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承创新 科学发展:2008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体育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论文集(上册)
-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编
- 2932字
- 2024-12-22 00:52:22
大会发言9
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思考
武汉体育学院 高雪峰
从1878年国际奥委会恢复我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金牌第一,奖牌第二的优异成绩,创造了世界竞技体育史上的奇迹,改革开放30年,中国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取得这一成绩的成功经验,需要我们进行总结梳理,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在2008年奥运后,面对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与竞技体育自身的发展,我们已有的成功经验必然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这便需要我们未雨绸缪,针对局限性提出创新性的发展思路。本研究在总结梳理我国竞技体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宏观背景的变化,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中国竞技体育发展之路回顾与评判
(一)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坚定不移地实施奥运战略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条件下,国家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配置竞技体育资源,上下形成合力,努力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和国际竞争综合实力,为了在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国际竞技体育大赛上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在发展竞技体育过程中采取和形成的一种发展模式和制度体系,也是发展竞技体育的一种指导思想。实践证明,举国体制是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是实施我国奥运战略的坚强保证,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竞技体育得以快速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制胜法宝。
奥运战略是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具体落实,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在当前和将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目标是在以现代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国际竞技体育大赛上,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为国争光。这就意味着在我国开展的竞技体育项目以奥运会设项为主,突出奥运会项目,国家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和政策措施等各个方面都要优先发展奥运会项目,对发展奥运会项目实行政策倾斜,在整个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中,把发展奥运项目、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摆在一个特殊的位置上加以对待。
坚持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和实施奥运战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参与国际体育竞争的必然选择,是一种高效率地提高我国运动员竞技运动水平的合理制度设计,也是我国竞技体育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举措。多年的实践表明,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和奥运战略思想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竞技体育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适应了当代国际竞技体育激烈竞争的内在要求,提高了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不断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体育改革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运动项目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关键,起到了带动其他各项改革的龙头作用。实践证明,以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为龙头,既可以解决机关政事不分,管办合一的弊端,又可以带动训练、竞赛,乃至体育教育和体育科研体制改革,推动运动项目的普及与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体育的社会化和产业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依存的内外制度环境和社会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表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显著特征,竞技体育向着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一时期中,通过深化改革,在政策、机制、措施等方面的大胆创新,使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同时,借助社会力量办体育,充分调动社会的积极性,拓宽多元投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为竞技体育发展提供支持,竞技体育的社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的多元化竞技体育投入体系逐步形成,改变了国家或省市政府一家投资的状况;解决了我国长期培养人才渠道单一、训练体制一包到底的弊端,最终实现原来主要靠国家办体育的单一形式向多渠道、多层面、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形式的转变。目前,我国各个运动项目的发展经费中一半作用来自于市场开发收入。地方体育部门的事业支出中,社会资金也占到了接近一半,部分地区市场开发收入已经大大超过了国家财政拨款,我国竞技体育大踏步地向着社会化的道路迈进。
(三)以全运会为龙头,全面推进竞赛体制改革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全国运动会为龙头,以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冬季运动会、各单项运动会及为了培养高水平运动后备人才的青少年运动会和青少年单项锦标赛等系列竞赛为主体的竞技运动竞赛体系在众多的竞技运动竞赛中,全运会占据着十分突出和重要的地位。全运会不仅是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奥运争光计划的有利杠杆,对于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和运动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在促进群众体育和体育科学技术发展、加速城市现代化建设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全运会,极大地调动和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举办地城市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改善了城市的环境,提高了市民的文明水平,对于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竞赛体制的改革紧紧抓住全运会改革这一“龙头”,带动和不断深化我国竞赛体制的全面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
(四)不断探索竞技体育制胜规律,改革完善训练体制
改革开放30年来,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我国竞技体育形成了以国家队为龙头,以省区市专业运动队为中坚力量,以重点业余体校为基础和后备军,以一般业余体校青少年运动员为“草根”的四级金字塔式的运动训练体系和训练网络。这样的运动训练体制结构,充分体现了全国一盘棋的举国体制所设计的运动训练基本思想,运动训练一条龙保证了当代运动训练系统化的本质要求和发展趋势,遵循了当代运动训练的规律,为我国竞技体育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体制保证。与此同时,我国的运动训练长期以来坚持“三从一大”的科学训练原则,深入研究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运动项目的制胜规律、体育竞赛的备战参赛规律、运动队伍的管理和训练规律等,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在较短时间里取得了丰硕成果。
(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
优秀运动员是实现国家奥运战略目标,在第一线奋力拼搏的生力军。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和关心优秀运动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围绕着服从和服务于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坚持从伤残抚恤、医疗照顾、文化教育、退役安置、收入分配、福利待遇等方面不断推进运动员保障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关于运动员的社会保险、岗位管理、聘用办法、退役安置、职业转换以及试训运动员的保障等内容已经初步完成.同时,全国体育系统在继续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着力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同时,初步建立起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竞技体育发展相适应,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国家、社会、行业、地方和个人共同承担、分级分类的多层面、全方位的运动员保障体系,基本满足了不同时期运动队的实际需要,对于激发运动员刻苦训练、奋力拼搏,不断提高运动成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保证了体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基础保障作用
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传统的对运动员激励和教育手段,对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大赛中屡创佳绩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从20世纪50年代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勇夺世界冠军到80年代中国女排完成五连冠的伟业,他(她)们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拼搏的高尚品质,是我国在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巨大的成功之处,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在竞技体育领域的一个集中表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完善,我国运动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已经取得了非常宝贵的成功经验和实际效果。
二、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展望
(一)改变观念,形成新的理念
任何改革都要以观念的转变为先导,纵观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推行的种种体育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功与失败的教训,可以得出一个十分重要的规律,即凡是成功的改革均是建立在以确立正确的观念和摒弃旧有观念为先导之基础上的改革,如体育产业从无到有的建立与发展、体育市场的培育与开发、体育功能从单一走向多元等等;举凡初始轰轰烈烈、最后却流于形式的改革,往往与注重表层和形式上的改革而忽视深层次思想观念改革有着密切关系。
从一般意义上讲,观念的变革内涵十分广泛,包括人才观、法治观、科技观、效益观等,但从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层面观察和思考中国体育体制变革与发展走向,以下四种观念的转变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体育事业发展规律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体现:
1.以奥运为核心的体育发展观向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观的转变;
2.从竞技体育强国的目标指向,向着体育大国的目标指向转变;
3.从体育利益单一主体向社会化多元化发展观的转变;
4.从渐进式自然发展观向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系统发展观转变。
(二)探索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举国体制运作的新模式
我们应理性看到中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曾经是我国优势项目迅速崛起,奥运夺标的体制优势。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我国体育现行的举国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产生出来的。这一体制是以国家政治利益为主要服务目的,以竞技体育为绝对业务核心,以政府集中管理大小事务为主要特点的体制。这不仅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相悖,也显然与当今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因此,21世纪初中国体育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之一,就是既要在高水平竞技上保持举国体制的优势,又要面对举国体制所凭借依赖的计划经济基础最终必然消失和政府职能转变这一无情的现实,寻求举国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接轨的路子。即一方面要坚定地将体育推向市场,走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另一方面,又应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举国体制优势的新模式,将有条件地实行职业化的项目推向市场,同时通过国家与社会共同建立专项协会负责的训练基金、训练基地,在体育院校及大学中建立训练中心等方式,改变举国体制内涵及运行模式。将我国在奥运会等国际重大赛事上的优势地位保持下去。
(三)以赛制改革为“龙头”,弱化“全运效应”直至全面改革全运会赛制
虽然十运会后,全运会已成为社会的众矢之的,更有人指责以全运会赛制为核心的中国体育体制,但全运会是否继续存在下去一直难以决断,究其原因主要有:(1)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全运会体制不能放弃。它是国家体育运动发展的综合性标志,它对文化建设、社会竞争的培养、民族精神的发扬、伦理道德的教育,乃至城市现代化建设都有重要意义。在若干年后,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痕迹保留下来的,常常就是这些与民族礼仪盛典联系在一起的全国运动会。因此,我们不能对全运会采取缺乏历史文化眼光的短见行为。(2)如果取消了全运会,我国的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如何得到省市自治区的财政支持的问题将凸现出来,因为我国的体育经费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地方财政的拨款,特别是对准备全运会的特殊拨款。(3)地方体工队的出路问题是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在一段时间里,很可能造成我国竞技体育实力的真空,谁来承担这个历史责任。因此,改革全运会,还应根据系统观改革要求,成立专班进行深入研究,拟定改革实施方案,采取弱化与筹建同步的方式进行改革:即通过系列措施不断弱化全运会的影响力,如大力发展和健全俱乐部赛制、普通高校赛制、单项赛制的同时,允许多种主体参与全运会来弱化以行政区划的排名效应,逐步取消仅靠集中即能在世界大赛中争金夺银的项目等;同时,逐步将全运会与以国家奥委会主办、以各单项协会为主体参加的奥运会预选赛合并,配套改革其他全国性运动会,使长期困扰我国竞技体育真正走向社会化的这一问题得到完满解决。
(四)以大国气度与胸怀,淡化金牌意识;以影响面大、群众基础强、彰显竞技核心竞争力的运动项目为重点的项目布局
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昭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船业已启帆,世人已将中国视为21世纪世界发展的“发动机”和潜力无穷的大国。然而,中国的竞技体育虽然在金牌数量上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在运动项目分布上却日益暴露出与一个大国不相适应的局限性,特别是优势竞技体育项目过于集中在有限的几个小项目,且这些项目所取得的成绩几近饱和,增获奖牌空间极其有限的现象,极易让人联想到中国这一竞技体育强国只不过是一个在群雄林立竞技体育大国中,仅靠冷门取胜的偏安一隅的形象。尽管我们也十分清楚这一境况,然巨大的金牌压力又不得不维系这一让人尴尬的局面。而受到国人挚爱的足球、篮球等项目,能够形成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田径、游泳等项目,却长期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这种拿金牌交差、“一金遮百丑”的心态和金牌至上意识已到痛下决心改革的时日。尤其当中国人民走进小康社会、走向了现代化、又成功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之后,金牌对国人的激励和影响、国人对金牌的期望和渴求、强大的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对金牌的需要等等,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可以肯定地说,中华民族体育情结必将改变,国人更多的将是关心、关注自身生活质量的提高,更为看重自己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视社会生活中的精神文化层面,运动休闲、健康一生等不仅会被国人广泛接受,而且会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淡化金牌意识,下决心以影响面大、群众基础强、彰显竞技核心竞争力的运动项目为重点进行项目布局,将成为08奥运后期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脉路。
(五)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强化基层体育组织建设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许多省区市的县市级体育局多并入文化局等机构,沦为配角后,竞技体育后备队伍建设力度大不如前、群众体育工作可有可无、青少年体育完全交由教育行政部门“打理”的现象却日趋严重。但同时我们看到2008年奥运会前后,我国体育得到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从政府到民间、从学界到业界,人们关注的问题已不仅是竞技运动,而且涉及到全民健身的设施、不同层次的群体组织、社区体育的推广、青少年的体质状况等等,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各种渠道投入体育的资源与日俱增,它将与我国快速增长的国民经济一道为后奥运时期的中国育事业发展提供强劲支持。借此东风乘势而上,从政府机构到社会团体,进一步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将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六)以人为本,实施以群众体育为重点战略转移
十七大指出了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而其核心则是以人为本,强调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最终目的在于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这为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提供了最根本的依据,即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换言之,发展体育事业必须情系国民、服务国民、保障国民体育权利的拥有和落实。这既是体育真谛的回归,也是对体育运动的准确定位。因此,体育工作向以群众体育为重点的战略转移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