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探索发展:银川大学十年
- 孙珩超
- 356字
- 2024-12-23 10:44:28
大学文化建设引领和支撑民办高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以银川大学为例
银川大学是一所由民营企业宝塔石化集团创办的学校,至今已走过了10个春秋。她是国家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发展民办教育的产物,是国家改革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产物。其在投资主体、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于公办学校的特点,同时在办学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于公办学校的风险因素。如何使民办大学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是过去、现在和将来摆在举办者、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回顾和反思银川大学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用大学文化建设来化解和降低民办学校的风险,来引领和支撑民办高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基本经验。在民办大学,学校的举办者和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战略思考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起着核心和引领的巨大作用。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
《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11期浩歌撰文指出:文化是一种升华了的精神财富,拥有一种好的文化等于拥有一种无形的、可以获取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大学文化它涵盖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科研、学术、管理、生活等方方面面,大学文化可以从精神、物质、制度等方面体现学校的特色,并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整个学校上下一心,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自觉地努力工作。优秀的大学文化一旦形成,便可构成这所学校最基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成为学校持续的活力和发展潜力。大学教育必须有先进理念引导,必须有个性的价值取向,使人才培养在思想道德和精神信仰上有崇尚的目标。文化需要建设,文化要靠积淀。过去只强调建设校园文化,现在主张建设大学文化,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升华和觉醒。传统意义的校园文化建设一般指文艺活动、社团建设、课外兴趣小组等,这些是需要的,但视野不宽广。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意识,提升大学文化建设的层次与水平,不仅是完成自身根本任务的需要,而且对社会也有巨大的辐射作用和引领作用。
目前,银川大学无论在物质形态的文化层面,还是在办学理念的形态层面,无论在管理和制度的文化形态层面,还是在实践行为的文化形态层面,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我们通过对自己发展历史的反思,通过对自己文化建设积淀的总结,来指导我们的未来。我们不敢有大的失误,我们也不能有大的失误。我们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学校的发展、建设和管理,否则将无法生存和发展,因为我们是民办学校。
二、办学宗旨
2003年,学校还在筹建期,也还没有在教育部备案,就在这个阶段,宝塔石化集团总裁、校长孙珩超为学校作了“发展党的教育事业,把银川大学做大做强”的题词。这个题词难能可贵在于校长是无党派人士。这个题词是银川大学的办学宗旨,标志着学校文化建设的正式启动,高瞻远瞩地表达了民办银川大学在长远发展中的办学理念、学校定位、发展目标,有着深刻的含义。
第一,体现了中央关于高校党委要在民办高校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按照国家有关社会力量办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高等学校可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的举办者将银川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自觉置于党的教育事业之中。2003年9月学校建立了党支部。2004年12月,学校正式成立了党委,并成功地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种做法得到了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教育工委的认可并做了经验交流。在实际运行中,采用党政领导“双向任职”和党政联席会议的制度,对学校发展建设的重大问题,通报情况,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为政府对民办高等学校规范管理打下了基础。2007年,根据中央的要求,自治区党委向学校派了党委书记,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教育的公益性原则。这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学校的一项最根本的要求。一所民办大学,办学理念是否科学、先进,办学思路是否清晰、明确,决定着学校的存亡和发展。作为民营企业创办的大学,将学校自觉地作为党的教育事业来办,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把服务地方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放在第一位,没有把它作为一种赢利机构,这是学校稳定发展的基础。在这种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宝塔集团累计投入经费1.5亿元,没有丝毫的回报,至今仍然保持着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的投入。为了解决对优秀学生和贫困生的奖励和帮助,学校还专门设立了“宝塔奖学金”和“宝塔助学金”。
第三,坚持把学校做大做强,适应自治区和银川市关于建设大银川的发展战略。近几年在自治区和银川市的发展建设上,由原来以小为主转向了做大做强。学校创办者的本意是要填补银川市没有市属高校的空白,同时改变单一的公办高校的办学体制。银川大学的做大做强既与“大银川”的建设相适应,又与自治区、银川市的发展战略的调整相适应。学校的专业设置也与宁夏的一号工程(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相适应。当2006年在校生规模超过5000人的时候,学校及时提出,把银川大学做大做强的同时要做精做细,以精求大,以精求强,实现银川大学发展历史上的三个转变:由注重规模扩张向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并重的轨道转变,由做大做强向大、强、精、细并重转变,由注重硬件建设向软、硬件建设并重转变。银川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的“升本”已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和银川市人民政府分别纳入了“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银川大学的办学宗旨,放在公办学校可能不值一提,但在银川大学却是形成全校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根本,是民办高校稳定发展、规避风险的根本,是银川大学最具特色的一个亮点,也是银川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三、三大板块发展的创新理论,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
在总结宝塔石化集团和银川大学的建设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并经中央来宁博士团及有关专家研讨论证,2004年正式提出了宝塔石化集团三大板块的发展理论和战略。三大板块是指以炼油化工为主的炼化板块;以银川大学为主,宝塔石化设计院、宝塔石化应用技术研究院为辅的科教研发板块;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宝塔综合项目区为主的煤化工、气化工的化工发展板块。
三大板块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创新了校企合作、双赢互补、产学研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成为银川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让职业学校及其专业深深扎根于地方的经济社会和相关的企业或行业之中,这既是银川大学的办学理念,也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尤其是工科类的院校和专业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银川大学和宝塔集团的合作是全方位的,是密切型的,是以三大板块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成功的合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校企高管交叉任职,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可以供学校借鉴学习;企业对市场的了解、分析和判断可以直接提供给学校,作为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决策依据;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科研工程技术人员是学校教学、科研的一支重要力量,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设置的论证、调研、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的编写、理论课教学和实训实习指导等活动;企业为学校的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优良的进修提高、实习实训场所和就业岗位;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和技术骨干是学生实习实训的指导教师;学校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撑,输送毕业生,举办各类培训班。校企各自的优势和资源的互补互利局面已初步形成。目前,校企合作的形式已延伸到社会,学校的大部分专业和学院都已面向社会和行业成立了教学专业委员会,并已实质性地开展工作。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已经提炼为学校的品牌和特色,逐步积淀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四、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校本文化
高等学校办学要以教师为主体,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句话,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但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还必须要有结合自己实际的校本文化。近几年来,学校不断地在丰富充实着校本文化。
(1)学校向学生提出了做人的基本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校长撰写了训示:“做有学问的人,不做无知的人;做有修养的人,不做低俗的人;做进步的人,不做倒退的人;做合流的人,不做古怪的人;做宽慈的人,不做尖酸的人;做高尚的人,不做鄙劣的人。吾辈学子若成就事业,渴求上进,谨记此训。”校长训示体现了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向学生从继续教育、终生学习、个人修养和情操、人际关系、与时俱进等方面提出了做人的基本标准和做人的是非观。校长训示是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荣辱观的体现,也是新生进校必学内容之一。
(2)学校确定了校训和“四风”。校训是“胸怀祖国,修身齐家平天下;放眼世界,勤学苦练铸人生”;校风是“勤学、苦练、进取、自强”;教风是“爱生、严谨、博学、创新”;学风是“勤奋、好学、善思、诚信”;工作作风是“敬业、创新、务实、高效”。
(3)学校提出“三个热爱”、“三个学会”。校长要求全体教职工要做到“爱学生、爱岗位、爱学校”;要求全体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至少在3年的学校生活中,为今后在社会上做人、做事、继续学习打下一个好基础。和公办学校相比,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教师、民办学校的学生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教工的主人翁意识、敬业精神需要不断提高,雇佣观念、临时思想需要逐步克服,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基础需要提高。要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就得有过硬的教工队伍,要有三热爱精神。要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就得有自己过硬的教学质量,要靠教工对学生的爱心和敬业,要靠学生的勤学苦练来铸就。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4)学政广场矗立着一座毛泽东主席全身汉白玉雕像。这是21世纪全国新建高校中为数不多的竖立毛泽东主席雕像的广场之一。雕像落成之时,学校举行了隆重、庄严的揭幕仪式,校长亲自撰写了后记。此后,每年9月9日和12月26日,银川大学都要风雨无阻地举行纪念仪式,向毛主席雕像鞠躬、献花,对全体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坐落在绿色如茵的草坪之中和婀娜垂柳树荫之下的还有10位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科学家的半身雕像。学生们或复习功课、或闲庭信步,感受着伟人们的求学精神和人格力量。细雨润无声,潜移默化地对全校师生产生着影响。
(5)校长提出的“三个适应”是高等教育管理规律在银川大学的本土化体现。2004年10月,学校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张,由原来的800余人增加到3200余人。面对着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的管理开始由经验式管理向科学管理、人文管理转变,以科学发展观和高等教育管理规律来指导学校的发展和内部管理。“新”和“民”是学校的两个主要特点。学校需要社会的了解和认可,需要家长、学生的了解和认可。学校要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就必须要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出一条被社会承认的具有不可被别人替代的人才培养之路。为此,校长面向全体管理人员和教师提出了“个人要适应自己的岗位,班子要适应学校的发展,学校要适应社会”。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一个基本规律,即高等教育管理的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统一规律,要求举办者、管理者解决和处理好个人与系统、系统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的三对矛盾对立统一运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重大问题。放在一所具体的高等学校里,就是要处理好个人与所处岗位及职务的关系、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由于“三个适应”思想是高等教育管理规律在银川大学的本土化、具体化,针对性较强,在贯彻和落实“三个适应”思想的过程中,学校又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从而使全体教职工在校时间内实现了团队思想、观念、工作重心的统一和转变,使学校在较短的时间里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五、大学文化建设是民办高校防范风险的根本
国务院颁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加强民办教育的规范与管理,建立防范风险机制。据有关资料分析,影响我国民办学校生存的主要风险因素,有政策法规的有利程度、政府管理的支持程度、资金流的畅通程度、内部管理的科学程度、教学质量水平、社会的认可程度、偶发事件的消极影响程度7个方面。20多年来,我国民办学校获得了持续的发展,但同时,也有不少民办学校关门倒闭。因此,银川大学必须对民办学校风险进行理性分析,并能做到认识清醒、早做准备,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规避风险。而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民办高校防范风险的根本措施。从我们的办学实践来看,民办高校的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影响。2004年6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取消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的通知》,使一批办了多年的以学历文凭考试为主的民办高校面临巨大生存困难,高考线下不让招,高考线上没资格招,银川大学也面临了此种困境。由于学校举办者的超前意识,早有准备,在2004年6月,得到了教育部的批准备案,学校进入全国统招行列,规避了这次风险。在我国行政审批制度中,还有一些不合理的做法,有时将设立许可与营运条件相混淆,若在民办高等学校的设置审批中,一旦不被批准,会对举办者的投资和购置的设备造成极大的损失和贬值等等。
(2)政府管理。政府部门对民办教育的看法影响着民办学校的生存状态。有些部门,认为民办学校以营利为目的,冲击公办学校的发展,在办学征地、建设配套费减免、银行贷款等方面不能做到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
(3)办学资金。充足的办学经费,是民办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一旦生源不足,没有足够的资金补充,危机即现。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国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但近1年来银行又把民办教育行业放进十大高风险贷款行业之中,因而金融机构一般不愿向民办学校贷款。得不到信贷支持的民办学校,风险较大。在银川大学的办学过程中曾遇到此类风险,但最终都依靠宝塔集团的资金支持化解了风险。
(4)内部管理和教学质量。民办学校办学时间短,在办学经验、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等方面,与公办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并且部分生源基础较差,而且民办学校的收费都低于公立学校,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值却很高。对民办学校处于不公平竞争条件下的教学质量评价,给民办学校带来一定的风险。
(5)社会认可。社会上对民办教育的看法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对民办学校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收费标准等难以理解和支持。对民办学校起步阶段、发展初期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过于苛求。有关部门往往对民办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关注较多,而对其做出的贡献、取得的成绩以及发展中的困难关注较少,有的新闻媒体为了追求新闻效应,夸大事实,也会给民办学校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6)偶发及群发事件的影响。民办学校的偶发及群发事件主要是指学校突然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不可抗拒的外部力量引起的事件,或由于办学指导思想和管理思想失误而造成的群发事件。上述可能一旦发生,学校会为此付出非常大的经济代价,还会在社会上造成较大的影响,学校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甚至导致倒闭。
为此,要保证民办高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一是要积极主动与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联系、请示和沟通,及时获得指导与信息;二是明确学校的定位,找准属于自己的空间,打造属于自己的办学特色,提升自己的办学品质;三是加强内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强常规安全保卫检查,使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管理者之间有良好的支持关系。但要保证民办高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最重要的还是民办大学举办者、管理者的办学宗旨、指导思想、管理水平的正确与科学,用大学文化建设来化解和降低民办学校风险,来引领和支撑民办高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这是银川大学10年来的基本经验和认识。
(作者单位:银川大学。作者系银川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