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最容易让父母忽视的孩子心理(1)

注意,小孩子也有嫉妒心

嫉妒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外在表现。一般来说,30个月龄内的婴幼儿暂时还不会表现出妒意,但随着年龄越大,越可能与周围的伙伴攀比,对自己几经努力也无法达成的目标充满不甘,这个时候,对“幸运儿”的心理排斥和强烈的妒意,就冒出来了。嫉妒一方面是待人不够宽容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表现,是成长的副产品。通常,嫉妒情绪强烈的小孩,好胜心也强,愿意为某一方面超出同龄人而付出双倍的努力。父母要做的,只是解决因此而产生的虚荣、攀比、说谎、任性等负面因素,而不是把嫉妒背后的进取动力也一笔抹煞。

别看是孩子,心思可不比成人简单。他们在竞争中暗暗滋生一种名为嫉妒的消极心理,转而形成一种不正确的嫉恨。老师表扬了一个表现好的孩子,而另一个孩子没有得到赞扬,可能他就会表现出闷闷不乐的情绪,因自己没有得到表扬而不高兴,压抑久了,这种“不高兴”便转移到另一个幼儿身上变成嫉恨。有的孩子为了攻击对方,会在老师面前诋毁他,打小报告,甚至扬言和他有仇,为他的失败而幸灾乐祸等等。

面对有嫉妒心的孩子,父母应及时疏导,以免让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

1.鼓励孩子承认自己的嫉妒

假如发现孩子有妒意,父母斥之为“可耻想法”予以打压,只会加深他内心的矛盾与扭曲,而鼓励他说出来,则是舒解孩子内心压力的最佳途径。如果孩子的嫉妒对象是小伙伴,你应当鼓励他当着对方的面说出自己的羡慕和不甘心,比如:我很羡慕你有钢琴,我觉得我在电子琴上练习,永远也赶不上你了,云云。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后,孩子很可能会得到呼应和帮助,比如,对方可能会说:你到我家来吧,我们可以四手联奏,我可以教你弹。对方也可能会说:弹琴一点意思也没有,我才羡慕你可以在楼下跳皮筋呢。无论是哪一种答案,都能极大地缓解孩子的妒意和压力,不会令孩子自责“我有问题”,从而心理健康地长大。

2.应尽量避免使孩子产生嫉妒心理的环境刺激

例如,孩子羡慕邻居家里小朋友有“熊猫吹泡泡”玩具,自己也想要。父母可以用塑料空心管蘸些肥皂水,和孩子一起玩,一样能满足孩子游戏的需要。

3.设法使嫉妒的消极作用向积极方面转化

例如,一个3岁的女孩脸上有一大块胎痣,时常听到别人说她“阴阳脸”,就心存恼怒。母亲可以告诉她:“胎痣是天生的,电视里常看到黑人、白人,他们也是天生的。这没有关系。你有许多优点,你的眼睛好看,脸长得很美,会唱歌,又会帮助大人做事、很能干。”

4.激发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父母不要当孩子的面责怪其不如别人,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应该多鼓励孩子,有一点小的进步就要称赞他,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力量。

5.帮助孩子自我调节、抑制“伤害性感情”

孩子小,自控能力弱,一旦嫉妒起别人,常会情不自禁地去伤害别人,抢别人玩具,将别人心爱的东西藏起来,甚至推人、打人、踢人等等。父母应让孩子知道自己这样的行为会伤害到别人的感情,是一种不友好的行为,应道歉认错,鼓励孩子与别人友好相处。

嫉妒是表现在幼儿身上的一种十分典型的毛病,它强烈地影响到幼儿情绪地稳定和快乐,影响集体良好人际关系地建立,因此教师应力除孩子的嫉妒心理,给他们纯粹、烂漫的童心。作为保教工作的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先让孩子了解竞争是必然的,大家都要踊跃地竞争,争做最好的;其次让孩子知道竞争终归是在友好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老师可在组织活动时或比赛时加以灌输,如:幼儿要相互合作、帮助,为彼此取得的进步而高兴。对于那些已经存在嫉妒心理的孩子,教师应小心婉转地询问他不高兴的原因,或多让孩子倾吐心中的不快乐。有些好胜心强的孩子,应正确地进行疏导,并加以鼓励,你下次也一定做得很好,给予了孩子自信,他的嫉妒心也会自然而然烟消云散了。

总之,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只有从小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会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所以,这样的重任是教育者刻不容缓的使命,也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任何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隐私

人人都有不愿告诉别人的私事,这便是隐私。个人隐私应得到尊重,法律也规定保护个人隐私不许侵犯,这便是隐私权。成人的隐私权且不说,孩子的隐私权受侵犯是常见的事。侵犯者常是父母、教师。

隐私常常包含个人的缺陷(包括生理、行为等方面)、错误、失算,是孩子自尊心遭到打击的记录。如果把自尊心比喻为花瓶,隐私就是瓶上的细小裂纹,所以当老师的,做父母的更应细心保护好这个花瓶。随便暴露孩子的隐私,甚至当众宣扬,这无异于敲打这个有裂纹的花瓶,让孩子无地自容,把孩子的自尊心敲碎。

所以,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变得不爱跟父母汇报学校情况了;他们短消息来来往往,还莫名其妙地偷笑;漂亮的带锁的日记本被孩子从衣柜藏到床底,反正就是不给父母看……随着年岁的增长,孩子已经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隐秘世界是孩子的自由王国。孩子常会用一些细小的举动勾画出一条“警戒线”,这条“警戒线”是包括父母在内的其他任何人都不能随便跨越的。但是,许多父母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总是千方百计地窥视、猜测孩子的隐私。父母的这种“爱心”往往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父母们开始担心,到底孩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于是,趁孩子不在,偷窥他们的隐私便成许多父母的“爱好”。

一位中学女生回到家,就遭到父亲怒不可遏地一顿训斥。原来,父亲偷看了一位男生写给女儿的信以及女儿的日记。女儿指出父亲的做法是“违法”的,父亲以一记耳光回答了女儿的“不敬”。第二天,女儿失踪了。四天后,在离家50多里的河湾处找到了女儿的遗体。

这是一起不尊重孩子隐私而造成的悲剧。隐私是每个人心中不愿告诉他人的秘密,应该说人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们也不例外。

尊重隐私,是文明的表现。很多孩子总爱在自己的抽屉上上一把锁,似乎有什么秘密。其实,这是一种闭锁的心理特征,是一种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所体现的正常心理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生活领域扩大,知识、信息量拓宽,情感世界逐渐丰富。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自我意识、自尊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原先敞开的心扉渐渐关闭,渴望有独立的、受社会和家庭尊重的人格。这种自我意识的增强,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前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关系重大。

然而,在许多父母眼里,子女似乎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他们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在长大,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己的隐私,随意闯入孩子的“隐秘世界”,采取强制手段,拆信、监听、悄悄查看日记以及打骂、禁闭等,这样只能适得其反。让孩子拥有隐私,就是维护孩子的心身健康;尊重孩子的“隐私世界”,是对孩子人格的保护,父母也会因此而赢得孩子的敬重和爱戴,父母对孩子的隐私应有正确的态度。

理智的做法是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也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但并非放任自流,对孩子的隐私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积极的引导。

孩子的自我认同感不容忽视

心理学家发现,当孩子升入小学之后,他们的目光会逐渐投向外部世界,并试图从社会或新的群体中寻求自我认同。所谓自我认同,即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成长期自我认同是孩子社会化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重要阶段,其重要特征是孩子自我认同的程度与外界反馈存在密切联系,主要表现为孩子对自己行为判断的重要标准完全依据他人的评价,尤其是最亲近的人的评价,比如父母和老师等。

这时,自我认同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是变得自信自立,还是变得畏缩自卑,更影响到孩子是快乐地成长,还是闷闷不乐地寻求别人的认同。

周澜非常焦虑,她觉得刚升入小学的儿子冲冲没有以前的活力了,他总是耷拉着头,做什么事之前都要小心翼翼地问下父母的意见,而冲冲整个人也似乎变成一只惊弓之鸟,变得怯懦,容易受惊。

周澜来学校接孩子时,与老师进行了沟通。老师也反映冲冲在学校里总是闷闷不乐,也不愿意跟同学们说话,就一个人呆坐在椅子上。周澜说,冲冲在幼儿园时是一个很活泼开朗的孩子,现在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老师就问周澜,你是不是经常批评孩子,结果让他自己做什么事都没有自信了。

周澜想了半天,却没有想起什么时候批评过冲冲。老师接着建议道,出现这种情况,最好不要对孩子要求太严格了,多对他进行一些鼓励与赞许,相信不久会有所改善。周澜很赞同老师的看法。

接冲冲回家的路上,周澜就假装漫不经心地问他学习上的事。冲冲怯生生地说:“今天我们做了数学测试。”

周澜笑着问:“那你这次考了多少分呢?”

“85分。”冲冲说话的声音更小了。

周澜很高兴地说:“85分很高啊,冲冲真棒!”

“真的吗?”冲冲欣喜地抬起头,望着妈妈。

“是真的。”周澜微笑着,并用力地点头。

冲冲突然朝门口望了望,又不安起来:“可是,可是爸爸一会儿会批评我的,上次我数学考了90分,爸爸还说我怎么没考100分,叫我把做错的题目重新写了二十遍。”

周澜听了冲冲的话,马上意识到可能是丈夫对儿子管教太严了,才让冲冲对自己这么不肯定。

有不少妈妈反映,孩子刚入小学时,无论说话做事都显得没有自信。

这些孩子并非羞涩,而是自我认同感不够,表现为闷闷不乐,容易讨好别人,又容易道歉、乞求。别看少儿期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十分简单,但他们的感受却十分强烈,他们可能仅仅因为别人一句夸奖的话而变得充满自信;有时候,别人一句批评的话又会让他们对自己完全丧失信心。所以,在这一阶段,父母应该做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自我认同感,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对自我的一种反思性的理解和肯定,是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随着经历的增长而逐渐形成的。对于成长期的孩子而言,他们的自我认同感的形成和完善和外界环境的反馈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此时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对周遭事物进行客观评判的能力尚不够完善和独立,所以他们对自己行为判断的标准往往需要来自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最亲近的人的评价,比如父母、朋友和他们敬重的师长。

在这个时期,能够经常得到父母肯定和赞扬的孩子自我认同感较高。

相反,那些经常受到批评的孩子,更容易认为自己不够好或没有能力甚至是不被喜欢的,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就会变得自卑。所以,适当的表扬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促进孩子自我认同感的建立,具有积极的影响。

孩子一定会出现一个“逆反期”

许多孩子小时候在父母的眼里都是乖巧可爱的,可孩子一长到十四五岁时,就开始爱和父母唱反调了,对于父母的话他们总是“东耳朵进西耳朵出”;就是天大的事,孩子也不跟父母说……一个孩子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持续两三年时间,有些孩子在父母面前的“不听话”表现得很突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不少父母有这样的悲叹:亲生骨肉在和自己作对。叛逆是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一个必然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把孩子专爱和父母、老师作对的这一时期称为孩子的“逆反期”。

“逆反期”是一个人从孩童过渡到成人的关键时期,如果父母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导致孩子产生叛逆的性格,由此就会产生许多病态性格,比如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这些性格如果进一步发展的话,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叛逆起源于孩子自我意识和好奇心的增强,加上社会、媒体的冲击,促使孩子对许多东西产生兴趣,他们便要通过表现个性、追逐潮流来满足自我意识和好奇心。当这种孩子的自我意识和好奇心超出一定度的时候,孩子就表现出叛逆的性格,这个“度”超出的越多,孩子就越叛逆,叛逆的危害也就随之加剧。社会和家庭的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阻碍了他们自身发展的需求,也会成为叛逆心理产生的源头。此外,孩子如今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集体压力、学习压力以及生活中的无聊情绪等,也是叛逆心理产生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