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入於靈府。
〔注〕靈府者,精神之宅也。夫至足者,不以憂息經神,若皮外而過去。
〔疏〕靈府者,精神之宅,所謂心也。經寒涉#50暑,治亂,千變萬化,與物俱往,未當巢意,豈復關心耶。
使之和豫,通而不失於兌;
〔注〕苟使和性不滑,靈府閒豫,則雖涉乎至變,不失其兌然也。
〔疏〕兌,褊悅也。體窮通,達生死,遂使所遇和樂,中心逸豫,經涉夷險,兌然自得,不失其適悅也。
使日夜無卻#51,
〔注〕泯#52然常任之。
〔疏〕那,問也。馳它流轉,日夜不停,心心相係,亦無問斷也。
而與物為春,
〔注〕留群生之所賴也。
〔疏〕慈照有生,恩霑動植,與物弁惠,事等青春。
是接而生時乎心者也。
〔注〕順四時而俱化。
〔疏〕是者,指斥以前事也。才全之人,接濟群品,生長萬物,應赴順時,無心之心,逗機而照者也。
是之謂才全。
〔疏〕總結以前,是才全之義也。
何謂德不形?
〔疏〕已領才全,未悟德不形義。更相發問,庶聞後旨也。
曰:平者,水停之盛也。
〔注〕天下之平,莫盛於停水也。
〔疏〕停,止也。而天下均平,莫盛於止水。故上文云人莫鑒於流水而叉鑒於止水。此舉為譬,以彰德不形義故也。
其可以為法也,
〔注〕無情至平,故天下取正焉。
內保之而外不蕩也。
〔注〕內保其明,外無情偽,玄鑒洞照,與物無私,故能全其平而行其法也。
〔疏〕夫水性澄清,鑒照於物,大匠雖巧,非水不平。故能保守其明而不波蕩者,可以軌轍#53工人,洞鑒妍醜也。故下文云水平中準,大匠取則焉。況至人冥真合道,和光和#54物,模楷蒼生,動而常寂,故云內保之而外不蕩者也。
德者,成和之修也。
〔注〕事得以成,物得以和,謂之德也。
〔疏〕夫成於庶事,和於萬物者,非盛德孰能之哉。爻也先須修身立行,後始可成事和物。之德以和而我不喪者,方可以謂之德也。
德不形者,物不能離也。
〔注〕無事不成,無物不和,此德之不形也。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疏〕夫明齊日月而歸明於昧,功伴造化而歸功於物者,此#55德之不形也。是以含德之厚,比於赤子,天下樂推而不厭,斯而不離之者也。
哀公異日以告閔子曰: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執民之紀而憂其死,吾自以為至通矣心今吾聞至人之言,恐吾無其實,輕用吾身而亡其國。吾與孔丘,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注〕聞德充之風者,雖復哀公,猶欲遺形骸,忘貴賤也。〔疏〕姓閔,名損,字子騫,宣尼門人,在四科之數,甚有孝德,魯人也。異日,猶它日也。南面,君位也。初始未悟,矜於魯君,執持綱紀,憂於兆庶,養育教誨,恐其夭死。用斯治衍,為至美至通。今聞尼父言談,且陳才德之義,魯侯悟解,方覺前非。至通憂死之言,更成虛幻;執紀南面之大,都無完錄;於是廖肢體,黜聰明,遺尊卑,忘爵位,觀魯邦若蝸角,視己形如隙影,友仲尼以全道德,禮司寇以異君臣。故知莊老之談,其風清遠,德充之美,一至於斯。
閩歧支離無脤說衛靈公,靈公悅之#56;而視全人,其脰肩肩。甕瓷太瘦說齊桓公,桓公悅之;而視全人,其脰肩肩。
〔注〕偏情#57一往,則醜者更好而好者更醜也。
〔疏〕闡,曲也,謂孿曲全腫而行。脤,脣也,謂支體坼裂,偃償殘病,復無脣也。瓷,盆也。脰,頸也。肩肩,細小貌也。而支離殘病,企踵而行;瘤瘓之病,大如盆甕。此二人者,窮天地之陋,而俱能忘形建德,體道談玄。遂使齊衛兩君,欽風愛悅,美其盛德,不覺病醜,顧視全人之頸,翻小而似肩肩之者。
故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
〔注〕其德長於順物,則物忘其醜;長於逆物,則物忘其好。
〔疏〕大#58瘦支離,道德長遠,遂使齊侯衛主,忘其形惡。
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謂誠忘。
〔注〕生則愛之,死則棄之。故德者,世之所不忘也;形者,理之所不存也。故夫忘形者,非忘也;不忘形而忘德者,乃誠忘也。
〔疏〕誠,實也。所忘,形不忘,德也;忘形易忘德難也,故謂形為所忘,德為不忘也。不忘形而忘德者,此乃真實忘。斯德不形之義也。
故聖人有所遊,
〔注〕遊於自得之場,放之而無不至者,才德全也。
〔疏〕物我雙遣,形德兩忘,故放任乎變化之場,遨遊於至虛之域也。
而知為孽,約為膠,德為接,工為商。
〔注〕此四者自然相生,其理已具。
〔疏〕夫至人道邁三清而神遊六合,故蘊智以救妖孽,約束以檢散心,樹德以接蒼生,工巧以利群品。此之四事,凡類有之,大聖慈救,同塵順物也。
聖人不謀,惡用知?不斷,惡用膠?無喪,惡用德?不貨,惡用商?
〔注〕自然已具。故聖人無所用其己也。
〔疏〕惡,何也。至人不妖孽謀護,何用智惠?不散亂彫斯,何用膠固?本不喪道,用德何為?不貴難得之貨,無勞商賈。衹為和光和物,是故有之者也。
四者,天齋也。天齋者,天食也。
〔注〕言自然而稟之。
〔疏〕常,食也。食,察也。天,自然也。以前四事,蒼生有之,稟自天然,各率其性,聖人順之,故無所用己也。
既受食於天,又惡用人。
〔注〕疏稟之自然,其理己足。則雖沉思以免難,或明戒以避禍,物無妄然,皆天地之會,至理所趣。鈴自思之,非我思也;叉自不思,非我不思也。或思而免之,或思而不免,或不思而免之,或不思而不免。凡此皆非我也,又奚為哉?任之而自至也。
〔疏〕稟之自然,各有定分。何須分外添足人情。違天任人,故至悔者也。
有人之形,
〔注〕視其形貌若人。
無人之情。
〔注〕掘若槁木之技。
〔疏〕聖人同塵在世,有生處之形害;體道虛忘,無是非之情慮。
有人之形,故群於人,
〔注〕類聚群分,自然之道。
〔疏〕和光混迸,群聚世間。此解有人之形。
無人之情,故是非不得於身。
〔注〕無情,故付之於物也。
〔疏〕譬彼靈真,絕無性識;既忘物我,何有是非。此解無人之情故也。
眇乎小哉,所以屬於人也。
〔注〕形貌若人。
〔疏〕屬,係也。進閔罵恪#59,形係人群,與物不殊,故稱眇小也。此結有人之形耳。
警乎大哉,獨成其天。
〔注〕無情,故浩然無不任。無不任者,有情之所未能也,故無情而獨#60成天也。
〔疏〕警,高大貌也。警然大教,萬境都忘,智德高深,凝照宏遠。故欺美大人,獨成自然之至。此結無人之情也。
惠子謂莊子曰:人故無情乎?
〔疏〕前文云,有人之形,無人之情。惠施引此語來質疑。莊子所言人者,鈴固無情慮乎?然莊惠二賢,並道心方外,故常察而為論端。
莊子曰:然。
〔疏〕然,如是也。許其所問,故答云然。
惠子曰:人而無情,何以謂之人?
〔疏〕若無性智,何名為人?此是惠施進責之辭,問於莊子。
莊子曰:道與之貌,天與之形,惡得不謂之人?
〔注〕人之生也,非情之所生也;生之所知,豈情之所知哉?故有情於為離曠而弗能也,然離曠以無情而聰明矣;有情於為賢聖而弗能也,然賢聖以無情而賢聖矣。豈直賢聖絕遠而離曠難慕哉?雖下愚聾瞽及雞嗚狗吠,豈有情於為之亦終不能也。不問遠之與近,雖去己一分,顏孔之際,終莫之得也。是以關之萬物,反取諸身,耳目不能以易任成功,手足不能以代司政業。故嬰兒之始生也,不以目求乳,不以耳向明,不以足操物,不以手求行。豈百骸無定司,形貌無素主,而專由情以制之哉。
〔疏〕惡,何也?虛通之道,為之相貌;自然之理,也#61遺其形質。形貌具有,何得不謂之人?且形之將貌,蓋亦不殊。道與自然,互其文耳。欲顯明斯義,故重言之也。
惠子曰:既謂之人,惡得無情?
〔注〕未解形貌之非情也。
〔疏〕既名為人,理懷情慮。若無情矣#62,何得謂之人?此是惠施未解形貌之非情。
莊子曰:是非吾所謂情也。
〔注〕以是非為情,則無是無非無好無惡者,雖有形貌,直是人耳,情將安寄。
〔疏〕吾所言情者,是非彼我好惡憎嫌等也。若無是無非,雖有形貌,直是人耳,情將安寄。
吾所謂無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惡內傷其身,
〔注〕任當而直前者,非情也。
〔疏〕莊子所謂無情者,非木石其懷也,止言不以好惡綠慮分外,遂成性而內理其身者也。亦何則?蘊虛照之智,無情之情也。
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注〕止於當也。
〔疏〕因任自然之理,以此為常;止於所稟之涯,不知生分。
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
〔注〕未明生之自生,理之自足。
〔疏〕若不資益生道,何得有此身乎?未解生之自生,理之自足者也。
莊子曰:道與之貌,天與之形,
〔注〕生理已自足於形貌之中,但任之則身存。
〔疏〕道與形貌,生理已足,但當任之,無勞措意也。
無以好惡內傷其身。
〔注〕夫好惡之情,非所以益生,祇足以傷身,以其生之有分也。
〔疏〕還將益以酬後問也。
今子外乎子之神,勞乎子之精,倚樹而吟,據槁梧而暝。
〔注〕夫神不休於性分之內,則外矣;精不止於自生之極,則勞矣。故行則倚樹而吟,坐則據梧而睡,言有情者之自困也。
〔疏〕槁梧,夾漆几也。惠子未遣荃蹄,耽常荃#63理,疏外神識,勞苦精靈,故行則倚樹而吟詠,坐則隱几而談說,是以形勞心倦,疲怠而暝者也。
天選子之形,子以堅白嗚。
〔注〕言凡子所為,外神勞精,倚樹據梧,且吟且睡,此世之所謂情也。而云天選,明夫情者非情之所生,而況他#64哉。故雖萬物萬形,云為趣舍,皆在無情中來,又何用情於其問哉。
〔疏〕選,授也。嗚,言說也。自然之道,授與汝形,夭壽妍醜,其理已定,無勞措意,分外益生。而子稟性聰明,辮析明#65理,執持己德,炫耀眾人。亦何異乎公孫龍作《白馬論》,云白馬非馬,堅守斯論,以此自多。信有其言而無其實,能伏眾人之口,不能伏眾人之心。今子分外誇談,即是斯之類也。
#1郭慶藩引文『同』作『之』字。
#2郭慶藩引文『之』作『也』字。
#3郭慶藩引文『委』作『妄』。
#4郭慶藩引文『怪』作『乖』。
#5《闕誤》引江南古藏本『宗』下有『者』字。
#6郭慶藩引文『夫』作『萬』。
#7郭慶藩引文『異』作『遠』。
#8世德堂本『忘』作『亡』,下同。
#9原作『放』,今依四庫本及郭慶藩引文改正。
#10世德堂本『曠』作『擴』。
#11四庫本『說』作『脫』,郭慶藩引文『說』作『蛻』。
#12郭慶藩引文無『之』字。
#13郭慶藩引文『過』作『遇』。
#14依郭慶藩引文及正文『生』疑誤,當作『鑒』。
#15《闕誤》引張君房本『也』下有『正』字。
#16趙本『鍾』作門種』。
#17郭慶藩引文『季』作『序』。
#18《闕誤》引張君房本此句作『堯舜獨也正』,『正』下有『在萬物之首』五字。
#19郭慶藩引文『云』作『日』,並有『下首唯有松柏』六字,與下句『上首唯有聖人』對應。
#20郭慶藩引文『之』作『利』。
#21唐寫本『官』作『官』。
#22郭慶藩引文『君』作『至』。
#23『師者之嘉號也』六字依郭慶藩引文及上下文補足。
#24趙本『遜』下有『也』字。
#25《闕誤》引文成李張諸本無『不』字。
#26郭慶藩引文『足』下有在『字』。
#27郭慶藩引文『犯』作『亡』。
#28郭慶藩引文『久』作『合』。
#29趙本『知』下有『我』字。
#30趙本無『也』字。
#31『矣』字依四庫本和郭慶藩引文及正文改作『笑』。
#32郭慶藩引文『之』作『殘』字。
#33郭慶藩引文『累』下有『也』字,世德堂本無。
#34王孝魚依注文『情』下補『能』字。
#35世德堂本無『矣』字。
#36原作『若』,今依郭慶藩引文及上下文改正。
#37郭慶藩引文『全』上有『實』字。
#38依郭慶藩引文及上下文意『志』疑誤,當改作『忘』。
#39郭慶藩引文『俗』作『物』。
#40王孝魚依正文『與』下補『之』字。
#41『而』字依趙本及疏文當刪。
#42王孝魚依注文『於』上補『比』字。
#43趙本無『而』字,下同。
#44依郭慶藩引文及上下文意『使』當作『飾』。
#45郭慶文刪『使』字。
#46郭慶藩引文『足』下補一則』字。
#47郭慶藩引文改『愛』作『受』。
#48趙本『猶』作『元』,四庫本『猶』作『可』。
#49王孝魚依劉典文《補正》改『所』作『斯』。
#50郭慶藩引文移『涉』字于『治』字前。
#51敦煌本【卻』作『陳』。
#52原作『底』,四庫本和郭慶藩引文皆作『泯』,又依文意改正。
#53『徹』當為『轍』之誤,今依郭慶藩引文及上下文校改。
#54王孝魚依《應帝王篇》名實不入句下疏文改『和』作『利』。后同。
#55王孝魚依注文改『也』作『此』,今從其說。
#56原作『人』,諸本皆作『之』,又依文意改正。
#57趙本作『性』。
#58『人』字依郭慶藩引文及正文改作『大』。
#59郭慶藩引文『恪』作『俗』。
#60趙本『獨』作r及』。
#61郭慶藩引文無『也』字。
#62郭慶藩引文『矣』作『識』字。
#63郭慶藩引文『常荃』作『內名』。
#64『也』字依四庫本、浙江書局本改作『他』。
#65王孝魚依劉文典說改『明』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