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1)
- 郎咸平说:金融超限战
- 郎咸平
- 2838字
- 2015-09-29 17:12:22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1928年写下这首《再别康桥》时一定不会想到,这唯美婀娜的开场白却恰好描绘了今日国际金融炒家纵横驰骋、翻云覆雨的逍遥身影:轻轻的他们离开了狙击的仓位,正如他们轻轻的来,他们轻轻的招手,永久作别昨日经济辉煌的云彩。不同于这位诗人的浪漫结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国际金融炒家离场时,带走了从中国、俄罗斯、冰岛还有美国掠夺来的无尽财富,却留下全球各地的满目疮痍和企业濒临倒闭的凄凉情景。
我们过去认为金融和战争是两码子事,比如我们很多读者是学金融的,学金融很简单,那不就几本书嘛,这个那个的,还扯得上战争这么复杂吗?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还真是一场不一般的战争,它是超过传统限度的战争,叫做金融超限战。你有没有觉得很奇怪?
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战争,恐怕人们都不会陌生,在它的激烈与残酷中,很多人的生活和命运都随之发生了改变。然而,人们也许没有想到,这场看不见的硝烟,甚至看不到敌人的特殊战争已在全球范围蔓延,而且就发生在了我们的身边。这场被我称之为金融超限战的战争究竟是谁发动的,它到底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呢?你看得懂吗?
面对此情此景,我无法有任何的浪漫情怀,所以我就要借助这本书,具体地分析这场无声无息的金融超限战当中国际炒家的操作手法,并且以中国和俄罗斯的具体案例和数据来分析什么样的国家和市场才会成为国际金融炒家的目标。通过这个框架,大家会明白,原来国际金融炒家早已借着过去8年里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新兴市场(如中国)一连串的错误宏观政策,摆下了一个“口袋阵”,等着两方面的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不同于红军当年的“口袋阵”,国际金融炒家在这创新的阵地里,不必等到大家都被套住了才能赚钱,而是能进来一个就小赚一个,等到大家都差不多“进袋”了,就按下“核按钮”,借着表面上的经济危机把各国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一锅端掉!
这场金融超限战的直接后果就是以金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留下满目疮痍的“战后”烂摊子给各国政府。注意,我说的是“各国政府”,这里面自然包括了美国政府!什么?一定有很多读者跳起来了,要知道毛主席就教导过我们,美帝国主义才是亡我之心不死啊!难道美国政府还被自己绑架了吗?细心的读者一定注意到了,我说的是“美国政府”,而不是“美帝国主义”。美国与中国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美国政府是“小政府”,特别是经过30年来的民权运动以及越战期间的反战运动的洗礼之后,美国政府是一个势单力薄的小政府。
美国政府干预市场的能力非常小,所以美国政府奈何不了国际金融炒家,美国政府可以支配的财富总量远不能与私有财产总量相提并论。更进一步的,美国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也远不如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总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大部分的财富都是国有的,而且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是老百姓可支配收入的好几倍。即便是美国政府注资花旗银行了,花旗的老总们也同样会打算拿出5000万美元给自己配备私人飞机。奥巴马掌权初始,也不敢把“三把火”都烧在银行家身上,除了在接受美国三大电视台之一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的时候发发牢骚、斥责银行高管可耻外,也就再没办法了:三大经济政策都不涉及过度信贷消费这一核心问题。即便是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接受了政府注资,这些高管们还是敢烧掉500万美元去顶级海滩会所度假,气得美国参议院破口大骂。
这世道这么艰难,大家都知道,美国老百姓根本不比中国老百姓好受。中国老百姓无非把一部分储蓄放到股市里了,现在被套牢了就大喊大叫,大家想想美国老百姓有多命苦吧!因为政府提供了退休金投资的减税优惠方案,美国老百姓于是把退休金大量放到股市里。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尔街银行家们的薪水丝毫不受影响!根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2008年他们的奖金高达184亿美元,几乎跟大牛市的2004年差不多!读到这里,肯定有读者跟我一样都跳起来了:你们这些银行家还有良心吗?同样是高管,美国三大汽车厂的高管们为了能从国会争取到支持,宁可放低姿态,不坐飞机而开自己的私家车千里迢迢从底特律赶到华盛顿,甚至自愿减薪到1美元。同样是高管,做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因为从本质上讲,国际金融炒家是没有祖国的,他们的信条就是“造反有理”,为了赚钱,可以不择手段!同时,他们也是异常聪明的,远聪明过美国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政策官员,因为他们能不惜血本招募到最聪明的人和最关键的人:一方面,我们不难发现美国财政部的历任财长多是华尔街特别是高盛公司出来的人,而做得好的财长比如鲁宾,会得到他们的丰厚封赏,在财长卸任之后许以花旗集团董事长的“爵位”;另一方面,美联储的主席却向来都是从没有业界经验的经济学家中挑选的,这样的直接好处就如同前任主席格林斯潘所承认的,金融创新的速度太快了,以至于我们永远无法充分理解所有的产品和交易。与此同时,我们的监管根本跟不上业界的脚步。市面上有本讲述一位华人在美联储工作经历的书,大家读读就明白了,被中国银行业视为风险控制圭臬的《巴塞尔协议Ⅱ》是一个自发布那天起就陈旧落伍的垃圾标准。那么为什么美联储还不提高这一标准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连美联储这个美国政府里最懂金融市场的部门,都无法彻底搞清楚业界在玩什么!
在这场金融超限战中,连美联储都被国际金融炒家一直牵着鼻子走,到现在忽然又被他们打得晕头转向,很意外吗?那么,你相信中国政府、俄罗斯政府、冰岛政府以及各国企业或是美国老百姓,比美联储主席还聪明吗?那么,他们这场超限战究竟在玩什么呢?这个局究竟是怎么步步为营布下的呢?
1.生产者
随着中国和越南相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商品市场忽然间充满了廉价的劳动力。劳动力价格的上升曾经是美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现在美国再也不用担心物价上涨了,因为哪个行业的工人要涨工资,企业老板就会把这块生产全直接外包给中国、越南或者印度的企业去做。不过问题没完全解决,首先原材料怎么办?有巴西、澳大利亚提供源源不断的铁矿石,有智利这种南美国家源源不断供应铜矿石呢,所以好解决。那么最后的问题就是怎么便宜地运输原材料和制成品呢?没事儿,本来石油输出国组织就在美国控制之下,现在要清理的就是那些游离这个组织之外的产油国了,先把伊拉克占领了,再把航空母舰开到伊朗和委内瑞拉,随后再把俄罗斯拖进世界贸易组织。就这样,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中国陷入了第一步,注意,这不过还只是“口袋阵”的开始。
2.美联储
格林斯潘在2001年成功“扼制”了科网泡沫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后,在一片捧杀声中迷失了方向。美联储在调节利率水平的时候,本来只看通货膨胀率没有抬头就可以了。我再强调一遍,劳动力价格的上升曾经是美国通货膨胀的主要源头,但是利令智昏的格林斯潘还是只盯紧通货膨胀率本身以及劳动力价格指数。而且他坚信当时的利率不会引发通货膨胀,也不会带来太大的通货膨胀风险,所以根本不需要调高利率。就这样,美联储被套进去了,开始采用低利率政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