必要的吗?
(2)我是不是理财收益太少?(至少要达到货币基金4%的水平)
(3)我可不可能在现有基础上多拿出10%去投资?
(4)下个月/下季度/下一年,我大约要花多少钱、攒多少钱?
如果你知道答案,不管准确与否,都说明你开始管理自己的钱了。这样养成习惯后,你就会逐步接受“资产需要配置才能更有钱”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