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汇编
- 李学明 许永刚主编
- 126字
- 2024-12-22 04:22:21
37 广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1 前言
2004年8月,广东省下发了《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提出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余体育活动是课堂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运动、丰富校园业余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据调查,广东省许多高校课余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不尽人意,大多数学生除了每周两节体育课,都不能保证一定的课余体育活动,实际每次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人数不足10%,出勤率如此之低,与广东省高校未来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及开展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可见,广东省高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与改革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广东省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按招生录取先后分三类从全省86所高校中抽取28所进行调查。运用了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890份,回收1762份,其中有效问卷1712份,有效回收率为90.6%。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广东省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调查
3.1.1 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认识
在态度上,93.5%的男生和90.8%的女生都表示愿意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喜欢、比较喜欢、非常喜欢的同学男生为80.84%,女生为72.91%,反映了学生对课余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在认识上,有64.4%的学生认为“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对身体素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有20.1%的学生持相反的态度,有14.4%的学生说不清,因此,还需要正确引导。
3.1.2 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动机
对于动机的选择(表1),男女生都将“身心健康”排在第一位,将“通过考试”排在第二位,这说明他们认识到身心健康的重要,而体育考试对他们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男生将“调节紧张学习”排在第三位,女生排在第五位,这是因为紧张的学习之后,学生们愿意到操场松弛一下,在体育活动中得到良好的休息。“提高运动技能”这一项男生居第五位,女生居第八位,对比其他学校体育活动强省都相对落后,这一情况值得重视。
表1 广东省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动机调查
3.1.2 活动内容
活动项目以球类、健身健美和游泳为主,其中两小球,一大球又占最大比例。按参加人数比例多少男生选择项目依次为:足球、篮球、游泳、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女生选择项目依次为:健美操、羽毛球、体育舞蹈、乒乓球、游泳、跑步、网球等(表2)。
表2 广东省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项目选择
注:▽男生所设项目;※共有项目;○女生所设项目。
3.1.3 活动场所选择、时间段、频度及时间长度
(1)活动场所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在校内外的免费场所和其他未收费的地方锻炼(表3)。在校外锻炼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本校在某些项目上缺乏场馆设施而不得不到校外去活动。器材基本上自带,极少高校可凭学生证租借。
表3 广东省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场所调查表
(2)活动的时间段
从活动的时间选择来看,多集中在早饭前、下午和晚自修后这3个时段(表4),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活动时间不固定。
表4 广东省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段
(3)活动的频度
在频度方面,能够经常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男生占82.3%,每周参加3~6次,女生占41.7%(每周参加1~3次),极少参加的人数男生为5.3%,女生达36.4%。每天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男女生比例为7:1,女生参加人数极少的原因,首先是传统淑女观念根深蒂固;其次,想锻炼的人数多,但更希望有专门教师指导和帮助;再次,运动场所无男女之别,长期以来,运动场男生多,女生少,无形中形成运动场是男生的天地,多数女生形成不愿去“凑热闹”的观念。
(4)每次活动的时间长度
从每次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看,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的人数,男生占50.8%,女生占33.5%,男生多于女生(表5)。离学校体育工作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情况不容乐观。
表5 广东省大学生每天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时间调查
3.1.4 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形式
活动形式以“有组织和自由相结合”为主,这是因为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上课时间不统一,完全有组织地进行会产生很多矛盾,完全自由也不利于运动场所的安排和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认为自由活动和俱乐部组织形式是最佳组织形式,而学生认为自由活动和有组织有机结合(表6)。
表6 广东省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形式
3.1.5 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满意程度的调查
体育场地设施是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保证,从表7可以看到,男生认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达到60.5%,女生达到50%,这表明广东省高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不能满足学生要求,急待改进。
表7 广东省大学生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满意程度调查表
3.1.6 广东省高校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制约因素调查
从表8、表9可以看出:教师认为制约高校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的前三位因素是场地设施不足、学生身体素质差、教师待遇低。学生认为制约高校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的前三位因素是场地设施不足、无人组织指导和没时间。
表8 广东省高校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制约因素教师调查表
表9 广东省高校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制约因素学生调查表
3.2 广东省高校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探寻广东省高校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本文在对专家问卷进行赋分评定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提取前6各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它们所解释的方差占整个方差的72.326%(表10),按社会学统计分析要求,能比较全面的反映所有信息。
表10 各主因子及其主要相关变量列表
(旋转方法:方差最大正交旋转)
3.2.1 思想导向因子
领导重视,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是关键,学校体育场馆建设,体育经费划拨,体育老师待遇等都与领导重视密切相关。调查显示,28.8%管理者认为“课余体育活动是学生自己的事,体育部门搞好体育教学就可以了”。有69.9%的体育教师认为“领导不重视”是影响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分管体育工作的领导还需进一步转变思想,为课余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做一些实事。
3.2.2 物质保障因子
场地、器材、经费是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的物质保障和前提条件。近年来各高校普遍扩招使学校人数迅速增多,使本来就不足的体育设施更加不足,这都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造成他们不愿练或不想练的局面。许多比赛开展不起来的原因也是因为缺乏经费。
3.2.3 组织管理因子
由于课余体育活动具有业余性和自愿性,它尤其需要加强管理,以达到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否则只会流于形式或成为散乱随机的盲目活动。建立一套与高校体育学目标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大宣传与组织力度,进行宏观调节和提高服务保障是课余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
3.2.4 体育教师因子
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普遍较低,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及其家人对其工作的支持程度,努力提高教师待遇是刻不容缓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54.3%的体育教师认为“教师待遇低”是制约高校课余体育活动开展主要因素之一。有57.2%的学生认为“无人组织指导”制约了他们参加课余体育活动。
3.2.5 学生因子
学生是参加体育活动的主体,他们自身的身体素质、体育基础、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态度及其经济支付能力都影响活动的参与。体育老师认为“学生身体素质差”和“学生体育意识不强”是制约高校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没有运动习惯”和“没时间”则是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3.2.6 课堂教学因子
从教学内容来看,由于师资和场地等原因使课堂教学内容单一,不能充分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休闲、娱乐需要,以至于课余时间不愿继续参加锻炼而将兴趣转移;从教学模式来看,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式教学导致学生锻炼习惯没有养成,一旦走出教学课,对科学锻炼无从入手。从考核方法来看,以运动技术和运动能力为考核标准的考核方法也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从总体来看,广东省各类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均体现出自主、选择、参与、灵活、娱乐等特征。广东省高校课余体育活动开展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思想导向因子、物质保障因子、组织管理因子、体育教师因子、学生因子、课堂教学因子。其中思想导向因子的影响力最大。
4.2 建议
4.2.1 投资场馆,改善硬件
大力投资兴建体育场馆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势在必行,对此各高校不应该有多大顾虑。在周六、周日所有的体育场馆应向学生开放。每天课外活动时,要延长学生借还器材的时间。
4.2.2 改革教学内容,课内外相互补充
体育教学体系应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增加一些大学生特别喜爱的,具有时代气息的运动项目,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自由选择。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年要为学生讲授有关的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科学锻炼方法、体育运动中常见的损伤预防知识及急救方法等内容。
4.2.3 加强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必须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适合不同学校的体育设施条件和师资力量,不必强求一致。在管理方法上要充分调动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积极性,管理的重点在于督促和鼓励学生坚持经常性的体育锻炼。课外体育活动管理要与学校不同的体育教学模式相适应,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4.2.4 以体育竞赛促质量提高
体育竞赛既是课余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首先,体育活动应制度化、多样化,合理分配学期时间,定期举办各项比赛并要求广泛参与;其次,竞赛过程应规范化,科学化;其三,让学生参加竞赛的管理工作,通过参与增长体育知识、提高体育素质以及欣赏品味。由此,可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及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自觉性。
4.2.5 实行有偿性服务,推动课余体育活动社会化
学校领导大力支持,体育部门挖掘潜力,积极创造和改善条件,充分利用场地设备,合理安排项目和活动时间,开展有偿课余体育活动,远比学生到校外进行娱乐体育消费经济实惠得多,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一些深受学生喜爱而学校无力开展得项目,利用适当收费来解决补充学校体育经费和器材的不足,也有利于学校对学生加强管理和教育。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2004-08-09
2.《广东教育现代化,全力建设学习型省份》,南方日报,2004-05-13
3. 林志超、李克异. 面对21世纪高校体育研究 [M] .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4. 范立仁等. 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 [J] . 体育科学,2000(3):7~11
5. 王华侑等. 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J]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89~91
6. 许定国等. 加强课余体育锻炼管理的意义 [J] . 体育学刊,2002(2):70
7. 荆光辉等. 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社会学探析 [J] . 体育高教研究,1993(1):60~66
8. 刘海元等. 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及其提出的基本思路 [J]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87~88
9. 林志超、李克异. 面对21世纪高校体育研究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10. 范立仁. 等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 [J] . 体育科学,2000(3):7~11
11. 王华侑等. 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J]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89~91
12. 许定国等. 加强课余体育锻炼管理的意义 [J] . 体育学刊,2002(2):70
13. 荆光辉等. 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社会学探析 [J] . 体育高教研究,1993(1):60~66
14. 刘海元等. 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及其提出的基本思路 [J]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