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孩子爱哭闹——探索孩子内心世界的最好时机(2)

行为9:不给买就不起来——别因为尴尬而误读了孩子

又到一年换季的时候了,这几天,皓轩妈妈发现,皓轩的衣服明显小多了,于是决定去商场给他买几件过冬的衣服。

一个周末的午后,妈妈想偷偷溜出去,不带皓轩去商场。因为皓轩有个坏习惯,见什么要什么,不给就撒泼打滚。皓轩妈妈担心皓轩的“老毛病”又犯了,就决定一个人偷偷地去。

可是,这个机灵的小家伙似乎早就猜出了大人的心思,从早上起床就把妈妈看得紧紧的,生怕妈妈跑掉了。

妈妈见甩不开皓轩,只好告诉他:“妈妈一会儿要去商场给皓轩买新衣服,你去不去呢?”

皓轩听了,笑眯眯地说:“去!去!太好了!”

妈妈紧接着说:“可是我不想带你去,因为你总要乱买东西!”

皓轩赶紧向妈妈保证:“妈妈,我不会乱买东西的!”

就这样,母子俩出门了。果不其然,到了商场,皓轩一直表现得都很不错,妈妈也顺利地买了皓轩的冬衣。

眼看时间不早了,妈妈对儿子说:“皓轩,咱们回家吧。”可是,皓轩似乎意犹未尽,摇摇头说:“妈妈,我饿!”

妈妈知道这是皓轩的“毛病”犯了,于是不理皓轩,继续走。可是,皓轩哪肯听她这套?不停地说:“妈妈,我饿!我要吃蛋糕!”说着皓轩就一屁股坐在地上,说什么也不走了。

这时,周围人对这对母子俩投来了奇怪的眼神,妈妈也是很不好意思,于是就给皓轩买了蛋糕。

就这样,皓轩一边啃着蛋糕,一边看着周围的橱窗,走着走着,眼前出现一家玩具店,皓轩又忍不住了,拽着妈妈的手连声说:“妈妈,我要枪!妈妈,我要枪!”

看到儿子如此无理取闹,妈妈生气了,愤愤地说:“出门前你不是答应妈妈不乱买东西吗?怎么现在还是见什么买什么!不行!”

妈妈一把拉住儿子的手就往远处走,可是,皓轩依旧不停地嚷嚷着:“妈妈,我要枪!妈妈,我要枪!”

“不行!家里已经有十多把枪了,你要这么多枪做什么!”妈妈愤愤地说。

说着说着,只听“哇”的一声,皓轩就开始撒泼打滚。

看着执拗的儿子,妈妈不由得叹起气来:“唉,这孩子,见什么买什么,简直让我愁死了!”

读懂孩子的行为

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恐怕是最考验家长的智慧和耐心的时候了,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既然是在公共场合,孩子的哭闹势必会引来周围人的注意,这就让爱面子的大人感到颇为尴尬。如果家长因此而脾气暴躁的话,很可能就会对孩子大动干戈。当然,也有一些家长考虑到周围人的侧目而对孩子妥协,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以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事实上,这两种态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从负面强化孩子的哭闹行为。

要知道,孩子的心智还不是很成熟,他们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也是那么的单一。因此,对于孩子哭闹的行为,父母要学会从心理层面进行分析,不要武断地怒斥了之。那么,又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呢?

1.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人对他们往往倾注了更多的爱,对于孩子的要求,甚至是无理的要求,也会尽量给予满足。时间久了,便会让孩子养成随心所欲的习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能接受家长的拒绝。如果家长一旦拒绝了,孩子就会感觉备受打击,于是就用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尤其是在陈列琳琅满目的玩具、食品等商场或是超市这些场所,就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于是,他们必然会见什么就要什么。孩子不但无法接受拒绝,还不能接受等待。只要他们想要什么,家长就必须马上满足他,不能有半点的延迟,一旦延迟了更会招来孩子的大哭大闹。这么看来,正是因为家长的少拒绝、少延迟,所以才造成了孩子的自控能力差。

2.家长没有遵守规则

很多时候,孩子在公共场合的哭闹缘于家长的妥协。做家长的都有过这种经历,去商场或是超市前,我们都会和孩子约定好,不许乱买东西。可是,因为孩子本身就自控能力差,再加上一看到自己心仪的玩具、零食就会想要。这时如果家长因为受不了孩子的哭闹而妥协的话,就会给孩子留下“虽然制定了规则,但是也可以不遵守”的印象。

对孩子来说,规则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它给了生活一个界限。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合理需求时,他才会平静而快乐。所以,在孩子眼里,规则就是安全感的来源,而规则的建立无疑可以为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顺序感。反之,一旦规则被打破了,就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在商场或超市这种喧闹的环境中,孩子很容易疲惫,或是饿了渴了,这种时候,他们不仅会表现出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还会情绪急躁。如果孩子的要求又没有得到父母的满足,他们的负面情绪就会上升到极端,大哭大闹起来。这种哭闹并非因为孩子遭到拒绝,而是他们以此为借口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罢了。

换种方式爱孩子

针对孩子在公共场合无理哭闹的行为,家长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延迟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要坚决拒绝;对于孩子的合理要求,也要延迟满足,这样才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制力。不过这种拒绝和改变也要循序渐进,不要让孩子感觉,“怎么昨天还事事都顺着我,今天就处处和我作对了呢?”为此,建议家长不妨先从小事开始。比如说,孩子今天说想吃肉,你可以告诉他周末再买肉,到时候请爷爷奶奶一起来吃。当孩子逐渐习惯以后,家长再一步步扩大到买玩具、外出玩等,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可以使孩子不会感觉太受挫。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孩子出生以后,家长就有意识地这么引导,当孩子两三岁,即将开始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时,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规范时,他们也就不会感觉突然了。这也正是为什么孩子在两三岁时最容易出现大哭大闹的行为,特别是在商场、超市这些公共场合表现得尤为明显。另外,对于已经三四岁了,但是自制力依然很差的孩子,家长更要从现在开始学会拒绝和延迟满足孩子的要求,以免以后改起来会更加困难。

2.给孩子符合其年龄特点的要求

带孩子到商场,家长都会为一个事不知所措,那就是孩子见什么要什么。虽说出门之前,父母已经和孩子约定好“不乱买东西”。可是,对于3~8岁的孩子来说,“乱买”实在是个难以理解的词。孩子会觉得我要买的玩具、零食都是我需要的,是有用的,怎么是“乱买”呢?要知道,孩子的“乱买”和家长的“乱买”完全是两个概念。所以,家长要和孩子事先约定好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而且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心智成熟程度来提出。比如,两三岁的孩子,可以和他说好只能买一件玩具(或零食),他就明白这次他只能选择一件玩具;四五岁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数字大小、东西贵贱,可以和他说好只能买一件不超过50元的玩具;而六七岁的孩子,已经懂得玩具只要够玩就可以了,特别是同一类玩具,你可以和他说好不要再买汽车或是枪之类,可以选择一件不超过50元的其他玩具。

3.父母要说话算数

如果孩子能够理解明确的约定了,家长和孩子就要按照约定去做。即便孩子又无理取闹了,父母也要坚持约定,不能因为心软或心疼孩子,就答应了孩子的无理请求。父母说到做到,才能强化孩子的意识,让他慢慢学会自我控制。

除此之外,父母带孩子购物时,应该缩短购物时间,不要长时间在商场内逛来逛去,尤其是在孩子百无聊赖,感觉疲惫时,一定要避免负面环境的影响。外出前,不妨给孩子带上他喜欢的玩具或零食,这也是一个避免孩子在商场哭闹的好办法。

行为10:“我不想上幼儿园!”——上幼儿园的孩子哭给谁看

惠茜是个4岁半的小女孩,从2岁零8个月开始上幼儿园,到现在都快两年了。可是,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惠茜每天早上一到幼儿园,都要哭一场,很多时候,还会边哭边央求妈妈,“妈妈,我不去幼儿园好不好?我就在家学习,还可以陪你。”

这种时候,妈妈总要变着法子给她讲道理,还会提些条件取悦惠茜。可是,即便如此,还是不行。之后,妈妈终于没有耐心了,只好跟女儿来凶的。每次都是长达十几分钟,甚至是半小时的软硬兼施,唯此才能把女儿带出门。然而,一旦惠茜走近幼儿园门口,还总是不忘对妈妈说:“妈妈,你记着中午来接我,一定要来接我哦。”

当老师问起惠茜:“为什么不愿意去幼儿园啊?”她马上就不高兴起来,尖叫一声后,就自顾自地玩她的去了。其实,不光惠茜如此,在她所在的幼儿园,只要有一个小孩哭了,班里的其他孩子就会跟着哭得一塌糊涂。

最近,年过完了,幼儿园也开学了,惠茜却突然向爸妈提出不愿再上幼儿园。任凭家人如何哄劝、严批,只要一提幼儿园,她就哭闹不止。每到早上送她上幼儿园,她不是说肚子疼就是牙齿痛,甚至抗拒吃饭,搞得一家人束手无策。

读懂孩子的行为

初上幼儿园的孩子,有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哭。孩子一哭,闹着“要妈妈”,父母就担心,老人也跟着伤心,家里简直乱成一团。“是送,还是不送?”成了各家最大的困惑。有些家长见不得孩子哭,别扭着走不掉;有些家长拗不过孩子,干脆就此不送孩子去幼儿园。

那么,为何提起上幼儿园孩子就会哭个没完没了呢?对此,家长一定要理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宝宝初次入园时,由于对周边环境和刚刚接触的人感到非常陌生,往往会产生恐惧感和无助感,从而整天大哭大闹、吵着回家,或是一个人沉默寡言,出现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其实,孩子的这种心理有多严重,取决于他是否和父母建立起稳定、安全的依恋关系。

事实上,如果孩子从小和父母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他的安全感就比较强。当孩子拥有了这种安全感,即便和父母短暂分离,他们也能在陌生环境中克服焦虑和恐惧,更积极地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尝试接近陌生人。

然而,现实生活并非如此理想,很多父母忙于事业,常常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亲子关系自然不佳。一旦孩子缺失这种安全依恋关系,就会表现得胆小害怕、呆板迟钝、不善交际,甚至出现远离集体等退缩性行为,有的甚至表现出固执、冷漠、粗暴的一面,而这些性格特质非常不利于孩子和别人的正常交往。

再加上,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娇贵,家长对孩子是呵护有加、溺爱无度,这样势必使其依赖性增强、独立性变差,很难适应外界环境,而这也是导致孩子出现分离焦虑的原因之一。

对孩子来说,初次入园是一个突然的转变。他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被家长送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空间,他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也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对任何人他们都不感兴趣,他们只是疑惑“为什么大人要抛弃我?”而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哭来反抗。对此,家长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理解,要学会接受孩子的哭。要知道,哭是孩子的权利、是孩子的需要,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面临孩子的入园焦虑,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不是阻止或杜绝孩子的哭声,而是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换种方式爱孩子

当家长接受了孩子的分离焦虑,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缓解孩子的不安和焦虑呢?

1.帮助孩子熟悉新环境

孩子入园前,家长要先带孩子到幼儿园熟悉一下环境,参观幼儿园教室、卧室和活动室等各种场地,最好还能带着孩子在幼儿园停留一两个小时,让他们逐步适应幼儿园的各种新环境,从而增强孩子对幼儿园的熟悉感和亲切感。

2.做好孩子的交往准备

早晚的时候,多让孩子与社区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而不是把他一个人关在家里;每天有意识地给孩子独处的时间,让孩子知道大人走了还是会回来的。此外,家长还要加强与老师的信息联系和感情交流,入园时向老师介绍自己孩子的性格,在家的生活习惯,便于老师掌握情况进行教育。

3.让孩子有心理准备

入园前几天,家长可以有意识对孩子进行“入园倒计时”的教育,提高孩子对即将发生的情况的“预测能力”。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在入园前一天为孩子准备一个小型的庆祝会,祝贺孩子长大了,祝贺孩子上幼儿园了,完成“仪式教育”。其实,很多时候,只要大人对孩子稍微“预告”一下下一步要做什么,很多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

4.坚持接送孩子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就不忍心送,这等于告诉孩子只要哭就可以不去幼儿园,这样只会在无形中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以后再送会更难。其实,家长一定要这样做:接孩子要按时,如果经常过迟,只剩下孩子一个人,他会更易出现焦虑情绪。

除此之外,家长不要经常向孩子唠叨“要听老师的话”,这样很可能让孩子产生上幼儿园会失去自由的恐惧,而是要经常和孩子讨论有趣的幼儿园生活。

行为11:跌倒就大哭——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娇娇3岁半时,爸妈和奶奶带她去世界公园游玩。

走着走着,眼前出现一条铺满鹅卵石的崎岖小路。娇娇看着好玩,就奋力挣脱掉妈妈的大手,自顾自地朝这条有趣的小路走去。

见娇娇蹦蹦跳跳地跑了,妈妈在后面一个劲儿地叮嘱着:“娇娇,慢点,别着急!”

谁知,刚刚还走得稳稳当当的,“哧溜”一下子,娇娇就摔了个大屁蹲。

只听娇娇“哇”的一声,就嗷嗷大哭起来,而一旁的大人更是显得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