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脾胃症
凡人能食而不能化者,乃胃不病而脾病也,当宜补脾。而补脾尤宜补肾中之火,盖肾火能生脾土也。
凡人不能食,食之而安然者,乃胃病而非脾病也,不可补肾中之火,当补心中之火,盖心火能生胃土也。
世人一见不饮食,动曰脾胃病,殊不知胃之虚寒责之心,脾之虚寒责之肾,不可不辨也。
气虚胃虚
凡人病气虚者,乃身体羸弱,饮食不进,或大便溏泄,小便艰涩。方用∶人参(一两) 白术(五钱) 茯苓(三钱) 甘草(一钱) 陈皮(一钱) 泽泻(三钱) 车前子(一钱)水煎服。
此方用人参为君者,开其胃气也。盖胃为肾之关,关门不开,则上之饮食不能进,下之糟粕不能化,必用人参以养胃土,茯苓、车前以分消水气也。〔且胃之性最喜温和而不喜湿,湿者必上壅而呕、下积而泄矣。今顺土之性而温补之,则饮食自进、而大小便安其位矣。〕或服此方而未愈,兼服八味丸,最能实大肠而利膀胱也。
气虚饮食不消
饮食入胃,必须胃气充足,始能化糟粕而生津液。今饮食不消,气虚故也。方用:人参(二钱) 白术(三钱) 茯苓(三钱) 甘草(三钱) 陈皮(五分) 神曲(五分) 黄 (三钱)麦芽(五分) 山楂(五粒) 炮姜(一钱)水煎服。
伤面食,加萝卜子。有痰,加半夏、白芥子各一钱。咳嗽,加苏子一钱、桔梗二钱。伤风,加柴胡二钱。夜卧不安,加炒枣仁二钱。胸中微痛,加枳壳五分。
方内纯是开胃之品,又恐消食难消,更加消导之味,则饮食化而津液生矣。
倒饱中满
气虚不能食,食则倒满。
人参(一钱) 白术(二钱) 茯苓(三钱) 甘草(一钱) 陈皮(三分) 山药(三钱) 萝卜子(一钱)薏仁(五钱) 芡实(五钱)水煎服。
下喉虽则微胀,入腹渐觉爽快。
胃气虚寒
心肾兼补,治脾胃两虚者固效矣。若单是胃之虚寒,自宜独治心之为妙。方用∶人参(一两) 白术(三两) 茯神(三两) 山药(四两) 半夏(三两) 菖蒲(五钱) 远志(一两)白芍(二两) 枣仁(五钱) 莲子(三两) 白芥子(四钱) 良姜(五钱) 附子(三钱)蜜丸,每日滚水送下三钱。
〔此方补心火并疏肝气,内加附子、良姜,以助火热之气,心火足,自然生胃土;胃土足,饮食自然能进而无害矣。〕
健脾丸
炒白术(二两半) 莲子(二两半) 炒山药(二两半) 山楂(二两半) 芡实(一两) 茯苓(一两)以上六味,俱饭上蒸晒两次,加神曲五钱,白芍五钱,白色大米虫五钱,陈皮二钱,泽泻二钱,蜜丸,空心米饮送下二、三钱,宜常服。
如瘦极成疳,加芦荟三钱、杜仲二钱。如泄泻,加白果煨三钱。如内热口干,大便结,加黄连二钱姜炒。如潮热,加柴胡三钱。如骨蒸,加地骨皮五钱。如有虫,加使君子三钱。如肚腹胀大。大便闭塞,肠鸣作响,加槟榔五分、木香一钱。
大健脾丸方
焦白术(三两) 人参(一两) 扁豆(一两) 莲子(一两半) 茯苓(一两半) 山药(一两) 芡实(二两半) 陈皮(二两) 神曲(二两) 山楂(二两) 薏苡仁(三两) 麦芽(一两半) 黄连(三两半)泽泻(四钱) 藿香(五钱) 桔梗(五钱)炙甘草(五钱) 白 蔻(四钱)蜜丸,每日早晚米饮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