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GIS的体育场地规划研究
- 王雷著
- 5字
- 2020-06-24 19:29:20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高水平竞技体育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体育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国际间的体育交往,能够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团结、友谊、进步”。当今世界,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其中就包括体育需求。而且随着经济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高,群众对强身健体的需求越强烈,对欣赏高水平竞技比赛的需求也就越高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这就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观点,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要讲话中对体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于月1日在北京市考察奥运会工程建设时的讲话中指出:“举办奥运会,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是全国的一件大事。”“我们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把奥运会办好,以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奋斗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党中央对体育事业的亲切关怀、高度重视使我们倍受教育和鼓舞,是我们搞好体育工作的巨大精神动力。体育决不仅仅是单纯的比赛活动,也是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回良玉副总理2007年10月15日在上海世界特殊奥运会组委会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人类历史舞台上,体育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联度越来越大,成为蔚为壮观的文明现象。体育是一种实力,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是一种文化,已经成为继音乐之后又一种世界通行的语言,人们通过体育来沟通和了解各地的文化,甚至把它作为评判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进步快慢、国民素质高低的重要窗口;体育也是一种艺术,可以使人的力量得到体现、潜力得到发挥,使人有更高的希望和追求,使我们得到美的享受和生活乐趣;体育更是一种精神,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甚至是无可替代的作用。重视体育、发展体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发展体育事业目的不仅在于推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活动,更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的具体体现,是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的重要实践。对于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0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承前启后的五年。首先,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更加迫切,体育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显著;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对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2008年奥运会是中国体育发展与改革难得的历史机遇,将对我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各项工作带来深刻而全面的影响,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做好“十一五”时期的体育工作,将为我国体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使我国体育事业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为此,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了《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以及《群众体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竞技体育“十一五”发展规划》,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具体部署。
《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和《群众体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强城乡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提高国有体育设施开放程度。到2010年,力争人均体育设施场地面积达到1.40平方米,其中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达到0.18~0.20平方米。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社区和农村村镇的经济实用型公共体育设施有明显增加。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重点扶持、资助以村为主体的农村基层公共体育设施。体育系统体育场地开放率达到85 %以上,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率达到43 %以上,使群众身边的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程度有明显增加,群众体育健身设施严重短缺问题得到缓解。积极探索体育设施建设和使用的新模式,充分利用城镇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和适宜的自然条件开辟体育健身设施。
从2006年到2010年的“十一五”时期,是北京体育事业贯彻执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体育多元化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重要时期;是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为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作出体育特殊贡献的历史机遇期;是把北京这座奥运会举办城市建成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体育发展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将对“十五”期间配建的4 195处全民健身工程进行更新,新建180处专项全民健身场地,20处奥运场馆周边全民健身景观工程;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各区县区域功能的定位,在崇文、宣武、朝阳、海淀、石景山、顺义、昌平、密云等地区,逐步形成以体育特色为主,体育企业相对集中,体育经营规模较大,融健身、休闲、娱乐、观赏、旅游、购物为一体的体育休闲产业中心区域,重点扶持崇文区龙潭湖体育产业园、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和石景山“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CRD)体育产业区域的建设。探索体育休闲业与文化、旅游、信息、媒体、商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结合的有效途径,突出体育特色,做大做强北京体育服务业。
在体育设施方面着力提出,“十一五”时期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促进城镇与乡村、区域与区域、竞技体育设施与群众体育设施、公益性体育设施与经营性体育设施的均衡配置,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多样、设施配套、运营高效、服务完备的体育设施保障体系。到2010年,要形成市、区县、街道三级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体系,从市体育彩票公益金中补助资金1.5亿元,重点完成区县体育中心建设,按配套标准建设区县级体育中心达到20个,切实加强新城、公共体育设施用地规划和建设工作。到2020年,实现公共体育设施用地人均0.6~0.7平方米的目标;严格执行《北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社区体育设施争取逐步达到人均0.3平方米;学校体育用地按照市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各级各类学校标准执行;逐步建设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训练、文化教育、科研、医疗一体化的竞技体育训练基地,完成大兴芦城和丰台木樨园两大市级竞技体育训练基地基本建设,全面投入运营;规划新建公共体育设施,要结合城市景观建设和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推进体育设施园林化,建设以体育为特色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综合竞技体育、军事体育、体育文化和体育教育功能,纳入国家开展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培训体系;按照北京奥组委对奥运场馆和辅助场馆的建设、改造、运营和赛后利用的要求,发挥北京体育场馆协会的作用,围绕奥运会赛事任务,协助北京奥组委为奥运会提供高质量的场馆服务和保障。
因此,作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如何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妥善利用体育场地将是摆在我国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1.1.2 城市规划发展的要求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对城市规划的认识可以从学科意义和实践行为两个方面加以把握。从学科意义上看,城市规划是这样一个过程,它通过确定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步骤和行动纲领,并据以对社会实践进行调控,从而引导城市的健康发展。城市规划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对城市空间,尤其是土地使用的分配和安排来实现。从实践行为上看,城市规划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的背景及其发展过程中运作的。现代城市规划的兴起与公共政策、公共干预密切相关,城市规划表现为一种政策行为。根据现代行政法制的原则,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各项行为都要有法律的授权,并依法施行管理。
城市是国家或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城市规划是引导和控制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是引导和管理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
无论从世界各国,还是从中国建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情况来看,城市规划均被作为重要的政府职能。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规划体现了政府指导和管理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导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政治和行政体制的改革,城市政府职能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直接干预和管理经济,逐步转变为政策制定和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城市规划在政府职能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城市规划以其高度的综合性、战略性、政策性和特有的实施管理手段,优化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协调各项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有效提供公共服务,整合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从而为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维护城市整体和公共利益等方面,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城市规划日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引导、调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我们有效抑制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从容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变化,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更为重要的是,党中央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为此,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各级地方政府,纷纷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科学的规划。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 ~2010年)》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指出,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按照国家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总体部署,第一阶段,全面推进首都各项工作,努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力争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第三阶段,到2050年左右,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1]
预计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 %以内。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北京市城镇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600万人左右,占全市人口的比例为90 %左右。考虑到影响城市人口集聚的多方面因素及其不确定性,为适应首都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根据对城市实际发展速度的动态监测,适时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空间布局,积极应对各种发展状况,始终保持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调控作用,统筹人口、资源与环境,实现协调发展。2020年,北京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65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5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约77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92平方米;新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约64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12平方米;镇及城镇组团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约212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
同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也指出,在体育领域,北京市将以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为目标,逐步完善以行政区域、街道(乡镇)及社区为基础的公共体育设施、竞技体育设施、社区体育设施配套体系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全民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产业等方面的要求,形成多元化的体育健身资源保障体系,引导和促进体育的产业化经营;逐步建设具有国内一流的训练、教育、科研、医疗一体化的竞技体育基地;继续增加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建设功能完备、风格多样、布局合理的群众健身设施,形成群众体育组织健全、活动普及、设施完备的新格局。加强新城和边缘集团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实现人均0.6~0.7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用地的目标;努力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设施,坚持各级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社会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指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区县功能定位相结合,与人口变动和产业布局调整相结合,按照“规划总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原则,构建起面向基层、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格局。要严格控制大型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奥运体育设施,严格控制大型体育设施建设;稳定高等教育规模,严格控制高等教育设施建设;优化空间布局,严格控制中心城区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公安政法和社会福利等大型设施的规模扩张,中心城区的中心地区政府原则上不再新举办各级学校、医院;要科学规划社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科学制定、严格执行社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用地和建设标准。按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新建设施相结合、设施改造与功能提升相结合、区域功能适度集中与基本服务网点均衡分布相结合、设施布局与居住布局相结合的原则,建设分布均匀,便捷可及,功能完善,社会化运营,居民参与管理,与市、区县两级设施有效联通的社区服务设施,大力推进社会公共服务的网格化建设,形成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坚实“网底”;实现城乡功能社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配建率100 %,加强群众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全民健身辅导站总数达到4 700个,新建专项全民健身场地180处,完善区县级体育中心和乡镇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因此,在北京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如此庞大的城市,如何做好包括体育场地在内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将是摆在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基于GIS的体育场地规划系统将妥善解决人口基数庞大与城市建设用地不足,整合城市布局与维护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群众体育需求与城市体育设施缺乏之间的矛盾。
1.1.3 举办北京奥运会的要求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人、华侨及国际友人的热情支持下,经过不懈的努力,2001年7月13日,北京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承办权,为北京乃至全国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强大动力。从现在起,北京市将进入一个以筹办奥运为特色的加速发展时期,对顺利完成“十五”计划,实现首都“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了兑现承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奥运会的承诺,指导和统筹奥运会的各项筹办工作,与《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体育发展规划》相配套的是,针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制定了《奥运行动规划》及其配套专项规划。
《文化环境建设专项规划》指出,要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综合开发利用既有文化设施,精心设计和建设一批功能完备、风格多样、布局均衡的文化设施,不断满足市民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类群众健身体育场地,到2008年,所有街道居委会和80 %的乡镇建有“全民健身工程”场地设施。人均公有体育设施面积由目前的0.9平方米提高到 1.11平方米。完善区县体育中心所属体育场(馆)、游泳场(馆)等训练场地及配套设施。加强居住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落实建设用地。居住区公共体育设施工程与居住区主体工程要同步规划建设、同期交付使用。对已建成的未达标的居住区,要在2008年前达到配套建设指标。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建设,解决好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指出,奥运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尤其要做好奥运场馆的规划选址、能源清洁、环保交通、绿色交通、交通整洁、资源保护、废物管理、植树绿化、使用绿色产品和清洁技术、清洁施工、加强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等工作。比赛线路和场馆选址符合城市规划的体育和文化设施用地范围,避开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规划奥林匹克公园内文化遗产在奥林匹克公园建设时将予保留并妥善保护,公园建成后使文物周围环境大大改善,充分利用当地景观设计建设奥运设施,开展奥运建设和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这是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对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的要求。
《科技奥运建设专项规划》提出要坚持“以科技助奥运,以奥运促科技”的方针,从奥运需求出发,组织全国科技力量,集成全国科技成果,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将北京奥运会办成一届高科技含量的体育盛会。同时,以奥运为契机,提高北京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促进北京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反映在奥运场馆建设与规划上,就是要通过最新技术集成,使奥运村、奥运场馆等建筑设施成为体现绿色、科技、人文三大奥运理念的标志性示范工程;要重点开展智能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示范工程;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开发与示范应用;新型建筑材料开发应用;场馆局部控温技术开发应用;太阳能光电光热技术开发应用;场馆灯光一致性技术开发应用;超深基础支护技术、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技术、施工降水保护(利用)技术、建筑废渣利用综合技术开发等。
《数字奥运建设专项规划》则指出,“数字奥运”是“科技奥运”的时代特征,是“人文奥运”的弘扬手段,是“绿色奥运”的重要支撑。“数字奥运”的总体目标是:保障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出色举办,建立以人为本、个性化、符合国际惯例、体现中国特色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加速“数字北京”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展示中国信息化水平和成就。其形象目标是:基本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奥运相关场所,都能够安全、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取可支付得起的、丰富的、多语言智能化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反映在体育场馆建设上,就是要根据奥运场馆设施的使用需求,建立场馆建设与运行支持信息系统,针对性地制定场馆设施智能化标准和规范,提高场馆智能化水平,统一规划场馆内的综合布线系统,建设场馆综合监视系统,对场馆内关键设施进行集中、可视化的协同监管,重点推进场馆三维仿真信息系统建设,为领导指挥决策、各部门协同工作、全民参与提供服务;要建设以多功能综合应用为目标的奥运综合信息枢纽,为各类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指挥决策提供支持和保障,奥运会后,可作为国家和北京市重大活动的指挥中心和“数字北京”的信息化管理中心等继续使用。这就从数字化、智能化的角度为体育场馆的规划与建设提出基本要求。
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我国21世纪的一件大事,是中华民族的盛事,是首都现代化进程中难得的历史机遇,对我国国民经济将产生巨大的影响。纵观历年奥运会主办国,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一直是现代大型体育赛事的一个楷模,然而直到今日,悉尼依旧在为奥运会“还债”,大量场馆闲置甚至废弃,有的主体育馆已经长满荒草,更有甚者已经有部分场馆开始进行拆除卖废旧建筑材料了。雅典奥运会会场的后期使用也已出现了麻烦,许多希腊人担心这些场馆会因为长期废弃不用导致管理混乱而最终成为一片废墟。虽采取了委托公司经营、限期买断使用、俱乐部会员制等灵活多样的经营形式,但收效甚微。为此,年后的北京如何解决奥运场馆的有效利用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众多0028学者积极思考的问题。对后奥运时期体育场馆及周边配套设施进行适时、富有前瞻性的规划,对提高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率、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对体育场馆周边地域的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进行统一计算机管理,能更科学地考虑和利用城市现有资源,使之和首都城市发展,社区规划和市民需求结合得更紧。
1.1.4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网络更加普及并日趋融合。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互联网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效能、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信息化使现代战争形态发生重大变化,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内容。全球数字鸿沟呈现扩大趋势,发展失衡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目标更加清晰,正在出现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趋向;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主动迎接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力争跟上时代潮流。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20世纪90年代,相继启动了以金关、金卡和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1997年,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五”期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对信息化发展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作出了推行电子政务、振兴软件产业、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一系列重要决策。各地区各部门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不断开拓进取,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实现了信息网络跨越式发展,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稳步上升;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效果日渐显著;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要进展;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逐步加强;信息化基础工作进一步改善。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化应用、务求实效,面向市场、立足创新,军民结合、安全可靠。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而基于GIS技术的体育场地规划则是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表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建立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统规划体育场地,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节约资源、能源和提高效益的作用,发挥信息流对人员流、物质流和资金流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关于体育场地的研究
目前关于体育场地经营管理问题已成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各种大型体育赛事不断举办,对大型体育场地的使用需求越来越高;各地政府也不断投入资金,建设符合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运动需求的各类体育场馆。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场馆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已成为摆在各类场馆主管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学者们对于大型体育场馆的定义、现状、资产性质、管理体制、发展趋势、经营管理策略、赛后利用等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罗普磷(2003)将体育娱乐场馆定义为:为满足社会广大群众通过运动所带来的身心健康的需求而新建或改建的提供有偿性体育娱乐运动与休闲健身服务为主、相关性服务为辅的综合性体育场馆。[2]
对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首先应明确体育场馆的资产性质及其管理体制。张岩(2004)对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性质进行辨析,认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的资产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公共体育场馆提供的物品从事实存在和规范要求两方面来判断,大多数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3]因此,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属体育事业单位。
雷敏(2003)对转型期国有体育场馆的产权制度进行了探讨,提出应根据国有体育场馆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改革,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体育场馆宜选择国有国营的产权模式,自然垄断国有体育场馆宜选择国有国控的产权模式,竞争性大型国有体育场馆宜进行股份制改造,竞争性国有中小型体育场馆宜完全放开。[4]
李明(2003)认为,公共体育场馆应该是由各级体育部门负责经营管理的一种“国有资产”,而不宜视作体育部门中的一级“事业单位”。[5]资产的经济性质是经营,企业化经营是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公共体育场馆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认清其资产性质,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公共体育场馆资产经营机制,盘活公共体育场馆这部分国有资产,使之走出目前所处的困境,是体育场馆改革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公共体育场馆改革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转变观念、理顺关系;内联外引、逐步脱钩;自主经营、快速发展。
毕红星(2002)认为,应采用静态计算方法和动态计算方法对投资效果系数、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年平均投资成本、营运成本、残值占用资金利息等数据进行测算,科学确定体育场馆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决策,把有限的资金管好用活,把好投资决策关,避免经营决策失误。[6]
喻小红(2005)认为,体育产业被称为21世纪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强有力的新的增长点。[7]如何抓住机遇,促进体育场馆产业化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议题。体育场馆要实现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正视对外开放力度不够、场馆收费偏高、产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宜采取构建合理体育产业空间布局,积极对外开放,大力开发体育场馆旅游文化功能,建立健全法规体系等对策和措施。
张大超(2004)通过系统地研究国外大型体育设施的先进管理理念、经营模式及发展动向,并与我国体育场馆管理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剖析了目前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注重城镇体育场馆建设,忽视农村体育场馆建设投资;注重场馆设施建设投资,忽视体育场馆建成后的管理、开发利用;注重竞技体育场馆建设,忽视大众体育场馆建设;体育场馆管理的“专业化”问题简单化。认为我国体育场馆建设应本着长远规划与实际需要相结合、综合大型场馆与简易小型场地相结合、人口密度与行政区域划分相结合的原则去构建我国体育场馆发展蓝图。[8]
张鲲(2000)认为,当前我国体育场馆具有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辐射、城市中心向郊区(县)发展、同一城市的大型场馆由分散化向集中化发展、同一城市的中小型场馆向社区方向发展的建设趋势,必须走产业化方向发展的道路。[9]
现阶段我国的体育场馆数量庞大,经营管理各具特色,但许多大型体育场馆存在资金回笼慢、经济效益差等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现状,并提出改善的对策。
郭惠平(2005)认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体制转轨基本完成,经营模式多种并存,资源配置基本合理,经营效益明显转好。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体制陈旧,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场馆自身经营条件差,主副业方向不明,体育经济政策法规滞后,场馆经营包袱沉重,经营管理人才量少质低,体育市场容量小和消费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做到:突破传统桎梏,树立“资产”观念;实施“脱勾”工程,引进资产运营机制;解放经营思想,树立市场观念;改变经营格局,借力改善条件;深化内部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打造体育经理阶层;完善体育经济政策,规范体育市场管理。[10]
韩开成(2005)通过对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情况的研究,发现制约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投资结构单一,设施利用效率不高,经营人才匮乏,营销手段缺乏创新,维修资金匮乏,缺乏优惠政策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模式,改革人事制度,完善用人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树立营销观念,创新营销手段等。[11]
大型体育场馆在体育赛事后的运营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历届奥运会等大型赛事场馆经营的经验教训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汤起宇(2004)对大型体育场馆赛后经营利用进行探讨,认为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度大,资金回收慢,后期管理复杂,维护费用高。建议强化体育场馆的功能目标,建立健全多功能建设,建立科学的服务质量体系,改进投资结构和管理方式,优化外界经济环境,扩大经营规模。[12]
宋文祖(2005)通过对十运会后南京体育场馆的研究,认为体育场馆运营在广义上包含了体育场馆建设、融资、场馆多功能设计和场馆的赛后运营与管理。应该走产业化、多元化的路子,争取社会多方投资来建设体育场馆,以项目法人招标或股份制,使体育场馆的产权多元化,采用冠名权的方式寻求社会的支持;体育场馆赛后宜采用专业管理团队进行经营管理的模式;体育场馆运营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利用,合理开发体育场馆自身及其与周围商业,提高使用率;联动行动,共同经营。[13]
大型体育场馆经济效益的提高要靠自身造血功能的加强,如何运用现代企业等管理模式进行自身的管理是主管部门和场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陈明(2004)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建立要以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入点,以体育场馆经营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以集约化经济为经营模式,以大型专业物业公司为管理实体,实现体育场馆的区域化和整体性综合经营管理。[14]
吴永宏(2005)认为,体育场馆是开展体育健身服务和竞赛表演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其提供的主要产品就是服务,它所提供的体育服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顾客的消费态度、水平和利益,进而影响体育场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衡量体育场馆服务质量的唯一标准——顾客的满意度为出发点,通过对目前我国体育场馆在服务质量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体育场馆服务质量应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意识,提高管理效率;制定将合实际的动态的服务质量标准,并形成完善的标准体系;发挥体育场馆管理者的作用;以顾客需求为关注焦点,加强沟通,增强顾客满意度。[15]
乔泽波(2005)认为,体育场馆实行星级酒店式管理模式的优势在于投资结构多元化;满足体育场馆功能的多元化需求,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有利于把握市场定位,发展项目创新,经营专业化;采用品牌营销策略,并利用品牌延伸产品,渗透市场等。应实现从制度型经营管理模式向人本型经营管理模式转变和从“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向“以现代营销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转变。[16]
韩开成(2005)认为,当前阻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营销创新的主要因素有营销创新观念缺乏、缺乏一个创新人才的培训机制、缺乏宽松的创新氛围、营销创新的方法不当、缺乏营销创新专项资金等。因此,大型体育场馆需要实现营销理念创新、营销服务创新、营销组织创新、营销组合策略创新,营销管理创新,以便改善其经营效果和效益。[17]
1.2.2 关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
地理信息技术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最近的40多年内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讯、交通运输、军事公安、水利电力、公共设施管理、农林牧业、统计、商业金融等几乎所有领域。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由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空间信息急剧增加,传统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城市管理的需要,地理信息技术成为现代城市管理、规划、科学决策的先进工具。
李慧玲(2001)认为,地理信息技术可以为生态保护规划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可以对生态区进行评估提供基本图,可以综合专业评估确定优先保护地区,可以分析核心物种所需要的最小栖息地和生态过程,进行栖息地完整性的分析,可以确定潜在的栖息地。还可以描述文学和社会经济数据之间的关系。[18]
李跃军(2001)提出,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信息服务和管理功能,所以应用范围广泛,它可以应用在交通管理的各个环节。在交通工程领域采用GIS技术和方法研究交通规划、交通建设、交通设施管理、交通运输管理及其相关的问题,与其他传统方法相比,有无可比拟的优点。[19]
黄非亚(2002)认为,旅游规划是从区域规划理论及管理科学理论衍生出来的,是具体区域围绕旅游发展这一专题进行布置、宏观调控的系统工程,有其纵向与横向的联系,是区域性规划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还是规划区旅游发展、观光资源开发等活动的指导和依据。[20]运用GIS技术可以实现旅游规划信息采集自动化、共享化、智能化,解决如游客预测、环境容量模型等众多具体的旅游规划问题,提高信息使用效率。
张光会(2002)认为,电信网络资源的管理一直以来是制约电信行业发展的瓶颈,其原因是信息量大、缺乏统一的管理,部分计算机设备的引用只能满足某些部门的要求,远不能达到高效、统一,与现代化电信事业发展的目标不相适应。以GIS技术为手段,建成一个覆盖市电信各处室和各市县局的智能化可视网络资源管理网络,提供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换,充分发挥电信系统的通讯优势,建立一个高效率的通讯网络资源的管理系统,为电信行业的施工管理和领导决策,以及网络资源的维护提供科学、安全、优质服务。[21]通过与GIS相结合,把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到电信领域,真正做到了网络资源管理的地图化、可视化,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界面。分布式网络系统的应用,还做到了数据的同步实时处理,符合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徐宗永(2004)指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采集、存储、管理、显示与应用功能及其他计算机硬、软件技术,使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土保持工作,特别是在土壤空间分布调查、土壤侵蚀量估算、土壤侵蚀时空模拟、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水土保持规划效果虚拟等研究中得到应用。研制开发了适用于土壤侵蚀及水土保持规划、管理的专业型GIS,随着组件软件技术的发展及GIS的二次开发,GIS将会在水土保持方面得到更多、更广泛的应用。[22]
龚宇(2005)认为,农业是对资源环境依赖性很强的产业。[23]温、光、水、土、肥等日益变化,复杂多样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时空的变异性。面对这一复杂系统产生的与地理属性有关的海量数据,特别是当前集约化、现代化,甚至是数字化农业背景下大量的空间数据,使得传统的数据管理系统与方法已暴露出其管理上的局限性。地理信息系统近年来发展迅速,其特有的空间信息管理与处理加工能力使各行各业都争相采用这一高新技术,开发和利用自己的信息资源,也为农业的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杨昆(2005)指出,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的恶化以及生态系统的破坏使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逐渐成为一个复杂而紧迫的问题。地理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手段,可以帮助政府和科技工作者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24]由于目前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逐步建设完善,GIS软件的逐渐成熟,遥感数据分辨率的提高,GPS接受设备的小型化和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全面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在自然保护区的研究、规划、建设、管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多和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中必备的科技手段。
张文宇(2002)认为,基于GIS的环境信息系统,可以生成和管理空间数据库,利用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模型,提供多种环境决策支持功能,并利用所提供的动态分段技术和栅格数据分析功能,与环境模型相结合,加强水、汽污染物扩散浓度分布图的动态、直观显示效果。[25] GIS的应用又使环境工作更科学、更准确、更直观地得以表现,使决策部门能够更全面、更有力地决策、指挥,同时也使公众更清楚、更明确自身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GIS应用于环境管理中可提供信息深加工的技术手段和决策支持,使环境保护事业迈向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崭新阶段。
胡晓抒(2004)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已逐渐应用于交通、农业、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管理等社会领城,最近它也被应用于卫生领域中的环境与疾病关系的研究。由于健康在很大程度上由环境因素决定,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建模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环境因素,以及医疗卫生系统之间的关系。地理信息系统在疾病研究、健康教育以及卫生项目的规划、监测和评估中,必定会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工具。
马龙龙(2004)指出,现阶段我国城市流通规划存在很多问题,如业态分布不合理,网点布局、物流规划不合理,流通布局缺乏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不协调等。而近几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空间规划、趋势分析、可视化演示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使得将其引入城市流通规划的条件已经成熟。[26]
1.2.3 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陈能(1999)分析认为,在节约能源、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提高绿化、美化城市、文明施工等现代化城市动态监测和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遥感信息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将发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技术的集成,将成为规划决策和管理的常规技术和规范化业务。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是现代化城市管理、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它是各类按地理参考系统建立的城市信息系统的总称,比如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城市综合减灾与预警系统、城市环境保护评估和城市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等等。[27]
陈硕(1996)认为,地理信息系统对城市规划有很大的帮助,可使城市规划由传统的用定性方法解决问题转换到用定量的手段去分析和处理问题,提高规划的深度、广度;[28]同时反过来,由于在城市规划中我们又产生了大量的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数据信息,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图、人口分布规划图、地下管网规划图等,这些是城市的基础信息,与人类的生存、地区的发展和进步密切相关,也是GIS所需要。因此,城市规划这方面发展对GIS来说也是重要的促进,双方是相辅相成的。
张勇(2005)认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由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空间信息急剧增加,传统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城市管理的需要,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成为现代城市管理、规划、科学决策的先进工具,所谓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城市GIS)就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城市系统中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映射到信息空间,建立城市现实地理环境的空间信息模型,构造一个与现实城市相对应的虚拟“数字城市”,为城市政府和企业的管理与决策及市民社会生活提供信息服务。[29]
吴建学(1997)认为,地理信息系统在规划领域的实施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互相调整适应的过程,即除规划界需要进行机构、人员、观念、行政管理、决策过程的一系列调整来适应地理信息系统之外,地理信息系统本身的重新设计也是极为重要的。[30]地理信息系统应针对规划领域的特定状态和条件,从系统设计和发展方面进行调整,使得系统能更适合规划界的实施和应用。只有通过这种两方面的互相调整、完善,成功实施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胡晓东(2005)认为,虽然计算机技术是使GIS从理想变为现实的关键技术,但人类经济、社会活动规模的扩大,空间移动性增强,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激化是GIS得到广泛应用的社会动力。显然,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必然和规划所面临的人文、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目前,GIS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优势领域,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与规划管理办公方面,并且已经在我国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城市规划管理领域的GIS技术应用建设,在今后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面对GIS技术引发的规划管理现代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必须把握这一挑战与契机,找准自身的任务与功能定位,围绕为规划相关城市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成果数据产品以及长期数据产品维护,通过与规划管理、基础测绘等部门的分工与合作,主动参与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浪潮。[31]
1.2.4 研究评述
从以上相关研究综述可以看出,当前对体育场地及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研究现状基本反映了当前我国体育场馆建设及城市规划的发展现状,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仍存在许多缺陷或不足。例如,体育场地规划的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体育事业及体育场地发展的实践,对我国体育场地规划的理论指导还需不断加强;对体育场地的研究侧重于定性的、描述性研究比较多,实证分析比较少,定量研究少;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够强,或是从体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或是从规划建筑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没有寻找出二者的结合点;最终体现在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与体育场地规划,尤其是后奥运会时期体育场地规划与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得较少,没有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体育场地管理模式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就显得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鉴于此,本文将从多学科的角度,从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角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寻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与后奥运会时期体育场地管理的有效融合,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GIS的后奥运会时期体育场地规划系统。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奥运场馆建设与利用等。显然,单一的研究方法难以满足本文各部分研究的需要,而是一个研究方法的集合,这个集合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研究方法论。
1.3.1.1 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中主要是通过走访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国内部分举办过或即将举办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的城市,以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了解当前我国体育场馆规划的现实状况。而规范分析则是指根据巴塞罗那、悉尼、雅典等奥运会举办国以及大阪、伊斯坦布尔、巴黎等2008年奥运会申办国体育场馆的建设规划以及使用状况为例,结合我国体育场馆建设规划的特点,总结出体育场馆规划的基本规律和发展模式。
1.3.1.2 静态分析方法和动态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是考察体育场馆建设规划在某一时间点上的现象和本质的问题。静态分析是动态分析的起点与基础,动态分析是指研究体育场馆规划建设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显示出的一些规律,特别是随着现代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所显现出来的规律。
1.3.1.3 统计分析方法与比较分析方法
根据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对我国体育场地普查的结果和国内部分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举办城市的体育场馆的统计调查情况,对调查材料中所涉及的体育场馆的数量、布局、周边环境、使用状况、管理模式、发展规划等相关数据和指标进行统计比较。与此同时,重点调研了北京奥运会场馆的建设情况以及部分奥运会举办城市、申办城市体育场馆建设规划状况,在时间、地域、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城市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横向与纵向比较。
1.3.1.4 理论分析方法与科学分析方法
与以往的理论研究不同,本研究立足于后奥运会时期体育场馆的规划建设实践,在综合分析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和申办城市体育场馆规划状况以及当前我国体育场馆建设规划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体育场馆规划的基本规律和主要模式,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尤其是GIS技术的有关成果,建立一套既满足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发展需求,又符合城市规划发展需要的体育场馆规划系统,以指导我国体育场地的建设规划。
1.3.2 研究的技术线路
本文在明确研究目的与任务的基础上,以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为逻辑起点,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体育场馆建设与规划的调查与统计分析,提出了本研究的技术线路和研究方法。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理论,对后奥运时期体育场地尤其是奥运场馆的规划与利用、规划过程、规划模型的建立三个主要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在体育场地布局中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建议。(见图1-1)
图1-1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