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何写作本书

这本书的诞生过程,就是一个互联网产品研发的过程。这本书是48位产品经理联手打造的一款产品。

2014年7月,笔者(BLUES)萌生了一个想法,可否组织一线的产品经理们,基于自己的产品实践写一本书,还原互联网公司最真实的产品研发实践。现在关于产品经理的书籍很多,其中较多偏向于产品经理的理论和成长体系,而多年的互联网工作经历让我深知,产品经理必须亲历多个产品的实践才会成长,才会有所成就。

作为产品经理,BLUES是典型的半路出家,教过书,做过销售和市场,出于兴趣,2006年进入互联网行业创业公司做播客网站,做视频分享,做互联网在线看房、房产交易,那个时候是满腔热忱,也是一头雾水,摸着石头过河,结果还是掉进河里。2009年进入腾讯,从基础运营做起,数据运营、用户运营、用户研究、产品体验、产品策划,经历了三年的实践学习。2012年加入欢聚时代,做YY语音客户端,经历了一家创业公司的高速发展。2014年加入迅雷,负责迅雷和小米公司的MIUI云加速项目,有幸结识了更多优秀的产品经理,大家一起并肩奋斗,成就产品,成就自己,成就公司。每个产品经理,都有一堆的故事,每个产品,都有别人看不到的坎坷,每家公司,都有一段血泪史。

产品经理,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闯出来的,本书的案例,就是一个又一个产品经理闯世界的鲜活再现。

不同于市面上很多的产品经理方面书籍,这本书并不系统,也没有长篇的理论,有的只是48名产品经理的一线产品工作实战,有人称之为“干货”。一篇文章、一家公司、一个案例、一个场景,独立成篇,满足碎片化阅读的同时,也能让读者横向进行比较和深入思考。

48位作者,来自腾讯、百度、YY语音、迅雷、小米、搜狗、陌陌等多家互联网公司,估计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本由这么多产品经理联合写成的书籍,是第一本分享了众多一线产品经理亲身实践的书籍。作者从70后到90后,年龄跨度之大,思维差异之大,充分体现了一种互联网的开放合作精神。

互联网产品林林总总,有客户端、网页、移动端App、游戏等不同形态,经历启动阶段、高速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不同的公司,做产品的流程与方法各有不同,这本书或许可以让大家管中窥豹,了解产品策划、产品思维、产品运营、数据分析等多个产品研发的实践环节。

这本书终于出版,也是“醉了”。

BLUES在公众号发布的一个突发奇想,没想到迅速得到大家的响应,更没想到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福川兄主动提出推动出版工作。要知道,我们当时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想法。从一个想法开始做产品,由于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推动这个项目,于是,找到迅雷年轻的产品经理邹宇宁,她那时刚刚到迅雷才几天,还没完成产品经理的入门培训,小姑娘也大胆地接下这个项目。一切看起来不是那么靠谱,但我想,一定能做成,因为有大家的支持,有强大的作者团队。

整个过程是坎坷的,尤其是宇宁初出校园,承担了这么一个艰巨的项目管理工作。记得有一次半夜,宇宁和我电话沟通,她说遇到的项目管理问题已经超出一个毕业生的能力范畴,都快崩溃了。这或许就是一个人的不舒适区,走进这个区域,就有获得进步的可能。

幸运的是,我们的编辑团队还得到腾讯月刊资深编辑潘至鹏、Ada(张刘正)、李靖的支持与加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团队焦尚松的加入,迅雷毕业生产品经理周帆、刘莹也相继加入,他们的辛勤工作是本书得以走进出版流程的有力支撑。

一个想法,看起来不是很靠谱,坚持做下来,没想到,就做出来了。做产品,有时候也是这样。产品经理,先敢想,勇于开始,有韧性,先上线第一版,就是一个成功的开始。

谁适合读这本书

本书的作者跨越了不同的年龄层,70后、80后、90后,大家各有风格,相信这种兼容并包的写作风格适合各个年龄层的读者。

本书的案例,基本来自于互联网公司的产品一线,其中的产品思维方式,做产品的过程,对很多行业都会有借鉴意义,尤其是“互联网+”的概念,相信已经让很多传统行业的朋友“脑洞”大开,开始思考如何更自然地挺进互联网,那么这本书,或许可以为从传统行业向“互联网+”转型的参与者带来一些启发。

你对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有着好奇心,想了解腾讯、迅雷、YY、百度等公司的产品经理如何工作,了解这群人究竟在做什么,产品经理如何改变世界,本书帮你实现。

你是大学生,你想做产品经理,有梦想,那么你可以通过本书了解产品经理如何思考与工作。

你如果已经有3年以上的产品经验,阅读本书,或许能从一个又一个案例中看到一些以前的影子,或许可以从不同的产品角度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致谢

感谢本书的48位作者,感谢本书的编辑团队,感谢关注BLUES微信公众号的朋友。从BLUES的一个想法、一篇文章开始的写作历程,看起来很简单,做过,才知道不容易。

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杨福川编辑,是福川兄的鼓励与支持,让我们坚持下来,直到本书的出版。

感谢我在腾讯加入的第一个互联网产品团队——QQ秀产品中心,让我一步一步地学习如何做产品,如何做运营,如何做数据分析。感谢腾讯企业文化部,让我在《腾讯月刊》的兼职编辑工作中提升了写作水平,甚至使本书得到了《腾讯月刊》编辑的支持。

感谢YY的同事们,在YY的两年,是BLUES成长最快的两年,和YY事业部的小伙伴一起评审需求、发布版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成长。

感谢迅雷的同事们,尤其是迅雷和小米合作项目组,这本书的组织过程,也正好是项目组在北京小米公司工作最紧张的阶段,大家承担了很多工作。感谢我在迅雷的老板邹胜龙、程浩、黄芃、李想,让我这个任性的产品总监有较大的空间,能坚持自己的爱好,在工作之余,能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妻子Mickey,我们的儿子小米豆,我没有花应有的时间陪伴他们,是他们的宽容,让我能有时间写文章,运营微信公众号,去和更多的产品经理及同行朋友交流沟通,也才有了这本书的出版。

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