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竞技体育的价值存在形式
第一节 竞技体育的部分问题归纳
竞技体育的产生,建立在原始体育发展的基础之上。我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竞技运动史》在阐述了原始体育以身体练习的形式出现后指出:“身体练习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演化出竞技运动的活动形式”高等学校教材《体育史》在(附录二)世界体育大事年表中,列出以下内容:“【约5千~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进入发达的氏族社会,各种运动形式普遍出现,出现了作为原始宗教仪式化的运动和竞技。”颜绍泸等认为:“身体练习和娱乐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又导致了另一新的运动形式——竞技运动的出现。”竞技运动在启蒙时期对人类早期启蒙和人生早期启蒙具有独特的作用。竞技运动形式的发生是在人们顺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其基石是人们的各类生产方式,即劳动。人来源于自然,劳动创造了人。游戏性竞技活动的出现是有其独特意义的。在原始的游戏性竞技活动中,人们自寻欢乐,表现自己的创造力,肯定自我,第一次摆脱了作为自然的附属而独立,竞技活动是在人们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发明的娱乐活动。这是人们在精神上得到愉悦感受的一种审美形式,是使非审美的人类向审美的人类的一种演变。竞技体育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原始社会封闭性的竞技运动:从公元前15000年到前4000年;
古代社会区域性的竞技运动:从公元前4千纪到17世纪40年代;
近代社会扩散性的竞技运动:从17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
现代社会全球性的竞技运动:从20世纪初到今。
围绕研究竞技体育的价值这一课题任务,结合我国竞技体育理论研究的实际,首先对以下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归纳和探讨:
一、竞技体育的概念概要
我国较早提出“竞技体育”的概念研究是在20 世纪70 年代末。79年2月23日,《体育报》刊载了北京体育学院谷世权、过家兴的文章《体育是一门综合科学》,文中分析了体育的起源和发展的诸因素,提出了将体育划分为“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的思想,明确指出:竞技体育是“研究如何加强运动训练的科学性,探索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各项运动技术水平和成绩,攀登世界运动技术高峰,创造世界纪录,夺取比赛优胜。”的一个体育分支。同年6月20日《体育报》刊载了金禾的文章《关于Sport的概念》,也提出将Sport译为“竞技体育”。由此开始,二十年来讨论、探索体育以及竞技体育的本质属性、概念、分类等学术研究方兴未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进一步拓宽了体育基础理论研究的范围,加深了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关于竞技体育或竞技运动的概念主要有:
1.“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运动训练和竞赛。”
2.“竞技体育是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人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潜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一种活动过程。”
3.“竞技体育是运动者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采用某种运动方法进行身体活动的过程。”
4. 竞技体育“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人(个体或群体)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活动过程。”
5.“竞技运动是指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身体能力、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6.“竞技运动是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人(个体和群体)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潜力的基础上,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过程。”
7.“竞技运动是以比赛娱乐和发挥体力为主要特征的一项活动;它在支配比赛行动的规则约束下,以发挥个人或身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最大限度潜力,取得优异成绩所进行的活动,称之为竞技运动。”
8.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对以上概念和定义进行内容上的分析后,可以看到,虽然采用竞技体育或竞技运动这两个不同的名称来指称体育中的竞技现象,但是定义的内容几乎是一致的,它们所表述的是同一件事物。在我国,对于竞技体育还是竞技运动的概念或定义问题,一直是理论界探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各种观点中有的是从语义学的角度,有的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有的是从体育学的角度,形成了对于指称竞技体育是用“竞技体育”还是用“竞技运动”的广泛讨论,正因为这牵涉到竞技体育或竞技运动的概念和定义所描述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外延的准确性问题,所以时至今日一直为专家学者和理论界所关注。许多观点从体育以及运动的概念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证。认为“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显然不能等同,竞技运动不过是竞技体育的手段。”它们之间有着层次之分。“实际上竞技运动和竞技体育这两个概念是有明显区别的:竞技体育是体育这一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的一个特定领域;而竞技运动这个词语则更多地用来概括运动场上进行的一类活动。”“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发生着迅速的变化,在精神上的需求层次日益提高,他们发现竞技运动作为体育的手段与非竞技运动手段比较,有着十分显著的优越性,它使人们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在满足生理需要的同时,获得一种充分运用自身身体进行艺术创造和表现某种惊人能力的成果,以满足自我成就心理需求和高尚精神享受的需求。”因此,竞技运动只是作为体育的一种手段,是因体育的目的而产生和发展,并且成为体育中最充满活力的表现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凸现出竞争的特征,造成了体育的分化,形成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现代竞技体育,“成为当代人类生活中规模最为巨大的一种文化现象。”同时,“竞技体育实际上是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手段,起着教育人、培养人、促进健康的重要作用。试想如果将竞技体育从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中割裂出来,这两者还会剩下多少内容?”所以,竞技体育这一概念所要体现和强调的是体育活动中的竞技,突出体育活动中的竞争因素,并且通过这一因素的拓展和深化,来强化竞技的作用,使主体充分认识竞技的价值,和其他体育形式相互配合在一起,最终实现体育的目的。因此,采用竞技体育这一名称,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和突出体育中的竞技这种活动现象。
通过对目前关于竞技体育或竞技运动的定义进行归纳分析,对竞技体育的概念存在着以下认识:(1)普遍认为竞技体育或竞技运动是一种活动过程。这种过程是建立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人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其目的是为了取得优异成绩。定义竞技体育或竞技运动是一个活动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取得优异成绩,无疑是正确的,因为竞技体育或竞技运动本身所表现的就是人的一种专门活动,并且具有自身的连续性和过程性,目的也是获得胜利。但是以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人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作为概念的内涵性表述,似乎过于宽泛,因为上述这些只是竞技体育中的下属内容—运动训练的特征。(2)有的人认为竞技运动就是训练和竞赛。将竞技体育局限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将内容和手段作为目的。(3)认为竞技体育是运动者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采用某种运动方法进行身体活动的过程。将指称体育的定义与指称竞技体育的定义合为一体。
概念要反映事物的内涵,内涵是事物质的方面,它表明概念反映什么样(什么性质)的事物。从对竞技体育的本质属性的分析出发,根据主体性研究的基本思路,对竞技体育作出如下操作性定义:竞技体育是指:在进行体育活动的主体之间,采用公开的、共同认可的方式和规范,以相互之间身体运动能力(包括智力)优劣比较的形式所进行的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社会性竞争活动。
这个操作性定义包括了以下几层意思:首先,竞技体育是一种竞争活动。竞争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在为了满足某种需要的人们之间的既相互冲突又相互合作的关系。竞争由三个要素组成:竞争者;竞争目标;竞争场。竞争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竞争,如经济竞争,政治竞争,文化竞争,科技竞争,宗教竞争,新闻竞争,体育竞争……。在各个领域的不同层次也同样存在着竞争,从竞技体育的领域来看,竞争是其本质特征所在。然而竞技体育所进行的竞争又有着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
(1)竞技体育的竞争是一种公开方式的竞争,是以竞争者为了竞争目标,在公开的竞争场进行竞争活动为基本形式的。
(2)竞技体育的竞争是一种规范竞争,有着竞争者共同认可的、严格的规范要求,竞争者若违反规范,则可能丧失竞争的权利。
(3)竞技体育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人体的运动技术、体力、智力及心理水平的活动。因此,竞技体育的竞争内容首先集中在人体的专门运动能力上,通过竞争活动,达到比较优劣、冲击极限和不断超越的目的。
(4)竞技体育所追求的公平竞争是人类理想的竞争方式。竞技体育活动的发展,一直朝着摒弃对任何人、任何民族的偏见和歧视,不再考虑出身、地位、权利、力量、种族和性别,人人真正享有平等的竞争权利的方向努力,这是历史前进的必然。
其次,竞技体育是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包含的内容和形式非常丰富,并且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文化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完善。从形式上分析,体育的分类层次越来越细致,为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发展目的,体育也已具有了不同层次的需求者及相应的形式,运动健身、休闲体育、娱乐体育、体育教育、竞技体育都是体育的基本形式,而且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若认为竞技体育只是职业化的活动而将其排除在体育之外,既限制了体育的内容组成,又抽去了体育的一个重要属性。
再次,竞技体育是主体间的活动。作为主体的人,是在竞技体育活动这个特定的范畴内,以主体间的相互比较和竞争来表现自己的主体性的。若主体没有明确的比较对象或是对手,也就难以形成竞技体育活动。
二、竞技体育的特点概要
基于我国各种竞技体育概念的外延性限定,对竞技体育的特点有以下认识:
1. 竞技运动具有“公平竞争性,体力和技艺的高度结合,竞技运动的协同性,公开性。”的特点。
2.“竞技体育的特征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强烈的竞争性,超人的体力与技艺性,高尚的娱乐性。”
3. 竞技体育具有“教育性,广泛性,竞争性。”的特点。
4. 竞技性运动的特点表现为“严格规定的形式和统一的规则要求,表现出高度的竞技性和运动性。”等特点。
5.“竞技体育的主要特点是:公平竞争性,技术及身体能力高度表现性,协同性,公开性,发展性。”
6. 我国1995年出版的《体育概论》一书在分析了美国的《韦氏体育词典》、日本的《体育大词典》、前苏联的《百科全书》以及《欧洲体育宪章》所列竞技体育特点后,作出如下归纳:“(1)竞技运动具有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它总是包含着身体的努力(包括体力和智力),没有这个特征,就不成其为运动;(2)它是在明确而正式的规则范围内进行的。这些规则既是历史的依据,又具有国际性;(3)竞技运动的竞赛结果被社会乃至全世界所承认;(4)参加竞技运动的人往往代表一个组织或团体,因而增加了对活动参加者的压力,加强了活动的严肃性,以至必须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参加人员在角色和位置上有明确的分工;(5)竞技运动活动的目的是讲究功利的,它不再象游戏和娱乐那样,仅仅是为了个人消遣和娱乐。”
7.“竞技运动有如下特征:(1)充满挑衅、竞争与冲突;(2)依靠战略战术的巧妙运用来夺取胜利;(3)受空间、时间及其它因素的限制;(4)缺乏真实性;(5)或有意义或无意义;(6)身体消耗大,需要高超的运动技术,一切目标在于超常发挥;(7)参与动机是竞技本质的重要成分,即竞技运动追求的多是外在表面的东西,如奖品、锦标之类;(8)与社会道德息息相关;(9)参与人数不等,运动员训练等活动需与外界隔绝;(10)地位、等级等外在的机制很明显;(11)它与游戏、玩耍性质完全相同,同样具有游戏和玩耍的特征。可以说竞技是“玩耍—游戏—竞技”这个连续统一体的一个极端。”
8.“现代竞技运动有三个突出特点(1)竞赛规模越来越大;(2)竞争难度越来越高,……;(3)对运动员要求越来越严。”
9. 竞技体育的特点是:“(1)具有高度技艺。(2)竞赛性强。(3)按照严格统一的规则进行竞赛,成绩获得社会的承认。”
以上关于竞技体育特点的表述,主要是依据对于竞技体育这一客体的本质认识,并从竞技体育的表现形式来提炼的,其要点可以归纳如下:第一,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把竞争性列入竞技体育的特点,对于这一特点的概括,说明人们充分认识到了竞技体育的核心问题;第二,强调规则或规范的特点,并且认为这是公平和公开的基础;第三,有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竞技体育缺乏真实性或可能无意义,它只是游戏的一个突出表现;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竞技体育不再象游戏和娱乐,而是充满了功利。也具有严肃性或教育性。
从竞技体育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及发展过程来看,竞技体育具有主体比较性,身体活动性,规则制约性,竞争公正、公开性,社会承认性五个特点。
(1)主体比较性
竞技体育是人的一种以专门性身体活动为主的社会文化形式。它的突出特征是主体比较性:第一,强调竞技体育中人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是在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萌发、渐显和明确的,从历史上看,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在原始狩猎时期,人类与自然界实现了最初的分化,主客体的分野尚不清楚,呈现出一种混沌状态,主体的形式是以血缘关系构成的人群共同体来表现的,是自然型的自我。此时,人的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是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作为生产劳动主要形式的跑、跳、投掷等技能也是在一种模糊、散漫、朦胧的自我意识支配下,成为早期的教育形式并具有了身体教育的萌芽。同时,在这一阶段,由人的身心需要而产生的“嬉戏”行为,也是朦胧主体意识的一种反映。此外,自然界种种现象在早期人类混沌型的意识中得不到解释,为了使自己的疑虑得到满意的解释,在长期发展中的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原始祭礼填补了早期人类的精神空白,主体以外的东西与主体意识是混沌地联系在一起的。到了农业——自然经济时代,人开始把自己与动物和神进行比较,探求自身的规定性,试图了解自己在宇宙万物中的地位和价值。此时的主体形式是以血缘宗法关系和等级制构成的人群集合体。个体的自我实现、行为导向都是趋向于群体。人们的一切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和解决人们的生存需要和归属安全需要。人开始从自然型的自我向社会型的自我转变。人们较为明确的确立了自己的主体地位,人类的主体性有了较大的发展。此时,从原始祭礼赛会发展而来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成为早期竞技体育的代表形式。虽然人以主体的身份参加竞赛,体现出一定的主体性,但是早期这种祭神活动运动会的主体仍然是宙斯——人们想象中的众神之神。而且,其主体也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只有纯希腊血统的希腊人并且是从未受过任何刑罚的自由男子,才能参加赛会,这就排除了其他民族的人,排除了奴隶,排除了妇女,反映出这一时期竞技体育主体的狭隘性。当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商品社会阶段,人的本质力量有极大的发展和提升。人对自然的征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此时,作为个体人的价值被日益重视,并且在强调主体意识的觉醒、超人思想、强者思想、自我主宰、自我创造等个体主体性的基础上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即发展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主体与客体的严重对立,人要为自然立法,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你死我活的竞争,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异化现象。在这一阶段,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为典型代表的现代竞技体育,明确地呈现出人们所追求的主体性特征,它强调通过公平的、公开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体育活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在增强人的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尊严的和平社会。所以,竞技体育的特点首先应该是人的主体性活动。第二,竞技体育的比较性。竞技体育活动是人的主体性活动,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这种活动与文学、艺术等文化活动相比有其明显的不同,竞技体育的突出表现是主体间的相互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认为:比较是竞技体育的存在方式。竞技体育的历史发展证明了这个问题。竞技体育是人的一种活动形式,这种活动以各种主体间的比较作为根本特征,以客观的时间、空间、数量和主观的分数等形式来评定效果和次序,区分出胜负优劣,激励人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精神,最终实现生命价值的追求。试想,如果没有了主体间的这种比较,竞争将不复存在,竞技体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正如物质是世界的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量是质的存在方式一样,比较是竞技体育的存在方式。
(2)身体活动性
竞技体育是人的一种活动,这种人的活动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现实世界中,活动是人存在的方式。人们是通过各种活动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的,人所进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对象性活动,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并且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动态系统。“人的活动方式乃是人的活动的稳定的、主导性的形式,是在众多可能的形式中所作的相对优化的选择。”人的活动有多种方式,从横向的、共时态的方面看,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人的活动方式有着各自的层次结构:在宏观层次上,以主体的活动范围为划分依据,可以有个体活动方式、群体活动方式、社会活动方式、人类活动方式;如果从人的活动领域划分,则有物质活动方式和精神活动方式、实践活动方式和认识活动方式。在具体层次上,可以有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审美方式、管理方式等等。而这些活动方式的发生都是建立在人的身体活动基础之上的,即便是精神活动方式、认识活动方式等也是人身体的一个部分——大脑的活动,并且其结果也以身体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竞技体育作为人的活动的一种形式,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以身体的专门性活动为主要形式,这种专门性活动与其它活动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内容和目的上,竞技体育的身体活动内容多取自于生产或生活中的原型,经过选择、提炼和升华,成为人们共同认可和接受的社会文化内容。竞技体育的身体活动所具有的最突出之处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体力、智力及心理能力。竞技体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身体活动的形式发展人的身体,通过比较的形式发展人的竞争精神,通过规则的形式规范人的行为、发展人的道德。
(3)规则制约性
为了使社会生活有序发展,人们希望通过各种规范,调整人的行为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于是以法律为突出代表的社会规范不断地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控制、调节社会生活的有效手段。竞技体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明确的规则,通过规则来制约竞技体育主体的行为,追求人类活动的理想化目标。因为竞技体育是主体之间的比较,所以,若没有相应的规则对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往往使比较无法确定胜负,甚至可能出现无道德竞争的现象,其结果也难以被社会所承认。因此,如果没有规则,就不可能有人类理性所需要的竞争,竞技体育所追求的公平、公正的理想化境界也就不可能实现。竞技体育所执行的规范和规则是人类理性的约定和公正追求的缩影,也是人类社会生活规范化、法律化的“预演”。
(4)竞争公开、公正性
竞技体育之所以在现代社会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原因之一就是竞技体育活动具有公开、公正竞争的特点。从公开竞争来看,竞技体育的发展,在内容体系上经历了一个从封闭型——区域型——扩散型——全球型的过程;在组织上则形成个体参与、群体参与、社会参与的方式;在表现上则以公开竞争作为特有形式。这种公开竞争包括许多具体的形式,从古代封闭型的各民族的原始祭礼赛会到区域型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近代竞技运动项目的形成并以起源地为中心向周边及全球扩散的过程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不同时期的竞技体育都以公开竞争的形式来表现,推动了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现代化传播手段的日臻发达,现代竞技体育的这种公开性在面对全人类的目标上已经没有了滞后期,例如,卫星通讯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各种竞赛活动几乎与之同步的、无一遗漏的公开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因此,无论是什么形式的竞技体育活动,其公开性都使竞技体育具有了一种无可比拟的透明度,表达了竞技体育面对全社会成员的影响力和穿透力。公平竞争是竞技体育的追求,公正性则是竞技体育实现公平并赖以存在的基本要素。公正性与规则的制约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规则的公正性是竞技体育公正表现的前提。公正的规则具有平等性、协调性、严密性和可操作性的特征,竞技体育的公正性就是这几个特征的集合。竞技体育体现公正性的特点,是因为竞技体育主体之间的比较有许多外在的影响因素,需要以公正的、统一的规范和规则对不同竞技主体的活动进行肯定、限定或否定,从而在竞技活动中对于各主体的竞技行为和结果予以公正的、符合实际的评判和认定。
(5)社会承认性
社会承认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竞技体育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获得社会的承认;一是竞技体育的比较结果获得社会的承认。首先,竞技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萌发于人们生产劳动的进步,奠基于日常生活的嬉戏,丰富于宗教目的的祭礼,发展于不同文化的交流。虽然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竞技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但是由于竞技体育的内容和形式来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在与人们形成价值关系的基础上,对于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价值效应,所以,竞技体育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为人们所接受,也为社会所承认。第二,竞技体育的比较结果获得社会的承认。竞技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层面,人们参加竞技体育活动,接受其规则的制约,在公开和公正的平等比较条件下,努力争取挑战极限和超越自我的胜利。由于竞技体育的规则制约性、公开和公正性的特点,竞技体育的活动结果具有准确性和可接受性,在社会范围内获得承认。如果违背了规则及公正性的要求,其比较结果社会将不予承认。短跑运动员多诺万·贝利在汉城奥运会上服用兴奋剂,违反了规则,因此,虽打破世界纪录,也不被社会所承认。
竞技体育的特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变化的,人们对于竞技体育特点的认识也是逐渐完善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下,竞技体育在形式上有两个方面的特殊变化:一是以操纵机械类的比较形式增多,如“F—1”赛车、摩托艇等;一是出现了人主体和非人对象之间的比较,如卡斯帕罗夫与电脑“深蓝”的比较。但是从本质上分析,第一类变化是人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情况下,随着工具的改进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产生的新的竞技比较形式,从根本上还是主体人之间的比较。而第二类变化则要复杂一些,以后是否会出现新的变化,有待于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和研究。这些变化在内容上丰富了竞技体育,而比较仍是其根本的特征,并体现出竞技体育对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价值。
三、竞技体育内容划分简述
竞技体育活动作为竞技参加者个人间、群体间、民族间、国家间“对话”的一种方式,其活动内容及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因此,有不同的划分形式。
从竞技体育的社会性意义进行划分 北京体育大学卢元镇教授在《中国体育社会学》一书中将竞技体育划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非正规竞技体育。这是一种参加者为了娱乐健身而进行的游戏性的身体活动,其活动有一定的规则指导,但某些条款是由参加者临时协商制定的。这类竞技活动特点是组织松散,不一定有裁判,不一定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多数参加者并不刻意追求高超的运动技术或达到很高的竞技水平;第二类,组织化的竞技体育。组织化的竞技体育首先应当有一个基本的组织存在,这个组织负责为参加者提供训练和竞赛的机会及必要的场地器材和设备,在竞技体育的基本宗旨和业余原则的指导下,保障竞技活动的顺利进行,维护参加者的合法权益;第三类,商业竞技体育。自身具有非正规竞技体育和组织化竞技体育的基本要素,但已被某些商业目的和企业文化目的所控制,这种竞技体育是一种商业行业,或者是一种强权政治的延伸。这种竞技体育具有高度组织化的特征,参与者被人为的分割成对立的利益群体。
从竞技体育活动中动力的使用方式进行划分 韩丹先生曾有以下划分论述:第一,以竞技者自身的自然力为动力,不使用任何中介物的纯粹自身能力和技巧的运动竞技形式。包括竞技者徒手的空间运动,竞技者利用自身动力和技巧与动物进行的徒手格斗,竞技者利用自身动力和技巧的相互间的对抗;第二,竞技者以自身自然动力驱动肢体使用或操纵一些简单的工具所进行的运动竞技。包括竞技者以自身动力和技巧使用简单的中介器材进行的运动竞技,竞技者以自身动力和技巧使用一种特殊工具即武器进行的竞技,竞技者个人或集体以自身动力和技巧进行的球技竞技;第三,竞技者利用简单器械以节省自身动力并发挥其最大效能的竞技活动;第四,竞技者利用自然动力的技巧竞技项目;第五,竞技者完全利用机械动力并通过机械的运动效能进行的竞技活动。
从物质运动形式进行划分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李力研先生在将体育科学与运动项目进行对应排列,并用恩格斯的运动形式理论简述体育科研的应用程度时,曾把竞技体育中的运动形式作出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社会的五种划分。
从竞技体育活动中项目的属性进行划分 北京体育大学田麦久教授在其著名的项群训练理论中,根据竞技运动项目的多方面属性提出了分类的七个标准,并从参加竞技体育活动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以及运动成绩的评定三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提出了竞技运动项目的三种主要分类体系:第一类,以运动项目所需运动能力的主导因素为依据,将竞技体育中所有的运动项目首先划分为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两大类,继而以各项目体能和技能的主要表现形式或特征为二级分类标准,把体能主导类项目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及耐力性三个亚类;把技能主导类项目分为表现难美性、表现准确性、同场对抗性、隔网对抗性及格斗对抗性五个亚类。第二类,根据动作结构的组成形式,首先将所有竞技项目划分为单一动作结构、多元动作结构及多项组合结构三大类,然后以各类动作的组合形式为二级分类标准,将单一动作结构类再划分为非周期性、周期性及混合性三个亚类,将多元动作结构再划分为固定组合和变异组合两个亚类,将多项组合结构类再划分为同属多项组合和异属多项组合两个亚类。第三类,根据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将竞技项目划分为测量类、评分类、命中类、制胜类和得分类五个大类。
从竞技体育中的运动竞赛的方式进行划分 北京体育大学王蒲博士将竞赛项目划分为竞争类竞赛项目和对抗类竞赛项目两大类。在竞争类竞赛项目中又分为时间竞争类项目、距离竞争类项目、重量竞争类项目和分数竞争类项目四个子类;在对抗类竞赛项目中又将其分为个体对抗类项目、偶体对抗类项目、集体对抗类项目和团体对抗类项目四个子类。
另外,还有依据竞技体育活动参加人数或队数的多寡进行划分的方式。第一类,每次一队(人)上场表演的项目,以间接比较法决定胜负;第二类,每次二队(人)上场,用直接比较法决定胜负的项目;第三类,每次多队(人)同时比赛的项目,用直接比较法且一次能比出多队(人)间的差级顺序。还有的研究者以竞技体育中竞技比赛的方式为依据,进行运动项目内容的分类,提出了交锋式、创纪录式、演技式及争先式的分类方法。此外,还有研究者根据竞技体育的活动空间将其划分为陆上、水上、冰上、空中四类。
对竞技体育内容进行划分的目的或在于探索内部因素的结构联系,或在于描述不同内容的表现形式,或在于研究活动过程的变化规律。人们是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进行竞技体育活动的,因此,从主体需要及满足的角度将竞技体育划分为挑战极限类,教育教养类,健康娱乐类,文化审美类,商业运作类。
(1)挑战极限类
首先,这类活动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在大多数人公认的基础上,成为具有严格程序和规范的竞技体育活动形式,其特点是参加者在追求竞争制胜目的的过程中,以不断取得的新成绩来表现人类主体挑战各种运动极限的创造力和崇高理想。人体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的生命现象。具有文化特征的人及其活动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根本标志之一。由于文化的反原生态和反自然的性质,决定了文化与自然的矛盾与冲突永远无处不在,这种冲突最集中的形式正是竞技体育。竞技体育选择了主体与客体、自然与文化在一个不可分割的同一体中来展开这种冲突、碰撞与决战。在竞技体育中,人所面临的要去征服和改造的自然并不是外在于人的那个广大的自然天地,而恰恰是人自身的机体这个自然。冲突与创造、成功与失败都在这一个胴体中来完成,来体现。竞技体育以最集中、最强烈、最壮观的形式凸现出人自身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这样一对哲学范畴,既是自然又是文化这样一对文化学范畴,既是成功又是失败这样一对历史启示。在竞技体育中,具有社会性、创造性、主体性、文化性的人永远处于对外在自然和自身能力的超越意向的冲动中,产生一种挑战极限的永恒冲力。但是,人也永远面对着一个类的障碍,就是主体要不断超越的人的身体。从生物学、生理学、体质人类学的角度看,人的自然之躯虽然在进化中不断地改善与发展,但必然的、也是历史的在许多方面受到内部结构、机能及外在自然条件的某些限制。这就是说,人的自然之躯在以自体运动的方式展现时,必然会囿于某些内部极限和外部条件的综合制约,如跳跃高度和远度的极限,肢体灵活性的极限,奔跑速度的极限,力量爆发的极限,耐久力的极限以及所用工具的条件等等。而另一方面,作为主体的人、文化的人、社会的人却从来不肯在这些极限面前低头服输。人总是顽强地、执着地、一次又一次地向着这些极限冲刺,从而表现出一种类的超越。“更快、更高、更强”这句标志着奥林匹克精神的口号,反映的正是竞技体育的本质和灵魂。在人的面前,极限与其说是一种客观的自然范畴,不如说是一种历史的尺度。并且这种尺度总是处于被不断超越的可能之中。在人看来,极限也只是一个相对的界线,它是可以被不断突破的。竞技体育中各种纪录的不断被刷新,表明了在竞技体育中人们强烈追求的伟大目标就是要将“极限”这个自然的象征符号转换成一个文化的象征符号,表现人类超越自我的精神,这是竞技体育的本性,也是竞技体育所蕴涵的文化精神的本质。
(2)教育教养类
竞技体育早期的形式之一表现在教育和教养方面,在针对劳动和军事活动等职业实用性身体训练中,竞技体育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现代,竞技体育活动内容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教育系统中,成为培养青少年意志品质和现代精神的有效手段,以满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其特点是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形式,充分利用竞技的手段和方法,发展参与者的身体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意识,并在竞技活动中养成尊重对手、遵守规范等良好的道德风范。
(3)健康娱乐类
随着竞技体育活动的普及,大批不同兴趣、不同训练水平、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不同职业的人们积极的参与到竞技体育活动中来。针对社会不同层面的个体的不同需要及满足的条件,竞技体育中对于纯竞技活动的典型成绩追求产生了分化和变异,而维持个体具体的生活标准以及健康娱乐的特性成为主要的内容,以保持身体状况,保持训练程度,保持健康效果并达到调节情感,激发精神,扩大交往等效果。其特点是活动并不一定有严密的组织和程序,规范相对比较灵活,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主要满足参加者对于健康身体及娱乐身心的需要。
(4)文化审美类
几乎对于所有人来说,竞技体育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原因在于那日常生活活动中并不常见的激动人心的壮观场面和精彩时刻。竞技体育充满活力和情感的观赏效果通过它的本质特征,即富有激情和智慧的比较和对抗、具有唯美意识的表演和表现、体现公平的规范和操作来表达。竞技体育活动具有创造力的本质,反映在它的基本特点中,特别是在比赛中最高地且和谐地表现人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素质时,同样也指诚实地、勇敢地、不妥协地争取胜利的真正的美,动作形式的完美,以及符合美学要求的运动比赛环境的吸引性和符合于美学标准的其他方面。竞技体育的美学吸引性和文化共融性使它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文化审美对象。竞技体育的观赏队伍不断的在扩大,在大众传播媒介的高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运用中,真正的具有了世界规模。如1994年世界杯足球赛的观众就已经达到了320亿人次。竞技体育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情感世界的社会活动,成为人们所追求的对和平理想的祈祷仪式,或表达象征性意义的文化融合。竞技体育把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美的感受和欣赏中,追求主体的道德升华。
(5)商业运作类
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衍生出一个以竞技活动作为生活活动的社会群体,这就是职业运动员,在他们的生活道路上,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竞技活动占据了他们生活方式的主要地位,成为他们花费活动力的主要领域,也成为他们满足生活需要的主要生存手段。以商业运作手段进行竞技体育活动的方式成为现代的一种社会活动。这类竞技体育活动的特点是按照在竞技观赏基础上获得利润、贸易、盈利活动的规律,广泛介入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满足商业运作的需要。作为具有巨大利润的表演职业,竞技体育目前已成为社会产业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
竞技体育是一个整体,分类只是依据其内部的成分及外部的表现形式做理论上的认识。在实践中,竞技体育的各种表现形式及体现的价值实际上是交叉的、互融的和共存的,可以在某一竞技体育的具体活动中同时表现出多种形式的运作和不同目的的实现。
四、竞技体育组成因素的简要分析
一般认为:竞技体育由四大部分组成:竞技运动项目;竞技运动训练;竞技运动竞赛;竞技运动的场地、器材、设备。以这四个部分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因素,其认识是以竞技体育的外在表现为前提的,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根本的一点是没有突出作为主体的人。要全面地论述竞技体育的组成因素,最主要的前提应该以人为出发点,最重要的内容是人的专门性活动。从竞技体育的整体和特点来分析,竞技体育组成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图3-1)
图3-1 竞技体育构成因素
竞技体育主体:以个体形式和群体形式出现的主体人,是竞技体育的主要组成因素。这里又包含两种表现形式:第一是作为参加竞技体育训练活动的训练主体,包括运动员和教练员;第二类是参加竞技体育竞赛活动的竞争主体。
竞技体育客体:由竞技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物质条件组成。竞技体育活动是竞技体育客体的重要组成因素,竞技体育活动包括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构成形式两个部分。竞技体育以一种专门化的人的身体活动为主要内容,这就是运动训练活动和运动竞赛活动,竞技体育活动的构成形式则是指所有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场地、器材、设备等物质是竞技体育组成因素的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