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每个人都有世界观,但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是哲学。哲学是由世界观以理论的形式组成的思想体系,所以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广义的世界观同时包含人生观、价值观。哲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知识精讲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观看知识点视频。

2.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一定的世界观作为思想原则在具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表现为方法,方法论就是有关这些方法的理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所以,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真题链接

下列关于具体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没有具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就没有哲学

②具体科学是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③哲学是科学,科学也是哲学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题干考查对具体科学和哲学关系的理解。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就没有哲学,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和世界观,但哲学并不是科学,排除③。本题选择B项。

音频解析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的全部哲学斗争始终都是围绕着这一问题而展开的。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指谁产生谁、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根本对立的两个哲学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所谓的二元论是指认为世界并存着物质和意识两个本原的哲学学说,以法国的笛卡儿为主要代表。二元论把意识看成是本原,显然夸大了意识的作用,贬低了物质的作用,最终导致唯心主义。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表现在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科学地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同时,还表现在它是完备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体系。无产阶级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集中表现。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阶级性的内在要求。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必然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内在统一,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

4.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把它作为自己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

第二节 物质和意识

一、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①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设想存在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设想存在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真题链接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两句诗包含的共同哲理是( )。

A.动中有静、静中无动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解析】“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主要体现物质的运动。因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无条件的,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本题选D。

(2)社会的物质性表现

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的活动,因此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1.实践的形式和特点

实践是人以一定的手段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对象性活动。

2.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1)主体与客体

从人的活动出发去考察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就出现了主体和客体关系。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则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在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改造和被改造,即通过主体对象化(主体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二、意识

(一)意识的起源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历了四个决定性环节(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活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器官。人脑之所以能产生意识,同人脑高度发达的组织状况和复杂的结构有关。

第一,人脑的重量大,脑与身体的比重也大。

第二,脑细胞的高度分化和严密的脑组织。

第三,人脑是通过内在的生理机制来进行意识活动的。

意识活动同人脑的生理过程是分不开的,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

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这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之一。

第二,意识活动是一个能动创造性的过程。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现象逐步深入到本质和规律。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还能够追溯过去,预测未来。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能动地反映现实,更重要的在于能动地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

第三,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意识的能动性突出地表现在它能够把实践中形成的正确思想和理论作为指导,通过实践去改造世界。在整个改造过程中,是以人的全部力量和能力为手段的,人们动员了自己的全部意志和信念情感等精神因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奋斗。

第四,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控制。

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物质与意识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1.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知识精讲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观看知识点视频。

(二)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

真题链接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这一谚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合理内核

B.意识是物质结构的重新组合

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D.意识是感性认识的集合

【解析】“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意思是对于树木来说,它的根是最重要的,对于水来说,源头是最重要的。每一样东西,它的存在必有它的根基,没有了根基,便会很快消亡。这句话强调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体现了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故选C。

音频解析

第三节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所谓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的特点。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世界本身就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发展,事物总是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中。

1.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指事物的上升的、前进的运动或变化的过程,是更为深刻的范畴。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新事物

整个世界是一个永恒发展的过程,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具有远大前途,它在旧事物基础上产生,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腐朽的和不合理的因素,继承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形成了旧事物所不具有的新内容,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新事物最终会战胜旧事物。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规律。矛盾即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立和统一(即斗争性和同一性)是一切事物矛盾具有的两种基本属性。

知识精讲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观看知识点视频。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包括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和相互贯通,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十分广泛的哲学范畴,它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矛盾斗争形式的不同,是斗争性的差别性问题,不是斗争性的有无问题。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双方的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在于使矛盾双方联为一体,提供矛盾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发展;使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从而规定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或方向。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相互结合中共同实现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片面夸大斗争性而否定同一性的作用,或者片面夸大同一性而否定斗争性的作用都是错误的。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中又一重要的基本理论。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绝对性,包括矛盾无处不在和矛盾无时不有两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相对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绝对与相对的关系。首先,二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一般不等于个性、个别,绝对不同于相对;其次,二者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再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真题链接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加工后再利用的做法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观点是( )。

A.矛盾总是处于对立统一之中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C.矛盾的双方往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D.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垃圾本身是废物,应该遭到丢弃,但是将它回收加工再利用,变废为宝,则体现出事物的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也就是丢弃和利用这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其他选项题干均未体现。所以选D。

音频解析

(二)质量互变规律

1.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认识质是基础、是前提,认识量是深化、是精确化。在科学研究中,确定事物及其结构、性质状态的性质,叫做定性研究;对事物进行数量分析、计算和测定是定量研究。定性是定量的基础,确定事物“是什么”,才能把它从千差万别的事物中区别开来;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马克思曾经指出:一门科学只有能够成功地应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成熟的地步。这是对认识和把握事物量的重要性的充分肯定和高度概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就是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基本原则。

事物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注意“适度”的原则,不能主观随意地超越和破坏事物的度。也就是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把握“界限”。“过度”和“不及”都是没有掌握好度的表现。俗话说“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2.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但这种统一不是凝固不变的。事物总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交替,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因此,首先有必要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和状态,即质变和量变。

(1)量变与质变的内涵

量变就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2)量变与质变是对立统一的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新的事物又开始了新的量变,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引起新的质变,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第四,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

真题链接

近年来,有关职场背景的电影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比较典型的比如《杜拉拉升职记》《中国合伙人》等,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进入社会工作后,从职场“新秀”到职场“老手”的变化过程是( )。

A.根本性的质变

B.单纯的量变

C.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D.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

【解析】从职场“新秀”到职场“老手”就是一种质变,在这个质变的过程中是有着不断的量变过程的。本题选D。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的方面和否定的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一事物为其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肯定和否定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肯定包含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另一方面,否定包含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辩证的否定是由事物的内在矛盾引起的,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质变,没有否定,旧事物不会灭亡,新事物不会产生;辩证的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它在否定旧事物时保留了其中合理的积极的东西,其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因而它是新事物和旧事物联系的重要环节。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运动展开的必然结果。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经过两次否定,即由肯定到否定,又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展现出三个阶段:第一,肯定阶段;第二,否定阶段;第三,否定之否定阶段。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形上升。从发展的总的方向上看,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上升的,辩证的否定不断推动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发展的道路上看,事物的发展总是迂回曲折的,事物的周期性与回复性联结在一起。总的来看,事物的发展是前进和曲折的统一,是上升和回复的统一。

四、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它们用不同的方式观察世界。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区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重要标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体现在联系问题、发展问题和矛盾观三方面的对立。

五、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一)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2.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进行科学研究、获得科学认识的前提。

第二,正确地把握因果关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条件。

第三,正确地把握因果关系,能增强工作中的预见性。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与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是因果联系的进一步深化。

2.必然性与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作为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对于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则产生于事物发展中非根本的、次要的以及外在的矛盾;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偶然性则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必然性代表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则只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和延缓的作用;必然性是比较确定的、持久的,而偶然性则是不确定的、暂时的。二者所表现出来的两种对立趋势的界限是确定的。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统一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表现在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第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必然性不是凭空形成的,它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所以,任何一个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都是通过许多偶然形式实现的,不通过偶然性而表现出来的纯粹必然性是不存在的。

第二,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凡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地、绝对地摆脱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约。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的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偶然性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一对范畴。

2.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四)内容和形式

1.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与它们的外部表现形态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

2.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五)本质和现象

1.本质和现象是揭示事物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范畴。

2.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二者存在原则的界限,不能混同。本质和现象的主要区别:

第一,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

第二,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第三,现象丰富、具体,本质则单纯、深刻。

(2)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任何事物都有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第一,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总是反映着一定的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不依赖于本质的现象、脱离本质的纯粹现象是不存在的。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第二,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本质总是现象的本质,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或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脱离现象的本质是不存在的。

由上可见,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不表现本质的现象和不通过现象表现的本质,都是根本不存在的。割裂本质和现象的辩证统一,就会犯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错误。

第四节 认识和实践

一、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不仅在世界观上是根本对立的,而且在认识论上也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是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在认识论上,存在着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这是由于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而产生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是科学的认识论。它不仅同不可知论是根本对立的,而且同唯心主义的可知论有着根本不同,也同旧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有本质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恩格斯说,对不可知论“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

3.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但它们有原则上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1.实践的含义及要素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所以,实践既是人的活动,又是物质性活动,前者体现了主体性原则,后者体现了客观性原则。实践的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和实践的手段。

2.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形式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整个人类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4.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集中地表现为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按其性质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由于认识的性质不同,它的作用也就不同。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正确的认识可以使人掌握客观规律以指导人的活动;第二,正确的认识可以使人的实践具有计划性;第三,正确的认识可以调节人的生活行为;第四,认识可以使经验上升为理论,可以使人实现对自己的认识。相反,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则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它妨碍人们去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如若把错误认识变为行动,就会造成实际的危害。

实践决定认识和认识指导实践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主体总是在实践中认识,又在认识指导下实践。离开实践就没有认识,实践又总是包含着认识作为它的构成因素。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和接受检验的过程,同时就是它指导实践、发挥认识功能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我们坚持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内在根据。

(三)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认识活动是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反映和被反映关系。

2.认识是摹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

二、认识的辩证过程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一)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对事物的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掌握十分丰富且真实可靠的感性材料;第二,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理论系统。

(二)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即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将主体的理性认识付诸实践,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检验已获得的理性认识,又开始高一级的感性认识阶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意义更重大的飞跃。

(三)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人类对事物特别是复杂事物的认识,仅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远远不能完成的,它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若干个周期,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是说一种真理性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得到。这就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它充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之间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认识的真理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实的道理。

真理是客观的,因为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并且可以通过客观的标准——社会实践来检验。由于真理的客观性,真理也被称为客观真理。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就必须在真理问题上批判主观真理论。多元真理论、实用主义真理观在真理问题上都是主观真理论。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

2.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层含义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依存和渗透,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通过相对真理来表现;无数个相对真理构成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人类的认识过程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4.真理观的辩证法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观的辩证法。用真理观的辩证法看待马克思主义真理,科学的态度应当是既坚持又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我们必须坚持它;马克思主义真理又是相对的,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在哲学发展史上,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从未得到过正确的解决。唯心主义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东西,因而认为真理的标准是主观的。旧唯物主义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但由于它们不理解实践的科学含义和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因此不可能彻底地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正确地解决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就在于它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而认识没有直接现实性,自身不能证明自身。客观实际本身也不能回答主观认识是否同自身相符合的问题。

第五节 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表现。在唯心史观看来,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起决定作用,因此,唯心史观既不能说明人的思想活动的基础和动因,也无法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各种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它们都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真实关系,以这种或那种形式把社会意识看做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或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深刻揭示了人们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得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结论,并进一步阐明了社会意识的本质及其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从而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二、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

1.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

(1)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

(2)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3)地理环境是影响社会性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2.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1)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2)地理环境只有通过生产过程或生产方式才能对人类历史发生作用。

(3)地理环境的作用受社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口因素是指构成一定社会的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地理分布等。

1.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2)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2.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1)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的更替。

(2)人口因素只有通过物质生产才能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三、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为了生活,就必须进行生产。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物质资料。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归根到底决定于该社会的生产方式。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

第三,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一种生产方式必然为另一种更高级的生产方式所代替。随着生产方式的变更,整个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和更替的历史。

四、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

(一)社会发展存在着不以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历史的发展不是个别人的意志的产物,而是许多人的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虽然无数的人都参与了历史的活动,但历史的发展绝不是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由其内在的必然性决定的,即历史按照参与历史活动的无数个别人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的方向发展。因此,社会历史的特殊性不仅没有否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而且恰恰肯定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二)社会规律的客观性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实现的

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离开了人的活动,就没有社会历史,也就无所谓社会规律。人们创造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规律形成的过程。人的活动对历史而言,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恰恰相反,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社会历史活动,每一个人的活动和选择都影响着历史的发展进程。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活动说到底是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群众的活动体现了历史的客观规律。因此,只有研究人民群众的活动,才能发现历史的规律;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的选择,才有可能做到尊重历史的规律。

真题链接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多次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希望党的干部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所蕴含的哲理是( )。

音频解析

A.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进程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解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调的是在执政时要以民为本,以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即人民群众是的历史的创造者。故选B。

第六节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

一、社会基本矛盾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

(1)生产力的含义

生产力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从哲学上看,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

(2)生产力的三大基本要素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1988年,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后来,江泽民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先进生产力有机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者掌握了一定的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使其智能迅速提高,劳动力结构由“体力型”“经验型”向“智能型”“科技型”发展,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投入的比例不断发生变化。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以计算机的应用为标志的现代科技革命,使机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观点的深化和发展,是对当代科技发展趋势极具洞察力的总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也就决定了它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2.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的含义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2)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

①从静态说,生产关系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个方面构成的;

②从动态说,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

(3)生产关系的特征

①生产关系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本身是客观的;

②生产关系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是决定其他关系的关系;

③生产关系具有历史性,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④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

(4)生产关系的本质

①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的方面,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即决定消费、分配、交换关系,决定人与人的关系;

③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由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再达到新的基本适应,这样循环往复,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这种运动过程永远不会完结,由此推动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集中体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生产关系由基本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到基本不适应,再到新的基本适应的辩证否定运动,就是这一规律的生动表现。

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规律是人们正确认识和揭示社会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历史时期都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对指导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由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但它不是指一定社会中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而是指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那个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只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生产关系在此有两重身份:对生产力而言,它是生产关系;对上层建筑而言,它又是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是生产力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纽带和中介。生产力不能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不能直接作用于生产力,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生产关系(经济基础)这一中介来进行的。

2.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组织、机构及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分为两个部分: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第三,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第一,在服务的方向上,具有“为我”与“排他”的双向作用。上层建筑一旦建立,就要积极地运用政治力量、法律手段和思想影响竭力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同样,它也要用政治力量和精神力量排除、消灭那些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异己力量。“为我”与“排他”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在服务的方式上,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这种方式来实现的,采用“强制的”和“非强制的”两种方式。

第三,在服务的效果上,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促进作用,另一种是阻碍作用。当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而经济基础又同生产力相适应并能满足其发展的要求时,就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上层建筑不能满足新兴经济基础的要求,或者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本身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它就会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总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要通过经济基础这个环节最终反作用于生产力,这是一个复杂的辩证过程。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社会生产力直接联系,生产力的进步首先作用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然后再通过经济基础作用于上层建筑。在生产力的推动下,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是不断变化的,上层建筑是相对稳定的,当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新的上层建筑建立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基本适合的;随着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也日益强烈,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就变得不适合,矛盾就会越来越激化,上层建筑则成为阻碍经济基础变革的力量。因此必须变革旧上层建筑为新上层建筑,新的上层建筑才会以自身的力量促进新的经济基础取代旧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又转化为基本适合了,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二、社会形态的划分及其更替

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是区分社会历史阶段的根本标准。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五大社会经济形态”说和“三大社会形态”说。“五大社会经济形态”说认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个阶段。“三大社会形态”演进过程可以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与之对应,人们的结合方式是“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个性的自由联系”这样一个过程。由此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三大社会形态,即“自然的共同体—经济的结合体—自由人的联合体”。

第七节 个人、阶级和国家

一、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一)人的本质

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

知识精讲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观看知识点视频。

(二)人的价值

个人的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个人的自我价值,即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在于,个人的社会价值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在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关系上,首先要强调重视集体的、人民群众的价值和作用,在二者发生矛盾时,以社会价值为主要取向,这就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在强调人的社会价值作为首要取向的前提下,也不能否认个人价值的意义。无论是个人需要还是社会需要的满足,都要依赖于人的劳动创造和实践。

二、阶级与阶级斗争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1.阶级的起源

阶级是一种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久存在的。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在原始社会里,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没有剩余产品,没有人剥削人的可能,也就没有阶级划分的基础。到了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金属工具的出现,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剩余产品,提供了剥削的物质基础,就使阶级的产生有了可能。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的扩大,从而加速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使一部分人利用自己占有的生产资料来剥削他人的剩余劳动,这就使阶级的产生由可能变成现实。因此,私有制是阶级产生的根源。

2.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列宁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矛盾的基本表现,阶级斗争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推动同一社会形态的内部的量变过程,而且突出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的必然现象。有阶级存在,就一定会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争取和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是阶级斗争的实质内容。

三、国家

(一)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国家不是永恒的,而是一种在人类社会发展特定阶段中才存在的历史现象。

国家是个阶级概念,阶级的出现是国家形成的基础。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划分,也就没有国家。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阶级划分,并逐渐形成了国家。国家的形成是原始社会结束并转为阶级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历史告诉我们,国家这种强制人的特殊机构,只是在社会划分为阶级,即划分为这样一些集团,其中一些集团能够经常占有另一些集团的劳动的地方和时候,只有在人剥削人的地方,才产生出来的。”

——列宁

既然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同时又是从阶级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国家从来就不是代表全体国民的,它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从表面上看,国家似乎是整个社会的代表,是凌驾于社会各阶级之上,调和阶级矛盾与阶级冲突的一种力量。事实上,只要阶级存在,阶级矛盾就是不可调和的,阶级间的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阶级矛盾可以调和的话,国家就不会产生,更不会一直存在下去。国家对各阶级不可能是一视同仁的,它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构。

(二)国家的职能

国家的本质通过国家的职能表现出来。国家兼有对内、对外两个方面的基本职能。

1.国家的对内职能

国家的对内职能包括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个方面。

2.国家的对外职能

国家的对外职能是以国家为特定的社会主体,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进行国际交往的职能。一方面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和抵御外来的侵袭与颠覆。另一方面则要根据自己的利益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生活。剥削阶级的国家还执行本国统治阶级的意志,在一定条件下对外发动侵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