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隐私——距离,是为了尊重
- 20几岁一定要悟透的50个成功智慧
- 问道 宿春君
- 4428字
- 2016-02-26 10:08:26
假如一个人被人一眼就能看穿,让人一览无余的话,不仅难以受到别人尊重,而且还会因此而使别人更加小心防范,甚至陷自己于危险的境地。自己的秘密不要轻易示人,守住自己的秘密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行为。
避免走进别人的“雷区”
秦桧当上宋朝的宰相后,许多人都想巴结他。有个人非常善于阿谀奉承,一向和秦桧的关系很好,并且受到多方关照,得了无数的好处。
为了使关系“更上一层楼”,这个人挖空心思,想办法弄来了一条十分珍贵的波斯地毯,送给了秦桧。地毯送来后,秦桧让家人铺在了屋里,一看尺寸不多不少,大小正好合适。众人纷纷称赞送礼的人有眼光,想得真周到,那个人自己也沾沾自喜。但是秦桧自己的心里却感到很不舒服。
原来,这个人为了博得欢心,此前每次到秦桧家里时,都仔细观察屋子的大小,并加以准确地目测。因此,他送来的地毯才会完全合适。
不过,这个人的举动不但没有得到秦桧的褒奖,反而被秦桧找了个借口杀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秦桧感到这个人心计太深了,对自己的屋子大小都能计算得如此准确,毫厘不差,那么,他对自己其他方面的事情也一定了如指掌。秦桧感到,把这样的人留在身边实在太危险了。
事实上,不仅奸诈阴险的秦桧不愿意别人了解自己的隐私,许多人也都有这种心理。
有的人会认为关心别人的私事是一种关系亲密的暗示,或者是导向亲密关系的途径。事实上有些东西是不方便与人分享的。
每个人都有不想让大家知道的事情,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与人相处中,要极力避免谈论别人的隐私,否则就会显得你人格低下,缺乏修养,甚至破坏你与他人的和睦关系。
你的朋友,不论对你如何亲密无间,不分你我,都有权利把隐私埋藏起来,不向你透露,不给你看到。你尊重朋友,就要避免打听朋友的隐私。这不是冷漠,而是善解人意的体现。知道了朋友的隐私,对朋友、对自己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给朋友增加了心理负担,给自己增加了保密的责任感。有的人就好打听别人的隐私,津津乐道,以此为快,这是不健康的心理反映,是趣味低级和作风庸俗的表现,这是品行端正,情操高尚的人所不齿和不为的。有的人好翻朋友的抽屉,乱拆朋友的信件,擅自翻阅朋友的日记,自诩亲密待人,不分你我。这样做不但惹人生厌,而且暴露了你的不良品行,降低了你的人格。此外,朋友不成熟的构思设想、未完成的论文、报告,也不要随便打听、泄露,以免破坏情绪、干扰思维,影响朋友的工作。
蕨菜和离它不远的一朵无名小花是好朋友。每天天一亮,蕨菜和无名小花都扯着嗓子互致问候。日子久了,两人都把对方当成自己最知心的朋友。同时,它俩发现,由于相距较远,每天扯着嗓子说话很不方便,便决定互相靠拢,它们认为彼此之间距离越近,就越容易交流,感情也越容易加深。
于是,蕨菜拼命地扩散自己的枝叶,它蓬勃地生长,舒展的枝叶像一柄大伞一样,无名小花则尽量向蕨菜的方向倾斜自己的茎枝,它俩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
出乎意料的是:由于蕨菜的枝叶像一柄张开的大伞,它不仅遮住了无名小花的阳光,也挡住了它的雨露。失去阳光和雨露滋润的无名小花日渐枯萎,它在伤心之余,不再与蕨菜共叙友情,相反还认为是蕨菜动机不良,故意谋害自己,便在心里痛恨起蕨菜来。
蕨菜呢,由于枝叶过于茂盛,一次狂风暴雨之后,它的枝叶被折断得所剩无几,身子光秃秃的。看着遍体鳞伤的自己,蕨菜把这一切后果都归咎于无名小花身上,如果没有无名小花,它也绝不会恣意让自己的枝叶疯长的。
于是,一对好朋友便反目成仇了。
所谓“保持距离”,说到底就是不要过于亲密,一天到晚形影不离。保持距离,是一种虽形体疏远而心灵愈加贴近的处理朋友关系的方式。
“保持距离”能使双方产生一种“礼”,有了这种“礼”,就会相互尊重,避免碰撞而产生伤害。这种“礼”就是尽量避免打听别人的隐私,无论是朋友的还是不亲密的人,隐私就是别人的雷区。
避免谈论别人的隐私一是不可在谈话中拐弯抹角地刺探别人的隐私,二是不可知道了别人的一点点隐私就到处宣扬。宇宙之大,谈资无所不有,何必非要以他人的隐私当作谈资而后快呢?
在对待别人的隐私,要切忌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你要明白,你所知道的关于别人的事情不一定确凿无疑,也许别处还有许多隐情你不了解。要是你不加思考就把你所听到的片面之言宣扬出去,难免不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话说出来口就收不回来,事后你完全明白了真相时才后悔不迭,但此时已经在同事之间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你如果不知内幕,就不可信口雌黄,以免招惹是非。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专好推波助澜,把别人的隐私编得有声有色,夸大其词地逢人就说。人世间不知有多少悲剧由此而生。你虽不是这种人,但偶然谈论别人的隐私,也许你无意中就为别人种下祸患的幼苗,其不良后果并非你所能预料的。
要是有人向你说某人的隐私,你惟一的办法是,听了像保守你自己的秘密一样,不可做传声筒,并且不要深信这片面之词,更不必记在心上。说一个坏人的好处,旁人听了最多认为你是无知。把一个好人说坏了,人们就会觉你是存心不良。
要是一个朋友能将自己的隐私信息告诉你,那说明你们之间的友谊肯定要超出别人一截,否则她不会将自己的私密全盘向你托出。要是同时在别人嘴中听到了自己的秘密被公开曝光,不要说,她肯定认为是你出卖了她。被出卖的朋友肯定会在心里不止千遍地骂你,并为以前付出的友谊和信任感到后悔。因此,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是巩固友情的基本要求,如果这一点做不好,恐怕没有哪个朋友敢和你推心置腹。
如果你知道朋友的隐私,最好把它从记忆中抹掉,至少也要把好嘴巴这道关口,守口如瓶,不让泄露出来,要注意避免谈论朋友的隐私。撕开朋友痊愈的伤疤,暴露朋友隐匿的秘密,只能使朋友尴尬、不快,饱尝痛苦和羞恨,而且会给搬弄是非的小人提供中伤、打击、散布流言蜚语的材料。对朋友的隐私,更不可到处宣扬,或以此要挟,否则简直是泼皮行径、小人伎俩了。到这步田地,友谊的影子已荡然无存,有的只是敌意的较量。
朋友心里面存有隐私是非常合理的事情,我们要给予尊重,让朋友保留一片秘密的天空。好奇之心,希望知道朋友的隐私之情,也是在所难免的。可我们要懂得克制。侵入朋友隐私世界对己对人都是危险的事情。
所以,要想和朋友之间友谊长青,朋友间彼此不伤害,并且不会给对方带来麻烦或造成损失,你就应该吸取蕨菜和无名小花的教训——好朋友也要适当保持距离!
不要把自己变成“白纸”
有一年,一所中学里,发生了一起在当地很轰动的事件:一个女学生服毒自杀了。她是个三好学生,品学兼优、安分守己、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对于她的死,老师、同学及其家长皆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在她的作业本中发现了她的遗书,才揭开少女自杀之谜。
原来她有一位同班好友,两人情投意合、无所不谈。一次上完晚自习回家的路上,一个小流氓从路边的黑暗中蹿出来将她抱住欲行不轨。由于她大喊大叫,竭力反抗,吓跑了小流氓,才得以安然无恙。事后,她忍不住把这件事告诉了她的朋友。
不久,她俩闹了矛盾。她的朋友便把她的上述经历传播出去。结果道听途说,飞短流长,当这段流言再传回她自己耳朵里的时候,竟变成了她曾经被流氓强奸过的恶毒诽谤。
一个天真烂漫、纯洁无瑕的少女哪能受得了如此的污辱。她决定以生命的代价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洗刷别人强加于她的耻辱。
听了这个故事,我们不能不对这一纯真、刚烈的少女表示无限的同情,对那位背信弃义,搬弄是非的“朋友”感到无比愤恨。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位少女的悲剧,也在于自己过于单纯,过于轻率。假如她不向她的那位“朋友”讲出她的秘密,即使俩人反目成仇,也不会发生如此流言,当然也就避免了一场自杀悲剧。
她以年轻的生命为代价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启示:自己的秘密不要轻易透露给他人。
秘密,是一个在辞书中都找不到的词汇,但我们很容易对它做出正确的解释,无非是指不宜公开之意。个人的秘密,便是只应个人知道而不应该告诉他人的事情。否则,也就不能称其为个人秘密了。向他人过度公开自己秘密的人,往往会因此而吃大亏。
古罗马哲学家、戏剧家塞内卡说过:“不相信任何人和相信任何人都同样是错误的。”不相信任何人,无疑是划地为牢,自我封闭,永远也不会得到友谊和信任。而相信任何人,则属于幼稚无知、良莠不分,终归要吃亏上当。二者皆不足取。
17世纪西班牙一位著名思想家葛拉西安,曾经告诫人们:“看透别人就能主宰别人,被别人看透则会被别人主宰,胜利能因此易手。善于识破他人,可以号令全局,善于隐藏自己,就不必担心会落入圈套。”“要想受到别人的尊重,就不要让任何人了解你的全部。一旦被人识破你的才能局限后,你就很难获得别人的敬仰和尊重。慎藏名度,名气可保。”
要知道,秘密只能独享,不能作为礼物送人,再好的朋友,一旦你们的感情破裂,你的秘密将人尽皆知,受到伤害的人不仅是你,还有秘密中牵连到的所有人。与人相处,不要把自己过去的事全让人知道,特别是那些不愿让他人知道的个人秘密,要做到有所保留。向他人过度公开自己秘密的人,往往会因此而吃大亏。因为世界上的事情没有固定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例外。今日为朋友,明日成敌人的事例屡见不鲜。你把自己过去的秘密完全告诉别人,一旦感情破裂,反目成仇或者他根本不把你当作真正的朋友,你的秘密他还会替你保守吗?
也许,他不仅不为你保密,还会将所知的秘密作为把柄,对你进行攻击、要挟,弄得你声名狼藉、焦头烂额。那时的你,后悔也来不及了。大家都是普通人,有着平常的善良与平常的心计。即使他不刻意去害你,但知道得太多,无心的伤害便不可避免。
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也还是要以情谊为重。把自己坦白得像一张纸,并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倒很可能被别人践踏。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不仅仅意味着令人愉快的情谊,更意味着尊重,不把私人领域的事情带到与你的朋友相处中来。
有些很个性化的东西,如果不是体现在合作的创意中,最好不要太淋漓尽致。因为个性是私人的,多少隐藏一点个性为好。
朋友不是生活伴侣,你不可能要求他们像父母、兄弟、姐妹一样真正地包容你、体谅你。很多时候,朋友之间最好保持一种平等、礼貌的伙伴关系,彼此心照不宣地遵守同一种“游戏规则”,一起把“游戏”进行到底。更多的时候,你需要去体谅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替他们想一想。这样,你也许就更能理解为什么有些话不该说,有些事情不该让别人知道。
除了自己对隐私的把握尺度以外,如何应对别人的关心或者窥探也是一门艺术。比如当同事在席间亲切地问起,“你最近怎么样”这类话题时,除了大而化之地说“还行”或者“挺好”之外,你还能怎么办?你知道对方是出于善意的关心,你也知道对方期待着你在“还行”或者“挺好”之外能再多说点什么,以显示你们的关系比一般客套更进一步。但无论如何,这时候必须谨记,千万别把人家当成心理医生。
你在希望别人不要探视你内心世界的同时,将心比心,你也不要用谈论私事的方式来拉近和同事的关系。
了解别人的隐私是一件危险的事,更别说去谈论、传播了,也不要过分地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