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篆刻章法的十大基本原则

(一)初学分布,但求平正,务追险绝

这是孙过庭《书谱》里面的话。意思是说,初学书法时,要能用笔沉着,结构平稳即可,不必求奇求险,因为这是打基础阶段。打基础就如初学走路,一定要走稳当,刻印也是这样,刚开始学刻印,临印也应从平正入手,使章法布置匀称、要贴。使笔画多者,不觉其繁,少者不觉其疏为宜,但也不能为了将印面安排满,故意增加笔画,或者故作屈曲盘旋,徒增恶习。

护军印章(汉)

端居室(唐)

皇后之玺(汉)

青宫少保(清)

这四方印,安排的就比较平和简净。虽然有的字与字笔画多少悬殊极大,但作者都能将其巧妙统一起来,这也是需要很深的功夫。四字印章法基本遵循“田”形布局方法, “端居室”印是“ ”形布白方式。唯首枚印自左向右排列在汉印中十分少见。

(二)注意疏密对比,调整分配方案

我们在刻印的时候,难免碰到笔画多少悬殊很大这样的问题,在处理章法时,我们就不能搞平均分配方案,对笔画少者,要适当照顾,让其占地占积大一些,笔画多的,相反让其占地面积少一些,这样才能保证视觉效果上的平衡。有时这样仍不能保证平衡时,也可将笔画少的字安排的粗壮些,如下面印中的“九”、 “中”二字即用此法。

力敏私印

阆中令印

九原丞印

上面三印中的“力”、 “中”、 “九”作者就采取了“缩大扩小”的处理方法。但是,初学者容易犯一个毛病,笔画多的,由于地方太小常感到淤塞;笔画少,由于地方大,反而感到有些空洞。这仍然是一个空间分割问题。没有处理好。比如调整笔画的粗细,适当将笔画扭曲,减少空间,再加上多练、多看、多临,这个问题也就逐渐解决了。

(三)错位移位,调整布局结构

刻印的时候,还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①相同部首在同一印面时,为避重复,或不便于变化时,可这样处理。如“礻里”可以改成上下结构写成“里”,“惭”可写作“慙”等。②有时印面某个地方空白太多,又需要将其补起来,可用错位法,如“焦”可作“火隹”。③当一个字的笔画无法使之方正时,可移动某一偏旁使印面气势得以拓展。

妾女巽(汉)

司马纵

楚生私玺

第一个印中本来是左右结构的“女巽”,这里已变为上下结构, “女”部下移。第二个印“纵”右边的一个“人”一下子拉长,几乎与“司马”二字等长。第三个印中的“楚”,上面部分结构,向左移,使“私”不显得小。

当然,这种方法用的恰当时,可产生出奇制胜的效果,但如果不得要领则容易将章法搞得支离破碎。反而不如刻得规矩些,把握更大。

(四)巧用曲笔,救活印面

有些印章的字,方笔太多,刻好后,感觉呆板,缺乏动感,这时,可考虑用此法安排章法。若使用得法,可使印面构成空间气韵生动,线条圆转流畅。仿佛平静中“吹皱一池春水”十分优美。用曲笔在章法上,要做到彼此呼应、顾盼生辉、曲折有情。冷不丁地弄出一个曲笔,显得十分突兀,也太抢眼。

艺龄六十年

齐 调(汉)

朱 华(清)

首枚印章“艺龄60年”为陈子奋所刻。此作的“龄”有两处圆笔,使得全印无生硬呆板之感,笔画交错揖让,安详从容,体现了作者过人的布白能力。难怪徐悲鸿称其印“雄奇遒劲、腕力横绝、盱衡此世、罕得其匹也。”读此印方知不虚。第二枚印“齐”本来顶部有长竖与下二横相接,此处减省,且上作弧状,留出了较多的空间,让人感到满白而不满。第三枚印“朱”最后两笔作圆转之笔,与“华”字更多直画形成对比。从整个章法看,上方下圆,上紧下舒,左密右疏。

(五)巧拙互用,增加印面魅力

有时为了出奇制胜,有时为章法的需要,在一个印面里会巧、拙相互搭配使用。因为巧的东西太多有媚俗和做作之嫌,拙的成份太多,又有失粗野。优秀的篆刻家常能把二者巧妙地结合使用,使印面独具魅力。

宴之敖(钱君匋)

州南渡税场记(宋)

零陵太守章(晋)

第一枚印章, “敖”的“攵”上两笔远离下部,与“宴”相连,显得颇拙,这一连使全印章法更紧凑。后两枚印章,似隶似楷,稚拙如“孩儿体”,但却给人以质朴无华的天然美感。中间一枚字体有当时钱币上面书法风格,而“零陵太守”则有南朝《爨宝子碑》的诸多笔意。从这里也可看出篆刻的时代特征。后两枚印章中间留下宽阔地带,直逼边界,这是外实中虚的典型章法。

(六)计白当黑,增强视觉效果

在印章章法中,朱文印的空白叫“留白”,白文印的空白叫“留红”。恰当和大胆的留白;使印面章法红白相映,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印章里留空,看似简单,实则是一件高难度的经营,安排得当能给人以空灵感。安排不当,则使章法感到松散。

徒口都丞(汉)

垂之玺(汉玉)

江寒汀印(邓散木刻)

这三方印章在章法上首先给大家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红与白形成的巨大反差,让你一下子铭刻在心,难以抹去。当代篆刻家为适应展厅效应,在这方面都是煞费苦心去规划,第二枚和第三枚印在章法处理有相似处,即加强局部疏密对比,第二枚则从整体上着眼,四字周围均留有相当空隙,但不管怎么安排,仍要遵循一个原则即“疏处不觉荒凉,密处不觉拥塞”。看一看全国大展的获奖作品和入选作品,便知这一潮流。

(七)适当增减,调整虚实对比

在设计章法的时候,有时可对部分文字进行笔画上的适当增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疏密对比的效果,使章法更空灵或更茂密,但有一个原则就是要不违背篆法,不臆造,不杜撰,若胆大“妄为”,则反会弄巧成拙。因为篆字渊源流长,篆法极严,有些字区别甚微,故当慎重对待。

寿(韩天衡)

山东大学图书馆藏书

子鸿(吴让之)

第一方印一个“寿”字笔画简练至极,只有六笔,不减时有14笔之多。

第二方印中“书”、 “藏”均省略去数笔。因为有两个“书”字,也是为了避免雷同,故一繁一简。

第三方印中“子”增加了笔画,不然,因“鸿”字笔画太多,如不增加笔画则左右失衡。

(八)聚散有度,形散神凝

聚是将字形太宽的字压缩或者字形离的较远的字往一块移,加强联系,以避免章法散乱。散是将字形靠的太近的字拉开距离,增大空白,使章法显得从容不迫。也有的是将单个字或某个偏傍拉长或缩短。

宁丑(魏元祥)

双棠馆(易孺)

妙契同生(邓散木)

这三方印较好体现了聚散开合的含义。

第一枚印章“丑”本来笔画极少,字形又短,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将“丑”中横拖展如一条红飘带,轻轻堕地,既拉长了字形,又调整了左右的对比悬殊。第二枚章“馆”本来左右结构,且中间可以拉开点距离,但作者为了左右留白呼应,而是将两者靠的非常紧。第三枚章“妙”首先上下错位,然后把左右也拉得很宽, “契”即左右拉,与边框也拉开距离, “同”字的“口”移的更加出人意料,初看几乎找不到“口”藏在哪里?这就是对艺术的创造。

(九)适当粘连,增加酣畅之气

在刻印当中,有时安排章法,会碰到一个非常剌手的问题,有许多平行线在一个印面同时出现,给章法安排造成诸多不便,这时可以采取粘连的方法,以减少视觉上的重复笔画。这种处理方法如果处理得当,很有书法创作中“涨墨”的味道,显得浓艳欲滴,淋漓酣畅。有的是与边框之间粘连,道理一样。

溯画源(陈师曾)

中国长沙湘潭人也(齐白石)

合浦太守章(汉)

这三方印中就有许多笔画的粘连。但这种效果,有的不是直接刻出来的。在石章上要想达到这种效果,一般先按自己设想的效果去刻,刻完之后,再进行适当的敲击或刀凿,才会达到目的。如果无意中下刀过重,但整印效果又不错,不忍丢弃可用细砂纸轻磨,让字体变瘦,再进行手术处理、修复,仍能挽救过来。

(十)回文合文,精心布置

章法安排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但有时为了调整章法,使其更加合理。有的是为了避免相同笔画并立,有的是为了将笔画多寡悬殊较大的字调开,则按从右上角开始向左安排的方法即“”此法与钟表方向相反,这就是“回文”。 “合文”就是两个字占一个字的位置。

沈尹默印(乔曾劬)

潘伯鹰印(乔曾劬)

燕山月似钩(傅春衡)

这三方印,前两方名章,皆作回文安排。可以这样想象,如将印文调为“” “尹印”在下, “沈默”在上,疏密既不协调,也头重脚轻。原作以回文设计,则对角呼应。 “潘伯鹰印”也是这样,而且“鹰”上下较长,极难安排。把“伯”字缩短,有利地“鹰”字的舒展。

第三方印, “月、似”合二为一,又不感到拥挤,则恰到好处。章法上采用满白布置,却时见所留的“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