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录用考试华图名家讲义系列教材:申论万能宝典(第10版)(2016)
- 钟君
- 1504字
- 2020-08-28 01:51:09
第一篇 申论全景—概论篇
第一章 申论之道
第一节 申论观——攻克申论的终极秘密
学习导读
亲爱的读者,本部分视频为申论观——攻克申论的终极秘密的学习导读,希望您能通过视频的讲解和对教材的学习,全面地理解本节内容,从而领会申论作答的真谛。(建议在 WiFi环境下观看)
视频精讲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通常意义上人的“三观”,“三观”是人的思维方式、思想支撑和精神家园。要想成就一个人,首先要树“三观”;要想毁掉一个人,首先要毁“三观”。对于要立志成功和励志成“公”的朋友们来说,除了要树“三观”,还需要树立人生第四观,即申论观。要说清楚树立申论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首先要从一个问题说起。
相当多关心和参加公考的朋友都会对一个问题感到困惑——申论分数怎么这么低?近年来,申论考试分数普遍比较低,不论是国考还是省考,申论成绩普遍不高,国考申论的平均分保持在40分左右,各地省考的平均分保持在50分左右。很多考生尽管进行了很充分的准备,买了很多书,做了很多题,写了很多字,但成绩却越来越低,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申论真的是不需要准备吗?申论辅导真的是无效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申论分数为什么会这么低呢?主要原因是“有材料,没套路;有套路,没思想;有思想,难表达”。所谓“有材料,没套路”指有的考生回答申论问题时只会照抄照搬原材料,脑子里没有思维套路的支撑,更不懂运用申论思维套路对原材料进行选取、归纳和分析。结果抄出来的材料要么是一星半点的各种信息碎片,要么是毫无逻辑的大段原文,后果就是把握不住采分点,得分很低。所谓“有套路,没思想”指有的考生作答申论,尤其是分析题、对策题和文章写作题,不会活学活用思维套路,不会联系题目,不会联系实际,不会灵活变化,只会僵化地使用模版作答,答案教条,千篇一律,思想苍白。这样的答案自然会被阅卷老师无情地踩过。所谓“有思想,难表达”指有的考生已经意识到了活学活用的重要性,也能够联系实际、联系题目并形成自己的想法,但由于缺乏日常的理论积累和语言积累,就是表达不出来,或者写出来的东西都是白话。比如说铁道部改革了,分成了铁路局和铁路总公司,这是按照什么原则进行的改革呢?有人说,这叫“官商分离”,他说的对不对?他的意思是对的,但是你怎么听怎么别扭,为什么?因为这容易让人联想到贬义的“官商勾结”。还有人在参加2014年国考时,给作文起的题目是“你的幸福刺伤了我”,这种语言真的“刺瞎”阅卷老师的眼,他哪是在写申论,分明是在写小说。还有人写的题目是“了解缺陷,科学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这种表达堆砌科学发展、精神文明等热词,殊不知驴唇不对马嘴。这几种表达自然是得不了高分的。
既然如此,那么攻克申论的秘密在哪里呢?攻克申论要靠树立正确的申论观。所谓申论观不是某个具体的技巧,某个具体的思维,更不是某个具体的表达,而是由申论唯物观、申论辩证法和申论想象力构成的整体观念,是对申论的整体把握。当前的申论考试,越来越倾向于通过模拟公务员的工作实务考查考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即归纳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尤其需要正确的、整体的、系统的申论观的支撑。
当前,申论辅导书不可谓不多,申论理论五花八门,申论技巧眼花缭乱,评价这些东西的标准是什么?标准只有一个,即有效性,通俗地说,就是这些方法能不能帮助你在申论考试中拿到高分。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申论答案秉承的不是真理标准,而是阅卷权威标准。所以,备考的重点不是把申论当作学术研究,而是根据阅卷时的权威答案,反推解题思维和思路。下面要讲的申论观就是在认真研究几十套申论真题阅卷规则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在基层政府挂任副县长等职务的经验,提炼出来的最根本的申论方法论。
一 申论唯物论:“述材料”是申论解题的根本技巧
申论唯物论揭示了申论答案的本源。物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是哲学的元问题,也就是哲学的本质问题。唯物论和唯心论历来是哲学上的最大争论。我们必须清楚,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立场,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申论考试中,我们要坚决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申论考试中的唯物论,就是唯材料论。申论考试为什么要坚持唯物论或唯材料论呢?这是由申论的命题逻辑和答题逻辑决定的(见图1—1)。
图1—1 申论命题与答题的思维逻辑图
申论命题和申论答题是两种不同的思维路径。申论命题是演绎式思维,即命题专家确定申论所需考查的抽象主题之后,根据特定事实具体的表现、原因和对策设计材料,完成命题。命题是一个先入为主的过程,即先确定主题再来找材料,并把主题镶嵌到材料中的过程。申论试题的给定资料不是单纯零散的材料,更不是无目的、无逻辑的堆积,它一定是围绕一个或几个特定的主题,即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2015年国考省级以上和市地以下申论考的都是科技人性化问题。2014年国考省级以上和市地以下考的都是社会心态问题,包括宏观的价值观和微观的心理疾患。2013年国考省级以上围绕的宏观主题是文化问题,中观主题是文化遗产保护,涉及的特定事实主要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2013年国考市地以下围绕的宏观主题也是文化问题,中观主题是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涉及的特定事实主要是民族特色文化、基层文化、汉语保护、社会主义文化等问题。2012年国考省级以上所反映的宏观主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亦或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观主题或特定事实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问题,微观内容就是道德建设领域正反两方面的案例。2011年国考省级以上考查的主题是黄河文化问题,从宏观层面来说,考查的是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和文化维度的问题;从中观层面来说,考查的是民族精神和生态文明问题;而从微观层面,则落脚到了黄河的治理和开发问题。2011年国考市地以下考查的主题或特定事实为涉农教育,宏观立意为科学发展观的文化维度,中观主题为农村文化或乡村文化,微观案例为外出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和留在农村的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即涉农教育问题。2010年国考在命题时加大了反押题的力度,有意回避了经济危机、服务型政府等相关的热点素材,而是选择了抽象的生态文明作为主题,然后选择具体的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作为考查素材。2009年国考考了两大问题,一个是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另外一个是农业生产问题,这两个问题合在一起可以叫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也就是当前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当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为什么会考这个问题,背景很清楚: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危机开始蔓延,外向型的中国经济又受到了重大挑战。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成为各级政府特别关心的问题。命题专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梳理了考试的主题,形成了关于主题的、抽象的、理性的思路,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应该怎么去应对。命题的思路很清楚,这种清晰的思路实际上就是命题的答案。有了抽象的命题思路,下一步就是要找具体的案例来对应。例如,2013年的考试为了说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就使用了传统婚礼、妈祖文化、鹤溪缸窑等特定事实作为案例,并由此形成了材料。找到材料后,再加上具体的设问,命题的过程就完成了。可以说,任何一次申论考试的命题逻辑都是如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材料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新闻报道,包含事实材料和数据材料;二是政府文件,包含理论材料和数据材料;三是学术报告,包含学术材料。
而申论答题的逻辑则相反,是归纳性逻辑。应试者要完成的是对材料中所隐含的特定事实的表现、原因和对策的归纳、概括和梳理。换句话说,就是要求应试者把命题专家镶嵌到材料中的抽象思路提炼出来,即把具体的素材里面所隐含的命题专家的抽象逻辑还原成考生的一种抽象的答案。还原度越高,分数就越高;还原度越低,成绩就越差。
通过仔细分析申论的命题逻辑和答题逻辑,我们很容易发现,连接命题逻辑和答题逻辑的桥梁和纽带就是给定材料。命题专家把答案埋藏在材料里,考生需要读懂材料,通过概括和分析把命题专家埋在材料里的答案找出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材料就是答案的来源、分数的宝藏。简言之,申论唯物论就是唯材料论。
忽视材料,其后果非常严重,也是很多考生申论败北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考生对自己的理论水平非常自信,根本不重视材料,只对材料做简单了解,不做深入分析,在申论考试过程中,根本不关注命题专家的命题抽象,越过材料,从自己备考的理论抽象到自己考试的答题抽象(见图1—1),其结果就是根本掌握不了命题专家的意图,答题答不到点子上,得分极低。从图1—1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命题专家的抽象和应试者的答案抽象之间,有一个中间环节,就是试题中具体的材料。但是偏偏有很多人,自作聪明地撇开材料,在考试之前就去揣摩和猜测命题的抽象,从而一味背诵热点,在考试中看到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就洋洋自得,从而生搬硬套,从抽象到抽象。实际上,看一个问题的角度是千千万万的,命题专家在设计题目的时候他的角度也是其中的一个角度,很难有那么凑巧的事情:你看待问题的角度刚好和专家的角度一模一样。因此,很多应试者不是从专家的抽象到答案的抽象,而是从自己的抽象到了答案的抽象,忽略了暗含着命题专家抽象的具体环节——材料。事实上,应试者的抽象并非命题专家的抽象,只是貌合而已。例如,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包括很多所谓的专家)认为2009年国考申论考的就是粮食问题。殊不知,只要认真研读材料,就会发现,它考查的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两大问题。这启发我们,申论考试要抓住材料,深刻挖掘和分析材料。
其实,在申论考试中所有的答案都可以在材料中找到,有的可以直接找到,有的可以间接找到。申论不是考知识,不是考记忆,而是考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因此,命题专家都会在材料中把需要考生回答的问题交代清楚,给出答案。最经典的例子就是2007年国考的第4题的第(1)题,要求考生就“给定资料2”提到的“把土地转让市场区分为两大类进行交易”,进一步说明这两大类市场怎样区分,并谈谈在这两大类市场中怎样解决“农民没有权利为自己的土地定价”的问题。这道题当时难倒了大批的考生,很多人得了0分,实际上这道题的答案非常简单,就是农民许某的两句话,即“他希望中央政府真正给农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他期望征地制度改革能让农民拿自己的土地直接进入市场交易”。尽管他说的内容并不十分准确,但揭示了答案的基本内容。还有考生在答题时很困惑,源自于对我国土地市场的基本机制不了解。实际上,材料中用专家的话对相关背景知识已经做了交代,即“这位专家还指出,目前存在两级市场,政府对一级市场具有垄断权,土地交易先由国家或集体收回,再进入二级市场交易转让,这导致转让利益分配严重不均”。再比如,2013年国考省级以上试题,要求考生写妈祖文化的解说词和鹤溪缸窑的网络短文。答案在哪里呢?就在材料里。这两道题不过是对给定材料按照题目要求的逻辑进行改编而已。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申论考试最根本的技巧就是巧妙地“抄材料”。有句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一语道破了申论答题的根本技巧。其实“抄材料”是一门艺术,绝不是照搬照抄,绝不是教条僵化地死抄,更不是毫无目的地乱抄。一定要学会梳理、归纳、提炼和加工。否则,考生只能是在四五十分上转悠,考不了高分。这启发我们,申论考试要从宏观上把握材料的内在逻辑,善于从具体的材料中归纳出抽象的观点。答案要力求高度概括和精练,防止琐碎和零散。
因此,为了防止有些教条的考生有可能把“抄材料”曲解为照抄原材料,我把它称为“述材料”。何谓“述材料”?“述材料”就是通过分析加工概括和阐述材料。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述而不作”。他的意思是说,对古代经典要准确阐述,而不作自己的创新和引申。这与申论对概括题的要求是内在一致的,准确反映和概括材料,不作过多的引申和富有感情的评价。简言之,“述材料”有两个关键,一是要立足材料找答案,二是加工材料写答案。这其中的更多奥秘,我会在本书后面的内容中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 申论辩证法:“活思维”是申论解题的根本法宝
申论唯物观解决的是答案从哪里来的问题。尽管材料是中间环节,是获得高分的纽带和桥梁,非常重要,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从具体到具体,从事实到事实,对材料进行照搬照抄,而一定要学会梳理、归纳、提炼和加工。因此,更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分析材料,即找什么样的材料、找到了材料如何加工材料、形成答案的问题。这个任务就要靠申论辩证法来解决了。辩证法是申论解题的根本法宝,也是公务员从事机关工作最根本的思维方式。
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其精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理论上说,辩证法很复杂。辩证法的根本特征是联系和发展。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质量互变规律。辩证法的基本环节有相对与绝对、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理想与现实、形式与内容、本质与现象等。不过,我们可以用一句话就把这种复杂的东西概括出来:辩证法就是A和B(两个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A决定B,B对A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这就是辩证法。然而,这种提法还不够实用。为此,根据辩证法的理论特性,我总结概括出了申论辩证法。申论辩证法由三个关键词组成:
一是“两分法”,即多角度看问题。什么叫两分法?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两”不是实指,是虚指,是指“多”,就是不要片面,要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多个角度看问题的结果就是每一个角度、每一个面都有它的优缺点,都不是完美的。多角度也是申论考试新大纲中的明确要求(新大纲要求要“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做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为什么我们的思维总是打不开,为什么我们的思维总是教条的,就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多角度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不同,我们看到的东西是不同的。从时间、空间、价值、实务等不同角度看问题,我们往往会有不同的答案。如图1—2:
图1—2
你对这幅图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如果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白色的容器,这说明你把图中的黑色部分当作了背景。如果你看到的是两个人的侧脸,这说明你把图中的白色部分当作了背景。这说明了什么呢?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因角度相异而不同。
再比如,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对情侣,他们高中相识,彼此相爱,大学去了美国,那个城市有一个杀人狂,专杀恋人,他们成了杀人狂的牺牲品,他们被装在机器上,一分钟以后,横在腰部的刀会撕裂腹部,生还的办法是玩一个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胜方生存,他们决定共同出石头一起死,可是女孩死了,因为男孩出了剪刀,女孩出了布。”如何解释这个故事的结局呢?答案不是唯一的。最浪漫的解释:女孩想“反正要死一个。如果他爱我不够深,舍得让我和他一起死,就让他去死。如果他爱我够深,不舍得我死,我就去死”。最现实的解释:女孩自私,不想死,所以出布;男孩了解女孩,所以出剪刀。最有教育意义的解释:男孩时刻为女孩着想,以利他为价值原则,看似吃亏,实际占便宜;女孩只为自己着想,以利己为原则,总想算计别人,结果自己吃亏。结论是利他的算计利己,利己的算计利他。最有爱的解释:男孩深爱女孩,决定出剪刀,救女孩;女孩深信男孩爱她,男孩一定会出剪刀让她活着的,所以就选择了出布让男孩赢!两个人都深爱着对方,都在为对方着想!最哲学的解释:历史无真相,所有对真相的解释与爱、人性、立场、利益等相关,可能大不相同。由此可见,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为我们认识世界,分析问题打开了无数扇窗户。在下一节中,我将详细阐发申论万能思维体系,这种思维体系实际上就是帮你梳理各种看待问题的角度,给你提供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视角。
二是“结合”。为什么我们要强调结合?因为结合就是创新,唯有结合才能创新,结合也是当前我们国家各项工作创新的根本方法论。事物的每个方面都不完美,就需要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在方法论当中就是要结合,把不同角度相结合,把不同要素相结合,在当前原始创新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结合就是创新。不知道大家是否感受到了网络社交工具的变化趋势:论坛火过之后,博客火;博客火过之后,微博火;现在微博也不够火了,微信开始火,呈现出取代微博的势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微信把信息传递必需的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等要素都整合了,而且既能同享,又能点对点直接传播。这种整合的优势,是其他任何社交工具所不具备的。胡锦涛同志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经验时,用的表达方式就是结合。他认为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年以来最重要的经验是十个结合。其中,最根本的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十七大报告中提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用了结合的思维方式。第一个是把依靠投资和出口的拉动转变为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把依靠第一产业转变为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调拉动,这体现的是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也就是结合的意思。因此,可以说,结合就是申论答题和写作创新的根本方法。
善于运用结合思维,思维观点会有比较大的创新。中新社曾就老漂族(为照顾第三代而远离家乡、来到陌生大城市的老人)问题采访我,我指出,老漂族的烦恼主要是心灵失根导致的精神孤独与后顾有忧导致的精神焦虑。原因是老龄化与城镇化的叠加、现代生活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人口流动与户籍壁垒的交错。这三个原因都是结合思考的结果,这个观点就有新意,有创新。
三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刚才说到了“结合”。其实,结合绝不是两根橡皮筋或者两条绳子打个结那么简单。我们遇到的社会问题都是具体的,怎么办?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结合是需要条件的。结合不是简单地打个结,而是在某些条件下的结合,这点考生一定要注意。
辩证法在申论考试当中,有许多直接的应用。2014年国考中,省级以上考的是“快”和“慢”的辩证法,市地以下考的是“缺陷”与“幸福”的辩证法。再例如2005年国考中解决“三农”问题的两种思路,2010年国考海洋的开发和保护,2010年4月联考水价的市场导向和宏观调控,2012年9月联考文化的“修内功”和“走出去”等题目的解题思维就是典型的辩证思维。举个例子,看看我们在申论考试当中怎么去运用辩证法。2006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考过这样一道题,在材料当中关于公平和效率,有两种不同的理念,请你概括出这两种不同的理念,并且谈谈你自己的看法。第一步,我们用两分法很容易就能概括出来这两种理念:一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二是在公平基础上兼顾效率。第二步就是要结合。但这种结合不能是抽象的,必须是具体的。在什么样的场合下我们要讲效率优先,在什么样的场合下我们要讲公平优先呢?很简单,在市场领域里,在经济发展领域当然要效率优先,市场如果都不讲效率,市场就没有意义了。我们现在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领域里,首先要强调效率优先。在民生领域,即社会领域,公平是第一位的,在这个领域里面如果效率优先,过分强调市场化,就会出大问题,例如教育产业化和医疗产业化。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市场领域首先要强调效率优先,防止平均主义,在社会领域,发展社会事业的过程当中要始终强调公平的价值,防止两极分化,这就是辩证法。这种思路与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的精神也是吻合的。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都要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在再分配过程当中要更加注重公平,初次分配是工资分配、收入分配,再分配是国家依靠税收财政的杠杆去进行国民收入的调节,在再分配的过程当中要更加关注公平,也就是说在民生领域、在社会保障领域要更加关注公平,也就是公平优先。这就是我们强调的辩证法的实际应用。关于国考和其他省市考试的例子,在第三篇中会有更加详细的分析。
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式,其灵魂就是一个“活”字,要想发挥辩证法的威力,必须活学活用。申论考试绝没有现成的答案,也绝不能撇开材料自由发挥,绝不能片面、僵化地对待特定事实。要全面地概括材料的内容,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原因和评价问题。要根据问题的特殊性,灵活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唯有活学活用才能突破申论教条,实现高分突破。活学活用的具体例子将在下一节中详细讲解。
三 申论想象力:“和而不同”是申论高分突破的根本原则
申论唯物观告诉我们答案在哪里,使我们知道材料很重要。申论辩证法指导我们怎么去思考,怎么加工答案,使我们知道思维很重要,让我们会思考,有思想。但是,我们的思想应该如何表达呢?我们在把思想表达出来以后,如何既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又能很好地把握表达的度,不给阅卷老师哗众取宠、思想偏激的感觉呢?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申论想象力,做到思想表达的“和而不同”。
申论想象力不是脱离材料不着边际地胡思乱想,而应基于命题主题和给定材料,它要求考生灵活运用申论万能思维体系,通过不同角度的灵活结合、不同要素的自由组合,对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形成“和而不同”的答案。
何谓“和而不同”?孔子曾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在这里说的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强调君子的境界当是“和而不同、群而不党、周而不比、泰而不骄”,人品如文品。这又何尝不是申论写作的境界呢:低调深刻而不哗众取宠,视野开阔而不故步自封,辩证全面而不教条僵化,泰然沉稳而不浮躁冒进。
要做到和而不同,就要处理好“和”与“不同”的关系。申论作文就是介于极富个性的散文或杂文与没有个性的政府公文之间的文体,一定要注意把握“度”,兼顾个性和规范。一方面,要求“和”。鲁迅曾经说过,写文章就是要嬉笑怒骂,但“和”的原则要求申论只能嬉笑,不能怒骂。申论毕竟是对政府管理的考查,不能偏激。在阐发思想时,可以批评政府,但不要过于尖锐;可以提意见,但不要提破坏性意见,绝不能触碰政治“红线”(如四项基本原则),要多提建设性意见。另一方面,要求“不同”。在思考方式和语言表达上,可以追求“不同”,要灵活运用辩证法,在视角和立意上有新意,在表达上多说些申论的“时尚”词汇,如“美丽中国”“中国梦”;说些既俏皮犀利、又有逻辑深度的话,如针对李天一事件可以说“以前是养儿防老,现在是养老防儿”;再如“要先学会实务,然后学会务实”,“实务”与“务实”这两个词就很有意思;“安全用药的意识”和“用药安全的知识”,也很有意思。在评论矿难事故,有些官员不作为导致矿工遇难时,可以说“有些官员只上不下,而有些矿工是只下不上”。有人肯定要问,这些表达哪里去学?有两个关键,一是思想的支撑,也就是说,表达从根上说是思想的表现形式,需要对社会问题的全面观察和深入思考,注意找到有戏剧冲突的角度;二是学习和积累,在看评论时,要特别留意。我自己平时就很注意这些表达,看到好的表达会把它们记到我的新浪实名微博上,供大家分享和参考。
在实际考试中,很多考生的实际表现是,只讲“和”而没有“不同”。很多考生作答时,一动笔就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说的都是国家领导人说的话。而现在申论阅卷最讨厌的就是考生不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总说些不着边际、不接地气、不动脑筋的大话、空话、套话。谁要这么写,阅卷老师一竿子就把你敲到三类或四类卷里去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十个考生里有八个都这么写,你跟别人比,创新在哪里?自己的话在哪里?自己的思考在哪里?这种写法,太过于“和”,而没有“不同”,当然得不了高分。
讲到这里,你可能已经体会到了申论“和而不同”的意思了。更通俗、更时尚地说,申论写作只能霸气“侧”漏,既要外展个性,又要内守底线,要外圆内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