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残奥运动理念与和谐社会发展观下的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
- 王蒲
- 1622字
- 2020-06-24 19:34:51
第六章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
第一节 和谐社会的理论分析与现实要求
一、构建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及其深远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2004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该《决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科学命题,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项任务之一提到全党面前。2005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等。2005年3月,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温家宝总理作了报告,围绕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构建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十六大报告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实际上也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党群之间、干群之间、邻里之间都要和谐。要用和谐促发展,用发展促和谐。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和谐,而是你争我斗,则什么也干不了,不可能有什么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各阶层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把它摆在突出位置,这就使得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的认识,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对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进行不懈的探索,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到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必须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现在,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和谐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对党的执政能力认识的一个新突破。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在执政55年后,更加关注社会建设,即更加关注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标志着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治国理念和治理社会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它体现了崇高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高度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最高社会目标与当前奋斗纲领的有机统一。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社会稳定压倒一切,而和谐社会正是与社会稳定相对应的具体社会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对社会稳定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细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具体的指标体系来规范和指导,需要从社会体制和机制上进行总体思考和建设,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二、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内涵
和谐社会的内涵丰富,可以从多视角、多方面、多领域进行阐述。当前,学术界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二是认为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即良性运行的协调发展的社会。三是认为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其保证来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四是认为从广义上讲,和谐社会是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保持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现象以及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从狭义上讲,和谐社会主要是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界定。第一种界定是: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惯例体制下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第二种界定是: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其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属性来看,它应当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也就是说,是一个能够实现人的自由而且全面发展,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是一个消灭了剥削,消灭了两级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这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才能建成,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奋斗。
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四条原则性的界定: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这既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和基本途径。
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在具体的实践层面上,需要从政策层面上对经济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从而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活力,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要真正使广大劳动人民既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又是财富的主要享用者。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和谐社会是民主与法治的社会。把依法治国落实到实处,努力实现社会生活各个环节的井然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全力维护和谐的政治、经济、社会秩序,确保国家法律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依法治国的基本要义就是要做到有序。十六大提出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要做到三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这对每个社会成员也提出了要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这正是和谐社会的要求。
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既包括机会公平、标准公平、分配公平,还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是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法律规定的政策取向。公平正义的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得到了有效落实、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这使得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才能得到发挥,成果得到肯定。
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四中全会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到要对社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突显出中央对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重视。在发展中保护弱势群体利益,调动全体公民的参与热情,实现社会的和谐共治。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健康,人与自然协调相处,持续发展。
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具体表现在: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实践重点与现实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各级党组织要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时期的实际出发,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正确处理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些重大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党所主张建立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仅靠GDP的增长,无法支撑起一个人民所向往的全面的小康社会。因此,各级党委必须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要坚决克服一些地方在经济建设上舍得投入,而在社会事业发展上无所作为的倾向,要切实把社会事业的发展放到重要位置,与经济建设一同部署、一同推动、一同检查、一同落实,促进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协同共进。
二是正确处理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富有秩序的社会。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改革,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性活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生机和活力的前提下谋求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始终做到“活而不乱”。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避免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激化。要自觉把社会和谐作为稳定工作的最高目标,坚持以和谐指导稳定工作,以和谐检验稳定工作,切实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妥善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和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两根支柱。当前群众对行业垄断、城乡差别、干部特权、收入差距拉大等现象十分不满。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既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市场体制,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又要通过宏观调控,在二次分配中维护社会公平;既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又要防止两极分化;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各个地方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财政、信贷、就业、扶贫开发、法律援助等手段,逐步建立符合和谐社会目标要求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和人道主义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正确处理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管理的关系,打造社会管理新格局。真正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权力与公共权利良性互动的社会,是国家的行政管理与公民个人的自主管理相统一的社会。目前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沿用着过去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社会管理体制,这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总要求,坚决克服一切恩赐思想和包办代替的做法,在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管理社会的效能的同时,善于通过村民自治、社区自治组织,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组织以及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和各类群众代表会议等,形成社会管理的整体合力。
五是正确处理发挥传统政治优势与创新群众工作机制的关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既要发挥党组织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组织优势,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政治优势,更要注意创新群众工作的运行机制,建立一套确保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的长效机制。一些地方之所以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干群关系紧张,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对群众冷暖漠然视之、不闻不问,致使群众有苦无处诉、有理无处说、有冤无处申;有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推诿扯皮,久拖不决,致使小事拖大、矛盾激化;有的办关系案、人情案,甚至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引起民愤;有的动辄使用专政工具压制普通上访群众,引起群众不满。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的群众工作机制僵化,缺少应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各种新矛盾、新问题的有效办法。各级党委政府都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工作重点放在建立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上,逐步建立顺畅的民意沟通机制、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便民利民的服务机制、公正的司法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