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设计之外

引子

我有一个做外贸的朋友,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件事。

起初,有一个非洲客户下了订单,要求制作一批绿色的帽子。在那个国度,大家都喜欢绿色的帽子,于是朋友想也没想,就接受了。

结果设计刚刚完成,样品寄送到对方公司后石沉大海,电话传真网上各种途径都联系不上对方。为了避免订单延时,朋友只好先给工厂下订单,并支付了预付款。

谁知,刚支付完预付款,那个非洲客户联系上了。他非常抱歉地告诉我朋友,由于战乱,他的公司倒闭了,所以无法支付绿色帽子的钱了,并且好心地提醒我的朋友,不行的话,就在中国卖了算了。

我的朋友非常尴尬,在中国,绿色的帽子有谁会有兴趣买啊!光想想这个东西的“寓意”,在国内就没人愿意为这么个东西买单。而这个时候,工厂那边备料已经完成了,想退已经不可能了。

怎么办?结果还是机智的设计师想出了办法,他修改了设计,将绿色的帽子改了个造型,朋友把这批修改过的帽子卖到了英国,英伦诸岛有两位著名的大英雄——罗宾汉和彼得潘都是戴绿色帽子的,于是这批帽子在英国顺利出手。

在这个故事里,设计师拯救了他的客户,靠的不是设计技巧,也不是对于客户需求的揣摩,而是对于“设计之外”知识的灵活运用。

正文

这是本章的最后一个小节,也许看到这里,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前面的内容,看似都在说设计,但是没有一点是说该怎么去设计。就连这本书的策划编辑也曾有这样的疑问,当时我是这么回答编辑的:这不是一本说纯设计的书,而是一本以需求方的眼光来看待设计的书。需求方和设计师看待设计的眼光与角度是不同的,所以必须构建一个合适的“语境”,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本书想要说的内容。

使用方法解决问题、理解审美、分析需求层次和探讨设计的3种境界,这些内容其实都是为了构建一个“语境”:实际上这些内容都是围绕着“设计”这个核心在说“设计之外”的东西。

设计之外的东西,往往会是设计师容易忽略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恰恰对“设计”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东西。作为设计师,大家会为社会的各行各业提供服务,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价值观、审美观。如果紧盯“设计”本身,而不放开眼界看待周遭世界,“设计”就会因为不接地气而缺乏活力。

设计之外的东西,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内容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生活了。生活是设计成长发展的“土壤”,设计从这些设计之外的土壤中吸收各种有“营养”的东西,这才使得设计有了如此之多的精彩的演绎。

说到这里,很多设计师都会露出苦笑。没错,作为设计师,作息不规律、加班熬夜、身体亚健康、高压力高强度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享受生活往往是奢望。但是越是这样,越应该用心去生活,因为设计脱离不开生活。如果你好好规划你的生活、关注你的生活,你会发现你的设计会更有想法和创意。

设计即生活,说的就是设计师的生活态度,同时这句话也说明了设计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好的设计,自然是离开不了设计师对生活的体验。

牛顿因为苹果砸在头上,发现了万有引力。设计也是如此,当我们拿到客户的一个需求的时候,首先肯定会在脑海中想着使用怎样方法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源于生活。设计师的生活越“精彩”,设计师越关注身边的“精彩生活”,越懂得如何将生活中的阅历转化成设计,往往给出的解决方案也越精彩。

从生活中汲取养分,首先是要活着。这个说法看似有些可笑,可是仔细想想,作为设计师,你真的活在当下吗?

往往出现的情况是这样的:工作忙了,往往忽略了生活。高大上的东西接触多了,很容易就忘记如何接地气了。很多设计师知道HT的小兵人多少钱一个,知道MUJI的最新产品信息,知道各类数码产品哪些比较好,知道某某展览某某音乐节要开了……但是对于楼下超市里的酱油多少钱一瓶,往往是两眼一抹黑。

也许你觉得酱油多少钱一瓶和设计毫无关联。但是如果你曾经关注过这个品牌和产品,在为同类产品做设计时就会知道该朝着什么方向走。人的办法来源于自身的经验,当你对这个事物有过类似经验的时候,才能给出符合这个事物的解决办法。

生活会给你设计的钥匙,前提是你有一颗对生活敏感并充满好奇的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这个世界有太多值得我们去观察的东西,审美来源于生活,设计师自然需要学会从生活中汲取美好的东西。

设计师往往都会喜欢摄影,喜欢拍摄美女、花花草草、美丽风景……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自然是要鼓励的,但是光做生活的观光客而不去思考自然也是不行的。

你拍摄花花草草,是否从中悟出了颜色的情感?你拍摄山山水水,是否从中发现了章法布局的奥秘?你拍摄的市井小巷,是否让你的设计有了更多的生活气息?设计不是死物,为它提供活力的往往是设计师观察生活后的思考。

生活是个具象化的东西,而设计灵感往往却是抽象的。将生活阅历转化成设计灵感需要我们将其中精髓的东西提炼出来。观察过,思考过,提炼过,将生活中的感悟融入自己的设计,成为自己设计思维的一部分,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接地气且有想法的设计师。

当然,我们可以学习的对象远不止生活本身。中国有一句成语叫“触类旁通”,意思是弄懂一件事情,其他的事情也会明白。而设计也是如此,美是相通的,电影、音乐、雕塑、绘画这些艺术门类都会对设计的风格产生各种影响。文化、哲学、社会科学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审美观,自然也会对设计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自然是我们可以去学习的对象。当然,最值得我们学习的,自然是好的设计。

在这个“世界越来越小”的时代,各种设计以及其衍生品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设计师的桌面往往会被很多有趣的盒子、瓶子、罐子、漂亮的生活产品和制作精致的模型手办占领。设计师的眼界必定会比普通人高出很多,但是光有眼界是不够的,眼界决定视野,思考决定想法。

当看到好的设计,你是否会问自己:“为什么觉得这个设计好?好在哪里?”。好设计,自然是“好看”的,但如果只有好看,就如前文所说,自然是解决不了用户问题的。如果不能弄明白这点,即使是抄,也可能抄不到精髓,成为一个二流的赝品。

要弄明白好设计好在哪里,自然是要去了解设计者的思维想法、意图传达的情感与内容。只是要了解这些东西,需要带入很多语境,否则解读往往会有很大的偏差,学习的时候,自然不得要领。

就好比前文提到的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他的设计被很多中国设计师所推崇,他的设计崇尚“少即是多”,追求设计的“纯粹本质”。但是在解读他设计的时候如果忽略了“少即是多”的核心思想和这种设计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只是单纯的学习那种极简的设计风格,那反而会使得你的设计缺少力量。需要知道,少即是多,核心不是“少”,而是“多”。如果了解日本文化,就会发现这种设计哲学与日本的地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日本的文化艺术,很大程度上源于盛唐文化。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一个高度,而中国又是个地大物博有文化积淀的国度,所以盛唐追求的艺术标准是整体与细节的双重极致——既要奢华大气,也要细节精致。

而反观日本,由于岛国的限制,物资自然无法与盛唐相比,但正是因为物资匮乏,他们依然保留了对于细节的极度尊重,在不影响整体的情况下,绝对不会“浪费”任何一个细节。原研哉的设计哲学就是这种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少即是多,说的不是尽量简洁,而是以“极少”概括“极多”,力争每一个细节都“恰如其分”且“充满力量”。如果不能理解到这点,即使学习了那种简约的设计风格,你的设计依然会是苍白无力的。

体验并思考的生活、深入且全面的学习,这是设计师设计之外,最有本源的前进动力。只知道做“漂亮”设计的自然不是好设计;而只懂市场与客户的设计,充其量也就是个有情商的高级美工。设计是个考量综合能力的工作,只有将设计之内与设计之外的东西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在成就客户成功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写到这里,第1章内容就告一段落了。设计是一个广义概念,而本书主要探讨的范畴是在网页设计领域,所以从下一章起,我们就来说说网页设计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