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註〕夫懷豁者,因天下之是非而自無是非也。故不由是非之途而是非無患不當者,直明其天然而元所奪故也。

〔疏〕天,自然也。聖人達悟,不由是得非,直置虛凝,照以自然之智。只因此是非而得元非元是,終不奪有而別證無。

是亦彼也,

〔註〕我亦為彼所彼。

彼亦是也。

〔註〕彼亦自以為是。

〔疏〕我自以為是,亦為彼之所非;我以彼為非,而彼亦以自為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註〕此亦自是而非彼,彼亦自是而非此,此與彼各有一是一非於體中也。

〔疏〕此既自是,彼亦自是;此既非彼,彼亦非此;故各有一是,各有一非也。

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

〔註〕今欲謂彼為彼,而彼復自是;欲謂是為是,而是復為彼所彼;故復是有無,未果定也。

〔疏〕夫彼此是非,相待而立,反覆推討,舉體浮虛。自以為是,此則不無;為彼所彼,此則不有。有無彼此,未可次定。

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

〔註〕偶,對也。彼是相對,而聖人兩順之。故無心者與物冥,而未嘗有對於天下也。樞,要也。#27此居其樞要而會其玄極,以應夫無方也。

〔疏〕偶,對也。樞,要也。體夫彼此俱空,是非兩幻,凝神獨見而無對於天下者,可謂會其玄極,得道樞要也。前則假問有無,待奪不定;此則重明彼此,當體自空。前淺後深,所以為次也。

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註〕夫是非反覆,相尋無窮,故謂之環。環中,空矣;今以是非為環而得其中者,無是無非也。無是無非,故能應夫是非。是非無窮,故應亦無窮。

〔疏〕夫絕待獨化,道之本始,為學之要,故謂之樞。環者,假有二竅;中者,真空一道。環中空矣,以明無是無非。是非無窮,故應亦無窮也。

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

〔註〕天下莫不自是而莫不相非,故一是一非,兩行無窮。唯涉空得中者,曠然無懷,乘之以遊也。

〔疏〕夫物莫不自是,故是亦一無窮;莫不相非,故非亦一無窮。唯彼我兩忘,是非雙遣,而得環中之道者,故能大順蒼生,乘之遊也。

故曰莫若以明。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

〔疏〕指,手指也。馬,戲籌也。喻,比也。言人是非各執,彼我異情,故用己指比他指,即用他指為非指;復將他指比汝指,汝指於他指覆為非指矣。指義既爾,馬亦如之。所以諸法之中獨舉指者,欲明近取諸身,切要無過於指,遠託諸物,勝負莫先於馬,故舉二事以況是非。

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註〕夫自是而非彼,彼我之常情也。故以我指喻彼指,則彼指於我指獨為非指矣。此以指喻指之非指也。若復以彼指還喻我指,則我指於彼指復為非指矣。此以#28非指喻指之非指也。將明無是無非,莫若反覆相喻。反覆相喻,則彼之與我,既同於自是,又均於相非。均於相非,則天下無是,同於自是,則天下無非。何以明其然邪?是若果是,則天下不得復#29有非之者也。非若果非,亦#30不得復有是之者也。今是非無主,紛然骰亂,明此區區者各信其偏見而同於一致耳。仰觀俯察,莫不皆然。是以至人知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故浩然大寧,而天地萬物各當其分,同於自得,而無是無非也。

〔疏〕天地雖大,一指可以蔽之;萬物雖多,一馬可以理盡。何以知其然邪?今以彼我是非反覆相喻,則所是者非是,所非者非非。故知二儀萬物,無是無非者也。

可乎可,

〔註〕可於已者,即謂之可。

不可乎不可。

〔註〕不可於己者,即謂之不可。

〔疏〕夫理無是非,而物有違順,故順其意者則謂之可,乖其情者則謂之不可。違順既空,故知可不可皆妄也。

道行之而成,

〔註〕無不成也。

〔疏〕大道曠蕩,亭毒含靈,周行萬物,無不成就。故在可成於可,而不當於可;在不可成不可,亦不當於不可也。

物謂之而然。

〔註〕無不然也。

〔疏〕物情斯倒,不達違從,虛計是非,妄為然不。

惡乎然?然於然。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

〔疏〕心境兩空,物我雙幻,於何而有然法,遂執為然?於何不然為不然也?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註〕各然其所然,各可其所可。

〔疏〕物情執滯,觸境皆迷,必固為有然,必固謂有可,豈知可則不可,然則不然耶。

無物不然,無物不可。

〔疏〕群品云云然,可其所見。皆然其所然,可其所可。

故為是舉進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橘怪,道通為一。

〔註〕夫筵橫而楹縱,厲醜而西施好。所謂齊者,豈必齊形狀,同規矩哉。故舉縱橫好醜,恢恑橘怪,各然其所然,各可其所可,則理雖萬殊而性同得,故曰道通為一也。

[疏〕為是義故,略舉八事以破之。筵,屋梁也。楹,舍柱也。病醜人也。西施,吳王美姬也。恢者,寬大之名。恑者,奇變之稱。橘者,矯詐之心。怪者,妖異之物。夫縱橫美惡,物見所以萬殊;世情用之為傾側#31。故有是非#32不可,迷執其分。今以玄道觀之,本來無二,是以妍醜之狀萬殊,自得之情惟一,故曰道通為一也。

其分也,成也;

〔註〕夫物或此以為散,而彼以為成。

〔疏〕夫物或於此為散,於彼為成,欲明聚散無怛,不可定執。此則於不二之理更舉論端者也。

其成也,毀也。

〔註〕我之所謂成而彼或謂之毀。

〔疏〕或於此為成,於彼為毀。物之涉用,有此不同,則散毛成氈,伐木為舍等也。

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

〔註〕夫成毀者,生於自見而不見彼也。故無成與毀,猶無是與非也。

〔疏〕夫成毀是非,生於偏滯者也。既成毀不定,是非無主,故無成毀,通而一之。

唯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疏〕寓,寄也。庸,用也。唯當達道之夫,凝神玄鑒,故能去彼二偏,通而為一。為是義故,成功不處,用而忘用,寄用群才也。

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註〕夫達者無滯於一方,故忽然自忘,而寄當於自用。自用者,莫不條暢而自得也。

〔疏〕夫有夫至功而推功於物,馳馭億兆而寄用群才者,其惟聖人乎。是以應感無心,靈通不滯,可謂冥真體道,得玄珠於赤水者也。

適得而幾矣。

〔註〕幾,盡也。至理盡於自得也。

〔疏〕幾,盡也。夫得者,內不資於我,外不資於物,無思無為,絕學絕待,適爾而得,蓋無所由,與理相應,故能盡妙也。

因是已。

〔註〕達者因而不作。

〔疏〕夫達之士,無作無心,故能因是非而無是非,循彼我而無彼我。我因循而已,豈措情哉。

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

〔註〕夫達者之因是,豈知因為善而因之哉?不知所以因而自因耳,故謂之道也。

〔疏〕已而者,仍前生後之辭也。夫至人無心,有感斯應,譬彼明鏡,方玆虛谷,因循萬物,影響蒼生,不知所以然,不知所以應,豈有情於臧否而係於利害者乎。以法因人,可謂自然之道也。

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

〔疏〕夫玄道妙一,常湛以#33然,非由心智謀度而後不二。而愚者勞役神明邂逅言辯而求一者,與彼不一無一異矣,不足類#34也。不知至理,理自混同,豈俟措心,方稱不二耶。

謂之朝三。

〔疏〕此#35起譬也。

何謂朝三?狙公賦芋,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註〕夫達者之於一,豈勞神哉?若勞神明於為一,不足賴也,與彼不一者無以異矣。亦同眾狙之惑,因所好而自是也。

〔疏〕此解譬也。狙,欐猴也。賦,付與也。芋,橡子也,似栗而小也。《列子》曰:宋有養狙老翁,善解其意,戲狙曰:五偉與汝芋,朝三暮四,足乎?眾狙皆起而怒。又曰:我與汝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焉。朝三暮四,朝四暮三,其於七數,並皆是一。名既不虧,實亦無損,而一喜一怒,為用愚迷。此亦同其所好,自以為是。亦猶勞役心慮,辯飾言詞,混同萬物以為其一因以為一者,亦何異眾狙之惑耶。

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均,

〔註〕莫之偏任,故付之自均而止也。

〔疏〕天均者,自然均平之理也。夫達道聖人,虛懷不執,故能和是於無是,同非於無非,所以息智乎均平之鄉,休心乎自然之境也。

是之謂兩行。

〔註〕任天下之是非。

〔疏〕不離是非而得無是非,故謂之兩行。

#1趙諫議本無『解』字。

#2王孝魚依上句例補『為』字。

#3四庫本『寞』作『漠』,浙江書局本寂寞作寶莫。

#4趙本『無心而自得』作『無心自得』。

#5世德堂本,四庫本門『二』作『一』。

#6浙江書局本『几』作『機』,下同。

#7世德堂本、四庫本『有』均作『見』。

#8王孝魚認為『人』字依註文當刪。

#9原作『芳』依四庫本及上下文改作『方』。

#10《闕誤》引李氏本『參』作『颼』。

#11原作『異』,依四庫本及上註文改作『眾』。

#12原作『玲』,諸本皆作『泠』,故改正,下疏文『冷』均作『泠』。

#13世德堂本及盧校『刁刁』作『刀刀』,下註及疏文並同。

#14原作『珠』,依郭慶藩引文及上下文改作『殊』。

#15王孝魚依下句例補『有取有捨』句。

#16原作『乘』,今依郭慶藩引文改作『乖』。

#17《闕誤》引江南古藏本『洫』作『溢』。

#18郭慶藩引文改『則』作『耽』。

#19世德堂本『其』作『自』。

#20趙本『若有』作有『若』。

#21趙本『自』作『目』。

#22郭慶藩引文改『知』作『如』。

#23#24依宋本、世德堂本及四庫本分別改『皆』為『比』,改『止』為『此』

#25郭慶藩引文『辯』下有『之』字。

#26王孝魚依《漁父篇》改『求』作『裘』。

#27『櫃要也』三字依四庫本及上下文補。

#28『以』,原作『亦』,依宋本、四庫本改。

#29『復』,原作『彼』,依宋本、四庫本改。

#30王孝魚認為當依焦汰本『亦』上補『則天下』。

#31郭慶藩引文『傾側』作鬥顛倒』。

#32郭慶藩引文『非』字下有『可』字。

#33郭慶藩引文『以』作『凝』。

#34王孝魚以下註文改『類』為『賴』。

#35原作『比』,今依郭慶藩引文及文意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