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饮食习俗

门巴族生活在喜马拉雅山东南部山区,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在物质、生产、生活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固有的特点和饮食习俗。

门巴族妇女在烙荞麦饼

门巴族主食因地而异,既有吃玉米、稻米、鸡爪谷的,也有吃荞麦、小麦和青稞的。无论何地都喜欢以辣椒佐餐。荞麦饼是门隅门巴族十分喜爱的食品,尤其是在门隅北部的勒布、邦金一带,是当地门巴族的主食。荞麦饼的做法是,用一块圆形石板,放在火塘三脚架上,以野蜂蜜代油,摊上糊状的荞面烙成饼,再抹酥油和拌好作料的辣椒酱。荞麦饼清香扑鼻,酥软可口,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很受人们喜爱。小麦和青稞的做法是将其磨成面粉状,在锅里用水调匀煮成稠糊糊或面坨坨吃。

门巴族的传统三脚炉

玉米是墨脱门巴族的主食。玉米的食用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做玉米饭,二是做玉米黏坨。玉米饭是用玉米加工成较粗的玉米渣粒做成的。玉米渣粒也可掺和大米做成混合饭。鸡爪谷,因谷穗形似鸡爪而得名,产于墨脱和下珞瑜地区。鸡爪谷的食用方法一般是炒熟磨成面后干食,也做成黏坨食用。鸡爪谷还是酿酒的优质原料。墨脱门巴族酿造的“邦羌”酒,是以鸡爪谷为原料酿制成的。在门巴族饮食结构中,常见的蔬菜品种有白菜、萝卜、元根、土豆、黄瓜等。门隅、墨脱和林芝县森林茂密,盛产野生蘑菇和木耳。蘑菇种类繁多,墨脱的黑木耳味道更是鲜美,远近闻名。

在菜肴的烹调制作上,一般为烧烤和水煮,也用清油烹炒或油炸,烹制时加盐和一些调料,待熟后手抓或以竹条当筷子食之。

门巴族常用的作料有辣椒、花椒、生姜、葱和蒜。它们既是调味品,又是人们喜爱的佐餐佳品。在墨脱可以见到成片的辣椒地,人们几乎顿顿饭离不开辣椒。门隅和墨脱还产生姜、葱和蒜,是人们喜爱的调味品。

酒桶“休差”

门巴族擅酿酒。用稻米酿的酒清亮醇香,用玉米酿的酒色泽金黄而酒味浓郁,用青稞酿的酒酒色黄澈酒味酸甜。墨脱门巴族最喜欢的一种酒叫“邦羌”,又称“育”。“邦羌”酒的酿制方法为:将磨碎的玉米或鸡爪谷煮熟,待温热时,加入酒曲发酵,将发酵后的酒酿和酒糟盛放在特制的竹编酒漏或竹筒酒漏中,吊挂在火塘的一侧。酒漏下放一大铜锅,酿好的酒液一滴滴地滴进铜锅里,与酒糟分离。然后将酒盛入竹筒或大葫芦内保存。饮酒时,将酒倒入瓢中,再倒进碗里饮用。这种酒度数低,酒味酸甜可口,系清热解乏的饮料,也是请客送礼的必备之物。门隅门巴族擅酿制米酒和青稞酒,酿制过程同“邦羌”酒相似。盛酒器多为木桶。在勒布,婚礼大典和喜庆场合要酿制一种特别的酒,门巴话叫作“羌康波”,有“盛满酒”的含义,非常吉利。如果说酒与歌是门巴族形影不离的伴侣,那么,茶也是门巴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料。在门隅,人们大都喝酥油茶。酥油茶的打制与藏族相同:将提取的新鲜酥油放入茶筒中,倒入熬煮得滚烫的红茶或砖茶茶汁,用一端装有圆盘的搅棍上下提打搅拌,使茶水与酥油交融一体,加入适量的盐便成为香喷喷的酥油茶了。打酥油茶多用内地的砖茶,有时也用自产的门隅砖茶。食具多用木碗、竹碗、竹饭盒。炊具多用石锅。墨脱和门隅均产石锅,石锅有大、中、小3种形制。石锅的用途过去是煮饭和煮菜,现在主要用于煮菜和炖肉。由于石锅传热慢,炖出的肉汁十分鲜美,可保持食物的原味,这是金属锅所不能媲美的。因此,尽管铜锅、铅锅、铁锅已大量传入,但人们仍普遍使用石锅,尤其是节日和招待亲朋好友时少不了使用它,一般人家都珍藏着几口石锅。

石锅

在木制餐具中,名声最大、影响最广、使用最多的是门巴木碗。门巴木碗不仅是日用器皿,而且是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民间艺术品。木碗以橘红色为主调,明亮、华丽,造型丰富。小型木碗,小巧玲珑。中型木碗,碗底圆平,碗壁外展,沉稳典雅。有一种大型木碗,呈罐形,有盖,罐腹圆凸,盖如钹形,体大窿巧。门巴木碗在西藏地区享有盛名。

门巴族向来宾敬酒

在门巴族饮食礼仪中,饮酒习俗丰富而具有特色。贵客临门,热情的主人取出甘甜的美酒待客。按照门巴族的习俗,首先要给客人敬三口一杯是免不了的。客人用双手接过酒杯之后,礼节性地将右手中指头沾酒洒三下以示敬三宝,(即佛、法、僧,有的是敬天、地、人三和)然后喝一口,主人要立即斟满,客人再喝一口,主人再斟满,最后客人要喝完杯中酒。如果客人喝醉了,主人会很高兴,表示主人热情好客,被视为看得起主人。

风干牛肉

墨脱地区门巴族的肉食基本无禁忌。勒布、邦金的门巴族不食家里的禽畜,只用作交换。认为牛耕地、又产奶,不忍吃其肉,只吃买的,或别人宰杀的或猎获的兽肉。

门隅门巴族除了以荞麦饼为主食外,也都吃糌粑、面食类和喝酥油茶。蔬菜有小白菜、土豆、元根和萝卜,用特制的石锅煮熟了吃。门隅地方禁忌吃圆蹄和爪类动物的肉,从不吃狗肉和马肉类。青稞酒、辣椒是人人喜欢的。部分男女还有吸鼻烟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