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工政五河防四(1)

黃河南北流利害說

金安清

黃河之為患中國。上下四千年。神禹導之。自龍門底柱。至於大陸大伾。折而東北流入海。三代屢遷屢東。而下流入海處。終不出冀州之域。至周定王五年。河決胥口。為一大變。蓋已一千六百六十餘年矣。又六百七十二年。至王莽時。河復東決。又五十七年。至東漢明帝。使王景治之。乃由千乘入海。即今之大清河利津海口也。其東即為泰山。岡嶺亙數百里。囗山障之。河流不能再東。故歷漢魏六朝隋唐。凡九百七十七年。河無大患。至宋仁宗慶歷八年。治決於商胡。分東流北流。自此通塞靡定。又一百四十年。至金章宗明昌五年。宋光宗紹熙五年。河乃徙於故道之南。仍分兩派入海。其南流已侵泗淮。而北流仍在也。又九十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會通河成。北流遂微。又二百五年。為明宏治七年。劉大夏築斷黃陵岡。北流始絕。又七十八年。隆慶元年。茶城長隄成。各支河皆塞。於是始以區區之清口。淮河之故道。受萬里全河之水。自明及 本朝。南北兩岸。決口殆七八十次。黃河南流之貽害於國家者大矣。北流乃河性之常。而南流則僅始於前明及 本朝三四百年閒耳。即以嘉慶一朝言之。曹工邵工唐工豐工睢工減壩李家樓馬港口陳家浦蘭儀馬營壩。幾無三年不決者。一決則挑河築隄兩項。必用帑七八百萬。而人民廬舍蠲緩丁賦尚不與焉。道光年一決於于家灣。再決於雀鎮。而祥符中牟兩次大工繼之。咸豐初年。豐北蟠龍集。初次費帑四百萬。堵而復開。至第二年。又費三百萬而復合。此尚係秋令決口。冬令興工。不出半年之內。口門水勢不深而言。若如現在之銅瓦箱。已行溜十七八年之久。大溜愈刷愈深。口門水下必有二十丈之多。堵合時。大掃即須寬二十丈。再加上水邊掃。恐已非五六百萬不可矣。舊河已成平陸。以一千三百里計。其近口門之五十里。必須挑寬四五十丈。深二三丈。方能吸動河流。挽歸故道。大抵需銀數百萬。再下一百里。寬二十丈。又須數百萬。再下一百里。挑寬十五丈。深一丈五尺。再下五百里。挑寬十丈。深一丈。再下五百里。祗須挑溝深四五尺。寬四五丈。又須三四百萬。統計挑河由寬而窄。由深而淺。方價由多而寡。總須銀一千數百萬兩。南北之隄計兩道。計長二千六百里。其寬高雖稍減於河。而挑河乃僅鬆土。築隄則加硪夯。約須銀一千餘萬兩。又一千三百里。約分二十廳。每廳掃工之處。即六十工。每工有掃有壩有柴有石。至省十萬兩一處。六十處即六百萬矣。統計挑河築隄堵口添掃四項。約須四千餘萬兩。照原估二千二百萬兩。幾增一倍也。前年武陟對岸堵口。祗用二百萬者。乃係分溜。其口門以下。正河並未斷溜。情形至輕。其上年侯家林決口。內有南旺湖水頂托。並無高下。與此時銅瓦箱之硬行挽復者。有天淵之別。未能以上兩事相衡也。

黃河乃天地氣運所關。其勢欲北。斷不能挽之使南。天意欲南。萬不能挽之使北。 本朝為國大累者惟黃河。其時天意欲南。故乾隆年閒。孫文定公力主挽河北流。   純皇帝未之允可者。即知人力之不可逆天也。今河正北流。而必欲使之回南。則與乾隆年閒之河正南流無端導北。同一不能行矣。黃河在江南境內。無十年不決。一決而國帑費數百萬。今自銅瓦箱北流後十七八年。雖山東境內不無被淹。而從無潰隄決口之事。蓋內外地勢相平。水由地中行。非如江南舊河高於內地皆兩三丈。一決即成巨口也。一經復舊。決在南岸。尚不過淤及洪湖。決在北岸。則仍歸衝斷運道。有礙於漕矣。總而言之。治河一事也。治漕一事也。治河而治漕又一事也。今奉 旨據蔣作錦條陳而河督遵照議復者。祗為通漕計耳。既為通漕。但治關乎漕務之安山張秋一帶黃河足矣。不但不必大張旗鼓。力復黃河故道。即照河督之上下游一律作隄。亦可從容籌議。分十年分二十年以次為之。亦不為晚。又何必因治漕而必欲大治黃河乎。譬之居家宴客。祗復修一書廳。足以邀客可矣。何必自大門大廳上房一總興造耶。若必治河而再治漕。則不但經費數千萬。萬無此款。即有數千萬。而分年帶辦。在上游後辦之工未成。前辦之工已壞。又焉能雇集數百萬人夫。於一年之內。上下各工並舉。一律完竣乎。此皆由於具奏之人。既不知向來東河南河關係重大。辦理艱難。平時防守之煩。有事堵築之巨。故於紙上談兵耳。若由原議之人。親往銅瓦箱缺口處所。探量水勢之深。水面之廣。再從此直至雲梯關一千三百里。所有舊隄舊河。一一查勘。其閒如何淤塞如何殘缺之各情形。一一皆身親目。再沿途察訪沿河父老兵民。更弔齊 本朝二百年治河全書。詳細查閱。則復舊之難。即原議之人。知必縮首咋舌。而不敢持此議矣。為通漕計。即照河督所議。兩頭添築圈隄。作為塘河。再加柴石各壩。約計二三百萬。即可辦成通漕。比二千二百萬祗須十分之一。經費既微。時日又速。且有把握矣。山東所淹地畝。丁賦至輕。且不自今日始。小民無可怨尤。不比挽過之後。淹及江南。轉覺無端移禍於鄰省也。復舊一說。眼前既費帑四千萬。從此東南兩河添歲修之費五六百萬。偶有決口。又須數百萬。是無端為 國家添一極大漏卮。自來公事無此辦法也。至所慮東省築隄之後。下游各河道無可宣洩。及北隄如潰。害及畿輔。此皆預為揣測之危詞。試問兩岸築隄。原可各留水口。況在下游。尤無關漕運。即今舊有諸河。仍入大清河。何所不可。山東築隄。僅須攔禦漫灘之水。如靳文襄之遙隄縷隄斯可矣。隄內之地。未必低於隄外。即有潰決。水落即平。斷不致延及鄰省。況水過地肥。目前已淹之地。築隄之後。涸出新灘。補行墾種。必可加倍豐收。此又有益於山東之事也。就中外四人三摺而論。游摺有病證而無藥方。喬摺近似而言之尚未痛闢。丁文之摺則皆隔靴搔癢。但求黃河歸南。山東無患而已。其詞皆無當也。

治河議上

童寶善

黃河決鄭州。灌尉氏中牟鄢陵商水項城各州縣。一由沙河經潁州。一由汝河經懷遠。滔滔南下。奪渦入淮。將以洪湖為壑。此咸豐五年銅瓦箱決口以來又一大變局也。議者必有勿治其決挽復南流之計。又必有南北分疏用決口為支河之計。是二說者。在明代皆有之。洪武二十四年。河決原武。東南至壽州入淮。永樂九年。河北入魚臺。復南決。由渦河經懷遠入淮。時兩河合流。經鳳泗以出清口。正統十三年。河北衝張秋。景泰中。徐有貞塞之。復由渦河入淮。河臣楊一魁之言曰。全河初出亳壽之郊。以不治治之。故歲無治河之費。五十年來。全河盡出徐邳。奪泗入淮。而當事者方認客作主。日築隄而窘之。以致河流日壅。淮不敵黃。退而內瀦。遂貽盱泗之患。御史涂昇亦言。滎鄭之東。五河之西。飲馬白露等河。皆黃河由渦入淮之故道。其後南流日久。或河口以淤高不洩。或河身狹隘難容。水勢無所歸。遂泛濫北決。然則今之決口。在明宏治以前。乃黃河之正流也。及宏治閒。河又北決。白昂劉大夏塞之。復南流。一由中牟至潁壽。一由亳州至渦河入淮。一由宿遷小河口會泗。全河大勢。雖在蘭儀考城。流經徐州宿遷。入運會淮。東注於海。而今之決口。猶為黃河之支流也。由正河之說。因其決而復南流。則勿塞便。由支河之說。因其決而南北分流。亦勿塞便。且當山東黃河泛濫。議復雲梯關黃河故道之時。則尤以勿塞為便。而愚考證古今。審察地勢。竊以為鄭州決口必不可不堵。安東舊河必不可復。大清河黃河海口必不可改。請言其略。鄭州之決。自豫及皖。始達江省。歷千有餘里。水之行也。常半於驛。而今當霜後水落之時。又半驛而不能。其行緩。其流散。故淮揚近地。不見其潰決之顯害。若明年桃汛一至。挾其全河湍悍之性。囗兼長淮七十二水之流。勢盛力猛。合二瀆以攻高堰。則高堰危。下河七邑之民。將為魚囗矣。又或穿運入江。至通州入海。則四瀆為一。拂天地之經。奸南北之紀。而洪水橫流矣。其上泛。則鳳泗皆哀鴻。其旁溢。則淮徐無甯歲。或謂可如明之初年。引入清口。由舊黃河入海。不知自河北徙以來。黃淤高積。引河全塞。淮且不能自達於尾閭。而洪澤全湖之水。皆由三河口以入寶應高郵邵伯等湖。與運河會於六閘。分注江都泰州等境出江。豈能合河淮兩瀆之水。順流北向以入海乎。即用人力開濬。不過得一線深槽。疏消漫水。勢不能容全河也。或曰。今決口數百丈。儻如青龍岡之役。不能急堵。則若何。曰。秋冬水落。施工較易。用熟悉河工之員。廣集人夫。速購料物。定立壩基。明示重賞。兵民兼作。諭以冬底春初。期必合龍。則億萬生靈之命。實賴以濟。此鄭州決口必不可不堵之實在情形也。近時延張兩公之奏。皆主挽復故道。王大臣會奏。又謂故道數百里經行之路。一切辦法。俱有成規。且河身寬廣。隄址豐隆。因而加工。亦易為力。然愚有同治十二年江蘇查勘黃運河圖說。詳細實測。至為明確。其圖中情形。運河及山東黃河。十餘年閒。皆有更變。若江南黃河之故道。淤廢已久。固無改於舊也。

舊黃河兩岸隄工。南止大魚尖。北止龍王廟。以下俱依灘不隄。自孟工東過海口。潮汛通流。海船能達。自佃河北至大同口。稍有河槽。自周門鎮南至沈家營。隄內稍有河槽。自清口東北至海口。兩隄計長三百餘里。隄內積淤。高出平地者。約四五尺至七八尺不等。自王家營西北至山東單縣界口止。兩隄計長五百餘里。隄內積淤。高出平地者。七八尺至丈餘不等。中閒雖閒有河槽。亦不過一線斷續。雨時積潦。旱則乾涸。豐縣北境以下黃河。積沙高墊。山東黃河鋪水不能南侵。蘭安寨蘭儀口相距中閒。一帶積沙。高出隄岸一二丈。東西亙二十餘里。南北長五里。然則此淤廢之河。決不能以人力挽復矣。即本年河臣豫撫之奏。下游隄岸。應修段落過多。河道淤墊。應挑地段過長。工大費巨。不可數計。皆經勘驗確實。與圖說大略相同。今雖上游決口。可避出淤墊之河身。而下游三百餘里。應修之隄。應挑之淤。仍無術以修治。冒昧興工。又必虛費國帑。貽害民生。此安東舊河必不可復之實在情形也。河自大清河入海以來。三十餘年。同治十年以前。河流通暢。無大決溢。雖有修防。比之從前大工。十省七八。十年以後。河身日淤。海口日高。衝決日甚。東民流離困苦。疾首蹙額。而甚冀其他徙。然裘文達有言。由張秋而東阿禹城。以至濱州蒲臺利津海口。此古大清河。即漢千乘故道。明帝永平年閒。德棣之閒。河播為八。王景因之以成功。歷漢唐至後周。八百餘年無河患。是今之河道。實為永久奠定之河道。但當修治。而不當遽改。確有明證。大清橋畔有坊。康熙年閒刊聯。中有岳色河聲字。自黃河奪濟入海。接泰山之麓。土人以為讖語。謂河流自此定矣。其近年屢有河患者侯家林低窪之處。宋元以來。河屢決於此。今一決而久不堵塞。聽其鋪漫於鄆城汶上鉅野各州縣。水停而溜緩。溜緩而下淤。下淤而上決。此皆必然之勢。而又無束水攻沙之策。民囗單薄。水至則聽其漫溢四出。隄缺水分。河安得而不壞哉。現自光緒九年。陳中丞士杰奏築下游南北兩隄。自東阿至利津。共計十四州縣。十二年夏功成。十一年十二年。皆照案培築一次。而民囗亦皆津貼加修。隄岸漸已完固。惟海口淤淺。挑挖幾窮。最為深害。不知此河未治之故也。從古無濬海之法。而有治河即濬海之法。河水下注。海潮上溢。於口門一頂。潮水銳而中行。河水曲而兩散。黃潮交匯之處。中聚停沙。不必海口為然。凡江河皆有之。安東海口之外。有鐵板沙攔門沙。在前明已見章奏。而我 朝靳張兩公治河之後。河流順軌。洶湧而下。何嘗以海口淤塞為患哉。若及今決口掣溜。冬令水涸之時。急於下游淤處。抽挖川字溝道。中閒淺澀各段。測準開挖。相築挑壩。以激溜頭。舊決口數處未合龍者。急為合龍。用昔人縷隄遙隄滾水壩之制。詳為規畫。既塞鄭州決口。由引河跌入河身。河水動蕩。順流而下。並挾泥沙以去。則山東之河道。從此可慶安瀾。而於大工河員之中。擇其精善河事。通知水學者。委任而久任之。俾其隨時修防。措置善後。王景舊績。何不可再見於今日。此大清河黃河故道必不可改之實在情形也。夫舉大事者。必有深識遠算。存全局於胸中。而後不致道謀而無成。浮言而惑聽。河工關繫。在乎民生國計。豈可無一定之議哉。而以愚所見大端。要不外此。飢溺之切身。儒生末吏。皆與有責也。其敢以出位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